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语文真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8835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语文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08语文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语文真题.docx

《08语文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语文真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8语文真题.docx

08语文真题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

“专转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2.考生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答在草稿纸上无效。

3.本试卷共8页,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知迷不悟阴谋诡计潜移默化贻笑大方

B.首屈一指宏福齐天仗义执言汗牛充栋

C.利令智昏再接再厉秣马厉兵变本加厉

D.蜂拥而上叹为观止一愁莫展眼花缭乱

2.下列各句中“颜色”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她的“圣女升天图”挂在神坛后面,那朱红与亮蓝两种颜色鲜明极了。

全幅气韵流动,如风行水上。

B.他不能忍受这样的欺骗,决定给她点颜色看看。

C.教堂的地是用大理石铺的,颜色花样种种不同。

D.她的头发同黄牛毛一样颜色。

3.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刘校长来学校里不过几天,许多人人还不认识。

B.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他的笑话讲不完。

C.在《我的父亲》这篇文章中,他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D.三个老师提出的建议,在教代会上以全票获得通过。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代的一些作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他们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思想中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作品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A.尽管也可是即使也因而

B.虽然也可是既然也所以

C.尽管并但是即使就因而

D.虽然并但是如果就所以

5.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文体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司马迁——西汉——编年体通史

B.《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

C.《东坡乐府》——苏轼——南宋——词集

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杂剧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登幽州台歌》是“初唐四杰”之一陈子昂的代表作。

B.陶渊明是山水诗歌的开创者,谢灵运是田园诗的开创者,而孟浩然和王维的诗歌则实现了对山水与田园题材的综合运用。

C.《金瓶梅》是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创作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

D.《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是指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

7.下列作品、文体、人物姓名、人物身份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琵琶记》——戏文——赵五娘——贵族妇女

B.《白兔记》——戏文——李三娘——贵族小姐

C.《牡丹亭》——传奇——杜丽娘——贵族小姐

D.《水浒传》——传奇——扈三娘——贵族妇女

8.下列人物、作品、作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虎妞——《月牙儿》——老舍

B.子君——《伤逝》——鲁迅

C.赵伯韬——《林家铺子》——茅盾

D.高觉民——《雾》——巴金

9.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陈奂生是梁晓声的系列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人物。

B.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池莉的《烦恼人生》都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

C.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将新时期的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代表作包括《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D.《人到中年》的作者是谌容,小说的主人公是陆文婷。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出埃及记》。

B.《红与黑》是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代表作。

C.莫泊桑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其代表作品有《伪君子》、《吝啬鬼》等。

D.大仲马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其代表作品是《三个火枪手》和《茶花女》等。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1.“桃红和青白色的杂花在眼前还明亮,到远处就成为斑斓的烟霭了”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12.古时记述一个月的某一天,用“”表示农历初一,“望”表示农历十五。

13.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实体事物说明文和说明文。

14.,小人常戚戚。

(《论语》)

15.《》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16.马致远的《》是写昭君出塞题材的杂剧作品。

17.散曲分和套数两种形式。

18.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理论,“三美”是指美、音乐美、绘画美。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是著名剧作家。

20.诗集《飞鸟集》的作者是印度的。

三、阅读理解(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有关问题。

(共15分)

大学人文精神谈片(其三)

大学人文学科的职责,我以为可分为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其科研,直接给当下的社会进步事业以智力支持,直接服务于社会;其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切实有用的专业知识、方法和能力,使他们获得服务社会、建设国家和自己谋生的本领。

这些,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完全必要的。

不过这只是一个层面。

对于大学来说,还有一个更高的层面,是通过学术成果向社会辐射、播散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

这种人文精神,一如上述,如果简括成一句话,就是对于社会人生的真理的坚守和追求。

这种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研究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相通,都是对真理的追求,只是所取的对象、所用的手段不同;这种人文精神,也包含了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之点:

科学也要考虑对于人的生存和幸福的价值所在,也要关切人的命运和前途。

人文精神,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一些基础的人文学科中。

如学习和研究文艺学,可以提高人的审美志趣和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学习和研究了中国历史,才能真正建立深厚的、牢固的爱国主义情感,等等。

这些基础性的人文学科,不直接发生实际的社会功效,但是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因而大学要坚持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研究具体的可直接作用社会的实际问题时,也应对其相关的基础理论、人文底蕴有所思考,甚至发掘出人文精神的新因素,而不要完全就事论事。

同理,大学的自然科学研究,不能止于“技术”,而要探讨“科学”和科学精神(“科”“技”两面其实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这是大学应当有的“学术研究”,是大学不同于具体实践部门的地方,是大学需要存在的十分重要的理由。

因此,“五四”时期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经济学教授的李大钊曾说:

只有学术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纪念,只有学术的建树,值得“北大万岁万万岁”的欢呼。

哈佛大学的校训说:

“让真理与你为友”。

正因为学术研究是与真理为友的,而真理与天地同寿,所以真正的学者总是对学术抱着虔诚的态度甚至敬畏的心情,孜孜以求,以生命相许,不敢亵渎和冒犯,有时甚至只问是非不问功利。

追求真理,现在听起来好像有点迂执,但大学里的学者不能完全没有这种脾气。

如果对学术研究有这种真诚与虔敬,以致融入自己生命的热力,那么,不必说不会去剽窃、炒作、“包装”和粗制滥造,而且另外两种流行多年的毛病:

满足于“自圆其说”和照搬外说(包括话题)而无意求真,也会被逐渐克服了。

【原文稍有修改】

21.“让真理与你为友”一句属于哪种类型的论据?

(2分)

22.请概括文章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3分)

23.作者认为“大学需要存在的十分重要的理由”是什么?

(3分)

24.文章最后一句是多重复句,请指出这个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关系。

(3分)

25.画线句中的“是非”和“功利”分别指什么?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有关问题。

(共15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天子使中贵人(按:

中贵人即宦官)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曰:

“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

“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

“前!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

“皆下马解鞍!

”其骑曰: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广曰: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其后四岁,广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行十余里,广以故得脱。

于是至汉,汉下广吏。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家居数岁,尝夜从一骑出,从人间田饮,还至霸陵亭。

霸陵尉醉,呵止广。

广骑曰:

“故李将军。

”尉曰: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止广宿亭下。

居无何,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

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太史公曰:

猿臂善射,实负其能。

解鞍却敌,圆阵摧锋。

边郡屡守,大军再从。

失道见斥,数奇不封。

惜哉名将,天下无双!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26.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上山陈陈:

陈述

B.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所:

地方

C.是时会暮会:

恰逢

D.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拜:

拜托

27.“为虏所生得,当斩”中的“当”的含义是()

A.应当B.判决C.相当D.建议

28.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杀其骑且尽;虏多且近B.已缚之上马;大军不知广所之

C.故弗从;故李将军D.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以为诱骑

29.下列加点词语属于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胡兵终怪之B.用坚其意C.即有急D.胡骑遂不敢击

30.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

B.李广的卖国求荣使其最终没有逃脱被惩罚的命运。

C.霸陵尉事件揭露了李广恩将仇报的性格。

D.作者虽然对李广有褒有贬,但也流露出对赏罚不公的不满。

四、作文(共100分)

31.2008年2月,东吴大学艺术学院团委组织募捐活动,筹集人民币5.2万元,寄给贵州省﹡﹡县﹡﹡希望小学,资助该校重建雪灾倒塌的校舍。

这一活动在师生中产生较大反响。

为此,学校发文予以表彰,并号召全校师生为抗灾多做贡献。

请以东吴大学的名义撰写一份表彰性通报。

(30分)

要求:

格式规范,语言得体,题目自拟,字数300左右。

32.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自拟题目,撰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70分)

材料一:

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新婚燕尔,搬进了五层楼上的三间小屋。

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摆着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

后来,居里的父亲来信对他们说,准备送给他们一套家具,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具。

看完信后,居里若有所思地说:

“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有人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

”就对新婚妻子说:

“我们只有两把椅子,再添一把怎么样?

客人来了可以坐坐。

”居里夫人提出反对意见:

“要是爱闲谈的客人坐下来,又怎么办呢?

”最终,他们还是没有添置任何家具。

材料二:

钱钟书一生深居简出,他曾拒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重金聘请,拒领法国政府授予的勋章,拒绝做客《东方之子》。

一次,英国女王访问中国,国宴陪客名单上点名请钱钟书出席,他竟称病辞掉。

事后,有人私下问及此事时,钱钟书道:

“没有时间,没有什么可说的。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

“专转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卷全面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题1分,共10分)

1.答案:

C

【解析】A项中“知迷不悟”应为“执迷不悟”。

执:

坚持;迷:

迷惑,分辨不清;悟:

觉悟。

指的是坚持错误,一直不觉悟。

B项中“宏福齐天”应为“洪福齐天”,颂扬人福气极大。

D项中“一愁莫展”应为“一筹莫展”。

筹:

计策,办法;展:

施展。

指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2.答案:

B

【解析】A、C、D项中的“颜色”都是本义。

这几个“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都是指通过眼、脑及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而B项中的“颜色”为引申义,指的是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比如“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这道题目考查的内容是“引申义”,即由一个词的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相关的意义。

3.答案:

C

【解析】A句“刘校长来学校里不过几天,许多人人还不认识”有歧义,可以理解为“刘校长由于刚来学校,还不认识许多人”或者“刘校长由于刚来学校,许多人不认识他”。

B句“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他的笑话讲不完”可以理解为“这个人很有趣,讲笑话的能力很强,有讲不完的笑话”或者“这个人很有趣,关于他的笑话、趣闻讲不完”。

D句“三个老师提出的建议,在教代会上以全票获得通过”可以理解为“三个老师分别提出的建议(三条建议),在教代会上以全票获得通过”或者“三个老师提出的建议(共同的一个建议),在教代会上以全票获得通过”。

4.答案:

C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关联词以及多重复句,整个句子连起来之后为:

“尽管古代的一些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既然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因而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可将此句划分层次如下:

尽管古代的一些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转折)但是他们既然是现实主义者,|||(因果)他们的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因果)因而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5.答案:

B

【解析】A项中《资治通鉴》的作者为司马迁是错误的。

司马迁是《史记》的作者。

C项中《东坡乐府》的作者苏轼其对应时代应为北宋。

D项中《桃花扇》的文体为杂剧是错误的,其文体应为戏剧。

6.答案:

D

【解析】A项中《登幽州台歌》的作者陈子昂不属于“初唐四杰”之一。

B项中东晋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歌,而到了唐代,孟浩然和王维的诗歌则实现了对山水与田园题材的综合运用。

C项中的《金瓶梅》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揭示北宋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金瓶梅》是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巨著,它假托宋朝旧事,实际上展现的是晚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丑恶面相,有着深厚的时代内涵。

D项的《红楼梦》中黛玉前世是绛珠草,应“木”字,宝玉前世是补天石,应“石”字。

两人前世有过盟约,所以叫“木石前盟”。

7.答案:

C

【解析】A项中赵五娘是《琵琶记》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为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

她是“中世纪千百万中国妇女最深刻的典型”,她的民间妇女性格表现在“糟糠自厌”、“祝发买葬”等民间类型的故事情节之中。

她有着勇于承担苦难的自我牺牲精神,高尚的人道主义爱情,以及不受功名利禄引诱的纯洁朴实的生活理想,她是民间妇女性格的代表。

B项中《白兔记》是中国古典戏曲名著,与《荆钗记》、《拜月记》、《杀狗记》,被称为宋元四大南戏。

这个戏来源于民间传说,写的是刘知远、李三娘夫妻悲欢离合故事。

《白兔记》具有民间色彩及生活气息,语言质朴本色,李三娘是封建社会苦难妇女的形象反映,故长年流传。

D项地彗星一丈青扈三娘是《水浒传》中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对日月双刀神出鬼没,更有阵前用绳套捉人的绝技。

扈三娘原先所在的扈家庄和祝家庄一样同为独龙岗上的两霸,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三娘首战便捉了“矮脚虎”王英。

扈三娘后被林冲所擒,由宋江主婚与王英成了夫妻。

同掌梁山泊三军内诸事,是梁山第五十九条好汉,后在征讨方腊时,在乌龙岭一战中夫妻二人同时为方腊军将领郑彪所杀。

8.答案:

B

【解析】A项中虎妞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的形象。

虎妞在小说中兼有双重身份,既是车厂主刘四的女儿,又是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

老舍的短篇小说《月牙儿》记叙了一对旧社会的母女为生活所迫沦为暗娼的悲剧故事。

作者有着极其悲切的抒情基调,是一篇成功的散文诗型的小说。

文中的主人公没有名字,因她常与“月牙儿”为伴。

故称其为月牙儿。

“月牙儿”也是作品中主人公的象征,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透过主人公那自言自语的“叙述”,读者埋藏于心中的同情、怜惜之感不由升起:

这是一个悲惨的女性,一个悲惨的家,在那个充满血和泪的社会。

C项中的赵伯韬是茅盾的小说《子夜》中的人物形象,是一个买办资本家形象。

他是美国某财团的中国买办,和蒋介石政权有很深的关系。

他的性格特征是骄横狂妄,阴狠狡诈。

凭着他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在上海滩兴风作浪,是公债市场上的魔王。

《林家铺子》也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作者茅盾敏锐地抓住了一个时代最基本的矛盾,通过林家铺子的悲剧命运,描绘了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图景,反映了城镇小商业者及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统治。

作品中林老板形象的塑造是相当成功的,生动地描绘了林老板在诸多矛盾的冲突中两重的性格特征。

D项中高觉民是巴金作品《家》中的人物。

《家》中细致刻画了高觉新、高觉民及高觉慧三个人物。

其中,作者塑造了高觉新这一悲剧人物形象,不仅为了唤起读者对这一时期这类人所遭遇的不幸的同情,也带着对这类人的严峻批判。

高觉新身处当时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转型时期,封建伦理与新思潮同存,这两种思潮的纠葛造就了一位双面性格的复杂人物,造就了性格分裂、矛盾重重的典型人物形象。

高觉民与弟弟高觉慧在当时进行一些反封建的活动,以此开导当时有着迂腐思想的人们,但是在家中却又无法抗拒来自高老太爷的封建礼教的束缚。

高觉民没有高觉慧的敢于作为,也没有高觉民的懦弱无能,他介于两者之间,是一种“透明的存在”。

作者之所以塑造他,实质上表现了当时一些接受新文化洗礼的人物对于反封建的要求以及对于封建顽疾的妥协。

9.答案:

A

【解析】A项中陈奂生是高晓声的系列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人物。

陈奂生是一个具有多种美学意义的中国农民的文学形象,他质朴、勤劳、老实巴交而又带有诙谐色彩,并带有他所独具的氛围及时代特征。

梁晓声的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

代表作有《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长篇小说《雪城》最为出色;后期作品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短篇小说《浮城》以社会幻想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人类末世预测,十分深刻。

B项中“新写实小说”实际上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用包含某些现代、后现代因素的写实手段,表现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小说。

它参照了现实主义面对人生的写作态度,摈弃了居高临下的叙述视角,吸收了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平面化、零散化的运作手段,摈弃了由无序叙述所带来的远离普通读者的文艺贵族做派。

从总体情况看,新写实小说早期的代表性文本有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等。

C项中“文化散文”指的是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的,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又称“学者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性干预’”。

他们从文化视觉来关照表现对象,但与历史文化反思的作品相比在美学风格上往往表现出理性的凝重与诗意的激情以及浑然一体的气度。

代表作家及作品如余秋雨《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等。

这类散文创作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

D项中《人到中年》是中国当代女作家谌容所作,它以独具的胆识和独特的创造,通过眼科医生陆文婷年复一年地认真工作,因心肌梗塞病发而住院医治的悲剧,高度赞扬了陆文婷高尚的医德,尖锐而深刻地提出了人才问题、中年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深受读者的欢迎。

特别是小说中精心塑造的女主角陆文婷,更深得读者的喜爱和崇敬。

10.答案:

D

【解析】A项中的《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C项中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是莫里哀,其代表作品有《伪君子》、《吝啬鬼》等。

D项中《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作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1.答案:

通感

【解析】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桃红和青白色的杂花在眼前还明亮”,这是视觉描写,“到远处就成为斑斓的烟霭了”,这是触觉描写。

此句运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12.答案:

【解析】当月亮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

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六十日。

此外,在农历每月初八前后,这时月亮的西半边是明的,东半边提暗的,叫做上弦。

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这时月亮东半边是明的,西半边是暗的,叫做下弦。

13.答案:

抽象事理

【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说明文进行以下几种分类:

(l)按说明对象划分,可分为两类:

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

前者如《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苏州园林》以及《我们肚子里的食客》等。

后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和《统筹方法平话引子》等。

(2)按文章表达的语体划分,可分为两类:

文艺性说明文,非文艺性说明文。

前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和《我们肚子里的食客》《统筹方法平话引子》、《苏州园林》(均为科学小品)等。

后者如《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等。

14.答案:

君子坦荡荡

【解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这是《论语·述而》中的名句。

“坦荡荡”意指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意指忧惧不安的样子。

意思是: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

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15.答案:

孔雀东南飞

【解析】《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词》并为“乐府双壁”,因其首句为“孔雀东南飞”,故名。

最早见陈代徐陵《玉台新咏》,题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全诗一千七百多字,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它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歌颂了兰芝夫妇为了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

《孔雀东南飞》艺术成就较高,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来表现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

全诗语言朴素通畅,叙事中兼有浓厚抒情,描写上铺张排比,是当时五言叙事诗的代表作品。

16.答案:

汉宫秋

【解析】《汉宫秋》是马致远著名的历史剧,写汉元帝和王昭君的故事。

但作者并未拘于史实,而是根据自己的现实感受和主观感情,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

作品改变汉元帝主动将王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的历史事实,突出毛延寿卖国投敌,唆使匈奴出兵威胁,强行索取王昭君,最后王昭君在汉蕃交界处投江自杀。

将汉朝的“和亲”之举视为国家衰弱的象征,写历史兴亡之感,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揭示了汉元帝昏庸软弱、贪淫好色的真面目。

当然,把汉元帝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天子,确是有意无意的美化。

此剧主要通过内容的精心安排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国家安危,竟只靠一个弱女子出塞和亲来维系,她的悲剧也是民族的悲剧,是对昏君、庸臣和卖国者的抗议。

从具体的艺术表现说,作者在剧中用了许多声情并茂的唱词表现汉元帝失去昭君时的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跌宕,字字合情,苍凉凄楚,极富艺术感染力。

17.答案:

杂剧

【解析】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文学形式。

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种样式。

小令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词相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各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

套曲,又称“套数”、“散套”,通常用同宫调的若干曲子联缀而成,长短不论,一韵到底,一般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