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8649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3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医改与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医改政策方向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

1、积极影响:

药品招标纠偏和新版GSP4

2、中性影响:

医药分开、基药目录扩容5

3、负面影响:

医保控费、药品降价5

二、重点行业政策对医药企业的影响6

1、公立医院改革使增长重心倾向区域医学中心城市和县级医院6

2、基药目录调整将是未来在二三级医院扩容的关键7

3、招标政策纠偏利好行业,有利于独家、专科品种发展9

4、医保控费成为今年行业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9

5、新版GSP和GMP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促进行业整合10

三、医改新政下企业分化,子行业整合将进一步加速12

1、市场集中度提高和行业巨头出现,区域市场发生分化12

2、基层市场凸现高成长性,销售结构向基层市场偏重12

四、投资策略:

基药扩容、大病医保以及行业标准的提高13

1、天士力(600535):

中药现代化龙头,独家品种养血清脑颗粒进入基药14

2、昆明制药(600422):

基药中药注射剂保留品种15

3、康缘药业(600575):

基药桂枝茯苓胶囊独家剂型15

4、云南白药(000538):

基药独家、国家机密品种,大健康产品增长强劲16

5、贵州百灵(002424):

银丹心脑通独家专利,入选基药17

6、恩华药业(002262):

受益于基药中枢神经类药物品种扩容17

7、华仁药业(300110):

受益大病医保、新版基药目录扩容及新版GMP认证18

8、信立泰(002294):

借助国际化认证带动心血管专科药发展18

9、科伦药业(002422):

受益新版GMP认证大输液行业龙头19

一、医改政策方向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09年新医改以来,国家出台一批医改政策,其中医药分开、医保控费、药品降价、基药目录扩容、基药招标纠偏、抗生素分级管理、新版GSP和GMP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最主要的政策,这些政策对行业影响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总体来说,未来这些政策的执行结果已经让不同级别医院用药比重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影响了每个医院的用药格局,这些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将最终影响药品生产企业的利润分配,导致优胜劣汰,加速行业整合,从而促进行业向优势企业集中。

1、积极影响:

药品招标纠偏和新版GSP

各地纠偏了之前的最低价中标的政策,不同地区的招标均体现了“质量优先、量价挂钩、招采合一”。

其中山东省对双信封模式进行了多处改良,区分质量层次,以商务标综合得分取代最低价中标,国内品牌药企业中标情况良好。

广东和江苏省采用量价挂钩的方式,使药品供应企业在投标前就能比较准确地计算供货的数量及市场份额,便于计算成本并合理确定报价,充分发挥批量采购的优势。

上海13年招标则是采取不高于5省市平均中标价或次低价作为投标价,这些都是对之前安徽省最低价中标的招标政策的一定纠偏,对整个行业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新版GSP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修订后的GSP对药品购销渠道、仓储温湿度控制、票据管理、冷链管理和药品运输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标准实施后,大部分小散医药流通企业将面临被淘汰风险。

将促进行业再次洗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中型企业重组或转型、小型企业大规模退出,行业管理能级提高。

2、中性影响:

医药分开、基药目录扩容

公立医院改革即医药分开将加速终端分化,增长重心倾向区域医学中心城市和县级医院,带动药企销售渠道进一步下沉。

同时医药分开伴随的药房社会化是医药商业面临的新挑战。

二三级医院将扩大使用基药份额是市场扩容的关键,独家品种、尚未在基层市场开拓的新增品种将明显放量,但新增品种与地方补充品种的结构性矛盾凸现,重合度影响基药总量调控,医保资金缺口和补偿机制未建立,基药扩容加大了药品降价压力,进一步制约行业增长,降低行业利润率。

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相互作用,反而对整个基药扩容影响偏中性。

3、负面影响:

医保控费、药品降价

国家将全面推广门诊总额预付、住院按病种付费,控制贵重药品限额等政策将影响医院用药结构,控制药占比,同时“二次议价”、“二次遴选”动力加大,行业销售增长将会受到抑制。

抗生素分级管理以后将进入常态化,行业销售、利润增长受到抑制,品种配置格局重新洗牌。

二、重点行业政策对医药企业的影响

1、公立医院改革使增长重心倾向区域医学中心城市和县级医院

公立医院改革是以全国性指导文件为基础,不同地区侧重点不同。

医药分开的影响主要包括:

药品对医院的利益驱动作用减弱,服务外包及成本转移之势蔓延,“二次议价”和“独家配送”将会深化,药房管理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供应商与医院合作的纽带受到影响。

全国方面,取消药品加成、探索医药分开,建立医联体成为各地措施的主要构成形式。

分地区来看,北京主要推行三级医院推行零差率和医保总额预付。

深圳主要推行全部取消加成、明确处方外配、允许社会药房管理门诊药房。

广东省则以深圳模式为蓝本推进医药分开。

上海分2方面,一是分步取消加成,二是先行试点医药分开,采取的方式是建立药品供应链管理平台,试点药品供应链外包服务。

随着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医疗服务体系格局发生了变化,增长重心倾向区域医学中心城市和县级医院。

公立医院改革加速终端分化,乡镇卫生院及村诊所受收支两条线影响,增长受挫。

县级医院在政府支持下保持高速增长。

地区性三级医院逐步边缘化,与县级医院的差距减弱。

省部级医院及区域中心城市的医院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11年省级医院和县级医院用药增长分别高于地级医院2.3和5.3个百分点,12年较多县级医院增幅高于30%。

2、基药目录调整将是未来在二三级医院扩容的关键

新版基药新版与老版目录相比,品种明显增加,但规格有较大幅度下降。

新版目录主要参照WHO原则、按治疗领域遴选药物,同时扶持中药、独家、临床急需品种,使用比例方面有望三级占30%、二级占50%及一级占100%。

与09版目录相比,12版目录品种增加了69.38%,剂型增加了8.97%,而品规下降了46.15%。

数量方面,新增抗肿瘤药26种,精神类、血液类、生物类药新增超过10个品种,中药独家品种新增40种,中成药内科用药翻倍增加。

二三级医院新增部分的基药是市场扩容的关键,独家品种、尚未在基层市场开拓的新增品种将明显放量。

新目录对中药企业业绩的提升可能低于预期,由于相当部分的中药品种已进入上一轮多个省市的增补目录,因此市场难有大幅度放量。

新增品种与地方补充品种的结构性矛盾凸现,重合度影响基药总量调控。

医保资金缺口和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基药扩容加大了药品降价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制约行业增长,降低行业利润率。

3、招标政策纠偏利好行业,有利于独家、专科品种发展

各地纠偏了之前的最低价中标的政策,不同地区的招标均体现了“质量优先、量价挂钩、招采合一”。

其中山东省对双信封模式进行了多处改良,区分质量层次,以商务标综合得分取代最低价中标,国内品牌药企业中标情况良好。

广东和江苏省采用量价挂钩的方式,使药品供应企业在投标前就能比较准确地计算供货的数量及市场份额,便于计算成本并合理确定报价,充分发挥批量采购的优势。

上海13年招标则是采取不高于5省市平均中标价或次低价作为投标价,这些都是对之前安徽省最低价中标的招标政策的一定纠偏,对整个行业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国家进一步规范了药品和高质耗材采购机制.政策的影响主要是保护部分低价好药,部分药价有上升空间,有利于独家、专科品种发展。

招标范围不断细分,产品集合与供应商组合更集中,药品供应链关系将重塑。

基层医疗机构用量大、老百姓呼声高、社区落标的是基药的补充采购,大包装简包装集中招标采购,2010新进医保和已到招标周期的非基药药品招标采购。

价格方面:

以上一轮平均中标价为基数,区分不同质量层次,同一质量层次通用名、剂型和含量规格相同的药品,以最小独立包装单位的平均价作为投标价的比对依据,不高于5省市平均中标价或次低价。

4、医保控费成为今年行业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

2013年将全面实行基本医保总额控制。

全面推广门诊总额预付、住院按病种付费。

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增长不高于当地GDP增幅(平均8%左右)。

控制贵重药品限额(30%—50%)。

这措施将影响医院用药结构,控制药占比。

此外“二次议价”、“二次遴选”动力加大,行业销售增长受到抑制。

为避免承担预算超支部分,医院层层分解医保总额,等于把风险直接加在传统的利润中心科室身上。

住院统筹基金一定程度上分解为个人帐户模式,消解了医保统筹基金的风险分散功能,使医生与病人面临的风险增大。

未来的趋势将是完善细化总额预付的支付方式,探索弹性结算,避免因支付方式改革产生的负面影响。

大病医保是新农合、居民医保资金对支付结构的重新分配,直接影响高价药应用面的拓宽。

将带来需求抑制的迅猛释放,具有比价优势的仿制品种将是主要受益方。

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

在1/3统筹地区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

委托商保机构承办大病医保。

新农合与大病医保对接,地市一级统筹。

现已有近20个省市出台《大病医保支付相关细则》。

针对新农合基金盘子不够大的矛盾,将采用提高统筹层次与城保相匹配;通过分级管理,利用报销梯度和转诊制度来控制就医行为向上流动;用基金调剂解决城乡和区域之间不平衡。

5、新版GSP和GMP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促进行业整合

新版GSP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修订后的GSP对药品购销渠道、仓储温湿度控制、票据管理、冷链管理和药品运输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标准实施后,大部分小散医药流通企业将面临被淘汰风险。

将促进行业再次洗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中型企业重组或转型、小型企业大规模退出,行业管理能级提高。

政策的目的是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减少药品流通环节。

批发企业1.3万家降至数千家。

零售药店42万家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监管重点主要集中在票据管理,冷链管理,药品运输。

未来行业再次洗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中型企业重组或转型、小型企业大规模退出。

行业管理能级提高,盈利能力下降。

新版GMP要求现有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生产企业,要在13年底达到新版GMP要求,其他类别药品的生产企业要在15年底达到新版GMP要求。

短期虽然会增加行业的运营成本,但长期属于行业利好政策,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及整体竞争力。

但是总体来说新版GMP的整体进度偏慢,截止3月,全国共有1319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为229家,总体通过率为17.4%;3839家非无菌药品生产企业,通过认证为500家,通过率为13%。

三、医改新政下企业分化,子行业整合将进一步加速

1、市场集中度提高和行业巨头出现,区域市场发生分化

就医药商业来说,行业集中度已经超过70%,超千亿的分销巨头形成。

跨区域兼并重组迅猛,行业结构调整提速,形成了以四大集团为代表的全国性龙头企业。

2012年,国药控股营收1357亿,上海医药营收616亿,华润医药营收638亿,九州通营收295亿。

市场两极化,区域市场发展严重失衡,前10个省市的市场份额占全国67%。

主要包括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和广东等。

药品流通规模低于百亿元的省份多达8个。

主要包括陕西、海南、贵州、甘肃、内蒙和青海等。

2、基层市场凸现高成长性,销售结构向基层市场偏重

基层市场凸现高成长性。

全国基层市场规模达1300亿元以上,比医改前翻了几番。

社区诊疗人次复合增长率达42%以上。

二级及以上医院销售同比增长20%,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销售增长50%以上,连锁及单体药房直销增长30%以上。

全国市场销售结构正在变化,基层市场比重放大。

2012年,全国原有的市场结构略有变化,医院仍控制接近三分之二的市场,基层市场比重有所放大。

目前医院:

零售:

基层占比约为7:

2:

1。

国产普药和基药占比扩大。

因基层医院就医、优先使用基药可提高报销比例,促进用药结构逐步变化。

四、投资策略:

基药扩容、大病医保以及行业标准的提高

长期来看,医药产业需求空间巨大,未来医药行业仍将是我国蓬勃高速发展的产业。

短期来说,由于估值和溢价率都比较高,政策和业绩的波动也会引起医药的短期调整,长期健康增长的逻辑在未来几年不会发生改变,今年医药板块更多的还是个股分化的行情。

需求方面,巨大的人口基数,经济增长带动下的城镇化,以及老龄化趋势都给中国医疗卫生带来了巨大需求;持续增长的卫生投入即是释放需求的巨大动力。

供给方面,近年来医药工业和商业的行业集中度提高速度较慢,大量的企业仍然得以生存,供给方竞争仍相当激烈。

09年以来固定资产增速一直维持在高位,11年更是高达40%,特别是化学药板块受到同质化产品竞争加剧、国外订单减少的压力,有一定的冲击,企业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

投资策略:

医药行业长期稳定增长趋势不变,短期在行业政策不会出现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医药企业的盈利情况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短期来说医药板块估值不低,但是部分优质药企将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整体来看,个股分化将继续。

个股中我们推荐:

1)受益基药扩容,特别是处方药中独家品种和中药注射剂,我们推荐:

天士力、昆明制药、康缘药业、云南白药、贵州百灵。

2)此次基药增加了肿瘤、血液病、精神疾病的较多品种,同时也在推行大病医保,我们推荐:

恩华药业、华仁药业。

3)将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推进行业整合;优先采购达到国际水平的仿制药。

我们推荐:

信立泰、科伦药业。

1、天士力(600535):

中药现代化龙头,独家品种养血清脑颗粒进入基药

多品种推进,扩充心脑血管领域版图。

复方丹参滴丸常年稳居心脑血管用药零售市场排名第一,养血清脑进入新版基药,收入有望达10亿元。

二线品种丰富,收入占比已达30%,水林佳及益气复脉粉针等品种预计将实现了30%以上的增速,未来公司将重点扩充针剂的产能。

预计2014年注射剂产能将从当前年产1000万支提高到年产3000万支以上。

同时化药板块的注入将给公司带来近亿元利润。

公司具备接近几乎无可挑剔的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竞争力强(研发实力突出、独家品种定价权、入选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营销能力突出(队伍4000人以上、考核激励机制完善、学术营销推广面覆盖范围大),政府公关能力强大,管理团队运营能力强(企业项目化管理、执行力强、激励中高级管理层办法完善)。

2、昆明制药(600422):

基药中药注射剂保留品种

公司拳头产品注射用血塞通2012年销售增长76%,已经占据全市场血塞通注射液系列的50%左右。

市场空间上:

定位心脑血管,受益于心脑血管中成药大市场的快速增长。

品种上:

注射液剂型是处方药中增速最快的品种,而此次新版基药目录没有增加任何中药注射剂,目录保留的这几个中药注射液注定成为稀缺投资标的。

竞争格局上:

昆药品种有剂型优势,血塞通冻干制剂相比水针注射液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长的有期效,对水针产品有替代需求。

血塞通新产能今年进行GMP认证,年底有望释放新产能。

对应今年产能5500万支,明年11000万支,销售增长的同时产能也有保障。

这几年云南省三七种植面积大大增加,三七价格已经开始出现松动,今年产新期之后价格会进一步下降。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13年至201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8、1.01和1.28元,同比分别增长35.10%、29.43%和26.77%。

对应PE分别为34、26和20倍。

公司产品线市场空间大,极具高增长潜力,公司股权激励更是增强了业绩的快速发展的确定性。

3、康缘药业(600575):

基药桂枝茯苓胶囊独家剂型

新产品银杏内酯已经上市,该产品定位心脑血管大市场,如果进入个别省份医保将对公司业绩提供较大弹性。

作为第三代银杏产品即将成为继热毒宁之后公司的另一大品种,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

热毒宁成为公司利润主要来源,公司正在加大对基层医院的开发以及其他科室的推广,13年预计增长50%以上。

受益于进入医保目录、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市场开拓成功等因素,热毒宁注射剂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保持在60%以上。

12年中期公司覆盖医院总数在6500家左右,儿科以外占销量的40%。

公司清理了之前营销改革导致的口服制剂库存积压,随着渠道库存的清理和毒胶囊事件影响的减弱,13年公司胶囊口服液产品有望实现30%的增长。

4、云南白药(000538):

基药独家、国家机密品种,大健康产品增长强劲

12年受益于基药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公司对新产品的重点开发,白药膏销售增长超过10%,气雾剂增长超过40%,白药贴剂增长接近10%。

公司采取的“稳中央突两翼”产品战略初见成效,以云南白药牙膏为代表的日化产品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大健康产品强劲增长,12年健康事业部收入同比增46%,净利润同比增66%,主要受益于白药牙膏的快速增长。

养元青销售队伍从牙膏队伍中分开,之后将会配备更多的销售人员并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公司将继续贯彻执行“新白药、大健康”战略。

收购云南省药物所的100%股权,有利于促进公司药物研发体系的发展建设,丰富公司产品族群,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

我们看好云南白药作为云南医药资源的整合者,跨越药品、快消品两个领域,产品将进一步丰富。

5、贵州百灵(002424):

银丹心脑通独家专利,入选基药

银丹汇聚了心脑血管中成药配方的精华,心脑同治,是公司近年的主打产品,09-11年复合增长率41%,是公司从OTC市场向处方药市场转型的成功之作,公司已开发二级以上医院2800多家,12年受到毒胶囊事件影响,增速下滑,但去年10月已出现同期正增长。

公司之前销售仅覆盖二级以上医院,此次银丹进入新版基药目录正是公司向基层市场进行推广的一个契机,公司近期也对基层医院销售人员队伍也进行了扩充。

对比其他基药独家心脑血管中药品种,银丹收入规模小,独具特色,留给中间渠道的费用充足,有很大增长潜力。

银丹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后有望在基层市场放量,有望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速。

6、恩华药业(002262):

受益于基药中枢神经类药物品种扩容

公司是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和生产的企业。

12年营收麻醉类同比增长26.41%,精神类同比增长24.98%,神经类同比增长18.53%。

研发涵盖中枢神经领域的17类药物,在研品种丰富,未来2年内8个新药有望获得批文。

领域特殊性和品种持续性决定增长确定性。

国家对麻醉类与精神类药品生产的严格控制造就行业的一定壁垒性。

已有主力品种(力月新、福尔利和思利舒)和持续上市的潜力大品(右美托咪定、芬太尼和丙泊酚等)种造就未来的确定性增长。

同时12版基药目录中,公司新增9个品种,涉及1个麻醉类和8个精神类,包括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等品种,是中枢神经类受益最大的企业,看好这些品种未来的持续增长。

7、华仁药业(300110):

受益大病医保、新版基药目录扩容及新版GMP认证

输液产品是基础,透析产品发展空间大。

12年普通输液实现收入4.71亿元,同比增长30.38%,收入占比84%,治疗性输液收入0.78亿元,同比增长123.68%,收入占比16%左右。

同时公司是国内4家腹膜透析液生产企业中唯一一家推出非PVC腹膜透析液产品的企业。

血液净化产品、肠内肠外营养等治疗性品种是公司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受益政策扶持是透析行业发展的最大红利。

一方面大病医保政策提高尿毒症等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会逐步落实,同时卫计委带头推动腹膜透析的临床应用,另外腹膜透析液进入新版基药目录,多重利好政策的驱动下有望不断提升腹膜透析的普及率,带动公司腹膜透析液的放量。

8、信立泰(002294):

借助国际化认证带动心血管专科药发展

产品线日渐丰富的心血管专科用药企业。

公司目前主要品种为氯吡格雷,此外还有11年获批的独家品种比伐芦定及降压药贝那普利等产品,12年制剂实现收入14.68亿元,同比增长35.44%,收入占比80%。

公司围绕PCI手术,开发新型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系统,1类降压新药阿利沙坦酯的引进是产品线不断丰富,为长期发展注入动力。

国内外协同,氯吡格雷未来市场依然广阔。

公司大亚湾生产基地13年初获得欧盟生产许可,同时,全资公司Splendris已在德国等10个欧盟国家取得氯吡格雷的市场销售许可。

国内方面氯吡格雷进入12版基药目录,一方面有助于通过二三级医院带动基层的放量,同时公司产品通过新版GMP及欧盟认证顺应国家政策,有助于价格维护和基层放量。

9、科伦药业(002422):

受益新版GMP认证大输液行业龙头

三发驱动,动力十足。

国内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大型医药集团及输液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多年发展形成三发驱动,一是注射剂类,包括输液和小水针等,第二是抗生素全产业链(红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三是高技术内涵药物(包括仿制药、创新小分子药物、新型给药系统和生物技术药四个方面)。

12年输液类实现收入51.03亿,同比增10.26%,占比为86.73%,非输液收入7.73亿,同比增长54.24%。

新版GMP认证将提升输液行业集中度,抗生素项目将受益输液的联动。

截至2012年底,公司60多条无菌生产线中的31条通过了新版GMP认证,公司有望受益新版认证带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此外,依托输液和抗生素产品在销售和临床使用上的协同效应,公司积极推进非输液类业务的发展,实施抗生素全产业链发展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