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8828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2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2页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10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技术总结(A1标).doc

宝能科技园(南区)项目A区一标施工总承包工程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总结

广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总结

工程名称:

宝能科技园(南区)项目A区一标施工总承包工程

申报单位:

深圳建业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

2016年11月

99

目录

2混凝土技术 7

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13

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17

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18

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23

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26

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53

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27

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31

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32

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36

7绿色施工技术 39

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40

7.2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44

7.3预拌砂浆技术 50

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53

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 53

8防水技术 57

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58

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 61

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 65

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68

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 72

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78

10信息化应用技术 82

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 87

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92

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97

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 99

10.6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 102

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 105

11其他 108

11.1混凝土节水养护技术 121

11.2露骨料施工技术 126

2混凝土技术

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混凝土总方量约111650m³,地下室底板(含承台地梁)混凝土约43389m³,底板厚度大部分为0.6m,核心筒大承台厚度为3m,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其中底板砼等级为C35,抗渗等级P10,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为做好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保证在浇筑过程中不形成冷缝及施工缝(板内部),采取斜面分层的方法进行浇筑,并将积累的经验应用到主体墙柱梁板裂缝控制中。

该项技术在本工程中的应用时间为2014年9月~2016年1月。

2、创新点

从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方面入手,控制混凝土裂缝。

3、施工方法

(1)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水泥选用华润水泥(封开)有限公司生产的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选用堆积密度1480kg/m³,石子粒径选用直径≤25mm的石子。

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及混凝土收缩开裂,选用FST-2缓凝高效减水剂、妈湾电厂Ⅱ级粉煤灰。

(2)混凝土搅拌运输

搅拌时投料顺序:

开机运转→石子→砂子→水泥→UEA→干拌30s以上→加水。

加水后的搅拌时间要比普通砼延长半分钟以上。

砼的运输要及时并保持连续性,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0h,运距较远或炎热天气施工,可掺入缓凝剂,以减少坍落度损失。

(3)浇筑振捣

1)混凝土采用自然流淌斜面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500mm左右。

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使其尽可能多的热量散发,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温度应力。

2)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落距应控制在2m以内。

振捣时要均匀、密实,不漏振、不欠振、不过振。

3)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到顶面后,及时把水泥浆赶至后浇带处排水沟,初步按标高刮平,用木抹子反复搓平压实,使混凝土硬化过程初期产生的收缩裂缝在塑性阶段就予以封闭填补,以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

(4)养护

1)混凝土养护采用在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之间搭接200mm,以减少水分的散发,对边缘、棱角部位的厚度应增加到面层部位的2倍,以此降低底板表面与大气温差,避免由于温差过大而造成的温度裂缝。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保持塑料膜内有凝结水。

2)U型膨胀混凝土浇筑后养护非常重要,应根据气温情况,使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为14天。

4、保证质量的措施

(1)加强与设计的沟通在工程施工前与设计院讨论钢筋构造方面的措施,通过使用小直径钢筋、减小钢筋间距、在易裂部位加设构造钢筋等方法防止混凝土裂缝

(2)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配制砼;或砼中掺加适量粉煤灰或减水剂;或利用砼的后期强度,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量。

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含泥量,降低水灰比(0.6)以下;加强振捣,以提高砼的密实度和抗压强度。

(3)在砼中掺加缓凝剂,减缓浇注速度,以利于散热。

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可掺入不大于砼体积255的块石,以吸收热量,并节约砼。

(4)本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在夏季,浇筑时,我们采用冰水或搅拌水中掺加冰屑拌制砼,对骨料设简易遮阳装置或进行喷水预冷却,专业的混凝土罐车运输,以降低砼搅拌和浇筑温度。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入模温度始终控制在30℃以内。

在覆盖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值控制在25℃以内;结束覆盖养护或拆模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控制在25℃以内。

(5)振捣是关键之一,我们要求工人每一振点都要振到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不再下沉为止。

此外,我们在振捣棒移动间距和插入深度等方面也对工人提出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6)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抗压强度。

砼浇筑后,我们在混凝土表面及时用塑料薄膜、草垫、麻袋等覆盖,并洒水养护;深坑基础采取灌水养护。

夏季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对薄壁结构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的降温。

拆模时,块体中部和表面温差控制在不大于20℃,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基础砼拆模后应及时回填。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社会效益证明

经过采取上述措施并对施工过程严格把控,我们的地下室和主体结构没有出现开裂、渗水的现象,在后来的各种隐蔽验收、避水试验等方面,我们施工的混凝土分项工程全部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得到了业主的好评。

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期间通过参与各方的多次协调、论证,在施工单位的精心组织和充分的准备下,通过半个月的测温监控及养护,未发现裂缝及裂纹,在主体施工阶段,混凝土的养护延续了相应的裂缝控制及混凝土养护方法,有效控制了裂缝的产生。

由于砼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业主的砼实体质量投诉减少,维修人工、材料费用大大减少,节约了后期维修成本,提高了企业施工质量的社会信誉度。

 

宝能城市公馆一期工程成功地应用了砼裂缝控制技术,我们从中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为以后更好地进行砼裂缝控制打下基础。

通过砼裂缝控制技术应用,锻炼了一批骨干队伍,适应现场施工技术的要求,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特此证明!

深圳建业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20日

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转接技术

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使用钢筋总量为12714t。

采用大量的高强钢筋III级HRB400E,设计强度360MPa,屈服强度400MPa,抗拉强度为570MPa,比普通钢筋强度至少提升16%以上,极大的降低了配筋率。

该项技术在本工程中的应用时间为2014年9月~2016年1月。

2、创新点

采用在钢中加入微量合金元素V、Ti或Nb后屈服强度可达到400N/mm2的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可使晶粒细化、改善延性、碳含量降低,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减少钢筋用量。

3、施工方法

(1)底板钢筋施工

基础底板及梁钢筋绑扎顺序考虑基础反力先长边、后短边。

钢筋下料、弹线→绑扎承台、集水坑、电梯基坑钢筋→绑扎长向地梁钢筋→绑扎短向地梁钢筋→绑扎底板下层钢筋网→绑扎长向次梁钢筋→绑扎短向次梁钢筋→绑扎柱底加强筋→水电避雷接地管道安装→放置马凳筋→绑扎底板上层钢筋网→墙柱插筋→自检→隐检→交接→下道工序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之前,根据结构底板钢筋网的间距,在混凝土防水保护层上每个钢筋位置弹出一道醒目的红色墨线,按线布筋。

底板后浇带跨接头采用焊接,按50%错开;其余跨底板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按25%错开,错开长度要满足规范要求。

墙、柱筋插完后,除检查其位置外,用线坠(2kg)检查其垂直度,并拉通线校正,确保竖向筋在同一直线上。

防止倾斜、扭转、偏位。

底板钢筋

(2)墙体钢筋绑扎

墙体钢筋绑扎流程为:

墙边线放线、验线、清理→立筋检查调直、调正→钢筋接头→立筋(柱筋)绑扎→上、中水平定位筋与每根竖筋绑扎(机电埋管)→圈梁插筋、洞口插筋→下道工序

墙体钢筋双层双向布置,水平筋在竖向筋外侧。

墙体钢筋采用搭接接头。

绑扎前先对预留竖筋拉通线校正,之后再接上部竖筋。

水平筋绑扎时拉通线绑扎,保证水平一条线。

墙体的水平和竖向钢筋错开搭接,钢筋搭接处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保证墙体两排钢筋间的正确位置。

绑扎时为防止跑位,丝扣不能一顺扣,要间隔采用正反扣绑扎。

墙体水平钢筋定位采用竖向“梯子筋”,从墙竖向钢筋的起步筋后面第一根钢筋开始设置,沿墙长方向间距小于等于4m布置。

竖向梯子筋采用Ф14的钢筋制作,设上、中、下三道长钢筋,长度与墙体基本等宽,端头采用切割机切割并涂刷防锈漆,保证端头平整且不会出现锈痕,这样既能控制墙体钢筋位置,又能保证墙体截面尺寸,其余钢筋长度满足墙体水平筋放置即可。

墙体钢筋

(3)梁钢筋

梁钢筋绑扎流程为:

支设梁底模板→布设主梁下、上部钢筋、架立筋和弯起筋→穿主梁箍筋并与主梁上下筋固定→穿次梁下、上部纵筋→穿次梁箍筋并与次梁上下筋固定→布设吊筋。

梁的箍筋均为封闭箍,弯钩角度及弯折段直线长度符合平法要求。

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箍筋采用套扣绑扎方式。

在主次梁或次梁间相交处,两侧按图纸要求设附加箍筋和吊筋,在梁两侧各设置三道间距50㎜的加密箍筋。

梁内纵向钢筋的接头位置:

下部钢筋应在梁端1/3净跨范围内,上部钢筋应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

在梁筋上加设塑料定位卡,保证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梁板钢筋

(4)柱钢筋

柱钢筋绑扎流程为:

套柱箍筋→直螺纹连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柱箍筋

框架柱基础插筋应插入底板或承台底部。

如承台较深时,可仅将柱四角竖向筋插入承台底部。

柱筋按要求设置后,在其底板上口增设一道限位箍,保证柱钢筋的定位。

柱筋上口设置一钢筋定位卡,其放置位置同剪力墙水平梯子筋,柱定位卡箍制作采用Ф20的钢筋。

框架柱箍筋的肢数、箍筋弯钩角度、平直段长度及主筋接头位置均应符合设计与平法要求。

柱筋的绑扎采用缠扣绑扎方式。

柱钢筋

4、保证质量的措施

(1)钢筋的切断:

用机械式钢筋切断机,确保钢筋的断面垂直钢筋轴线,无马蹄形或翘曲现象,以便于连接或焊接,严禁用氧气焊和电焊机切烧。

(2)钢筋直径大于20的,接头必须采用机械连接,不得采用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等焊接接头。

(3)小直径钢筋需调直时,其钢筋的冷拉率不得超过1%。

(4)钢筋末端弯钩若大于135º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5)钢筋出厂资料齐全;钢筋的进场验收及现场抽样送检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规定进行,未送检及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证明

本工程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使用钢筋总量为12930t。

采用大量的高强钢筋III级HRB400E,设计强度360MPa,屈服强度400MPa,抗拉强度为570MPa,比普通钢筋强度至少提升16%以上,极大的降低了配筋率。

HRB400级热轧钢筋强度高、韧性好、易焊接、性能稳定,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增加建筑物安全度。

对高层建筑和有抗震要求的工程作用尤其显著。

同等技术条件下,HRB400比HRB335钢筋用量少,配筋密度小,有益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方便。

还可减少施工中的运输量、场地占用量以及施工工作量,节省了物质资源的消耗,为创建节约型社会作出了贡献。

该技术节约工程造价6581300元,经济效益分析详见《经济效益分析表》JY-BNKJY-A1-2015-005

特此证明!

深圳建业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20日

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1、工程概况

在梁、板、柱、剪力墙钢筋直径d≥20mm,框支梁(柱)钢筋直径d≥20mm时,均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本工程直螺纹套筒接头约20316个左右。

该项技术在本工程中的应用时间为2014年9月~2016年1月。

2、创新点

利用带内螺纹的连接套筒对接钢筋,达到传递钢筋拉力和压力的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技术。

3、施工方法

(1)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出现弯曲时应调直后再进行加工。

钢筋下料时宜用砂轮锯等机具,不得用电焊、气割等切断。

钢筋端面宜平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扭曲。

(2)钢筋规格应与滚丝器调整一致,螺纹滚轧的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直螺纹滚轧加工时,应使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不得使用油性润滑切削液,也不得在没有切削润滑液的情况下进行加工。

(3)钢筋丝头加工自检完毕后,应立即套上保护帽,防止损坏丝头。

(4)钢筋连接

1)进行钢筋连接时,钢筋丝头规格应与套筒规格一致,且丝扣完好无损、无污物。

2)钢筋连接时,必须采用长度不小于400mm的管钳扳手拧紧,使两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或锁母锁紧,并用油漆加以标记。

3)标准型接头连接后,套筒两端外露完整丝扣不得超过2扣,加长型丝头的外露丝扣不受限制。

钢筋直螺纹连接

4、保证质量的措施

(1)钢筋丝头加工时,必须由专人并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丝头加工,以确保丝头加工质量。

(2)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钢筋丝头应戴上保护帽,并按照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

(3)连接套和已经套丝的钢筋丝扣不得损环,丝扣上不得粘染水泥浆等杂物。

(4)随机抽取同规格按头数的10%进行外观检查,钢筋与连按套规格一致,接头外露完整丝扣不大于2扣。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证明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建筑抗震设防乙类,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建筑结构构件抗震等级为剪力墙为一级、框架为二级。

其中外挑桁架的框架为一级,穿层柱为一级,所有型钢混凝土构件为一级。

墙柱钢筋直径≥20采用机械套筒连接;塔楼基础筏板直径≥20钢筋采用机械套筒连接;梁钢筋≥20采用机械套筒连接,接头数量约20316个。

采用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有以下反馈意见:

(1)接头强度高,可100%发挥钢筋抗拉强度;

(2)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技工,现场连接速度快;

(3)生产效率高,提前预制,不占工期;

(4)经济,设备投资少,成本低;

(5)环保、安全,不受环境及气候影响。

因此,采用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可极大的加快施工速度,减少对钢筋搭接专业技工的依赖性,由于其不受环境及气候影响等特点,可应用于多种工程。

该技术节约工程造价98895元,经济效益分析详见《经济效益分析表》JY-BNKJY-A1-2015-004。

特此证明!

深圳建业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20日

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塔楼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早拆模板。

立杆纵横向间距1.0m×1.0m和1.2m×1.2m,立杆步距1.50m,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与支撑点的长度(包括螺杆伸出长度)≤0.50m,横向龙骨采用50×100木方立放,横向龙骨支撑在纵向双根钢管Ф48×3.5外楞上,钢管外楞采用顶托支撑于立柱顶面,扫地杆距离地面300mm。

该项技术在本工程中的应用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1月。

2、创新点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48小时后,即可在不松动支撑体系的前提下拆除模板,使得每次模板施工时间至少可提前6天;且使用本施工工法进行模板施工,只要一套模板便能完全满足施工要求。

通过采用模板早拆托顶装置达到降低成本,节约工期的目的。

3、施工方法

(1)第一次拆模、清理(砼浇筑达到48小时后):

拆套管上的十字扣件→拆模板水平支承杆→模板拆除→水平杆拆除→清理;

(2)第二次拆模、清理(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

松动支撑调节手柄→拆镶板→拆支托→拆钢管支撑和扫地杆→清理。

2.2施工要点

(1)支模时梁仍按常规支模方法,拆模时梁的侧模先拆,底模保留不动。

(2)楼板支模前,需进行板模的统一配板设计,除遇边脚部位需进行局部小块裁割外,其余大面积均采用统一配模,现场拼装,逐层循环,重复周转使用即可。

(3)按事先进行的模板支撑体系设计统一布设立杆间距,一般为800~1200mm,然后在每根立杆的顶部设置可调支托,再放钢套管。

(4)根据板模上的设计标高以及模板、龙骨的截面尺寸反算,安装与钢套管连接的模板水平支承钢管,然后按要求进行模板龙骨和模板安装。

图2.2-1早拆模支撑体系构造示意图

图2.2-2早拆模托顶装置详图

(4)水平拉杆、扫地杆、剪刀撑按常规搭设。

模板支设完毕后全景图详见图2.2-3,早拆模托顶装置实物图见图2.2-4。

图2.2-3模板支设完毕后全景图图2.2-4早拆模托顶装置图

(5)拆模时,第一次(砼浇筑48小时后)先拆与钢套管相连的水平支承钢管、大龙骨和模板,再拆除上下两道水平联系拉杆,而钢套管及其顶部的镶板保留不动,模板拆除后保留镶板及支撑图见图2.2-5。

现浇砼达到设计强度后钢套管、支撑及镶板再第二次拆除,二次模板拆除后砼表观详见图2.2-6。

图2.2-5一次拆模后保留镶板及支撑图图2.2-6二次拆模后砼表观图

4、质量保证措施

1、模板工程质量应遵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其他有关规范规定。

2、支撑系统及附件要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模板与镶板应安装严密,保证不变形、不漏浆。

3、混凝土面不得存在起皮、起砂,龟裂和其它缺陷。

4、第一次拆模时间必须满足砼浇筑完毕后达到48小时;第二次拆模控制时间应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等级为依据,并符合规范及相关规定。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证明

本工程塔楼采用早拆模板施工技术,通过方案编制,方可采用该脚手架形式做为支撑体系。

减少模板的用量,单纯用木模需要三套模板进行周转,而采用这个早拆体系只需一套模板)安装支撑方便、灵活,可任意组合形成对局部的模板形成支撑或实现局部的任意拆卸,方便建筑施工。

采用该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减少人工安装、维修、养护等工作,减少模板木枋的用量,节约材料。

同时,还可减少施工中的运输量以及场地占用量,为创建节约型社会作出了贡献。

该支撑体系得到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好评。

特此证明!

深圳建业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20日

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采用轮扣式钢管支架。

立杆纵横向间距1.0m×1.0m和1.2m×1.2m,立杆步距1.50m,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与支撑点的长度(包括螺杆伸出长度)≤0.50m,横向龙骨采用50×100木方立放,横向龙骨支撑在纵向双根钢管Ф48×3.5外楞上,钢管外楞采用顶托支撑于立柱顶面,扫地杆距离地面300mm。

该项技术在本工程中的应用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3月。

2、创新点

采用管件合一支撑体系,内脚手架采用轮扣式脚手架搭设,大大提高了材料周转次数,较传统的扣件式脚手架,能节省大量钢材,并且搭拆方便。

3、施工方法

(1)轮扣式立杆:

层高2.9m的区域采用2400mm长立杆布置,层高3.8m,3.7m,3.9m的区域采用1100+2400mm、1600+1800mm立杆间隔布置,层高6m的区域采用2400+3000mm、2700+2700mm立杆间隔布置。

(2)鉴于轮扣式钢管支撑架水平杆长的模数限制,当梁下立杆不能以梁坚向中线为对称轴两侧均分布置时,须在梁底增设钢管立杆和水平杆。

(3)板厚150mm区域的地下室楼板和各栋塔楼楼面板,立杆间距采用1200mm,在出现400至800空档时,沿该方向补充一道立杆,水平步距1500mm。

板厚250mm区域的地下室顶板,立杆间距采用1000,在出现400至800空档时,沿该方向补充一道立杆,水平步距1500mm。

(4)支架架体四周外立面向内的第一跨每层均应设置竖向斜杆,架体整体底层以及顶层均应设置竖向斜杆,并应在架体内部区域每隔4跨由底至顶纵、横向均设置竖向斜杆或用扣件钢管搭设的剪刀撑。

当满堂模板支架的架体高度不超过4个步距时,可不设置顶层水平斜杆;当架体高度超过4个步距时,应设置顶层水平斜杆或扣件钢管水平剪刀撑。

(5)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或双槽钢托梁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500mm,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4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或双槽钢托梁长度不得小于150mm。

(6)局部采用扣件式时,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水平杆件应向支撑体系延伸不少于2跨。

(7)扫地杆的最底层水平杆离地高度不应大于500mm。

当单肢立杆杆荷载设计值不大于40KN时,底层的水平杆步距可按标准步距设置,且应设置紧向斜杆;当单肢立杆荷载设计值大于40KN时,底层的水平杆应比标准步距缩小一个轮扣间距,且应设置竖向斜杆。

(8)模板支架宜与周围已建成的结构进行可靠连接。

支撑体系立杆布置应保证上下楼层同轴,以防局部应力过大而破坏楼板。

梁模安装前,应复核柱轴线标记,在柱上弹出梁标高、中心线和模板安装内边线;搭设梁板支撑架时应按要求起拱。

梁、板模安装完毕后,应全面检查其强度、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