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228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docx

本科毕业设计《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制作)

题  目:

 《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

学生姓名:

  ******  学号:

*********

系别:

 ******  专业:

 ****** 

入学时间:

 二零一零年 九   月

导师姓名:

  ******  职称/学位:

 讲师

导师所在单位:

 ****** 

完成时间:

 二零一四年  四 月

《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

摘要

作为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素有“中国泰晤士报”之称。

在77年的发展历程中,《申报》深受近现代政治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政治倾向。

本文通过对《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试一窥近现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同时通过总结其成功的根源,给现代报业以启示借鉴。

 

关键词:

申报,政治倾向,演变

 

Title:

TheevolutionofShenbao’spoliticalstandsindifferentperiod

Abstract

Asthelongestpublishedandthemostinfluentialnewspaper,Shenbaoisknownas“theTimesofChina”.Duringits77years’developing,Shenbaowasinfluencedbythemodernpolitics,andthereforeitshowsdifferentpoliticalstands.ThroughtheanalysisofthedifferentpoliticalstandsShenbaoheld,thisthesisaimstolearnalittleaboutChinesemodernpoliticsandbysummarizingtherootofShenbao’ssuccess,thisthesishopestogivesomeenlightenmenttonowadaynewspaper.

 

Keywords:

Shenbao,politicalstands,evolution

 

目录

一、引言-4-

(一)研究缘起和过程-4-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4-

二、《申报》政治倾向的演变概览-4-

三、创办初期《申报》政治倾向的演变-5-

(一)洋务运动时期《申报》的政治倾向-5-

(二)维新运动时期《申报》的政治倾向-5-

(三)新政时期《申报》的政治倾向-6-

四、创办中期《申报》政治倾向的演变-6-

(一)辛亥革命时期《申报》的政治倾向-6-

1、武昌起义前《申报》的政治倾向-7-

2、武昌起义后《申报》的政治倾向-7-

3、二次革命后《申报》的政治倾向-7-

(二)土地革命时期《申报》的政治倾向-8-

五、创办后期《申报》政治倾向的演变-8-

六、结语-9-

注释-10-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和过程

《申报》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记载了中国社会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各种变迁和发展,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的纪录片。

作为一份有着外商背景,在中国创办且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报纸,《申报》在政治关系纷乱复杂的近现代中国社会,摸索出了一条适应自己发展的生存法则。

这是非常难得,也十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本文对创办初期、创办中期和创办后期《申报》政治倾向的演变进行了分析。

在创办初期,《申报》主要宣传了西方先进政治制度,无论是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还是在新政中,都以不触动甚至迎合清政府的立场为主,在政治上作为不大。

创办中期,《申报》面临着动荡的革命,对革命的态度从最初的非议和同情渐变为支持最终又归为背弃。

中日矛盾上升为最重要的矛盾后,《申报》对抗战一直持积极应对的态度,且一度发挥自身舆论的作用,引导民众正确的革命走向,为革命的成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创办后期,虽然史量才被国民党杀害,但《申报》始终坚持抗战,直至停刊。

《申报》在不同的时期或为保全自己而顺应局势,或因被触怒而有所反击,或不顾严峻毅然崛起,总的来说,都是其在当时大环境下审时度势后的抉择。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研究《申报》在不同时期政治倾向的演变可以一窥近现代政治的发展与变化,同时探究《申报》历经77年得以屹立不倒的根源。

希望此研究的结果可以给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以启示和借鉴作用。

二、申报政治倾向的演变概览

《申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期、中期和后期。

在创办初期,《申报》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不成熟,在政治方面少有自己的声音,以逢迎清政府为主,但也在缓慢地试图以中立的态度评论政治。

创办中期的《申报》在政治立场上呈现出一种抛物线式的进步性,由缓慢进步逐渐又回归落后。

改革后的《申报》渐渐地表现出了对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对改革的支持,对革命却仍然持观望态度,偶有同情怜悯之心。

辛亥革命达到高潮之时,《申报》已然转变为了革命的同盟军,在政治上多支持革命的发展,但好景不长,这种同盟在二次革命后彻底瓦解。

此后《申报》为求自身发展,再次趋于保守中立。

创办后期,《申报》主要进入到抗日战争阶段,这个阶段,《申报》表现出坚定且进步的政治立场——积极抗日,这一立场一直持续到其被迫停刊。

三、创办初期《申报》政治倾向的演变

初创时期的《申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新政这三个时期。

由于初期只是起步阶段,《申报》以模仿其他报纸为主,且各种根基并不牢固,因此,初创前期的《申报》在政治方面的参与乏善可陈,以不触动甚至迎合当权者为主,有时甚至会揣摩当权者的心思,投其所好地在社论部分发表一些评论。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因此《申报》在这一时期所发表的社论,极为谨慎,大多是颂扬某令某公之德政,针砭时弊少之又少,几乎是“国家人事很少触及,专谈小问题,而且文笔曲折,兜圈子,不伤脾胃,不关痛痒”。

①但初创后期也有了缓慢进步、向中立方面发展的一些表现。

(一)洋务运动时期《申报》的政治倾向

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申报》刚刚创办不久,受当权者影响较重,发表的评论多根据当时的政权所需,政治上比较懦弱。

此时洋务派掀起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们对西方的先进制度十分渴求,故而《申报》顺应其需求在“社论”部分极力传播西方的先进制度。

但此时的评论仅以介绍为主,还停留在皮毛上,并不能完整诠释西方制度,更谈不上根据中国实际对西方先进制度加以学习。

(二)维新运动时期《申报》的政治倾向

维新运动时期的《申报》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集新闻、论说、广告、副刊等为一体,形式比较完备,内容也十分丰富,已经成为了颇具影响力的近代报纸。

但这一时期,由于清政府实行言禁政策,对舆论控制得相当严厉,加上又是以保守著称的黄协埙主笔,纵然很多维新派知识分子和官僚都将《申报》作为了解时局和社会舆论的重要参考,《申报》在政治方面依然以与当权者相和为主。

虽然也有对上层建筑所开展的讨论,却仅仅是以西方先进制度为中心,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议。

维新时期有一个重要的议点就是议会制度。

议会制度是西方民主的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也是当时中国很多维新知识分子想要学习和效仿的一种体制。

针对是否应设立议院,《申报》前后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起初《申报》认为“泰西富强之道,在设立议院之故。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凡一事之变更,必重议。

佥同而后举行,自无愤事之虑矣。

其权虽操之君相,然必博采舆论以定可否。

无论下民,均可置喙,无粉饰,无忌讳,是以上下一心,无蒙蔽欺饬之弊,绝因循苟且之风,而百废俱举矣”。

②文章以“议院”为根本,提出了应“上下通达,去除蒙蔽”的政治思想,这一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申报》却未能将议会制度的真正组织方式阐述清楚,将行政、司法、立法三种权利混为一谈,只把议会看成不上下欺瞒以让信息通达的一种机构,而不是政党议政、权利相互牵制的制度。

后来《申报》说,设立了议会,商讨后的决定应当告诉皇上,“君意合则颁行,君意不合则再议”,③如果最终都不能达成同一个决议,那么就以少服多。

这时虽然有了牵制君意的倾向,但阐述得太过笼统,意义不大。

有时候,《申报》甚至会把社会各阶层互相争夺利益的议会制度看成简单的“合众人之力”的场所。

以上种种都表明了此时的《申报》虽然已经看到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也在从治标向治本方面转变,却始终没有看到西方政治制度的真谛所在。

(三)新政时期《申报》的政治倾向

新政时期的《申报》逐步走向中立的政治立场,能够十分客观地对清政府变法措施进行评论。

维新运动失败后,清政府下诏变法,试图实行新政,要“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希望通过一系列不触动封建势力的措施防危补救。

但清政府预期的改善没有出现却引发了许多异己的滋生,给封建统治制造了越来越多的对立面。

正如《申报》在其刊文里所说:

“不立宪时,人们徒怨政府之专政而已,将立宪而人民转怨政府假法律而剥夺其权利……不立宪如此,立宪亦不过如此”。

《申报》的这些表述虽然只是在客观叙述立宪之后的现状与影响,但相较于创办伊始的顺应政府,此时的《申报》已渐渐体现出了相对中立的政治立场。

四.创办中期《申报》政治倾向的演变

伴随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断发展与二次办报高潮的冲击,《申报》于1905年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改革后《申报》改变了稳重却有失朝气的论调,政治立场也逐渐有了明显的转变。

1909年,《申报》因营业不振,产权由华人经理席子佩购买。

1912年,史量才得到了张骞等实业家的支持,从席子佩手中买下了已有40年历史的《申报》。

史量才接手《申报》后,一度大胆革新,《申报》也因此在这一时期达到全盛。

全盛初期,正当辛亥革命时期,此时的中国时局动荡,政治局势也是变幻莫测,因此,《申报》从自身利益出发,仍然以经济类新闻为主,总体而言还是一份商业色彩较浓的报纸,政治上虽已表现出对当局者的不满与对革命的同情,但依然比较保守。

直到“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此时的《申报》在国难当头的紧要时刻,十分明智地一改保守的政治立场为积极进步的政治立场——主张抗日民主并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一)辛亥革命时期《申报》的政治倾向

1、武昌起义前《申报》的政治倾向

武昌起义前,虽然《申报》在政治倾向上有了明显的进步表现,已经改变了对政治变革的看法,但其对革命的态度一直是非议与同情并存的。

这一时期,《申报》发表了很多改革官制等批评弊政的评论,对日益发展的革命却报道得少之又少。

即使是当时轰动全国的吴樾刺杀五大臣事件的报道中,这一现象也没有得到改善。

《申报》对于革命党人的用词,向来是“乱首”、“匪党”、“凶徒”等,且大力斥责革命党人的抗清行为是“图谋不轨”。

改革之后的《申报》在政治立场上较之前又有了一定的进步,有时也会流露出对革命党人的同情。

如《申报》在对徐案的相关报道中,一度斥责清政府的无能。

不仅先以他人之口反对政府所为的残酷无情,后来更是“对政府的暴行发表了评论文章《论法部严禁各省州县》滥用非刑事给予抨击”。

⑤这些抨击在当时引起了清政府严重的恐慌和手足无措,在客观上对政治革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而《申报》在对秋瑾一案的报道中,更是严厉地指出清政府的不法行为,因此案“并无供词、实证”,⑥所以《申报》一直坚持秋瑾的被杀实属冤杀。

这种《申报》所表现出的对清政府滥杀无辜的愤慨,虽然不是基于其对革命完整理解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了报纸对革命的同情与怜悯,是其政治立场进步的一种表现。

2、武昌起义后《申报》的政治倾向

伴随着武昌起义的枪声,辛亥革命达到了高潮,此时中国的政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动荡,中国的舆论界也为之大振。

在犹疑之后,《申报》暂时成为了革命的同盟军。

《申报》在其1911年的10月17日的报道中说:

“革命军胜,则革命事业已成大半”,明显表现出了其希望“革命军”能够胜利的政治主张,且此期间《申报》与时俱进,对武昌起义的情势的分析以及对革命性质的认识逐步加深,更是在革命党人与袁世凯作和议之争时,提醒军民时刻保持警惕。

这都说明了《申报》此时已经与革命党人站在了辛亥革命的统一战线上。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种同盟背后,依然潜伏着严重的分裂危机。

清帝逊位后,临时都城成为南北争议的焦点。

《申报》一度尝试从中调和,对孙中山坚持定都南京的做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说孙中山的这种做法“置满蒙回藏于不顾”。

⑦袁世凯阴谋发动兵变以后,《申报》更是直接质问道:

“南京、武汉同为光复之地,同处于长江流域,交通条件也相似,孙总统不曰建都于鄂,而曰建都于宁,抑独何耶?

”⑧此外,《申报》在南京国民政府的一些政策方面也大唱反调,无形中给革命党人很大的压力,同时也给其与革命的同盟投下了深重的阴影。

此时,《申报》的革命同盟立场几乎不复存在,更倾向于明哲保身的中立。

3、二次革命后《申报》的政治倾向

在二次革命的战火没有烧到上海之前,《申报》从革命同盟的身份走了出来,一直力图保持中立的态度。

1913年7月23日,陈其美下令攻打江南制造总局,与《申报》极力主张的“上海为商场,而非战场”相悖。

《申报》立即转变了其政治立场,将矛头直指革命党人。

就上海战事发表的一系列时评与杂评,言语犀利尖锐,处处表现出对革命党人的严厉抨击与不满。

《申报》甚至以“首开战端”为由,否认了二次革命的正义性,显示出了其政治认识方面的缺陷与不足,是被自身利益所蒙蔽导致政治立场退步的一种表现。

(二)土地革命时期《申报》的政治倾向

20世纪20年代的《申报》延续了“经济独立”、“无偏无党”的企业化方针,为避免在战争迭起的动荡政局中受到牵连而危机营业利润,《申报》实行不偏不倚、轻言论重新闻的编辑方针。

这一时期《申报》将重点放在了改革报业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起义,开展广告业务,设广告推广科;其二是强化报纸发行;其三是注重基础建设,更新技术设备。

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申报》已发展成为不仅是上海,更是全国最大的报纸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着国家民族陷入日益深重的灾难中,《申报》改变了先前保守的政治态度和单纯的营业性质,转向爱国进步的政治立场,要求革命和民主,批评国民党的内政外交政策。

主要体现在“时评”成为报纸龙头,副刊《自由谈》发生变化以及《申报》开始创办子刊;此外《申报》还吸收了黄炎培、李公仆、陶行知等民主人士参与到办报中来,约请鲁迅、巴金、茅盾为副刊“自由谈”文艺作品撰稿人。

针对关东军极力散布的“自卫事件”相关言论以及日本发表的《日本政府关于满洲事件之声明书》,《申报》则进行了严厉地驳斥,让国人清醒地认识到其侵略本质。

面对日军的一再挑衅和侵略,《申报》力主抗日民主,“呼吁实行武力反抗,自卫救国”,“呼吁发展国货生产,抵制日货”并“呼吁国民政府加强外交力量”,⑨以击退日本的外交进攻。

《申报》的这些呼吁来势汹汹,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各地抗日组织兴起,抵制日货浪潮掀动,中国外交力度也开始不断加强。

后来在上海战事中,《申报》更是以实际行动投身其中,此种行为作为一剂引导全民抗战的强力催化剂,其本身也是《申报》进步的政治倾向的体现。

五、创办后期《申报》政治倾向的演变

创办后期,《申报》进入到抗日战争时期,这期间其抗日热情不减反增,政治立场始终如一的进步与坚定。

《申报》挂上了“洋旗”,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战争中,积极宣传抗日,揭露日寇侵略暴行,斥责汉奸叛逆行径。

对国民政府一些不合民意的作法予以抨击,且对于政府消极抗日的做法十分不满。

于是当时的国民党开始对舆论进行控制,通过颁布各种法令法规,约束新闻媒介,以实现对舆论的控制。

《申报》便是首当其冲,于1932年遭到禁邮。

此事件之后,史量才答应在重大的事情上不与国民政府发生正面冲突,而且在一些重大的国内问题上,不再明确地表示观点,《申报》才得以解禁。

即便如此,1934年国民党还是派特务杀害了史量才。

此后,《申报》的言论重趋保守,但仍然坚持以支持战争的政治立场发表言论,支持国民政府以民主为基础集中全国各种力量抗战,反复申论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就像胡愈之所说的:

“我们本来不想依靠武力的优势来战胜敌人,而是依靠我们民族抗战的决心,来消灭敌人。

所以我们的最后的胜利,一定是由十次百次的失败积累而成的。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就只是我们自己不坚决,我们内部不团结。

但是团结却比坚决更重要,因为假如内部不团结,是断不能坚决抗战到底的”。

《申报》的这种抗战精神和爱国进步的政治立场一直持续到上海沦为“孤岛”。

1937年12月15日《申报》因不接受日军检查而停刊,拟迁香港或内地发展,但成效甚微。

在上海租界内大办“洋旗报”的热潮中,《申报》也曾假托美商名义于10月10日在上海租界内回复出版。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以“战时附逆”为由,对《申报》实行党化政策,只在名义上保留其名称。

由此,《申报》及其附属事业被国民党接管,并被改变了纯民营性质,这期间已经失去报纸的往日风范。

1949年,上海解放时《申报》正式停刊。

六、结语

通过对不同时期《申报》政治倾向的演变的探究,笔者发现,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这近百年的时间里,《申报》得以经久不衰,主要得益于其善于审时度势,根据政局形势调整报刊走向及内容,牢牢地抓住那个时代的脉搏。

此外,它最为成功的地方便在于对言论的重视。

作为“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申报》开创了重言论的先河,为当时国民了解时局开拓视野提供了良好的窗口。

因此,《申报》才能“屹然为中国报坛耆宿,一报之延革,殆即中国近世报业进展之雏形也”。

 

注释

①何晶著,《简论鼎盛时期的<申报>》,报海旧闻:

11

②《申报》1895-5-28《论务本》

③《申报》1895-9-16《行公举以同好恶》

④《申报》1906-7-28

⑤《申报》1897-2-21《与客谈中西事拉杂书之》

⑥《申报》1907-7-27

⑦《申报》1912-2-25

⑧《申报》1912-3-4《临时新都私议》)

⑨刘永生,《<申报>对日舆论研究(1931.9-1937.12)》[D].首都师范大学:

37–41

⑩胡道静《申报六十六年史》

参考文献

[1]陈丽凤等,《上海抗日救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丁金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冯林编,《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改革出版社,1998年

[4]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5]刘宁,《从“九一八”事变后<申报>的言论看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的变化》,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1期,1996年

[6]刘学照,《洋务思潮与近代中国》,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

[7]刘泱泱主编,《辛亥革命新论》,湖南出版社,1996年

[8]王敏,《政府与媒体——晚清上海报纸的政治空间》,《史林》2007年第1期

[9]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10]杨天石,《晚清史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张敏,《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报刊市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2期

 

致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的写作。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曾遇到无数的困难,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克服了。

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李新丽老师。

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为我营造了良好的精神氛围,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地帮助我进行论文的修改与改进。

此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图书馆的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

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同时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期间给予我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了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