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0014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docx

智能综合布线技术

智能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技术

一、前言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能减少改动、维修和管理费用,且以较低的成本及可靠的技术接驳最新型系统的传输网络。

它不仅能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还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接点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它是智能大厦的基础设施,是使建筑智能化的神经系统,它为5A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智能防火监控系统FAS和保安自动化系统SAS)提供了相互连接的有效手段。

二、适用范围

现代化的智能楼、商住楼、办公楼及综合楼。

三、工作内容

施工准备、桥架和槽道的安装施工、光电缆的敷设、光电缆的连接、信息插座的端接、设备的安装、光电缆传输系统工程的测试等。

四、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下图:

工艺流程

 

五、操作要点

㈠、电缆传输系统工程

1、施工准备

⑴、施工环境条件

建筑环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设备间、交接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窗齐全,门锁和钥匙齐全。

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

●房屋预留地槽、暗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和尺寸均应符合工程设计中已规定好的要求。

●设备间、交接间环境符合设备运行需要的防静电、通风、温度、湿度等要求。

⑵、施工具体条件

●根据布线图纸具体核实信息点的分布是否与设计相符。

●确定弱电桥架的安装是否能满足布线要求。

●确定预埋底盒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确定预留地槽、暗管中是否预留牵引线(一般为铁线),牵引线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⑶、施工技术准备

●熟悉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验收及设计规范有关内容,掌握施工、验收技术。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

●技术交底。

●编制施工方案。

●编制安装工程施工工程预算。

⑷、施工现场具体准备事项

●确定设备间中配电柜的具体位置,并作好标记。

●确认中心机房的配电柜及设备具体布放位置,并作好标记。

●大体测量各类每根线缆的长度,并编好记录。

●确定桥架同过线盒之间线缆的连接保护措施和固定措施。

●针对预埋管中有可能出现积水情况,应适当准备棉布条或棉线。

●针对预埋管中有可能有杂物堵塞,应准备足够引拉铁丝和滑石粉。

●针对桥架和过线盒之间的连接过渡应准备防火型金属软管或塑料软管或蛇皮管或PVC管和尼龙扎带,并根据过线盒大小尺寸、考虑过线盒盖板结构尺寸及盖板与金属软管或塑料软管间的管件连接。

●准备足够的附属材料,如标记牌、标记管和标记笔、安装配电柜的膨胀螺丝等各种附材。

●准备好通讯工具,在引拉线缆过程中,保证随时联络。

●准备好工具,如钢丝钳、剥线钳、各种螺丝刀、万用表、对绞线测试仪、专用卡等各种工具、仪表。

2、电缆桥架和槽道的安装施工

⑴、安装要求

●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水平桥架和槽道的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水平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电缆桥架和吊顶金属线槽宜高出地面2.2米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建筑物不应小于0.3米。

桥架内横截面的填充物不应超过50%。

在吊顶内设置线槽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

●桥架盖板上的进出线孔应尽量靠近过线盒,桥架侧面开边孔应无毛刺。

●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当直线段桥架超过30m或跨越建筑物时,应有伸缩缝。

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

●线槽节与节间用接头连接,螺丝应拧紧。

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线槽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槽内的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值;

●线槽盖板应紧固。

●支吊架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为了防止电磁干扰,宜用辫式铜带把线槽连接到其经过的设备间或楼层配线间的接地装置上,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⑵、工艺流程

⑶、操作要领

●划线定位:

根据施工图确定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出水平或垂直直线,用粉笔袋或铅笔,沿墙壁或顶棚和地面等处,在桥架路线中心线上弹线或划线定位。

并按设计要求或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均分吊装支撑间距,并标出具体位置。

●预留孔洞:

根据施工图标注的建筑轴线部位,采用预制加工的木质或金属框架,固定在标出的位置上,并进行调直找正,待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后,拆下框架,抹平孔洞周边。

●线槽在吊顶内敷设时,如果吊顶内无法上人操作,吊顶上应按规定留出检修孔,应方便安装维修工作进行。

●桥架或线槽穿越楼板墙洞时,不应将其洞口用水泥堵死,现浇时应按设计采用防火堵料进行封堵。

●桥架或线槽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时,线槽本身应断开,槽内用条孔连接板搭接,不应紧固。

跨接地线和槽内缆线均应留有补偿余量。

●桥架或线槽应尽量紧贴建筑物表面,应固定牢靠,横平竖直,整齐严实,盖板无翘角、短缺。

接地线应固定稳妥并确保电气连通。

●与其他弱电系统共用金属线槽时,应采用金属隔板隔开。

线槽内不同方向的信息缆线应分束捆扎,做好标记。

●桥架或线槽内线缆布放结束后,不得再进行喷漆刷漆,以免通信线件受到损坏。

3、暗管道的敷设

⑴、安装要求

●管材应选用金属管(有的建筑选用硬质重型或中型PVC管、普利卡管)。

●管道接头、管道进出箱盒处,要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以防水泥砂浆或其他建筑材料管道或箱盒内。

●施工时应主动与土建施工工序协调配合,施工现场应专人值守,以防土建施工误伤管线设施。

●管道宜在楼地面垫层内的敷设层面上做临时固定,以防移位。

固定方法可选用管卡、垫层材料(如素混凝土)堆固法。

●预埋在墙体中间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mm。

●直线布线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

●转弯角度应大于90度,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而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设置过线盒。

●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mm~50mm;

●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地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

●管孔应对整,接口应严密,不得有水和泥浆渗入。

管孔对准无错位,以免影响管路的有效管理,保证敷设线缆时穿设顺利。

●金属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金属管的两端应有标记,表示建筑物、楼层和长度;

●敷设于潮湿场所的选用镀锌水、煤气钢管,干燥场所可采用电线管。

●管道敷设穿越变形缝时,应采用相应做法。

管道应避免穿越设备基础,管道穿越垫层内的沥青防潮层时,应采取防潮措施。

最小间距(m)

一般工艺管道

有保温热水管

无保温蒸汽管

有保温热力管

具有腐蚀性液气体管道

电力管线<380V

上方

下方

上方

下方

水平间距

0.1

0.30

0.20

1.0

0.50

0.20

0.5

0.15

交叉间距

0.1

0.30

0.20

1.0

0.50

0.20

0.5

0.15

●暗管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⑵、工艺流程

 

⑶、操作要领

●暗配管管路宜沿最段的路由敷设,尽量减少弯曲。

在相邻接(过)线盒之间,严禁“S”弯。

埋入墙体或混凝土构件内的暗配管,其表面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所有管路接头、管口、进入箱盒处,均应做密封处理,以防混凝土、砂石进入暗配管内。

●暗配管不宜穿越电气设备基础,必须穿越时,应加金属保护管并就近良好接地。

●暗配管网所有箱盒的“敲落孔”,除对安装管孔必须敲落外,其他备用“敲落孔”一律不得敲落,并用胶泥封堵严实。

●随墙体(砌块)配管:

实心砌块配合留出沟槽,空心砌块配合砌墙时穿管,引上(引下)管口及箱盒均应临时封堵,为使箱盒平整,标高准确,可将配管设至离箱盒边100mm左右处,等墙体砌筑到位,再稳住箱盒,如暗配管连接。

暗配管在实心砌块沟槽中应采取稳固措施,如沟底铁钉绕细铁丝将管子扎牢,或每隔500mm处用素混凝土稳固,以防位移。

●在墙体上剔槽敷设的管段,原则上只允许竖向剔墙,不允许横向或斜向剔槽。

且剔槽宽深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墙体钢度。

一般以比管外径大5mm左右为宜。

●在现浇(或大模)混凝土墙体、柱体中配管:

可将金属箱盒焊接在墙体钢筋上,接着敷设管路,每隔1000mm左右用细铁丝捆扎牢固。

箱盒及管口均应临时封堵。

●在现浇楼板(或梁板)中配管:

暗管应敷设在两层钢筋之间,且宜沿底筋敷设。

4、线缆的布放

⑴、布放要求

●在敷设线缆前,应将金属管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线缆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

●在布放前,线缆两端应贴上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布放的线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

●电源线、信号电缆、双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线缆应分离布放。

●布放线缆应有冗余。

在二级交接间、设备间双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

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a.非屏蔽4对双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

b.屏蔽双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c.干线双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d.水平双绞电缆一般有总屏蔽(缆芯屏蔽)和线对屏蔽两种方式。

干线双绞电缆只采用总屏蔽方式。

屏蔽方式不同,电缆的结构也不一样。

所以,在屏蔽电缆敷设时,弯曲半径应根据屏蔽方式在6~10倍于电缆外径中选用。

●布放线缆,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线缆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布放线缆的牵引力,应小于线缆允许张力的80%。

敷设水平双绞电缆,4对双绞电缆导线直径为0.5mm时,牵引力拉力不应超过100N,导线直径为0.4mm时,牵引力拉力不应超过70N。

●线缆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

如果采用机械牵引,应根据线缆布放环境、牵引的长度、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⑵、布放方法

由于布线作业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布线方法,下面介绍常用的两种:

●从纸板箱中拉线

a.撤去有穿孔的撞击块;

b.将线缆拉出1m长,让塑料插入物固定在应有的位置上;

c.将纸板箱放在地板上,并根据需要送线缆;

d.按所要求的长度将线缆割断,要留有余量工端接、扎捆及日后维护需要;

e.将线缆滑回到槽中,留数厘米在外,并在末端系一个环,以使末端不滑回到槽中去;

f.如果纸板箱的侧面有一个塑料塞,则先除去塑料塞,再通过孔拉出数米的线缆,将纸板箱放在地板上,拉出所要求的线缆长度,割断它,将线缆滑回到槽中去,留数厘米伸在外面,最后插上塞子固定好线缆。

●从卷轴或轮上放线缆

a.为了使用来自卷轴的线缆,打开纸板箱的顶盖,并将一个有孔的顶盖翻下,使此箱盖上的孔与纸板箱侧面的孔对齐,把一段2cm或3cm长的管子从孔中插入,穿过卷轴,然后穿过对应侧面上的孔(顶盖翻下来与侧面孔对齐),这时就可以开始放线了;

b.较重的线缆必须绕在轮轴上,不能放在纸箱中。

若同时布放走向同一区域的多条“4对”线缆时,可先将线缆安装在滚筒上,然后从滚筒上将它们拉出;

c.线缆轴必须要安装在千斤顶上,以便使它能转动并将线缆从轴顶部拉出;

d.施工时,施工人员要保持平滑和均匀地放线。

⑶、线缆的牵引

原则:

应用电工胶带在连接点外面紧紧缠绕,保证拉线与线缆的连接点平滑和牢固。

●牵引单条“4对”线缆:

单条“4对”线缆很轻,只要将它们用电工带子与拉绳捆扎在一起就可以开始作业。

●牵引多条“4对”线缆:

a.多条线缆聚集成一束,并使它们的末端对齐;

b.用电工胶带紧绕在线缆束外面,在末端外绕长5~6cm;

c.将拉绳穿过电工带缠好的线缆,并打好结;

如果在拉线缆过程中,连接点散开了,则要收回线缆和拉绳重新制作更牢固的连接:

a.除去一些绝缘层暴露出5~6cm的裸线;

b.将裸线分成两束;

c.将两束导线互相缠绕起来形成环;

d.将拉绳穿过此环,并打结,然后将电工带缠到连接点周围,要缠得平滑和牢固。

●牵引单条“25对”双绞电缆

a.线缆向后弯曲以便建立一个环,直径约为15~30cm,并使线缆末端与线缆本身绞紧;

b.用电工带紧紧的缠在绞好的缆上,以加固此环;

c.把拉绳连接到线缆环上;

d.用电工带紧紧地将连接点包扎起来。

●牵引“25对”或“更多对”的电缆

连接时采用“芯套/钩”连接,方法如下:

a.剥除约30cm的线缆护套,包括导线上的绝缘层;

b.使用斜口钳将线剪去,留下约12根;

c.将导线分成两个绞线组,交叉穿过拉线的环,在线缆侧建立一个闭环;

d.将缆一端的线缠绕在一起以使环封闭;

e.用电工带紧紧地缠绕在线缆周围,覆盖长度约5cm,然后继续在绕上一段。

⑷、线缆的弯曲要求

●弯曲半径≥线缆直径的8倍;

●避免出现3个以上的90度弯;

●避免弯曲超过90度;

●避免过紧地缠绕线缆;

●避免损坏线缆的外皮;

●不要切坏线缆内的导线;

●不要单独地拉和弯曲线缆“对”;

●终接在连接硬件上的线对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

●非扭绞长度,3类线必须小于25mm,5类线必须小于13mm;最大暴露双绞长度为4~5cm,最大线间距为14cm。

5、线缆的连接

⑴、线缆的处理

●剥“4对”PVC线缆

a.使在塑料外衣上切开“1”字形长的缝;

b.用手指找出尼龙的扯绳;

c.将电缆紧握在一只手中,用尖嘴钳夹紧尼龙扯线的一端,并把它从线的一端拉开,拉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

d.割去无用的电缆外衣。

如果没有扯绳,既按下列步骤进行:

a.如同上面所说用斜口钳小心地切开外衣;

b.用尖嘴钳紧夹住导线的一条,拉此导线,即用它来作为扯绳;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环切器:

a.将线缆滑到环的槽中;

b.旋转切割器;

c.将绝缘外衣滑掉。

●剥单根导线

a.将斜口钳牙放在要剥去绝缘层的点上;

b.轻轻地但牢固地挤压钳子,切割导线表面的绝缘层,但不能损伤导线;切割时要围绕着导线进行;

c.将绝缘层拉去。

●剥有填充物的(PLENUM)的线缆

剥“4对”的PLENUM线缆方法同剥“4对”PVC线缆;对于大容量的PLENUM线缆,方法如下:

a.使用剥线工具或其它切割器,在所要求的点处沿着电缆周围切割一环,切透外护层;

b.再沿着线缆的铝屏蔽层,对其刻痕,并不需要切透金属层;

c.牢固地握紧切缝两边的电缆,弯曲电缆几次直到护套分开,然后将护套滑掉。

⑵、线缆的连接

●线缆端接要求

a.线缆终端以前,必须核对线缆标识内容是否正确,并按顺序端接;

b.线缆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c.线缆端接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d.线缆端接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e.双绞电缆与连接硬件连接时,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f.卡接导线后,应立即清除多余线头,不得在接续模块中留存,并要检查导线是否放准。

●接插式配线连接场的端接

电缆在110P配线板上的端接方法:

a.把第一个110配线模块上要端接的24条缆线牵引到位,每个配线槽中放6条,左边的缆线端接在配线模块的左半部分,右边的缆线端接在配线模块的右半部分;

b.在配线板的内边缘处松弛地将缆线捆起来,保证单条的缆线不会滑出配线板槽,避免缆束的松弛不整齐;

c.用尖的标记器在配线板边缘处的每条线缆上标记一个新线的位置,这有助于下一步能准确地在配线板的连接处缆线的外皮;

d.拆开线束并握住它,在每条缆线的标记处刻痕,然后将刻好痕的缆束放回去,为盖上110P配线模块作好准备;这时不要去掉外皮;

e.当所有的4个缆束都刻好痕并放回原处后,安装110布线块(用柳钉),并开始进行端接;端接时从第一条线缆开始,按下列的步骤进行;

f.在刻痕点之外至少15cm处切割缆线,并将刻痕的外皮去掉;

g.沿着110布线块的边缘将“4”对导线拉入前面的线槽中去;

h.拉紧并弯曲每一线对,使其进入到牵引的位置中去,牵引条上高齿将一对导线分开,在牵引条最终弯曲处提供适当的压力以使线对变形最小;

i.当上面两个牵引条的线对安放好,并使其就位及切割后,再进行下面两个牵引条的线对安置,在所有的4个牵引条都就位后,再安装110C4连接块;

j.为保证在110配线模块上获得端接的高质量,要作到以下几点:

1为了避免到下对分开,转弯处必须拉紧;

2线对必须对着块中的线槽压下,而不能对着任何一个牵引条,在安装连接块时,应避免损坏缆线;

3线对基本上要放在线槽的中心,向下紧贴配线模块,以避免连续的端接在线槽中堆积起来时所造成线对的变形;

4必须保证对接的正确性,直到在牵引条上的分开点为止,这点对于保证线缆的传输性能至关重要;

5为了使没有外皮的线对的长度变得最小,要指定端接的位置:

最左边的6条缆线端接在左边的上两条和下两条牵引条的位置上,最右边的6条缆线端接在右边的上两条和下两条牵引条的位置上。

●模块化配线板的端接

a.在端接线对前,要整理缆线。

将缆线松松地用带子缠绕在配线板的导入边缘上,最好将缆线用带子缠绕固定在垂直通道的挂架上,这在缆线移动期间可保证避免线对的变形;

b.从右到左穿过背面按数字的顺序端接缆线;

c.对每条缆线切去所需长度的外皮,以便进行线对的端接;

d.对于每一组连接块,都要将它们的缆线通过末端的保持器放置,这使得在缆线移动时线对不变形;

e.为了不毁坏单个的线对,当弯曲时要保持合适的张力;

f.对捻必须正确地安置到连接块的分开点上,这对于保证缆线的传输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g.如果缆线外套被安置在连接块前约6mm处,则易于保证最近的线对(棕对)端接不被解开。

注意:

棕和白色的位置不能放错,否则绝不能解开;

h.在用工具将线对压下就位并切去线头前,要按照110块接式接线板的说明检查线对的安放是否正确。

若出现线对扭曲,则应用锥形钩进行纠正并重新放置。

6、信息插座的端接

⑴、信息插座的端接要求

●信息插座的核心部件是模块化插座孔和内部连接件。

●对绞线在信息插座(包括插头)上进行终端连接时,必须按缆线的色标、线结组成以及排列顺序进行卡接;如为RJ45系列的连接硬件,其色标和线对组成及排列顺序应按EIA/TIAT568A或T568B的规定办理。

●对绞线与RJ45信息插座采取卡接接续方式时,应按先近后远,先下后上的接线顺序进行卡接;如与接线模块卡接时,应按设计规定或生产厂家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当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电缆时,将电缆屏蔽层与连接硬件终端处的屏蔽罩应可靠接触,一般是缆线屏蔽层与连接硬件的屏蔽层形成360度周围接触,它们之间的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⑵、通用信息插座的端接

连接4对双绞电缆方法如下:

●将信息插座上的螺钉拧开,然后将端接夹拉出来拿开;

●从墙上的信息插座安装孔中将双绞电缆拉出20cm长;

●用斜口钳从双绞电缆上剥除10cm长的外护套;

●将导线穿过信息插座底部的孔,压到合适的插孔槽中去;

●使用斜口钳切去多余的导线头;

●将端接夹放回,并用拇指稳稳地按下;

●重新组装信息插座,将分开的盖和底座扣在一起,再将连接螺钉拧上;

●将螺钉拧到接线合上,以便固定

⑶、信息插座模块的端接

在M100模块化插座上端接4对双绞电缆方法如下:

●将蓝对解开,直到线缆外套,在外套边缘处增加半捻到完整的捻上去;

●用一只手捏住蓝对的中心,用另一只手将蓝对导线拉到M100槽中去,使其紧且直的穿过;

●解开绿对直到留下一个捻,对整个紧捻增加半个,将绿对导线拉入M100槽中;

●使用拇指将橙对向下压入通道,将橙对导线拉到M100槽中去;

●在棕对上建立一个附加的捻,用盖帽或冲击工具将导线修整好并压入;

●将完整的M100放到信息插座固定硬件中去。

⑷、配线板的端接

●在端接电缆之前,首先整理线缆:

将线缆松松地捆扎在配线半上的任一边,最好是捆到垂直通道的托架上;

●以对角线的形式将固定柱环插到一个配线孔中去;

●设置固定柱环,以便柱环挂住并向下形成一个角度以有助于线缆的端接;

●插入M100,将线缆末端放到固定柱环的线槽中去,并按照上述M100模块化插座的安装过程进行端接;

●最后向右边旋转固定柱环,整理好线缆。

7、设备安装

⑴、安装要求

●安装完工后,其水平度和垂直度都必须符合生产厂家的规定,若厂家无规定时,要求机架和设备与地面垂直,其前后左右的垂直偏差度均不应大于3mm。

●机架和设备上各种零部件不应缺少或碰坏,设备内部不应留有线头等杂物,表面漆面如有损坏或脱落,应予补漆,其颜色应与原来漆色协调一致。

各种标志应统一、完整、清晰、醒目。

●机架和设备必须安装牢固可靠,在有抗震要求时应根据设计规定或施工图中防震措施要求进行抗震加固。

各种螺丝必须拧紧,无松动、缺少、损坏或锈蚀等缺陷,机架更不应有摇晃现象。

●为便于施工和维护人员操作,机架和设备前应预留1.5m的空间,机架和设备背面距离墙面应大于0.8m以上,以便人员施工维护和通行。

相邻机架设备应靠近,同列机架和设备的机面应排列平齐。

●建筑群配线架或建筑物配线架如采用双面配线架的落地安装方式时,应符合以下规定要求:

a.如果缆线从配线架下面走线时,配线架的底座位置应与成端电缆的上线孔想对应,以利于缆线平直引入架上;

b.各个直列上下两端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2mm;

c.跳线环等装置应牢固,其位置横竖、上下、前后应整齐平直一致;

d.接线端子应按电缆用途划分连接区域,以便连接,且应设置各种标志,以示区别。

●建筑群配线架或建筑物配线架如采用壁挂式,要求墙壁必须坚固牢靠,能承受机架重量,其机架(柜)底距地面宜为300mm~800mm,视具体情况取定。

其接线端子应按电缆用途划分连接区域,以便连接,且应设置各种标志,以示区别。

●在交接间中的楼层配线架,一般采用单面配线架或其他配线接续设备,其安装方式都为墙上安装,机架(柜)底距地面宜为300mm~800mm,视具体情况取定。

●在新建的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使用的交接箱或分线设备(包括所有配线接续设备)宜采取暗敷方式,埋装在墙壁内。

为此,在规定装设设备的位置处,预留墙洞,并先将设备箱体埋在墙内,内部的接续硬件和面板有综合布线袭用工程中安装施工,以免损坏接续硬件和面板。

箱体的底部距地面宜为500mm~1000mm或按照设计要求具体确定。

●机架、设备、金属钢管和槽道的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及验收标准规定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所有与地线连接处应使用接地垫圈,垫圈尖角应对向铁件,刺破其涂层。

只允许一次装好,不得将已装过的垫圈取下重复使用,以保证接地回路畅通无阻。

●接续模块(又称接线模块)等连接硬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都必须与设备配套使用。

根据用户需要配置,做到连接硬件正确安装、对号入座完整无缺,缆线连接区域划界分明,标志应完整、正确、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