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9229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8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docx

病理课实验指导安徽医高专

病理课实习须知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巩固和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内容。

在实习课中,通过对病变的器官、组织及细胞的观察,联系理论课所学的相应内容,使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结局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患病器官的形态、功能与代谢的变化,做到实验联系理论,理论联系临床,能用所学的病理学知识解释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临床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病理生理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态度,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观察、比较和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基本技能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做到:

1、了解和初步掌握病理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及书写实验报告的基本方法。

2、通过实验技能训练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综合,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为后续学科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3、通过实验验证和巩固部分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了解并掌握获得实验资料一致性和可靠性的一些基木原则,以培养自己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

病理生理实验课的基本要求

二、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实习课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一)病理学

病理学实习包括大体标本和镜下病理组织学切片的观察,观看电视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进行病例讨论及动物实验等,在实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儿点:

1.病理学是一门桥梁课程,学好病理学必须首先掌握正常解剖学和组织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应当在上每一章节的实习课前,认真地复习相关学科的知识。

2.我们所看到的大体标本只是机体中的一个局部,病理组织学切片更为局限,且都是静止的东西。

观察大体标本时应注意用整体的、运动的、发展的观点去观察,明确机体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在观察时必须时刻考虑:

①器官活动时病变是如何产生的;②其病变的发展与转归如何;③该病变对局部会产生什么影响;④对全身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观察标本时,必须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病变部位在哪里;②病变性质是什么;③病变是如何产生的;④病变会引起什么功能变化;⑤病变会对整个机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⑥病变如继续发展下去结局如何。

4.肉眼观察大体标本和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切片时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观察大体标本时,我们看到的是病变的全貌(部位、分布、范围、程度),但要明确病变的性质,必须通过镜下(电镜与光镜)观察。

因此,要充分认识病变的本质,必须将大体与镜下标本相互结合起来,相互对照、相互联系去进行分析。

5.要由整体到局部、由笼统到重点、由浅人深地观察。

6.为了加深对病变的理解与记忆,对典型病变的部位,要求学生绘出镜下所见简图。

(二)病理生理学

为了达到学习病理生理实验的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前

(1)、仔细阅读实验教材,了解实验的目的、步骤、要求、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2)、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充分理解并掌握实验课的内容。

(3)、预测实验结果,对每一步骤应得的结果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实验中

(1)、自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备.熟悉实验仪器的性能和基本操作方法。

(3)、严格按实验程序认真操作,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操作。

(4)、爱护实验器材、实验动物和标本,节省实验用品和药剂。

(5)、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每项实验,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时在实验记录上做好标记,随时记录实验结果,并联系理论进行思考:

出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这些现象有何意义?

(6)、对老师讲解的问题以及实验结束后的小结应做好笔记。

3、实验后

(1)、清点、清洗并擦干手术器械,性理仪器,使仪器面板上各旋钮处于正常位置。

如有损坏或缺少的现象,应立即向老师报告。

(2)、填写使用实验仪器的登记本(卡)。

(3)、整理、分析实验结果,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按时递交任课教师批阅。

三、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病理学实验

1、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首先识别是何脏器

(1).首先识别是何脏器

(2).以该脏器的正常形态结构为标准按下列次序进行全面的观察

①表面与切面情况

A、颜色:

暗红或苍白、灰白、灰黑或灰黄、深黄或棕黄、墨绿色等。

 B、包膜:

器官的包膜是变薄、透明还是增厚、浑浊、弹性大还是小。

C、光滑度:

平滑或是粗糙、有无颗粒状隆起。

 D、质地:

软、坚实、硬、松脆等。

②病灶的情况

A、定位:

在器官上的位置。

B、数量、分布:

单个或多个,局部还是弥散。

C、颜色:

以该器官生理状态下的色泽为标准。

器官色泽的变化可由于含血量的多少、内源性或外源性的色素影晌及变性、坏死所致。

D、大小:

体积以长×宽×厚来表示,面积以长×宽表示,均以厘米为计量单位。

病灶的大小也可以实物大小来表示:

如粟粒大、蚕豆大、鸡蛋大、成人拳头大等。

E、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或模糊,周围组织有无受压迫或破环等。

F、其他:

如是空腔器官,还应注意器官的壁是增厚还是变薄、内壁粗糙或平滑,有无突起等,腔内容物的颜色、性质、大小、容量、数量,器官外壁有无粘连等。

注:

实习课时所观密的大体标本,均不是新鲜标本,都已经过甲醛(福尔马林)等固定液处理,其大小、色泽、硬度等均与新鲜标本不同。

2、病理组织学切片的观察

(1).肉眼观察:

先用肉眼观察组织切片中病理组织的形态,估计它是何处取材的(有腔器官,实质器官),找出病灶,观察病灶染色情况如何。

(2).镜下观察

 ①低倍镜观察:

低倍镜可以观察病变组织的全貌。

首先确定是何组织、器官?

然后寻找病灶部位,确定病变性质、病变的分布情况。

观察时上下左右扫视全片,切忌开始即用高倍镜观察。

②高倍镜观察:

继低倍镜观察之后,对低倍镜没有观察清楚的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变化、微细结构的变化作更深入细致的观察。

3、描述、诊断原则及绘图

观察标本时,应能对所观察的病理标本进行客观描述,描述一定要根据病变实际情况,不可主观臆造。

语言要精炼,层次要清楚,从整体到局部、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逐次描述。

对病理标本作诊断时,要结合病史,联系理论知识,通过反复观察,综合分析,最后作出病理学诊断。

诊断原则是;病理组织或病变器官名称+病理变化。

如子宫平滑肌瘤。

(二)病理生理学实验结果的处理

实验过程中应该使用科学的方法将所观察到的结果转变为可测量的指标,以便研究其变化的规律。

为此,实验中所得到的结果需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一般需要进行下列各项内容的整理和分析。

1、数量的分析

凡属测量性质的结果(如高低、长短、快慢、多少等),均应以正确的数值

和单位定量。

2、性质的分析

确定实验结果的本质。

3、时间的分析

如果实验的结果是一个变化过程,应当考虑到它的起源、发展、衰落、延续、

恢复、周期和频率等时间上的变化,即测定时程的变化。

4、部位的分析

分析这种结果是在什么部位观察到的,它的空间范围、形态大小和分布情况如何等。

上述是分析实验结果的一般原则,由于每一项实验侧重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般凡由曲线记录的实验,应在曲线上标注记号(如时间、刺激或给药等)。

对于有些实验结果,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可用表或图表示。

制表格时,应事先考虑周全,制出完善的表格。

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数据,一般被称为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计量资料.以数位的大小来表示事物的程度;另一类是计数资料,是清点数目所得到的记录:

在实验中取得的原始资料,在必要时需要通过统计学方法处理。

四、实验室规章制度

1、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因故缺席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持实验室安静,严禁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实验,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4、爱护实验仪器及器材。

实验开始前应认真检查实验器材,如有缺损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实验中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各组专用器材不得串用,以免混淆。

实验中如仪器出现故障,应及时报告,严禁自行拆卸、维修。

实验后应将实验器材、用品点清并擦净,放整齐。

5、珍惜实验动物和标本,节省实验材料和药剂。

6、保持实验室内清洁、整齐,不必要的物品不得带人实验室。

实验课结束后应清扫实验室。

前言绪论

安徽医专病理教研室  编制

目  录

前言   ………………………………………………………………………………

(1)

病理课实习须知   …………………………………………………………………

(2)

绪论   ………………………………………………………………………………(5)

第一章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与修复……………………………………………(10)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5)

第三章     炎症……………………………………………………………………(20)

第四章     肿瘤……………………………………………………………………(27)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34)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40)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47)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54)

第九章     传染病…………………………………………………………………(58)

附录A     临床病理讨论…………………………………………………………(63)

附录B     病理诊断基本知识……………………………………………………(74)

前  言 

病理学是介于医学基础课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也是医学基础课的骨干课程。

曾有一位留美的病理学教授说过:

“病理学是医学之本”,这句话深刻而形象地阐明了病理学的重要性。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

 

病理学的主要分支之一 ——病理解剖学,是从患病组织器官形态结构的变化去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经过与转归。

因此说,形态学观察是学好病理解剖学这门医学基础课的重要途径。

 

病理学的主要分支之二——病理生理学属于医学机能学科。

其理论来源于科学的实脸,通过对动物体不同水平(如整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的实验观察,科学分析实验数据,从而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探讨其发生机理,掌握药物治疗的原理。

病理生理学实验可分为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两类。

临床实验以人体为实验对象,只适合做一些不损害人体健康、不增加痛苦、不损伤人格的实验项目。

动物实验有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之分,慢性实验是以完整、健康而清醒的动物机体为实验对象,在与外界环境尽量保持自然一致的条件下,对某一项功能进行较长时间的系统观察和综合研究,因为实验时间长、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众多以及教学学时不足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慢性动物实验不宜广泛开展。

因此,教学实验主要以急性动物实验为主。

急性动物实验的方法分为离体器官(组织)实验法和活体解剖实验法两类。

 

实验技能的掌握与提高是学好病理学的基础,就现行教学大纲的要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教学的基本环节,因此,按照颁布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实习的需要,我们编写出这本 《 病理学实习指导》。

全书共9章,每一章均附有一定量的作业与思考题、病例讨论题。

目的是使学生能更好地将课堂上所学理论与实验课所观察的实际内容相结合,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各种不同的疾病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培养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病理学基础。

 

绪论

一、病理学实习的目的

病理学(pathology)主要是形态学方法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实习课的目的在于:

1.培养同学逐步掌握病理形态学的观察、记述和描述方法。

2.通过观察实际病变,临床病理讨论会(CPC)等形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通过对病理标本的观察和对CPC的分析、归纳,培养同学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临床课打下良好基础。

二、病理解剖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实习内容主要为观察大体标本与组织切片、参加CPC等,具体方法如下。

1.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

在观察一个大体标本时,首先要辨明是何脏器,然后与相应的正常脏器比较,看它在体积和长度、重量、形状、颜色及质地等方面有什么变化,一般先观察表面(如包膜情况、颜色和质地及有无特殊病变等),然后再观察切面(如切面的色泽、固有组织结构及病灶情况等,如为空腔脏器则要观察其壁和内膜的情况以及内容物等。

)脏器内出现病灶时,则要对病灶的数目、大小、形状、色泽、质地、性状及分布等仔细观察。

临床上常需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病变性质,因而掌握正确的肉眼观察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组织切片的观察方法:

先用肉眼观察切片,注意其染色是否一致,有无结构和染色显著不同的病灶,然后用低倍镜观察全切片,确定是何脏器或组织。

比较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之间的不同形态病变的分布是局灶性的还是弥漫性的。

再用高倍镜观察病变部位的细胞和间质的微细结构,有无异常物质的出现等。

在进行组织切片观察时还须注意:

①切片中所显示的是平面现象,我们必须用立体结构的观念才能得到正确的概念。

②在观察切片时必须和大体标本形态改变联系起来,从组织形态变化上想到大体标本形态变化的特点,反之亦然。

③观察切片时必须联想到有关理论知识,病变所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功能改变,临床表现,以及其转归和结局等。

④疾病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能够发生各种各样的改变,病理组织切片(大体标本亦如此)仅是病理过程中某一阶段、某一点的改变,既不是疾病的原貌,更不是疾病之全貌。

⑤研究与了解疾病,要根据课堂的理论、挂图、幻灯、标本、切片及临床病史等加以综合的思考,尤应着重在病理形态改变,机能障碍及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才能对该疾病发生发展和影响结局作全面的了解,得到一个整体统一的概念。

3.临床病理讨论(clinico-pathologicalconference,CPC):

参考实习指导附录。

三、主要脏器的观察方法

(一)心脏

1.正常解剖学要点:

成人男子心重250~300g,女子稍轻,呈圆锥形,约相当于本人右拳大小。

心脏分外膜、心肌及心内膜三层,心外膜为光滑之浆膜,在冠状沟的心外膜下有较多量的脂肪组织,其中通过冠状血管。

心肌呈肉红色(经固定后颜色可能褪去)。

左室壁厚0.9cm~1.2cm,右室厚0.3cm~0.4cm,一部分心肌向心室突起,呈乳头状,即为乳头肌,心肌内面均复有极薄而光滑的心内膜,心内膜在房室孔间形成心瓣膜,左心为二尖瓣,右心为三尖瓣,瓣膜与乳头肌间有白色细条状腱索相连。

右心房有上下腔静脉通入,右心室通向肺动脉,肺动脉根部有三片肺动脉瓣。

左心室通向主动脉,主动脉根部有三片主动脉瓣。

2.观察方法:

(1)心脏有无肥大:

形状是否正常?

是否畸形?

(2)心包与心外膜有无粘连?

心外膜光滑否?

有无出血点?

心外膜下脂肪组织的量有无改变?

(3)冠状血管有无曲张?

从断面观察管腔有无狭窄或硬化?

(4)心肌厚薄有无改变?

色泽如何?

有无疤痕或出血坏死病灶?

(5)心腔有无扩张?

乳头肌及腱索有何改变?

心内膜是否光滑?

是否增厚、狭窄或缺损?

有无赘生物?

(6)主动脉内膜是否光滑?

有无黄色斑块或破溃?

有无局部扩张?

冠状动脉入口有无堵塞及狭窄?

(二)肺脏

1.正常解剖学要点:

左肺分上下两叶,重约620g,右肺分上中下三叶,约重550g。

肺膜表面光滑,质地松软而有弹性,手捏之如海绵状感觉。

切面呈灰红色,成人因炭末沉着而呈灰黑色,或为灰红色中散布多量灰黑点。

结构疏松,呈细蜂窝状。

支气管及肺血管由肺门向外分布,呈树枝状,近肺门粗,远肺门细。

2.观察方法

(1)两肺重量如何?

在水中是否下沉?

(2)肺膜是否光滑?

表面及叶间有无粘连?

性质如何?

(3)肺质地有无变硬?

范围大小如何?

含气程度如何?

(4)切面颜色及结构如何?

有无实变区或结核病灶,其范围和性质如何?

(5)支气管有无扩张?

有无分泌物?

有无堵塞?

大血管内有无栓子?

3.组织学结构

肺是由多数肺泡和支气管组成。

肺泡是呼吸的单位,为一多面形的囊泡,肺泡由立方或扁平的呼吸上皮围绕而成。

肺泡之间是薄的隔,叫做肺泡隔,由邻近的肺泡上皮和中间的毛细血管网,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所组成。

在肺泡隔上有孔与邻近肺泡相连,称为肺泡孔。

支气管因分级不等而稍有不同,呼吸性的细支气管是单层柱状上皮或立方上皮。

固有膜有很薄的弹性网状纤维,并有少量的平滑肌,没有腺体。

小支气管上皮是单层柱状纤毛上皮,固有膜很薄,肌层较厚,没有软骨和腺体,再大一些的支气管可见软骨和腺体,肌层较厚。

肺外有胸膜。

肺动脉(靠近于气管之肺组织中)与支气管动脉(位于支气管壁中),肺动脉与肺静脉(原离支气管之肺组织中)可借部位鉴别。

(三)肝脏

1.正常解剖学要点

肝重1200~1500g,左叶较右叶小,质地较坚实。

表面光滑,切面呈褐红色。

2.观察方法

(1)重量及大小有无改变?

(2)表面是否光滑?

质地是否变硬?

刀切时抵抗力如何?

(3)切面边缘有无外翻?

切面颜色如何?

有无结缔组织增生后瘤组织生长?

有无疤痕形成或颗粒、结节形成。

3.组织学结构

肝脏的基本组织是肝小叶,肝小叶呈多面棱柱状,小叶的中心有中央静脉,在中央静脉周围是肝细胞索和肝血窦两种主要结构,肝细胞索呈辐射排列,肝细胞索之间有肝血窦。

肝细胞间的空隙是毛细胆管,肝小叶之间有门管区,其中可见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胆管,肝的最外有包膜覆盖。

(四)脾脏

1.正常解剖学要点

脾重150g,大小12cm×7cm×4cm,质地较肝脏脆而软,包膜光滑,切面呈暗紫红色,在儿童及青年能见清楚的脾小体,老年则有较多结缔组织性小梁。

2.观察方法

(1)重量及大小有无改变?

质地如何?

(2)表面有无破裂、包膜增厚及渗出物?

(3)切面脾小体和脾小梁情形如何?

有无梗死区?

陈旧疤痕或其他局限性病灶?

3.组织学结构

脾的最外有被膜,伸入脾内部形成小梁,被膜与小梁间及小梁与小梁间的空隙如海绵状的脾髓,可分为红髓和白髓两部分。

白髓是由中央动脉及周围围绕密集的淋巴组织而构成。

白髓散在于红髓之中,红髓中全是脾窦,在脾窦之间为脾索,脾窦内有许多红细胞和白细胞。

(五)肾脏

1.正常解剖学要点

肾重约120g,右侧稍重5~7g,大小11cm×6cm×4cm,外有纤维性包膜,正常肾包膜易于剥离,剥除肾包膜后肾外表光滑,质地和肝脏相仿。

切面皮髓质有明显的境界,皮质厚约0.6cm,髓质呈放射状条纹排列。

肾盂黏膜发白,光滑。

2.观察方法

(1)重量、大小和外形有无改变?

(2)包膜是否易剥离?

肾表面光滑否?

有无颗粒形成及疤痕形成?

有无小出血点?

(3)切面皮质有无外翻?

皮髓质境界是否清楚?

皮质厚有无减缩?

髓质放射状排列是否清楚?

肾实质有无其他局限性病灶?

(4)肾动脉有无硬化?

切面有无显著的缺口?

肾盂有无扩张?

输尿管有无堵塞?

3.组织学结构

肾是由肾小球(分泌部分)和肾小管(排泄部分)组成,肾小球分布在肾皮质部,结构颇似漏斗,为毛细血管和肾球囊所构成。

肾小管是由许多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小管构成。

在皮质部多是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在髓质中可见亨利氏袢升降部及集合管。

肾盂被复移行上皮。

四、实习课应注意的事项:

1.每次实习课前,务必要复习好有关理论课的内容,并预习实习指导,对实习指导中的思考题预先作好解答的准备,以便在实习中容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病理联系临床,从而既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提高实习效果。

2.绘图和书写报告是学习形态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格的科学态度以及训练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绘图必须真实确切,切勿单凭美术观点或单凭印象虚构,书写报告必须整洁,简明扼要地写出病变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用于实习的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多系典型病变,要求同学参照教科书的描述和实习指导中的指导性或提问式说明自行观察描述,以培养同学们独立观察、描述、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4.实习中使用的一切仪器、物品、标本及切片等均系国家财产,应加以爱护,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老师,并需按价酌情赔偿。

5.主动自觉地遵守实习室规则,以保证实习课的正常进行。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一、实验内容

大体标本                                                  组织切片

1.心脏褐色萎缩                                 1.心肌褐色萎缩(示教)

2.肾盂积水                                     2.宫颈鳞状上皮化生

3.心脏肥大                                     3.肾细胞水肿

4.肝细胞水肿                                   4.肝脂肪变性

5.肝脂肪变性                                   5.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6.虎斑心                                       6.脾贫血性梗死

7.胸膜玻璃样变                                 7.肉芽组织

8.心包膜玻璃样变

9.脾贫血性梗死

10.脑液化性坏死

11.阿米巴性肝脓肿

12.足干性坏疽

二、目的要求:

(一)掌握萎缩、肥大、化生的基本概念及形态特点。

(二)掌握常见实质细胞变性的形态病变。

(三)掌握坏死的形态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四)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三、大体标本和切片

(一)适应

1.萎缩(atrophy)

(1)大体标本:

心肌褐色萎缩

病变要点:

心脏体积缩小(正常心脏大小相当于本人的右拳),心外膜光滑,冠状血管蜿蜒迂回(为什么?

),切面心肌呈棕褐色(正常新鲜标本心肌呈暗红色,固定标本心肌呈浅灰色)。

组织切片:

14号 心肌褐色萎缩

病变要点:

①注意观察心肌纵切面。

心肌纤维的粗细较正常有什么不同?

②高倍镜下该处细胞核两端有折光性较强的黄褐色颗粒为褐色。

思考题:

此种组织学改变会引起什么眼观形态变化?

对机体有何影响?

(2)大体标本:

肾盂积水

病史简介:

男,53岁。

无痛性血尿伴尿频、尿急四月余入院,入院前一周小便困难,变细。

病变要点:

肾脏外表和体积有什么变化?

(正常成人肾体积约为11cm×5cm×2cm)。

切面见肾盂和肾盏显著扩张,肾实质变薄。

此变化如何引起?

会发生什么临床表现?

2.肥大(hypertrophy)

大体标本:

心脏肥大

病变要点:

心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本例约900g),左室壁明显增厚。

乳头肌及肉柱变扁提示心腔有扩张。

3.化生(metaplasia)

组织切片:

52号,慢性宫颈炎伴柱状上皮鳞状化生。

病变要点:

宫颈被覆上皮及腺上皮被鳞上皮所取代,部分区域上皮表面还可见柱状上皮,但下面为大片不完全成熟鳞状上皮(贮备细胞增生鳞化),上皮组织之间有较多的慢性炎细胞浸润。

(二)细胞、组织的损伤

1.变性(degeneration)

(1)细胞水肿(cellularswelling)

大体标本:

肝细胞水肿(肝浊肿变性)

病变要点:

标本为肝脏的冠状切面。

肝脏体积肿大(可根据哪几方面来判断),肝脏颜色呈弥漫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