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8618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

 

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锅炉受热面

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

 

1作业项目概况

1.1作业内容

炉膛水冷壁管道焊接、后炉顶及后烟井管道焊接、高温过热器管道焊接、低温过热器管道焊接、省煤器、再热器管道焊接。

1.2作业X围及主要工作量

1.2.1作业X围

XXXX热电XX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锅炉受热面管道是由XX锅炉厂XX公司制造,主要包括水冷壁管道焊接、包墙过热器管道焊接、水平烟道侧墙管道焊接、后烟井侧墙及底部管道焊接、前、后顶棚过热器管道焊接、分隔屏过热器管道焊接、末级过热器管道焊接、后屏过热器管道焊接、低温过热器管道焊接、省煤器、前墙辐射再热器管道焊接、侧墙辐射再热器管道焊接、末级再热器管道焊接、屏式再热器管道焊接、分隔屏定位管焊接、流体冷却定位管焊接。

1.2.2主要工作量(见附表10)

1.3主要技术特点及困难

管道壁厚δ≤6mm采用全氩弧焊接,δ>6mm采用氩弧打底电焊填充、盖面的方法焊接。

1.4相关专业的作业要求

对锅炉专业的要求:

合金管材进入现场,要及时进行光谱确认。

钢材材质必须符合设计选用标准的规定,进口钢材必须符合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

钢材必须附有材质合格证。

首次使用的钢材应收集焊接性资料和焊接热处理以及其他热加工方法的指导性工艺资料,按照DL/T868确认焊接工艺。

对特殊情况需要制作坡口时,应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制作。

管道规X改变、材质代用、坡口型式变化都必须有设计变更,且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批。

2编制依据

2.1执行和引用的设计图纸及解释说明:

厂家施工图纸:

炉膛水冷壁F001BGX001E181

后炉顶及后烟井图纸未到

过热器F001CGB001E181、F001CMP001E181

低温过热器图纸未到

炉顶过热器F001CDB001E141

省煤器图纸未到

再热器F001DDG001E181、F001DEA001E181

2.2执行和引用的规程、规X及相关技术标准:

2.2.1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2.2.2DL/T50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X》锅炉机组篇

2.2.3DL5031-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X》管道篇

2.2.4SO107-83《火力发电厂金属监督技术规X》

2.2.5DL/T5069-9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X》射线检验篇

2.2.6DL/T5048-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X》超声波检验篇

2.2.7DL/T679-1999《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2.2.8.DL/T819-2002《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2.3执行和引用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已批准的相关质量文件:

2.3.11996年版《电力建设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

2.3.21996年版《电力建设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

2.4执行和引用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的标准及已批准的相关文件:

2.4.1DL5009.1-92《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2.4.2中华人民XX国《安全生产法》

2.4.3ISO14000环境标准及OHSAS18000职业安全系列标准。

2.4.4中华人民XX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6年版电力工程部分

3作业准备

3.1作业主要责任人、职责及应具备的条件

3.1.1技术员:

负责各分项工程的焊接技术管理,主要包括焊工资质的审核、焊接工艺措施的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金属检验的委托、焊接材料的签发、验评资料的整理签证。

3.1.2班长:

负责各分项工程的焊接组织生产,主要包括焊工的调配,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与监护,焊后焊工和班组的自检,应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3.1.3质检员:

负责各分项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和验评工作。

质检员应经常深入实际监督技术措施的实施,对违章操作应及时制止并报告有关部门,注重质量监督资料的积累和总结,配合有关人员做好工程竣工资料的移交工作。

3.1.4安全员:

负责工程的安全检查,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安全交底和有关安全制度、规程进行施工。

3.2作业须具备的技术条件

3.2.1图纸:

图纸应齐全,图纸内容应清晰全面。

3.2.2物资供应:

焊接材料、电焊机具应在施焊前具备齐全,由焊接工地负责对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所需的物资供应提出预算,供应部门按预算进行购置。

3.2.3工期:

焊接专业工期参照锅炉专业,锅炉工地将焊件就位后,在短时间内焊接完毕。

3.2.4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在受热面管道组合之前,锅炉专业将组合平台作好,并根据图纸及相关标准作好焊前准备工作,即坡口的打磨,对口等。

电气专业负责接好焊机一次线和电源开关,焊接区域安装照明设施。

3.3作业须具备的环境安全条件

3.3.1应有必要的施焊空间。

3.3.2在施焊周围放置灭火器,在管道安装过程中铺设安全网。

3.3.3现场采取必要的防风、防雨、防雪、照明等措施,冬季施工应用多盏碘钨灯提高焊接场所温度。

3.3.4存在立体交叉作业作好隔离防护措施。

3.4力能供应

3.4.1焊丝、焊条及氩气按用量进行购置。

3.4.2电焊条烘烤箱1台,供碱性焊条烘烤专用。

3.4.3热处理WDK—Ⅱ型多回路控温仪240KW一台,DJK—C型电加热控温仪30KW三台,并配有TDM—50温度调节仪五台,曲线自动记录仪XWD1—300型八台,及各种规格加热垫,热电偶。

3.4.4合金焊材在有材质证的前提下,使用前还应进行光谱复查。

3.5作业的主要机具、测量仪器及其要求

ZX7-400型焊机40台、氩弧焊把150A型40套、氩气流量计AT-15型40块、氩气流量计AT-30型4块、焊条保温筒40个、钢笔手电筒40个、300A电焊把80把、手提式面罩40个。

4作业的质量措施

4.1本施工项目质量目标:

受热面焊口进行50%的无损检验,焊口一次合格率≥98%;焊缝表面质量达到优良标准,水压试验一次成功,焊口无渗漏,无质量通病。

4.2验收等级及主要工序质量控制点:

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工程类别属A-1类和B-1类,焊接接头类别属Ⅰ类,属于四级验收。

4.3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

焊接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主要分三阶段:

焊前准备、焊接过程、焊后检验。

主要程序有:

焊工资质的控制→焊接材料的控制→施焊过程的控制→焊后检验的控制→不合格的控制;焊接技术员,质检员及班组负责人随时抽查焊口外观质量,凡外观质量不合格的焊口除责令其施焊者及时返修外,同时不准进行委托探伤,对不合格的焊工及时更换。

加强质量管理,消除质量通病,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扭转施工者习惯意识,使焊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工程质量验收分级项目划5分及W、H、S点的确定表

工程编号

验收项目

检验方式

检验单位

质量验评

标准编号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见证点W

停工待检点

H

旁站点S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12

炉膛水冷壁焊接

A-1

13

后烟井包墙过热器焊接

A-1

14

后烟井延伸侧墙及底部焊接

A-1

15

水平烟道侧墙管焊接

A-1

16

后炉顶过热器焊接

A-1

17

前炉顶过热器焊接

A-1

18

分隔屏过热器焊接

A-1

19

末级过热器管焊接

A-1

20

后屏过热器管焊接

A-1

21

流体冷却定位管焊接

A-1

22

分隔屏定位管焊接

A-1

23

低温过热器焊接

A-1

24

省煤器焊接

A-1

25

前辐射再热器焊接

B-1

26

侧辐射再热器焊接

B-1

27

末级再热器焊接

B-1

28

屏式再热器焊接

B-1

4.4验收等级:

按《验评》标准列出以下表格

附表1→附表9

4.5根据规X要求列出本施工项目安装记录的项目

4.5.1焊工自检记录

4.5.2焊口定位记录图

5作业程序及作业方法

5.1作业程序

5.1.1对于碳钢小管焊接时:

焊前练习=====>施工交底=====>焊材发放=====>对口点固=====>第一层焊接====>其它层焊接====>焊工自检====>无损探伤UT、RT====>质量验收评定====>资料的整理移交。

5.1.2对于合金管道和大径管焊接(有需热处理)时:

焊口处光谱核查=====>坡口加工=====>焊口预热=====>对口点固=====>打底层焊接=====>填充盖面=====>焊工自检=====>缓冷(热处理)=====>焊缝光谱复查=====>无损探伤UT、RT=====>质量验收评定=====>资料的整理移交。

5.2作业方法

5.2.1焊前准备

5.2.1.1确认焊工资格:

技术员验证参加该项目施焊的焊工合格证书,焊工必须具备DL/T679-1999《焊工考试规程》Ⅰ类合格证书。

焊工进入施工现场前,经资质审查合格后,须进行焊前练习。

焊前练习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焊前练习时,安排每名焊工练习横焊和立焊位置,外观合格者方可准许正式施焊。

5.2.1.2工具准备:

焊工上岗前将手工电弧焊及钨极氩弧焊所用的电焊把、氩弧焊把、角向磨光机、钢丝刷、扁铲、手锤、面罩等准备齐全。

5.2.1.3技术交底:

施焊前技术员对所有参与该项目焊接的焊工进行技术交底,并办理签证。

5.2.1.4签发焊材:

焊工经交底后,在《焊材领用单》上填写相关内容,然后由技术员审核签字。

5.2.1.5领用焊材:

焊工接受交底后及每天焊接前,焊工应从技术员处领取焊材领用单,焊材领用单上若没有技术人员的签字,焊条库拒绝发放焊材。

焊工接到焊材领用单后,应根据交底内容核实领用单是否正确,有疑问及时向技术人员反映。

领用焊材时焊工应仔细检查焊材有无外观缺陷,如有应及时退换。

焊条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

5.2.1.6光谱复查:

在施焊前对合金管材焊口附近进行100%的光谱检查,检查结果与图纸标注一致,方可焊接。

5.2.2焊接过程

5.2.2.1坡口清理:

坡口形式为“V”型,坡口角度为30°-35°,间隙为1-3mm,钝边为1-2mm;对口时将坡口两侧10-15mmX围内的油漆、铁锈、氧化物打磨干净露出金属光泽。

锅炉受热面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或气包、联箱外壁以及支吊架边缘至少70mm,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150mm。

5.2.2.2点固焊:

采用氩弧焊对称点固两点,以减轻变形。

焊点长度为5-10mm,厚度不小于3mm;点焊后,应检查焊点质量,如有缺陷,应消除重焊。

点固焊所用的焊材及焊接工艺与正式焊相同。

壁厚δ≥6mm的合金钢管子在负温下焊接时,预热温度可适当提高20-50℃;壁厚δ<6mm的合金钢管子在负温下焊接时,可适当预热。

5.2.2.3打底焊:

采用氩弧焊进行打底焊,焊层厚度不小于3mm;打底焊后,应及时检查焊点质量,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5.2.2.4填充、盖面焊:

打底焊缝经检查后,及时进行次层焊接,以防产生裂纹。

填充盖面焊采用手工电弧焊,焊道的单层厚度不大于所用焊条直径加2mm,摆动宽度不大于所用焊条直径的5倍,施焊中,应特别注意接头和收弧的质量,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多层多道焊接头应错开。

5.2.3焊接质量检验

5.2.3.1焊缝外观质量标准:

焊缝类别属于Ⅰ类,焊缝余高0-2mm,焊缝余高差≤2mm;焊缝宽度每侧增宽<2mm,焊缝宽度比坡口增宽<4mm;裂纹、根部未焊透、气孔、夹渣、未熔合不允许;根部内凹≤1.5mm根部凸出≯2mm。

焊缝错口外壁≤0.1δ且≤1mm;焊缝接头良好,过渡圆滑,焊道均直。

5.2.3.2焊缝自检:

焊缝完成后焊工进行100%的自检,用磨光机、钢丝刷、扁铲认真清理,并在焊缝边缘打上焊工本人的钢印,做永久性标记,然后作好自检记录。

5.2.3.3工地专检:

工地质量员接到自检单后对该项目进行100%的专检,发现缺陷及时处理,质检员对结束的分项工程作焊接接头表面质量评定及统计无损检验一次合格率,评定结果应如实填写。

依据自检记录和评定表填写验收申请单申请质检科验收。

5.2.3.4无损检验:

经外观检查合格后,需热处理的焊口及时进行热处理,保证当天焊口当天热处理。

热处理完毕,经审核曲线符合要求后,技术员填写无损检验委托单委托金属试验室进行无损检验,将检验结果及时反馈给班组,对不合格的焊口及时处理,返修工艺与正式焊相同;对不合格的焊工及时更换。

无损检验的项目主要包括25%的X射线检验,25%的超声波检验,焊缝光谱复查≥10%。

已热处理的焊口,如果曲线合格,可免做硬度测试。

5.2.4质检科验收:

质检科接到验收申请单对该分项工程进行5%的表面质量专检,对不合格的焊口以书面形式下发《质量问题通知单》通知焊接工地返修。

验收合格,质检科下达焊接综合质量评定结果通知单。

5.3资料整理:

对锅炉受热面管道焊接资料进行整理、汇编,符合《验评》标准、要求,符合‘国优工程’标准,按时汇集质检科。

6焊接缺陷及其防治措施

焊接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内,在焊接接头产生焊接缺陷。

根据各个工程焊接情况的统计,常见缺陷有以下几种:

裂纹、未焊透、未熔合、气孔、夹渣、内凹、咬边、弧坑、过烧。

无论哪一种缺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直接造成脆断和爆管、降低焊缝强度、引起应力集中、缩短构件使用寿命,因此,必须提高焊工技术水平,加强焊工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作好焊接过程监督工作,严格焊后检查,检验制度,最大限度的将缺陷的数量减少。

具体防治如下:

6.1裂纹防治措施:

6.1.1焊缝金属的热裂纹

a.焊条质量不合格所造成,应换用正规生产的经过质量检验的合格焊条。

b.焊缝中因偶然掺入超过一定数量的Cu所造成。

应找到Cu的来源,设法排除,并对已裂部分进行局部返修。

c.在大刚度的焊接部位上,由于收弧过于突然,于形成凹陷的弧坑时形成。

应改善收弧技术,将弧坑填平后再收弧。

d.由于各种低碳钢焊条生产制造中均已控制了易形成热裂纹的有害元素含量,故热裂纹在低碳钢焊接中较少发生。

6.1.2刚度过大部位上的热应力裂纹:

低碳钢焊接时,由于焊缝处在刚度过大的部位而造成热应力裂纹,例如在容器、甲板上补焊人孔等封闭焊缝时,易产生这种裂纹。

应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法进行焊接。

6.1.3定位焊缝上的热应力裂纹与热裂纹:

定位焊缝上有时出现裂纹,这种裂纹大多属于热应力裂纹,有的属于弧坑热裂纹。

选择合理的焊接规X进行焊接,同时注意收弧质量。

6.1.4合理选择焊材、改善焊缝组织,改善工艺因素,控制焊接规X,采取降低焊接应力的工艺措施,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

6.2未焊透及未熔合防治措施:

在电流X围内选择较大的焊接电流,放慢焊速,使热量增加到足以熔化母材或前一条焊道。

调整焊条的角度,焊条倾角及运条速度应适当,要照顾到母材两侧温度及熔化情况。

对由熔渣、脏物引起的未熔合,可用防止夹渣的办法来处理。

应注意分清熔渣与铁水,焊条有偏心时,应调整角度使电弧处于正确方向。

控制接头的坡口尺寸,对于单面焊双面成形的焊缝,对口间隙应大些,钝边应小些。

6.3夹渣防治措施:

焊接时不要将电弧压得过死,当熔渣大量地盖在熔化铁水上面,分不清铁水与熔渣时,应适当的将电弧拉长,并向熔渣方向挑动,利用增加的电弧热量和吹力使熔渣能顺利被吹到旁边或淌到下方。

焊接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清淅的熔池,要将熔渣与铁水分清楚。

如发现不清时,说明该处温度不高,熔渣不能上浮,此时只要放慢焊接速度或使焊条在该处稍多停留一会便可。

当发现母材上有脏物或前条焊道上有熔渣未清除之处,则焊到该处时应将电弧拉长些,并稍加停留,使脏物或熔渣再次被熔化、吹走,等母材或前条焊道得到较好熔化时,再行焊接,这样可避免产生夹渣或未焊透。

焊接过程中,当前条焊道在熔化时有黑块或黑点出现时,表明前条焊道有夹渣,此时应拉长电弧将该处扩大和加深熔化X围,直至熔渣全部浮出,形成清亮熔池为止。

将母材上的脏物与前条焊道的熔渣清理干净后,再继续焊接。

减少单层焊道熔敷厚度,使熔渣充分浮到熔池表面。

调整焊接电流,有规律性的用条,搅拌熔池,使熔渣与熔池金属充分分离,氩弧焊时焊工手法要稳,避免钨级短路。

6.4气孔防治措施:

尽量减少熔池中产生气体的因素,如焊件坡口应彻底清除油、锈、垢;焊条使用前按规定进行烘干等。

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适当加大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

熔池不宜过大,一般熔池长度不应大于焊条直径的三倍,不然熔池容易被空气侵入,而引起气孔。

尽量不采用药皮开裂、剥落、变质、偏心和焊心锈蚀的焊条,因弧偏吹使电弧周围气压不等,易使空气侵入。

在开始引弧时,应将电弧拉长些,用电弧进行预热和逐渐形成熔池,在已焊过的焊道端部上收尾时,应将电弧拉长些,使该部适当加热,然后压低电弧,稍停一会再灭弧。

当使用碱性焊条时,使用前要严格按焊条说明书进行烘干。

在引弧时,不宜像酸性焊条那样拉长电弧预热,运条过程中应将电弧压得最低。

焊接施工应有屏风挡雨措施,施工环境温度过低应采取预热措施。

6.5内凹防治措施:

焊条、焊丝尽量深入坡口根部,并应快速运条,加速熔池冷却。

盖面焊接时,应选用较小的焊接电流以减少焊接线能量。

6.6过烧的防治措施:

氩弧焊时,经过检查,若发现焊缝金属存在过烧,应安排在管内充氩,加强焊接过程的气体保护。

与氩弧焊打底相接的电焊填充层宜选用小焊条、小规X进行施焊。

6.7电弧擦伤防止措施:

电弧擦伤的有害作用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应当强调。

对于重要的焊接结构,例如重要的受压管道、容器和受动载的结构,不允许存在电弧擦伤。

当发生电弧擦伤时,必须预以完全铲除,铲除后的部位应视情况予以补焊。

补焊时,应遵守对该结构的焊接所制定的各项工艺规程,并且焊缝的长度不可过短,以防止再次产生局部硬化现象。

6.8焊瘤防止措施:

a平焊:

对口间隙不宜过大。

在间隙大于规定数值时,宜采用两点法或三点法施焊。

控制熔池温度,使其不要过高,应选适当电流。

当发现熔池水平位置突然下降,表示已焊穿,此时应马上灭弧。

这个时刻的标志之一,是此时熔池向外喷射的小火星较多。

b立焊:

立焊对接打底层防止措施:

选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间隙不宜过大;焊接电流比平焊小10~15%;严格控制熔池温度,防止熔池温度过高。

可利用挑弧、灭弧来降温;对间隙过大者可采用两点法或三点法,避免产生焊瘤。

对以后的各层进行立焊时,为使熔池温度合适,不致产生焊瘤,应使熔池呈扁椭圆形。

为此,可使焊条左右摆动,两边稍慢,中间快些;如熔池温度稍高时,熔池下部出现小“鼓肚”时,可用焊条的左右摆动加挑弧法施焊;如仍控制不住熔池的继续往下“鼓肚”,则应立即以灭弧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c仰焊

主要是应严格掌握熔池温度,不能过高。

选用比平焊小5~10%的电流,但亦不能过小。

焊条的左右摆动应中间走快些,两侧稍慢些,在边缘应稍停留一下(稳弧动作)。

电弧压短些。

在对接焊第一层时,要注意熔池温度,密切观察熔池形状。

如已有下坠迹象,应立即灭弧,让熔池温度稍微下降,再引弧焊接。

此法亦可用在其它几层的焊接之中。

6.9弧坑防止措施:

焊条可在收弧时稍多停留一会。

有时会因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熔池温度过高,造成熔池过大或焊瘤。

此时应采用灭弧焊来填满,即焊条在该处稍停留后就灭弧,待其稍冷后再引弧并填充一些熔化金属,这样几次便可将凹坑填满。

6.10咬边防止措施:

a选用合适的电流,避免电流过大;

b操作时电弧不要拉得过长;

c焊条摆动时,在坡口边缘运条稍慢些,停留时间稍长些,在中间运条速度快些;

d焊条角度适当。

7困难位置焊口焊接

本工程受热面管排如省煤器、低温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辐射再热器、后屏再热器、末级再热器等管子间距都很小,施焊空间狭窄,给焊接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对这部分焊口,各方面均应高度重视,最大限度的减少返工。

具体施工方案如下:

7.1低温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辐射再热器、后屏再热器、末级再热器,原则上管排的施工从锅炉中间向两侧施焊,焊完一排,须无损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管排的焊接。

如果焊口返修位置比较容易施焊,检验方法均为UT时,可直接进行下一管排的组对焊接。

辐射再热器、后屏再热器、末级再热器、分隔屏过热器焊口采用全氩焊接方法,、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焊口采用半氩焊接方法,再热器系统管道壁为δ≤5mm。

因此焊接时,电流值不能过高,每层焊接厚度≯3mm,焊接时焊把在某一位置停留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晶界处氧化,造成组织过烧。

检验部门若发现焊缝金属发黑、发渣,应及时通知施工部门,以便及早采取纠正措施。

8施工紧急(突发性)事故应急方案及措施

XXXX热电XX2×330MW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工程1#机组安装,焊培中心施工紧急(突发性)事故应急方案及措施

成立焊培中心接紧急(突发性)事故应急小组

组长:

慈桂军

成员:

李军、X树德、史国柱

值班:

紧急救助:

120、119

应急小组职责

进行紧急事故发生后救援的人力、物资的准备;

编制紧急事故应急方案;

进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辨识及预防;

事故发生后的事故调查和分析、上报及处理。

焊接施工可能导致的紧急(突发性)事故

触电事故

机械损坏事故

烧(烫)伤事故

高温中暑事故

有害气体中毒事故

弧光(电光性眼炎)伤害事故

火灾、爆炸事故

紧急(突发性)事故应急方案及措施

触电事故应急方案及措施

触电后,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

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

新的照明应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

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应实施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进行救治,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进行,不要随意移动伤员,如确实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伤员应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阔木版,再医护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终止救治。

创伤事故应急方案及措施

创伤包括:

物体打击、高坠、施工机械设备致伤、施工中工器具致伤等;

创伤急救原则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

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作好保护伤员的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

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

外观无伤,单呈现休克状态,神态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覆盖。

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

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