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9508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含答案.docx

北京市丰台区重点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测试压力压强浮力部分含答案

单元练习――压力压强浮力部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54分,每小题2分)

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D.压力的大小不会等于物体的重力

2.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一定时,底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B.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无关

C.受力面积一定时,重力增大,压强一定增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

1,底面积之比为2:

1,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A.6:

1B.3:

2C.1:

1D.2:

3

4.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和B均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的密度大重力小B.a的密度小重力小

C.a的密度大重力大D.a的密度小重力大

5.有底面积和高度都相同的铝、铁、铜三个实心圆柱体,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三者对地面的压强(ρ铜>ρ铁>ρ铝)

A.铝柱的最大B.铁柱的最大C.铜柱的最大D.都一样大

6.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都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200Pa和100Pa,如果将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所示。

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A.100PaB.300PaC.800PaD.900Pa

7.如图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甲中装有水,乙中装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在两种液体中有距离底部高度相等的两点M和N,则两点的压强:

A.pM>pNB.pM

8.两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压强p甲>p乙B.压强p甲

C.密度ρ甲>ρ乙D.密度ρ甲<ρ乙

9.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试管a和b装有相等质量的不同液体,液面相平,则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A.a管底部压强大B.b管底部压强大

C.一样大D.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三个容器的质量相同,底面积也相同,分别装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相平,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容器底部受液体压强大小关系:

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

C.p甲

11.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A.pA>pB>pCB.pA=pB=pCC.pA<pB<pCD.pA=pC>pB

12.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水,水面相平,它们之间有细管相通,K是阀门,当K打开后

A.水由甲流向乙

B.N处的压强大于M处的压强,水从乙流向甲

C.N处的压强等于M处的压强,水不流动

D.N处的压强大于M处的压强,水不流动

13.如图,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丙不同液体,它们的液面相平,如果a、b、c三处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和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p甲

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p甲

14.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气压的数值在不同地区一般不同

B.同一地区的大气压数值也在不断变化

C.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Hg,它是不变的

15.作用在人的指甲上的大气压力最接近:

A.10-2NB.10NC.103ND.105N

16.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倒出来

B.用吸管能将饮料从瓶中吸入嘴里

C.用注射器能将药液注入人体内

D.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药液就吸入针管

17.用水银气压计测当地的大气压,但测量值比真实值偏低,可能是因为:

A.水银槽内水银太多B.玻璃管内进入了空气

C.玻璃管太粗D.当地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18.用一根约1m长的试管,灌满水银后将其开口端堵住放入水银槽中,测得槽中水银面距离试管顶端80cm,当时大气压强为75cmHg,则管内距槽中水银面45cm处的压强为:

A.76cmHgB.45cmHgC.35cmHgD.30cmHg

19.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它们浸没在水中时,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减小的示数相同,由此可知这两个物体的:

A.密度相同B.质量相同C.形状相同D.体积相同

20.体积相同的木块和蜡块,它们都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ρ木<ρ蜡)

A.一定相等B.木块大C.蜡块大D.无法确定

21.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石块沉在水底,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A.石块大B.木块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

22.某物体的质量为100g,把它放在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50mL的水,则此物体将

A.浮在水面上B.沉到容器底C.悬浮在水中D.无法判断

23.如图所示,同一只密度计先后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由此可知:

A.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甲液体的密度较大

D.乙液体的密度较大

24.如图所示远洋货轮的的船身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其中W是北大西洋的载重线,S是印度洋的载重线,由此可知,当轮船从印度洋驶入大西洋时:

A.海水的密度变大,轮船受的浮力变大

B.海水的密度变大,轮船受的浮力不变

C.海水的密度不变,轮船受的浮力不变

D.海水的密度变小,轮船受的浮力不变

25.如图所示,一个空心金属球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则金属球所受的浮力以及甲、乙两液体的密度为

A.F浮甲>F浮乙,ρ甲=ρ乙B.F浮甲=F浮乙,ρ甲>ρ乙

C.F浮甲=F浮乙,ρ甲<ρ乙D.F浮甲

26.表面涂蜡的细木棍,一端缠绕适量的铁丝,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

若从齐水处切掉木棍的上部,则剩余部分将

A.下沉B.上浮C.不动或悬浮D.无法判断

27.重2N的圆柱形杯厚度不计,底面积为100cm2,装有煤油,深度为20cm,g取10N/kg。

ρ煤油=0.8×103kg/m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1.6×103PaB.煤油对底的压力为16N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8×103PaD.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16N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9分,每小题3分。

每小题选项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28.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一部分水,当开口向上放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将开口盖上盖,再将容器倒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时水对容器顶盖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

则:

A.F1=F2B.P2>P1C.P1>P2D.F2

29.如图所示,重10N的水桶,内装90N的水,桶内水的深度为30cm,桶底面积为2.5dm2,g取10N/kg.则:

A.桶底受水的压力为90NB.桶底受水的压强为3000Pa

C.桶底受水的压强为3600PaD.桶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

30.质量相等的木块和蜡块,漂浮在水面上,已知蜡的密度大于木块的密度,比较蜡块和木块,则:

A.木块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大B.蜡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C.二者浸入水中的体积一样大D.二者露出水面的体积一样大

三、填空题(共17分,每空1分)

31.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首先测定大气压值的是_____________实验。

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_______cmHg,相当于_________Pa,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撑大约_________m高的水柱。

32.在高原地区煮饭要用高压锅,这是利用高压锅内气压高,使水的沸点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工业制糖时利用抽气的方法使气压降低,从而使水的沸点______。

(选填“升高”或“降低”)

33.没入水中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所受水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4.将一个重100N,棱长为20cm的质量均匀的立方体,放在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水平台面上,则水平台面受到的压强为________Pa。

(g取10N/kg)

35.长方体砖块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

2:

4,如果将两块相同的砖按图示方式置于水平地面上,则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PA:

PB=______

36.两个质量均匀的甲、乙立方体,棱长之比为2:

3,如果甲在上乙在下叠放在水平地面上,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1,如果乙在上甲在下,乙对甲的压强为p2,p1:

p2=2:

3,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37.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各点位置如图中数据所示,则P点水的压强为_________Pa。

(g取10N/kg)

38.压力锅出气口的直径为d,限压阀的质量为m,大气压强为p0。

当限压阀刚好被抬起向外喷气时,锅内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___。

39.弹簧测力计下挂一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如果使物体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那么这个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kg/m3。

40.密度为0.6×103kg/m3的方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它露出水面的体积跟它浸入水中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

41.有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把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原水下部分又有一些露出水面,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原露出水面体积的2/5,则木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四、实验题(共12分,每空1分)

42.

(1)如左图,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后,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了高度差。

这个现象说明:

    。

(2)如右图,饮料吸管A插在水中,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

往B管中吹气,吸管A中的水柱会上升。

这个现象说明:

 

43.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

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的操作是③④,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2)若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

(填序号)。

(3)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N。

44.通过实验认识了浮力后,小军和小民两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

首先,他们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猜想,在老师的帮助下将同学们的猜想归纳如下:

猜想l: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4: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1)小军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1和猜想2,选用了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并测出了它们的重力分别为4N、4.5N和5N,然后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比较图中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

大小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比较图中序号为_______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小民为了验证猜想3和猜想4,按照图甲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①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②分析表中第l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深度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④图乙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

 

图甲

 

五、计算题(共8分,每小题4分)

45.质量为2.7kg的正方体铝块用细线提着放在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如果桌面受到的压强为1200Pa,则铝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多大?

(ρ铝=2.7×103kg/m3,g取10N/kg)

 

46.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石块重30N,将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变为20N,g取10N/kg.求:

(1)石块的密度。

(2)若将石块浸没在密度为1.2×103kg/m3的液体中,求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单元练习――压力压强浮力部分答题纸

初三____班  姓名________    _学号    成绩_____ 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54分,每题2分)二、多项选择题(共9分,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三、填空题(共17分,每空1分)

31.,,,,

32.;33.;

34.35.

36.37.

38.39.

40.41.

四、实验题(共12分,每空1分)

42.

(1)                      ,

(2)               。

43.

(1)

(2)(3)

44.

(1)①②

(2)①,②③④

 

五、计算题(共8分,每小题4分)

45.

 

46.

 

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4分,每题2分)二、多项选择题(共9分,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B

C

C

D

B

C

A

C

A

D

B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D

D

C

A

B

D

B

B

B

D

BD

BD

AC

三、填空题(共17分,每空1分)

31.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76,1.01×105,10

32.升高;降低33.增大,不变。

34.1.0×10435.2:

1

36.27:

1637.1.3×103

38.

39.3×103

40.2:

341.0.4×103

四、实验题(共12分,每空1分)

42.

(1)液体(水)内部有压强,

(2)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43.

(1)液体密度

(2)

③(3)1

44.

(1)①浮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②a、d、e

(2)①6.75;1.5②减小③无关④B

五、计算题(共8分,每小题4分)

45.15N

46.

(1)3×103kg/m3;

(2)18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