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994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x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专题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专题八 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高考试题

2014年高考题

仿用句式

7.(2014年高考浙江卷,7)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4分)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首先应明确题目要求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

其次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营造的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

再次要明确示例的表现手法,第四句是想象的内容,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

最后要注意所写句子符合情理。

答案:

(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20.(2014年高考重庆卷,20)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

要求:

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

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仿句:

      ,      , ; 

         。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时,要寻找合适的本体和喻体。

喻体的特点是有步骤,有过程,前面的正与误会影响后面的推进。

答案:

(示例)就像下棋走棋子一样 如果第一个棋子走错了 剩余的棋子都会难行 人生的棋子从一开始就要走好

变换句式

类型五 句子重组式

A组 2013年高考题

1.(2013浙江,7,5分)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

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2.(2013大纲全国,20,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3.(2013山东,17,4分)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

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

要求:

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学生甲:

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

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     ①     。

 

学生甲: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

      ②      。

 

4.(2013北京,5,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的花香。

B.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酿出了美好的生活。

C.萧瑟的秋风吹落枝头的黄叶,却吹不去她满腹的惆怅。

D.风和日暖,小院关闭了柴门,却关不住那满园的春色。

5.(2013重庆,20,4分)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

要求:

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

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6.(2013辽宁,17,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B组 2009—2012年高考题

1.(2012新课标全国,17,5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

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

不要张扬。

 

 

 

 

2.(2012辽宁,17,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

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3.(2012山东,16,4分)根据语境,仿照下面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

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       ,又如       ,还有什么用呢?

 

4.(2012四川,19,5分)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

注意:

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 上联:

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中秋 下联:

明月千里寄相思

 

 

 

5.(2012天津,22,4分)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

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          。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6.(2011浙江,6,4分)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

 

7.(2011安徽,19,6分)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

请参照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多么华美,① ; 

② , 

③ ;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8.(2011四川,19,5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

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

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9.(2011大纲全国,20,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10.(2011新课标全国,17,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11.(2010天津,22,3分)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  ) 文学社(  ) 摄影小组(  )

12.(2010浙江,6,4分)余光中先生说:

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

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

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

要求: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例1】墨:

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鸿:

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

 

(2)舒:

 

13.(2010山东,17,4分)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一句话。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14.(2009海南、宁夏,17,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15.(2009江苏,4,5分)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

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模拟试题

A组 2013年高考模拟题选粹

1.(浙江第一次五校高三联考)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每当春寒料峭时,总感动于小草“春风吹又生”的坚持;

       , ; 

       , 。

 

2.(浙江杭州高中高三第二次月考)仿照下列句子,写一组句子,最后一句可稍为自由发挥。

一本书,二人谈,三味斋,四方客,五音六律,七嘴八舌,九巡盏,拾得杂语一潭。

 

 

 

3.(浙江六校高三联考)根据你所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在空格内补写下句。

要求:

与上句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

杜子美居茅屋胸怀天下寒士,

4.(浙江宁波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仿照例句,再写两组运用拟人手法来描摹“月光”的句子,要求句子里有“月光”和“在月夜里”

在每一个窗口,都有月光亲手投递的情书,即使是再孤单的人也可以在月夜里收获款款深情的问候。

 

 

5.(金华一中高三年级月考试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语句连贯。

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过黄花;

            , 。

 

6.(浙江杭州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仿照下面的示例,另立一个话题,写一段话。

开放与封闭,两个世界,两重境界。

开放,如流动的溪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封闭,如一潭死水,终究会变质干涸。

       与       ;两个世界,两重境界。

 ; 

 。

 

7.(山东青岛二中高三阶段性检测试题)下面是一位作家写的一首散文诗。

请你模仿这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写一首《    的联想》(可任选一种标点符号作为联想的对象,不少于4句)。

 

句号的联想

句号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句号是一面镜子,让你认识自己;句号是一只救生圈,让弱者随波逐流;句号是一只敲响的战鼓,让强者奋勇向前……

 

 

 

 

8.(余姚中学高三期中测试)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一组句子,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人”字最难写。

一笔写出生的哭声,一笔写临终的笑容:

前者表明面对生的艰辛,后者表明平生了无憾事。

      ,       :

       ,       。

一笔写道德,一笔写才能:

没有“德”这一撇,不成其人;没有“才”这一捺,难以自立。

 

9.(浙江湖州高三期末考试)苏轼《赤壁赋》中有一段对箫声的精彩描写: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请你另选一乐器对其演奏效果进行描写。

注意:

①至少用两种修辞方法;②可以不用文言形式;③70字左右。

 

 

 

B组 2011—2012年高考模拟题选粹

1.(2012吉林长春调研)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晶莹的露水,即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朝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广阔。

 

 

2.(2012山西太原调研)结合语境,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段话。

生生死死的水草,在季节的轮回中起起落落,却不曾泯灭绿色的梦想。

一尾藏在草里的鱼,记忆的深处,栖着一双飞鸟的翅膀。

 

 

 

3.(2012山西太原第一学段测评)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使之与画线句子构成排比句。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 ,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4.(2012山东潍坊模拟)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比喻修辞方法,自选诗人,仿写两个句子。

高适诗是大漠沙场的一轮皓月,瑰丽雄健,“男儿本自重横行”,豪情填膺。

(1) 

 

 

(2) 

 

 

5.(2012河北普通高考模拟考试)根据提供的材料,仿照画线句,续写出两句分析说理的话,构成排比句。

  企鹅身躯笨重,没有能攀爬的前臂,也没有会飞翔的翅膀,怎么能从水里上岸呢?

原来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

潜得越深,海水产生的浮力和推力就越大。

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划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落于陆地之上。

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有时候低头是为了更高地昂头,                , 。

 

6.(2012河北普通高考模拟考试)针对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

请你给它拟副对联,并写条横批,以彰显它的作用。

要求:

上下联每句不得少于5字,横批至少4字,可不考虑平仄。

上联:

 

 

下联:

 

 

横批:

 

7.(2012河南洛阳高三下学期统一考试)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不要怕土地贫瘠,只要你愿耕耘,收获就在金秋;

不要怕冰雪寒冷,只要你有热情,春天就会来到;

不要怕人生短暂,只要你肯创造,生命就会不朽。

 

 

 

8.(2012湖北八市高三联考)某校高三进行选修课总结,有多位同学在课堂上交流了各自深切的体会。

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

内容从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中进行选择。

  甲同学 学习《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我能深刻地感受到散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林语堂对北平故都文化的敬仰与赞美,余秋雨对都江堰工程及李冰父子的歌颂与倾倒,张承志对戈壁滩汉家寨几间泥屋的尊崇与依恋。

  乙同学 学习       ,我能 :

 

       ,       ,       。

 

9.(2011深圳第一次调研)请根据以下材料,为悼念史铁生写一副挽联。

不需要拟横批。

  据新华社专电 著名作家史铁生未能走过2010年的最后一天。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59岁的史铁生因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

北京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王升山介绍,根据史铁生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年轻时双腿瘫痪,后来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

“文革”期间,史铁生下放陕北,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成名作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其著名散文《我与地坛》影响最大,感动了无数读者。

史铁生在电影创作上成绩丰硕,所创作的电影剧本《多梦时节》《死神与少女》等充满诗意,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在国内外获奖。

 

 

 

 

10.(2011辽宁实验中学调研)仿照下面所给例句,以“母爱”为开头再写两个句子。

  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专题八 句式的仿用、常见修

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五年高考·精华

A组 2013年高考题

1.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仿写语句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句式、表达方式、修辞运用、风格和谐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及文化修养。

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本题例句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采用“……是……”的形式,而且两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都有内在联系;最后一句要承第二个比喻写一个哲理性句子。

仿写的句子要符合上述要求。

答案:

(示例一)心灵,是一片夜空,烦恼是一颗流星。

眼睛,微微一眨,它就灭了。

(示例二)荷叶,是一个大玉盘,水滴是一个音符。

微风,轻轻一吹,它就响了。

2.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

仿写句子要做到:

①理解例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一致。

②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甚至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

③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保持一致。

④注意例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色彩等,仿句用词要与之相似。

⑤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与之一致。

最后可将仿句与例句及要求对照,看是否完全符合要求。

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本题示例以“平和”为话题,写了一个比喻句,再用“春天”与“秋天”对比,写出各自的特点,从而突出“平和”的内涵与作用。

可就近联想话题,如“淡泊”“从容”“宁静”等。

答案(示例):

坚毅犹如青松,夏季迎灿烂阳光却无轻浮,冬季遇皑皑白雪而不屈服。

3.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句子要做到四统一:

句式一致、字数一致、内容一致、修辞一致。

所以①处要注意仿“用……写……”加一个四字短语的格式,紧扣老师“勤耕三尺讲台”的话题,赞扬老师的奉献精神;②处要注意仿一个四字短语加“算不尽……”的格式,用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表现老师的工作特点与辛勤付出。

答案:

(示例一)①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②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示例二)①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②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4.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A项,没有使用拈连手法,“飘”后的宾语是具体存在的事物;B、C、D三项,“酿”“吹”“关”后的宾语都是抽象的事物,使用了修辞手法中的“拈连”。

5.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仿写句子,要做到“三看”:

(1)看要求。

看句式、修辞手法以及字数等方面的要求。

(2)看语境。

看仿句要符合什么样的语言环境。

(3)看表达。

看例句在表达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句子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句子前后是怎样衔接的。

答案:

(示例一)天边的那朵白云,可能是听了风儿说的蜜语,羞得飞红了脸,躲藏在遥远的青山后。

村前的那条小溪,可能是看了鱼儿做的表演,逗得乐开了花,雀跃在清幽的山谷里。

(示例二)山间的那股溪流,可能是看了小树跳的舞蹈,乐得唱起了歌,奔跑在陡峭的岩石上。

水边的那片树林,可能是听了山泉唱的歌曲,喜得摇动了身子,起舞在蜿蜒的小溪边。

6.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本题例句写了三个拟人句,另选话题时,也要使用同类修辞、句式。

答案:

(示例)大树伸开宽广的臂膀,向你送去夏日的清爽;花朵露出灿烂的笑脸,向你昭示世界的祥和;浪花跳起优美的舞蹈,向你展示大海的汹涌。

B组 2009—2012年高考题

1.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式和运用修辞的能力。

作答本题时,要选好同类的两个对象,使用到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和原句相同。

在仿写时要注意内容恰当贴切,合理通顺,并且是完整的。

答案(示例):

胡杨在飞沙走石的沙漠里屹立,意在启迪我们:

学会忍耐;小草在五彩缤纷的花丛中生长,意在告诫我们:

不要自卑。

2.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式和使用修辞的能力。

作答时注意要求是“自选话题”,也就是说我们仍可以以“爱心”为话题,也可以另选。

仿写时要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和原句相同;注意比喻要恰当贴切,内容要合理,并且是完整的。

答案(示例):

友谊是寒冷冬日里的阳光,使饥寒者感到了温暖;友谊是干旱沙漠中的清泉,使濒危者感到了新生。

3.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和仿写。

基本格式为“……的……不能……”。

在选择时,一定要比喻得当,这是得分的关键,其中后半部分主要是作用,要找到与本体的联系。

答案(示例):

(1)做出的饭不能吃 缝好的衣服不能穿 

(2)盖的房子无法居住 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

4.解析:

此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属于续写式仿写。

对联是我们的国粹,要求内容相关、词性相同、字数相等、平仄相谐。

不要求平仄的是宽对。

题目要求与节日有关,这一点不可忽略,最好与给出的上联或下联同属一个节日,从该节日的习俗等入手。

答案(示例):

(1)端午 下联:

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 上联:

清风一缕拂丹桂

5.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就本题而言,除了题目中的几个要求之外,还要注意化用诗词这一隐性要求。

写作素材最好在唐诗宋词中选择。

答案(示例):

(1)与岑参同赏“梨花” 与柳永泛舟钱塘

(2)与李贺送客咸阳 与柳永伫倚危楼

6.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分析例句,我们发现后面排比句中的二、三、四分句的前一意象,均对应前句的后一意象。

并且其选择的意象也有一定的关联。

所以,在仿写的时候,选择意象与仿照句式是关键。

另外,其谓语部分不必拘泥于“……在,……去”,可以做一些变化,比如“……去,……在”、“……有,……无”等。

这样,思路就相对宽广了许多。

答案(示例):

(1)家在,房去;房在,人去;人在,心去;心在,想念的人去

(2)村庄在,行人去;行人在,院落去;院落在,秋千去;秋千在,荡秋千的佳人去

7.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应着眼于整个语段,做到“形神兼备”,既要使整个语段形成排比句式,又要在①③两处使用比喻(暗喻)修辞。

答案(示例):

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

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

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8.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四个关键因素:

恰当的意象、合适的句式、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语言。

答案(示例):

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

9.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使用修辞,采用整句,是语言表达能力成熟的一种标志。

其诀窍在于长期的锤炼与仿写训练,而且要展开想象,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倚马可待的语言表达能力。

仿写整句,是高级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虽然我们反对语言表达上堆砌华丽辞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使用修辞,采用整句来表达,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

这种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依赖于长期的仿写训练和思维训练。

答案(示例):

宽容是一盏明亮的路灯,能照亮徘徊在人们心里的黑暗;宽容是一朵芬芳的鲜花,能驱走沉淀在人们心中的阴霾。

宽容是一首动听的歌曲,能驱赶累积在人们心头的乌云。

10.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运用修辞的能力。

作答本题注意,要选用一个对象,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和原句相同。

在仿写时注意比喻要恰当贴切,内容要合理,并且是完整的。

注意“孕育着”后面的词语是喻体的特征,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动词是对喻体的具体实施动作。

明白了这些细节,即可仿写了。

答案(示例):

奋斗是山峰,孕育着崇高,只要你肯攀登;奋斗是蜡烛,孕育着光明,只要你肯燃烧;奋斗是道路,孕育着未来,只要你肯奔跑。

11.解析:

⑤写的是演员与所扮角色之间的关系,适合送给戏剧社,③写的是在欣赏自然景色(秋色、春色)的过程中产生创作冲动形成作品(妙句等),故而适合送给文学社,①写的是将景物再现或定格,这是摄影的功能,适合送给摄影小组。

答案:

戏剧社(⑤) 文学社(③) 摄影小组(①)

12.解析:

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句式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认真分析余光中先生的话和所给例句,根据要求,拆拼“尘”和“舒”这两个汉字,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如“尘”是“小”“土”,“舒”包含了“舍弃”和“给予”,写出有文采且至少运用一种修辞的句子。

答案(示例):

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