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988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秋季学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科教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现代儿童玩具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我们周围的玩具,感受玩具美。

2、通过认识了解我们身边的玩具对环境的破坏,玩具问题正在被人们重视。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中学会保护玩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思。

重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思。

难点

在学习中学会制作玩具。

教学

用具

现代玩具和古代玩具图片、各种材料的玩具样式、不同种类的玩具。

1、导入教学

教师讲故事,讲自己童年时玩的玩具,各种功能,有趣的地方。

2、讲授新课

1、教师将玩具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先欣赏。

请给这些玩具分分类?

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有什么功能?

益智玩具、填充玩具、衍生玩具、传统玩具、游戏机等

2、教师展示现代玩具跟古代玩具,让学生了解玩具的发展。

让学生说说你对这些玩具有怎样的想法。

3、教师展示一些有功能的玩具,讲讲他们的乐趣。

为什么你们喜欢你们的玩具?

3、创作一个多功能的玩具,做一个玩具设计师。

要求:

具有创意。

色彩漂亮。

板书

设计

现代儿童玩具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城市街景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图画认识城市街景,感受校园的温馨。

2、通过训练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构造,以及用线条表达。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画增强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构思能力。

重点

有创意地表现城市街道的景色。

难点

画面的构图与表现。

教学

用具

城市街道图片(白天、黑夜)

一、导入

1、通过欣赏有关城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城市中的美丽景色。

2、引导学生对所看的美丽景色进行评述,可以用一个词,一句话。

3、进一步引导学生把一个词,一句话串成一段话。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课本上的图画,对画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从建筑物的玩具建设以及人物活动等,先示范性地向学生说一说,如建筑物的外形,颜色等都有什么颜色。

2、提问:

什么样的城市最吸引人?

要是你是一名设计师,你如何向城市提出建议,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美化?

三、强化阶段:

1、展示表现城市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2、应该注意选择采用不同表现手法,不同材料的作品来展示,让学生了解进行美术创作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和材料。

四、创作一幅街景

1、学生自由创作,画一幅想像的城市的作品。

2、巡堂指导学生作画

板书

设计

城市街景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草原牛羊壮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了解,认识草原的民族风俗,感受体验快乐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观察中领会草原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

1、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精湛、博大。

2、学会用美术表达美好的记忆。

难点

通过观察了解,认识草原的民族风俗,感受体验快乐的生活。

教学

用具

教师范画、草原动物图片、草原活动图片、作品

一、导入

谈话:

同学们见过草原吗?

一般在什么时候能够看见草原牛羊?

有哪些地方最能让你感兴趣?

我们就来学习草原。

二、讲授新课——介绍草原牛羊壮

1、草原牛羊:

草原民族大约始于汉代后,也是我国人民放牧的开始。

2、学生讨论草原上都有什么东西?

有怎样的颜色?

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察。

模仿一下动物叫声。

4、草原上有什么活动吗?

要画一幅画我们该画什么东西好呢?

4、教师展示别人的作品和观看书中作品,激发想法。

三、小结

草原是民族的精华,是我们祖国文化中的一个不可缺少内容,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四、布置作业

画一张美丽的草原。

 

板书

设计

草原牛羊壮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古色古香的花瓶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了解,认识美丽的花瓶,体验快乐的生活情趣。

过程与方法:

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绘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美的情感。

重点

通过观察了解,认识美丽的花瓶,学会绘画简单的花瓶画。

难点

创作出有新意的花瓶造型

教学

用具

教师范作、白纸、剪刀、花瓶图片、花瓶图案、作品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长长头颈小小口,凸起肚皮爱喝水,

平生最最爱打扮,红花绿叶插满头。

提问:

请大家猜一猜,这位爱打扮的朋友是谁呢?

二、讲授新课

1、教师介绍我国花瓶

花瓶是用来装饰家庭或者较为大众化的建筑的室内一种工艺品,在室内审美和美观方面有较多的价值。

知识拓展:

花瓶主要是古代用陶瓷烧制而成精美艺术品,具有很高的价值。

2、指导看图,学习绘画。

引导学生找到花瓶的组成

瓶底、瓶肚、瓶口

3、教师示范一个错误的花瓶制作(不对称的),学生观察后看书讨论,怎样才能做出对称的花瓶?

“对折剪和画,注意别画错。

“提示学生画不同的画就能剪出不同的美丽花瓶”

4、教师展示图片叫学生观察花瓶上有怎样的图案,我们可以画怎样的图。

三、设计一个美丽的花瓶

要求:

1、形状美丽。

2、图案漂亮。

四、作品展示

1、对绘画快、作品精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2、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论。

3、学生交流绘画的过程,体验成功。

五、布置作业

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瓶。

一、学习探究

1、认识花瓶结构

㈠观察花瓶

①出示无耳花瓶:

说一说花瓶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②出示有耳花瓶:

和之前的花瓶相比,这个花瓶又有什么不同?

总结:

花瓶一般由瓶口、瓶颈、瓶肚、瓶底、瓶耳组成

㈡分析花瓶的外形特点:

提问:

请仔细观察花瓶,你发现它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特点吗?

总结:

左右对称

㈢教师示范:

①提问:

既然是左右对称,小朋友有没有方法很快速的剪出一个花瓶呢?

总结:

可以对折后剪

②示范过程:

Ⅰ、将彩色纸对折

Ⅱ、画出一半的花瓶形状

Ⅲ、延边剪下

③注意事项:

要在封口面画,否则会变成两半

瓶耳对折挖空

2、学习花瓶造型

1、了解花瓶造型变化

1提问:

花瓶的形状是不是只有老师刚才画得这一种呢?

可以怎么来变(不同形状的花瓶)?

2简笔图画展示花瓶造型的变化:

瓶肚在下方——瓶肚在中间——瓶肚在上方

瓶肚变胖——瓶肚变瘦——瓶肚线条变化

2、欣赏不同造型花瓶的图片

1提问:

我们还能有哪些变化来改变花瓶的形状呢?

总结:

瓶口、瓶颈、瓶底、瓶耳的位置大小

2欣赏图片

看看这些花瓶的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板书

设计

古色古香的花瓶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动物大聚会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初步掌握简单的泥塑制作法。

过程与方法:

能用材料自由组合创作各种小动物,并为小动物营造舒适的玩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重点

学会利用泥或彩泥捏制动物,能利用不同材料组合装饰运动会场景。

难点

动物的形态、动作的掌握。

教学

用具

动物图片、动物范作、橡皮泥

一)导入阶段

1、故事导入:

请学生讲述或表演《龟兔赛跑》的故事。

2、观看录像或运动形象资料图片。

3、说一说有哪些运动项目。

4、你能邀请哪些动物朋友参加运动会?

(二)讲授新课

1、猜一猜:

它们是什么动物?

(展示动物的剪影)

2、学生猜,并说出动物的特征。

3、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动作。

(三)尝试阶段

1、学生选一个自己喜爱的动物来捏制。

2、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从外形、动态来表现动物。

提示学生捏制动物时注意身体部件的组合及其大小比例关系。

(组合时动物罗长的部位如长颈鹿的颈脖可用火柴棍、小竹签等联结。

(四)评价小结阶段

1、学生比一比、评一评谁的作品最美。

2、教师小结。

(五)发展阶段

学生小组合作,编故事,选材料(用于设置场景,如山、树等),布置场景(把自己塑造的小动物放到场景中去,形成一个热热闹闹的动物运动会)。

(六)展示阶段

评一评:

学生主动邀请同学参观自己的作品,并听听同学的建议。

板书

设计

动物大聚会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会变的花样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1、了解花样美术的简单知识和特点

2、体验感受花样形式和变化的魅力

3、大胆描画或剪贴图案花纹

重点

学会折画花样

难点

自主表现花样图纹,激活审美情趣。

设计的花样适合物体

教学

用具

教师范作、图案、作品

一、情境导入——说花样

1、课件演示:

民间美术中有许多花样,它们的造型大方质朴,手法生动自如,形象逗人喜爱。

2、经历了漫长历史形成的民间美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是祖国面族文化的结晶。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述花样是民间美术的结晶,样式非常之多,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如:

刺绣,陶瓷,剪纸,房屋等。

2、师问:

这话样是画、绣还是剪的?

是什么内容?

有什么感觉?

有什么特点?

3、小结:

内容主要是自然之物,朴实,温馨。

表达了美好的意愿。

色彩或单一,或和谐。

三、给花样命名(课件)

1、课件出示范例,如何命名:

如:

二龙戏珠等等。

2生:

给花样命名。

讨论。

四、折东南西北游戏。

(课件)

(1)出示剪纸花样(圆形适合纹样),问:

漂亮吗?

(2)师小结:

花样应适合被装饰的物品。

将圆形适合纹样放置在方形的物品上,让学生纠错。

(3)做花样适合游戏。

将花样与东南西北对应起来。

五、自主表现

1、学生自由选择瓶、扇或者盘、衣服的外形进行装饰。

2、师出示范图:

要求适合,和谐。

范图:

“东南西北”花样等。

六、作业展评。

学生游戏。

板书

设计

会变得花样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毛茸茸的动物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外形特点,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

感受材料的特性,探讨如何巧妙运用各种材料,以撕纸添画的形式表现有创意的“毛茸茸的动物”。

2、培养保护动物的环境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喜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3、通过探索各种材料,以自由或合作的形式创作表现“毛茸茸的动物”,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

掌握运用撕纸添画的技巧表现毛茸茸的动物形象。

难点

巧妙运用各种材料,表现出有创意的动物形象。

教学

用具

一、激趣导入

1、欣赏课本上的范图及教师出示的各种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其生活习性,如它们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2你知道有哪些毛茸茸的动物吗?

你能模仿它的一些动作吗?

一些学生到台前模仿表演,台下学生猜一猜。

二、讲授知识

1、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图片和课本范图,启发学生观察、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花纹、动态等,认识动物的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及汇报:

是否喜欢毛茸茸的动物,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 观赏手工形式(撕纸添画)表现的动物作品,了解比较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

师:

你觉得图片上的动物和手工制作的动物形象有什么区别?

你觉得手工制作的动物形象漂亮吗?

你喜欢吗?

为什么?

4、引导赏析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动物作品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进行引导),探索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用了哪些材料。

5、教师总结制作“毛茸茸的动物”的撕纸添画方法,解释什么是撕纸添画,边说边示范。

三、学生作业

教师巡堂,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制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

五、小结

板书

设计

毛茸茸的动物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美丽的羽毛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1、掌握基本的造型技能,学会画小鸟形象并运用色彩进行装饰表现。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鸟、保护鸟的环保意识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学会画小鸟的形状,并用适合的图案装饰它。

难点

合适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

用具

鸟的图片、教师范画

一、导入教学

1、欣赏民乐《百鸟朝凤》简单回忆凤凰的羽毛为什么那么漂亮。

二、探究学习

1、师:

你知道大自然中的鸟类有那些,它们的羽毛漂亮吗?

你能说一说吗?

(从外形或色彩考虑)

小组交流后个别学生回答。

师小结。

简单介绍一些美丽的鸟,如:

孔雀,鹦鹉等。

(教师展示鸟的图片)

2、教师示范,展示绘画的羽毛

3、观察书中作品,“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美丽的羽毛?

”(图片激发学生想象)

“丰富的色彩;多变的装饰图案。

引导学生根据羽毛的特点用添加和概括的方法大胆地进行装饰。

色彩设计可根据图片或想象设计。

4、学生说一说设计的“鸟的乐园”在哪里?

有什么新颖的东西。

小组交流。

三、画一只带有美丽羽毛的画

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画一只小鸟,鼓励选用不同的材质来装饰小鸟的羽毛。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画出小鸟的动态与神情。

四、展示评价

学生作品组成“鸟的乐园”,学生走走看看,观察、欣赏绘画,评一评,谁设计的鸟儿最有趣

板书

设计

美丽的羽毛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我的老师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1、知识目标:

运用不同的线条,不同的色彩,描绘老师的形象或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2、能力目标:

能抓住教师的形象神态进行描绘,培养观察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

重点

抓住人物特征,用概括、简洁的线条去表现对象。

难点

用学生自己的主观视角去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教学

用具

教师的相片、神态表情图片、作品

一、导入阶段

每个组派两个代表上台说一说你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引出课题。

(老师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最亲切的朋友,我们从无知的幼儿成长为好学的少年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

老师是园丁,是朋友。

二、发展阶段

1、请学生上台表演:

你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是怎样上课的?

老师上课时,有没有让你觉得印象深刻的一瞬间?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老师的神态、惯用动作以及有别于其他老师的最有特点的一刹那,来表现老师与众不同的形象。

3、欣赏课本中的图片(或老师所带的范图),说一说这些作品都“抓住了”老师在课堂上的什么特点。

4、学生观察课本,找到绘画的方法。

学生讨论

如果让你用绘画的形式来给你最喜欢的老师画像,你会怎样去表现?

小组之间相互讨论。

5、教师鼓励学生将与众不同的想法用画笔表现出来,并作提示:

构图要完整,线条要简洁、概括,色彩要能表达出你的情感。

(三)作业阶段:

1、学生课后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为自己画的老师画像添加制作有特色的相框(相架)。

2、学生集体创作一幅《我心目中的老师》。

(四)评价阶段: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评议。

2、把画好画送给你画的老师。

板书

设计

我的老师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做书签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1、学习掌握书签的设计、制作方法。

2、学习设计、制作一枚具有艺术性的书签。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书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

掌握书签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

书签画面设计及制作。

教学

用具

书签图片、各种材料、学生预习、

一、导入

1、指导看书上书签图案引起学生兴趣。

2、请学生说出书签的用途:

方便翻书,美观。

3、引入主题:

请学生来学制作书签,并放在我们的书本里。

二、学习新课

1、欣赏课本上的各种书签并回答问题:

A、书签的图案有些什么特点

B、书签是什么样子?

图案中的个数有什么不同?

代表什么意思?

2、教师示范书签的制作方法:

A、将树叶或者准备好的材料制作成书签模型,将彩色的那面放在外面,在折好的纸上画上图案,涂上美丽的颜色。

B、写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名句。

C、制作尾翼

三、深入学习

1、用一二种制作方法设计书签。

2、可以模仿示范制作书签,也可以自己设计。

3、作好后自己放在自己的书本里。

4、巡视辅导。

适当展示作业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四、练习

1、对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2、学生展示自己书签,学生互评、组评、集体评。

五、作业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话。

板书

设计

做书签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蜡染”的挎包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1、认知目标:

了解蜡染的特性,感受蜡染的形式美和材料与制作的特性,探索用蜡与纸创造蜡染的奇妙效果。

2、情感目标:

培养审美意识,体验成功合作及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3、能力目标:

用蜡、纸、色彩等材料尝试用简单的“蜡染”方法设计制作作品,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

重点

掌握简单的“蜡染”方法设计制作挎包。

难点

对传统图形的理解和大胆的创新。

教学

用具

教师范作、民族蜡染挎包图片、白色蜡笔、颜料

(一)导入阶段

1、让几个穿着印有图纹服装的学生到讲台。

2、教师问:

你们觉得这些衣服的图纹漂亮吗?

花样怎么样?

再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教师拿着几块蜡染花布)

3、这衣服上的和蜡染布上的图案各有什么特点?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民族蜡染包,讲述基础知识。

教师简述蜡染的历史,同时出示资料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其艺术特征,想想蜡染在生活中的作用。

2、学生讨论,这些蜡染作品图案、形状有什么特点?

你能想出别的图案吗?

3、欣赏课本的图片,学生讨论找找怎样制作蜡染小挎包?

欣赏和探索蜡染的创作技法,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技法及其多样性。

4、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5、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图片,引导学生如何创作,通过小组讨论发现蜡染画的一般表现技法。

(四)作业阶段:

1、师生讨论怎样画蜡染画。

(图案、分工等方面)

2、学生个人制作“蜡染”挎包或小组合作制作一幅蜡染画。

(五)展示阶段:

1、各小组或个人将作品进行展示。

2、学生互评或自评,介绍自己成功经验。

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找出失败原因提出建议。

3、教师小结,鼓励有收获的同学。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机器人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让学生认识机器人。

2、学习运用想象进行绘画,初步感知设计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与其他人交流,改进本组的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客观的评价别人的设计方案,能举例说明机器人将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和问题,能判断周围哪些事物属于机器人。

培养学生快乐、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具有探究意识和交流能力。

重点

能通过与其他人交流,改进本组的设计方案。

难点

能举例说明机器人将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和问题,能判断周围哪些事物属于机器人。

教学

用具

机器人图片、水彩笔、图画本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什么事机器人吗?

见过吗?

谁来简单说说你在哪里见过什么样的机器人?

二、讲授新课

1、现在,我们来概括一下,机器人在哪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学生交流,帮助总结:

军事、勘探、医学、太空、日常生活等。

它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学生交流。

说一说都有哪些功能?

他们都长什么样子?

(展示图片)

3、教师出示范画,观察这些机器人有怎样的功能?

画面色彩如何?

4、学生说说你想象中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三、拓展应用

1、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领域无法进入,还有许多谜团没有解开,许多梦想没有实现。

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机器人呢?

 2、假如让我们来设计一个能够帮助我们学习的机器人,你将怎样进行设计呢?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设计可以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

可以设计一种新式的与众不同的机器人,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新的机器人。

 3、设计机器人是一种创新活动,它需要我们展开自己的想象,放飞自己的思维,不断构建自己的梦幻。

四、小结

机器人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事物,我们只有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将来才能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制造出更多对人类有用的机器人。

五、作业

选择书上的一个机器人,照样子画下来。

板书

设计

机器人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我们的大家庭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1、认知目的:

了解我们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同意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各民族人民的服饰特点,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民族人物形象。

2、情感目的:

培养学生了解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服饰特点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能力目的:

认识民族服饰特点,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少数民族人物造型表现。

重点

初步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将自己喜爱的或印象深刻的民族服饰表现出来。

难点

少数民族服饰的图案与配色。

教学

用具

少数民族服饰图片、民族图案花纹

一、导入教学

观察少数民族的服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吸引兴趣爱好。

二、讲授新课

1、提问:

你知道你是什么民族的吗?

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们广西哪些少数民族?

2、欣赏民族服饰,讨论:

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服饰有什么不同?

它们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民族服饰上美丽的图案、花纹。

4、教师示范一张制作。

探索讨论作业内容:

画出各个民族人物形象图稿,再根据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加上点缀与修饰等。

三、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或小组合作设计民族服饰、共同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品,师生点评。

板书

设计

我们的大家庭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我喜欢上的课

课型

新课

本课的第1课时

1、用绘画及其他的方法表现爱上的课的课堂场景,同时学会简单评价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