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9687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

林庚

李白有一首《长相思》诗中说: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这是一首闺人思念征夫的诗,相思之苦,以至于到了“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的程度。

美妙的眼睛竟成了一口泉眼,这当然是有些夸张;却还不能说就怎么不合理,还可以算在合理的夸张之列;但也有其不合理处,这不合理处在于她还要证明原来是秋波横生的眼睛,真的变成了一口泉眼;并要求那面镜子到时候为她作证。

因为如果真到那征夫回来的时候,她即使还很憔悴,即使是当时快乐得又哭了起来——那神情毕竟会大不相同——要证明她真正肠断的情形,只有那面镜子才最清楚。

可是除非那面镜子是面魔镜,又怎能重现她那已经成为过去的容颜呢?

也许今天有了录像可以做到这一点,可是如果真有一位妻子录好了像专等她丈夫回来时证明这一切,恐怕她的丈夫反而更不相信;何况古代并无录像这种先进技术呢?

假定真能录像,也许看来是合理的,却反而近于荒唐;假定镜子可以证明过去,看来好像是不合理的,却反而更近于真实。

艺术的魔力竟然真能把一面普通的镜子变成了魔镜吗?

反正我们读这首诗,读到这里时早已忘记了那不合理性,而只感到分外亲切,分外动人。

从日常的尺度来说乃是不合理的,从艺术的尺度来说却是更为合理的;那么所谓合理的夸张到底该怎样来理解呢?

“白发三千丈”,这是人们谈到李白诗中夸张时最爱引的名句,在这首《秋浦歌》中乃是轮到李白自己面对着一面镜子了。

所以说: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从日常的尺度来说,这个“三千丈”简直是违背常识;从夸张的尺度来说,也未免无边无际;如果这样的夸张起来也算合理,那么究竟夸张到什么程度才算不合理呢?

李白有一首经常为人们所称道的《望庐山瀑布》,诗中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瀑布仿佛是一道银河自天而降,也不过才夸张到三千尺,而白发从头上算起,却竟能达到三千丈;艺术的魔力似乎正是通过战胜那日常尺度认为的不合理而变得更为合理,这能不令人为之惊异叹服吗!

有些人认为夸张似乎是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这可能有些道理,可也并不尽然。

夸张几乎可以在各种类型的作品中出现;而且夸张在许多场合中,往往最容易产生使人发笑的效果;这与浪漫主义作品之多少带些悲剧性格或英雄性格的特征是毫不相干的。

王之涣的《登鹳雀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除了“千里”这个习见的词汇外,有什么可以算得上是夸张呢?

而这首诗却无疑的乃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名篇。

然则夸张既不是浪漫主义中所必有的,也不是浪漫主义中所特有的;只不过是一种通用的表现手法而已。

如果说夸张与浪漫主义之间也存在着某些特殊缘分的话,那只能说夸张的手法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中,似乎可以尽情发挥到完全不合理的程度。

这并不是由于夸张手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由于本质上浪漫主义乃是一种近于“宏观”的创作方法,正如现实主义乃是一种近于“微观”的创作方法,并由此自成不同的局面。

《傀儡家庭》中娜拉的出走,从日常的尺度来说,她是完全可以不必出走的,但娜拉却决然出走了。

《秋浦歌》中的白发,从日常尺度看来,那白发只不过是映在咫尺明镜之中,而它却能直达三千丈。

用日常的尺度去衡量微观或宏观世界中的一切,有时常会出人意外。

例如在近于光的高速运动中,人竟能青春不改;这不简直如神话之不可思议吗?

日常范畴的尺度,与艺术的无限魅力;在这里两相对照,也正如面临着一面魔镜,不禁令人为之深思神往!

(选自《唐诗综论》,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夸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夸张不能用日常的尺度去衡量,但它也要有个限度,也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无边无际、没有限度的夸张也是不符合艺术规律的。

B.有些人认为夸张是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而作者认为它既不是浪漫主义中所必有的,也不是浪漫主义中所特有的。

C.夸张几乎可以在各种类型的作品中出现,它最容易产生的使人发笑的效果与浪漫主义作品多少带些悲剧性或英雄性的特征是毫不相干的。

D.夸张的合理与否应从艺术的尺度去衡量,有些夸张从日常的尺度来说是不合理的,从艺术的尺度来说却是更为合理的,符合艺术真实。

2.下列对李白《长相思》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3分)(   )

A.诗人以“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来突出相思之苦,这里将美妙的眼睛写成一口“流泪泉”,还可以算作比较合理的夸张。

B.“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要镜子去证明原来是秋波横生的眼睛,真的变成了一口泉眼,就根本违背了生活常理,不能算作合理的夸张。

C.以镜子证明过去,我们读到这里时早已忘记了那不合理性,而只感到分外亲切,分外动人,这正是艺术的魔力。

D.夸张的艺术魔力可以将一面普通的镜子变成魔镜,以它来证明闺中女子当初的憔悴和肠断情形,更能感动读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本质上看,浪漫主义是一种近乎“宏观”的创作方法,而现实主义是一种近乎“微观”的创作方法,两者的不同局面不是夸张所造成的。

B.夸张的艺术魔力似乎正是通过战胜那日常尺度认为的不合理而变得更为合理,令人为之惊异叹服。

C.夸张不是浪漫主义中所必有的,《登鹳雀楼》没有运用任何夸张,而这首诗却无疑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名篇。

D.夸张在日常范畴的尺度与艺术的无限魅力两相对照中,正如面临着一面魔镜,不禁令人为之深思神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

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

会卒,嫂郑鞠之。

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

擢进士第。

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

晋卒,依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建封辟府推官。

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

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

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

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后迁职方员外郎。

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

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

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

愈坐是复为博士。

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迁刑部侍郎。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

宪宗遣使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

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

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

裴度、崔群曰:

“愈言讦牾,罪之诚宜。

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

愿少宽假。

”帝曰:

“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

”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既至潮,以表哀谢。

帝得表,颇感悔,欲复用之,曰:

“愈前所论是大爱朕,然不当言天子事佛乃年促耳。

”皇甫缚素忌愈直,即奏言:

“愈终狂疏,可内移。

”乃改袁州刺史。

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

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

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

时宰相李逢吉恶李绅,欲逐之,遂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诏不台参,而除绅中丞。

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愈亦复为吏部侍郎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愈性明锐,不诡随。

与人交,终始不少变。

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愈官显,稍谢遣。

其徒李翱、李汉、皇甫浞从而效之,遽不及远甚。

从愈游者,若孟郊、张籍,亦皆自名于时。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愈亦复为吏部侍郎/

B.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愈/亦复为吏部侍郎/

C.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愈亦复为吏部侍郎/

D.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愈亦复为吏部侍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孤:

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从文章来看,韩愈应该是三岁时即父母双亡。

其伯兄韩会抚养,韩会死后,嫂子抚养。

B.六经:

《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古代还有六艺,《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C.擢进士第:

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殿试时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称号。

D.博士:

一为古代学官名。

唐代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都是教授官。

明清沿用,稍有不同。

二为古代对茶坊伙计、手工艺者的尊称,就像后世称人为师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愈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

这一性格让他不仅得罪了权贵,连皇帝也曾被他得罪了。

因此他仕途坎坷,起起落落。

B.韩愈经过华阴县,认为柳涧一案是刺史暗中互相勾结,上疏请求处理。

御史复查后,查出柳涧有贪赃罪,第二次贬其官为封溪尉。

C.时宰相李逢吉憎恨李绅,想要驱逐他,于是任命韩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诏可以不用台参,从而除掉李绅中丞的官职,制造了一场台参之争。

D.韩愈聪明敏锐,不诡诈善变;能够始终如一地接纳提携后进之士,和他交往的孟郊、张籍也都闻名于当时。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愈言讦牾,罪之诚宜。

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

愿少宽假。

(2)愈官显,稍谢遣。

其徒李翱、李汉、皇甫浞从而效之,遽不及远甚。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省试湘灵鼓瑟①

钱起

善鼓云和瑟②,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③,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④。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这是一首应试诗(又叫“试帖诗”),是钱起在参加由礼部主持的省试时所作。

“湘灵鼓瑟”是考试约定的题目。

湘灵,湘水女神,舜帝南巡而死,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娥皇、女英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化为水神。

②云和,古山名。

③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④杳冥:

遥远的地方。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两句倒装,让人联想湘水女神翩然而致,她轻抚云和瑟,弹奏起如泣如诉般哀伤乐曲的情景。

开门见山,点明题意,堪称应试诗之典范。

B.“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中“空自”二字,点出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诗人借这两句表达世间知音难遇、心事无人知晓的落寞和感伤。

C.“苍梧”代指葬在苍梧山的舜帝;“白芷”,一种香草,在此喻指湘灵。

这两句可见舜帝与湘灵双方心心相印,情意相通,彼此思慕,感情忠贞。

D.“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此二句,乐曲进入最高潮,湘灵深深的哀怨随流水与悲风“传潇浦”“过洞庭”,绵延不绝,凄婉幽怨,动人心魄。

E.尾联以静写动,以景结情。

曲终人散,不见伊人,只剩一川江水,几峰青山。

画面极其省净明丽、静谧美好,给人留下了回味悠长的广阔空间。

9.同样是写乐音,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与本诗画线句子在手法上有何异同?

请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奔涌、瀑布飞泻、发出了巨大响声的诗句是“,。

(2)李商隐《锦瑟》中的“,”两句,诗人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3)韩愈的《师说》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4)题

农民贵族

周海亮

为成为贵族,他付出了多年时间的努力。

现在,他终于有资格瞧不起他身边的土豪了。

他认为他们仅仅是土豪,而他才是真正的贵族。

虽然贵族不是隐士,但贵族绝不可以天天混迹在令人讨厌的嘈杂的市井。

而他,终于在静谧的大山里,有了一处他曾经梦寐以求的独属于他的宅院。

宅院并不豪华,这正是他所追求的原生态风格。

每年他都会抽出几个月的时间,来到这个山野宅院,享受他世外桃源般的贵族生活。

那天,他躺在门口的藤椅里喝茶,邂逅一个进山砍柴的老农。

他将老农请进来参观他的宅院,他给老农倒茶,上水果,并与老农闲聊。

你怎么会住在这里?

老农问他,看你的模样应该是有钱人吧?

但是这里,兔子都不屙屎……

我来这里是想享受真正安静的贵族生活。

他说,您看看我的房子,是不是很棒?

老农四下看看。

凑和吧。

怎么是凑和呢?

他说,这房子是用石头和木头建造起来的,墙是土坯墙,我连砖都没有用。

知道为什么不用砖吗?

用砖,就失去了原始和粗犷的味道……

这不稀罕。

老农撇撇嘴,说,俺们那个村子,家家都是这样的房子。

光房子还不行。

他说,您看看院子里的这些花草,都是我从附近的山上移栽过来的。

这更不稀罕了。

老农说,俺们村里遍地都是这些花草,想避都避不开,看得俺们烦。

您再尝尝这些水果。

他说,全都是从附近收来的。

绝对纯绿色无公害……

那你认为俺们吃的水果都是污染过的?

老农说,老实跟你说,俺种了一辈子地,从来就不知道化肥是怎么回事……

我现在天天粗茶淡饭。

他说,大饼子,小米粥,野菜,山上的绿茶……我一口酒都不喝……

俺也是啊。

老农说。

我现在不用电话,不用电脑,不看电视,不看报纸。

他说。

俺也是啊。

老农说。

我现在基本与世隔绝。

他说,除了每天去我自己开的那块地里浇浇水,拔拔草,回来就是喝茶,睡觉,晒太阳……

俺也是啊!

老农说。

咱俩不一样的。

他有点急了,虽然咱俩吃着同样的饭,做着同样的事情,但我是贵族,您不是。

俺看差不多……

肯定不一样。

他说,我现在无欲无求,吃得饱,睡得香,就算天塌下来,也不关我的事情……

那你认为俺还指望发大财?

还是想再娶房老婆?

老农说,俺和俺们村里的人每天都过着你说的这种生活,咱们都是一样的……

绝对不一样!

他真的急了,咱们怎么能一样呢?

你生在乡下,长在乡下,你的职业就是农民,你做这些事太正常。

而我呢?

我是用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才熬到了现在这种生活状态。

什么状态?

贵族的状态!

现在,我有钱做这些事,有时间做这些事,有资格做这些事……种花,种菜,劈菜,喂马,住木屋,吃绿色食品,呼吸富含负离子的新鲜空气,这不是贵族的生活是什么?

你知道我是怎么熬到这一步的吗?

先玩命地赚钱,再玩命地健身,最后玩命地让自己厌倦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以及虚伪的交际……

你这么说,俺总算弄明白了。

老农笑笑说,咱俩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

你是玩命才成了贵族,俺一生下来就是贵族。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第5期,有改动)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没有刻意地去塑造人物,主要以行动描写和对话式的叙事表现人物个性,让人物“他”自己用行动完成对“贵族”形象的塑造。

B.小说集中叙述了自认为“贵族”的“他”的一系列外在表现,而完全隐匿了“贵族”的内在精神气质,为的正是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贵族”的内涵。

C.两个形象的最大不同是:

“贵族”有可以选择的权利,当他厌倦这种生活时,他可以改变;而老农虽然觉得那些花花草草厌烦,却无从改变,只能认命。

D.小说的故事架构奇诡独特,完全在“贵族”与老农的对话中展开,叙述风格沉稳老练,在不徐不疾中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E.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老农说,“咱俩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你是玩命才成了贵族,俺一生下来就是贵族”,令读者读后忍不住会心一笑。

(2)“他”认为要成为“贵族”须满足哪些条件?

请结合他的生活经历简要分析。

(6分)

(3)“老农”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4)老农说,“你是玩命才成了贵族,俺一生下来就是贵族。

”你同意老农的观点吗?

请说说你对“贵族”的看法,并结合小说中“他”和“老农”两个人物加以分析。

(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得有千金买骨的气魄,必须以人为本,要在人才质量以及如何发挥人才作用上下功夫。

②四川大学研究生曹礼勇赴凉山支教,发起建造三座助学桥,彝族老乡津津乐道他的故事,甚至还给他取了个彝文名字——“的日母牛”。

③中国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清闲,他们深入基层,搞调查,做统计……,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有时简直目不暇接了。

④作为领军主将,战前要想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全心全意备战,全力以赴战斗,保持狮子搏兔的心态,力争一剑封喉,克敌制胜。

⑤金鸡报晓辞旧岁,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人们的企盼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A.①②B.④⑤C.①④D.②⑤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真正男子汉》作为国防教育片是成功的,明星通过自己的真实体验,将“绝对服从命令”表现得更加贴近大众心理,让观众通过节目了解了军人强大的战斗力是如何培养的。

B.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计划完成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建造。

在此期间,根据需要会发射一系列货运飞船,向空间站提供物资补给。

C.鸡年春晚,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别具一格。

黄婉秋、张信哲、邓紫棋等三地演员演出的《歌从漓江来》,演唱的立意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让广西山歌显得格外唯美动人。

D.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修订,增加了5%的文字阅读量,要提高现代文阅读题的阅读速度与准确率,考生平时应该多读文章,精做习题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1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文学是心灵的抚慰剂,许多人因为孤独而爱好文学,许多人因为穷困而爱好文学,也有一些人因为富足闲适而爱好文学----①是出于什么原因,②他们信仰文学,崇尚真善美,文学③会让他们变得安贫乐道、富而不骄,让他们的内心充实、自信、淡定、颖慧。

我总是天真地认为,真正爱好文学的人,属于天底下最善良的群落,④坏,⑤坏不到哪里去。

验之现实,大致不错。

以文学钻营的人,⑥另当别论。

A

尽管

只要

纵使

/

B

无论

如果

虽然

C

无论

只有

如果

/

D

不管

只要

即使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

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①。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②,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③。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16.下面是“2016鲁迅文化跑”路跑活动的L0G0。

请写出构图要素(除文字外),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6分)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

“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

要求:

①自拟题目;②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A项,原文文意看,夸张应没有限度,只要能产生出人意外的艺术效果,就符合艺术规律。

2.B(B项:

不符合生活常理,但在艺术上却是可取的。

3.C(C项“千里目”运用了夸张。

4.C

5.B(在本句中,六艺指的也是六经)

6.C/D(“除绅中丞”中的“除”意思是“授予官职”)

7.

(1)韩愈出言不逊,治罪确实是应该的。

然而若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希望圣上稍微宽容他。

(重点词:

“讦牾”:

冒犯违逆或出言不逊;“罪”:

名词活用为动词,治罪;“少”:

稍微;“假”:

宽容。

每处1分,句意通顺1分)

(2)韩愈官位显达后,逐渐辞谢遣散(来向他求学的弟子)。

他的门徒李翱、李汉、皇甫浞跟从他效法他,就远远比不上他。

(重点词:

“稍”:

逐渐、渐渐;“谢”:

辞谢,推辞;省略句;“效”:

效法,仿效。

每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

韩愈三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他的大哥韩会被贬官,他跟随大哥前往岭南。

韩会去世,嫂子郑氏抚养他。

韩愈从知道读书开始,每天能记诵千百字,等到长大,全部通晓《六经》和百家之学。

进士及第。

适逢董晋做了宣武的节度使,上表任命韩愈为观察推官。

董晋死后,韩愈依附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建封征召他为府推官。

韩愈操行正直,直言无所顾忌。

调任四门博士,升官监察御史。

上疏竭力讨论宫市问题。

德宗震怒,贬官为阳山令。

元和初年,暂时任国子博士,后来升任职方员外郎。

华阴令柳涧有罪,前任刺史上奏弹劾他,朝廷没有答复而刺史离职。

柳涧指使百姓拦路索要军队停驻时差役的工钱,后任刺史厌恶他,审查这个案子,把柳涧贬为房州司马。

韩愈路过华州,认为刺史暗中互相勾结,上疏请求处理。

御史复查后,查出柳涧有贪赃罪,第二次贬为封溪尉。

韩愈因此受牵连重任国子博士。

改任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升任刑部侍郎。

凤翔法门寺有一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

宪宗派遣使者迎接佛骨到宫中,过了三天,才送回佛寺。

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诵经,韩愈听说后很厌恶,于是上表。

奏表递上去后,皇帝大怒,拿着它给宰相看,准备处以死刑。

裴度、崔群说:

“韩愈出言不逊,治罪确实是应该的。

然而若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希望圣上稍微宽容他。

”皇帝说:

“韩愈身为人臣,竟敢这样狂妄,决不能赦免!

”这时候朝里朝外的人们惊骇恐惧,就是外戚权贵也为韩愈说情,于是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到潮州后,上表悲哀地谢罪。

皇帝接到奏表,十分感动追悔,打算重新任用他,说:

“韩愈以前议论的事是出于对朕的爱护,但是不应该说天子事奉佛就会寿命短促。

”皇甫缚向来忌恨韩愈直率,就上奏说:

“韩愈毕竟太狂妄,可以暂且酌情内移。

”于是改任袁州刺史。

袁州人为了借钱将儿女抵押给人作奴隶,过期无力赎回,就归债主所有。

韩愈到任,计算出全部费用赎回已经归债主所有的人,还给他们父母的有七百多人。

召入朝廷拜授国子祭酒,改任兵部侍郎。

当时的宰相李逢吉憎恨李绅,想除去他,于是就任用韩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下诏可以不用台参,同时授予李绅中丞的官职。

李绅果然弹劾韩愈,韩愈用诏书来为自己辩解。

这之后批评的文书很多,宰相以台府不和谐为由,罢免韩愈任兵部侍郎,贬李绅为江西观察使。

李绅面见皇上,得以留任京城,韩愈又做了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去世,五十七岁,赠官礼部尚书,谥号为文。

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随波逐流。

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

成全后辈,常常帮助他们成名。

凡受过韩愈指教的人,都称“韩门弟子”,韩愈官位显达后,逐渐辞谢遣散(来向他求学的弟子)。

他的门徒李翱、李汉、皇甫浞追随并效法他,就远远不及他。

跟韩愈交往的,如孟郊、张籍,也都有成就闻名于当时。

8.A(3分),D(2分)(B项,“表达世间知音难遇、心事无人知晓的落寞和感伤”的理解有误,“冯夷”“楚客”的表现都突出了瑟音巨大的感染力。

C项,“在此喻指湘灵”的分析有误。

这两句是说瑟音感动了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