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0293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粘剂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胶粘剂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胶粘剂试题.docx

《胶粘剂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粘剂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胶粘剂试题.docx

胶粘剂试题

胶粘剂

[填空题]

1水渗透到胶层的本体中,并和胶粘剂发生两种作用,其一:

();其二:

()。

参考答案:

水分破坏胶粘剂分子间的氢键和其他次价键,对胶粘剂产生增塑作用;胶粘剂的化学键被水解,引起胶粘剂的降解

[填空题]

2胶粘剂的四个基本条件是:

();();();()。

参考答案:

胶粘剂的湿润性;胶粘剂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胶粘剂的pH值;胶粘剂的极性

[填空题]

3脲醛树脂胶合制品所释放的甲醛主要来自:

();();()。

参考答案:

UF树脂中的游离甲醛;树脂固化中分解的甲醛;木材等被胶接材料所释放的甲醛

[填空题]

4甲阶脲醛树脂的反应终点是用()方法控制的。

参考答案:

粘度

[填空题]

5在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反应程度的控制可以根据树脂溶液与水相溶性的变化来确定,常用的方法有(),(),();也可以根据()来确定。

参考答案:

水数测定法;憎水温度;浊点;测定粘度

[填空题]

6要形成良好的胶接,首先胶黏剂要润湿被胶接材料表面,然后通过()作用,形成()。

参考答案:

扩散;胶接键

[填空题]

7涂料是由成膜物质、()、()和()等成份组成的。

参考答案:

着色材料;溶剂;助剂

[填空题]

8胶接接头破坏类型:

();();();()。

参考答案:

被胶接物破坏;内聚破坏;界面破坏;混合破坏

[填空题]

9成膜物质:

是()。

决定涂膜的主要性能。

包括()和()。

参考答案:

涂于制品表面能够干结成膜的物质;植物油;合成树脂

[填空题]

10胶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胶粘剂与被胶接材料的胶接效果,是()、()、()和()等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

主价力;次价力;静电引力;机械作用力

[填空题]

11一般来说,木材纤维方向对胶接强度也有影响,纤维方向的角度越大,胶接强度越()。

参考答案:

[填空题]

12一般情况下,胶液对被胶接物的表面有良好的润湿,所形成的接触角就越小,胶接强度就()。

参考答案:

[填空题]

13在甲醛系列树脂合成过程中,甲醛的官能度为(),苯酚的官能度为(),三聚氰胺的官能度为()

参考答案:

2;3;6

[填空题]

14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中分子量(),而热塑性树脂硬化过程中,分子量()。

参考答案:

增大;不变

[填空题]

15薄胶层变形需要的应力比厚胶层()。

参考答案:

[填空题]

16甲醛水溶液显弱酸性,而尿素水溶液显弱碱性,加成反应初期,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液pH值逐渐()。

参考答案:

下降

[填空题]

17被胶接物

参考答案:

通过黏合作用,与胶粘剂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填空题]

18弱界面层

参考答案:

材料表面与内部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而造成结构不均匀性界面。

当被胶接的材料、胶粘剂及环境中的低分子物或杂质等,通过渗析、吸附及聚集等过程,在部分或全部界面内产生这些低分子物的富集区,这就是弱界面层。

胶接破坏中的界面破坏发生于弱界面层,并可使胶接强度严重下降。

[填空题]

19活性期

参考答案:

配制后的胶粘剂能维持其可用性能的时间。

[填空题]

20润湿性

参考答案:

是指固体对液体的亲和性,一般用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接触角(θ)来表示,一般情况下,两者间的接触角越小,固体就容易被液体湿润(润湿性好),其胶接强度就越高。

润湿性与胶粘剂的性质、被胶接材料表面的结构与状态及胶接过程中的工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填空题]

21机械胶接理论

参考答案:

液态胶粘剂充满被胶接物表面的缝隙或凹陷处,固化后在界面区产生啮合连接。

机械理论认为胶粘剂渗入被粘物的凹陷处、缝隙或/和孔隙内,固化后产生锚合、钩合、楔合等作用,使被粘物胶接在一起。

简而言之,机械理论就是只把胶接看成是纯粹的机械嵌定作用。

机械作用一般有:

嵌装,钩合(可以是分子级的)、锚合、钉合、树根固定等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填空题]

22吸附胶接理论

参考答案:

胶接作用是胶粘剂分子与被胶接物分子在界面层上相互吸附产生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吸附理论认为胶粘剂分子通过布朗运动向被粘物表面移动,使二者的极性分子基团和链段靠近,当分子间距小于0.5~1nm时,便产生分子间力,即范德华力,而形成粘接。

[填空题]

23扩散胶接理论

参考答案:

胶粘剂和被粘物分子通过相互扩散而形成牢固的接头。

扩散理论认为胶粘剂和被粘物分子相互扩散,大分子相互缠结交织或在界面发生互溶,导致界面消失和过渡区的产生,从而固化后形成牢固的胶合。

[填空题]

24化学键胶接理论

参考答案:

胶接作用主要是化学键力作用的结果,胶粘剂与被胶接物表面分子间产生化学反应而获得高强度的主价键结合。

[填空题]

25耐久性

参考答案:

胶接接头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长期保存其性能的能力。

[填空题]

26胶接技术

参考答案:

选择适宜的胶粘剂及适当的粘接方式采用合理达到牢固的粘接目的。

选择适宜的胶粘剂,选择适当的接头形式,采用合理的粘接工艺而达到粘接目的的方法。

[填空题]

27木材胶粘剂是如何分类的?

参考答案:

(1)按胶粘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

(2)按胶粘剂固化形式分类

化学反应型胶粘剂

溶剂挥发型胶粘剂

热熔型胶粘剂

(3)按胶粘剂的构成形态分类

溶液型胶粘剂

乳液型胶粘剂

无溶剂型胶粘剂

热熔型胶粘剂

(4)按胶液调制类型分类

单组分型胶粘剂

双组分型胶粘剂

[填空题]

28木材与胶粘剂之间的胶合力的种类?

参考答案:

机械连接力,分子吸附力,电荷引力,分子引力,化学键结合力。

[填空题]

29木材胶粘剂应具备哪些条件?

参考答案:

应具有极性、适当湿润性、适当分子量、PH值酸碱度。

极性:

木材系极性物质,其表面具有部分不饱和状态的极性基因,胶粘剂也只有带极性基因,才能造成异性基因互相吸引而对木材表面产生牢固的胶合力。

适当的润湿性:

即对木材等物体表面的粘附和扩散作用。

胶液润湿性与其表面张力、内聚力大小有关,表面张力越小,内聚力越小,其粘附、扩散作用越大。

反之则越小。

但润湿性过大,易被木材吸收而造成缺胶及耗胶量过大。

不同的胶合材料应采用相应的浓度和粘度。

适当的酸碱度(pH):

强酸强碱的胶粘剂都会降低木材的力学性质,强酸尤甚。

适当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针对胶粘剂的不同用途调整(或设计)所要求的分子量范围及分子量分布,可以提高胶粘强度和加速固化。

[填空题]

30选择胶粘剂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按木材胶接制品选择

胶接强度、耐水性、耐久性、胶接制品的毒性作简单说明

(2)按胶粘剂的使用特性选择

胶粘剂的固体含量和粘度、适用期、固化条件和固化时间作简单说明

因此每种胶粘剂各有其特点,只有合理选择,使用得当才能发挥长处,应根据不同胶接制品的使用环境、用途等的不同而不同。

[填空题]

31简述影响胶接强度的因素?

参考答案:

1,胶粘剂的分子量、分子结构、极性

分子量润湿性、内聚力;分子结构:

线形、支型、体型;极性

2,弱界面层

被胶接材料和胶粘剂中,由于材料表面与内部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而造成结构不均匀性弱界面层。

主要对物理吸附的胶接体系产生影响,对化学胶接理论和自粘体系影响不大。

1)物理吸附,

2)胶接体系中存在不相容的低分子物,

3)低分子物对被胶接物的吸引力大。

3,内应力

内应力主要是收缩应力和热应力

4,环境应力

机械力,温度变化(两端温度不同时,小分子易发生移动),表面污染,湿度变化,微生物、霉菌。

被胶接物的表面状态、弱界面层、内应力、交联度、极性、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固化

[填空题]

32胶粘剂的固化和硬化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

固化:

胶粘剂通过存在的活性基团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粘料发生聚合、交联等化学反应而变硬的现象产生胶接。

硬化是指胶粘剂通过干燥、结晶等物理过程而变硬的现象,这是一个物理过程,一般热塑性树脂、溶液型胶粘剂是通过硬化来实现胶接

[填空题]

33胶接结构的内应力产生原因有哪些,如何降低内应力或应力集中的现象?

参考答案:

主要是收缩应力和热应力两类。

收缩应力是胶粘剂固化过程中体积收缩产生的应力,热熔胶,由于冷却速度的变化,温度的分布梯度,高聚物的结晶度及结晶区的分布等会产生内应力。

温度变化引起的材料收缩,在某些情况下是相当严重的。

溶液胶粘剂固化过程中溶液的浓度梯度、溶剂的挥发速度等的分布与变化都将产生内应力。

热应力是热膨胀系数不等的材料胶接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在界面中产生的。

其大小正比于温度变化、胶粘剂与被胶接膨胀系数差值以及材料的弹性模量。

因此,接头设计时,尽可能减少材料种类,采用膨胀系数匹配的材料和胶粘剂。

尽可能选用模量低,延伸率高的胶粘剂,使热应力通过胶粘剂的变形释放出来。

适当提高胶层厚度,选用室温固化的胶粘剂都可减小接头的热应力。

环境应力,通过胶接体系内的缺陷造成应力集中而导致破坏的。

包括外界的机械作用力、温度波动的热冲击以及油、水等介质因素对胶接界面的物理化学作用。

[填空题]

34凝胶化

参考答案:

体型缩聚反应中,当反应程度达到某一数值时,体系的黏度会突然增加,突然转变成不溶、不熔、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弹性凝胶的过程。

[填空题]

35脲醛树脂胶黏剂

参考答案:

是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或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而成的初期脲醛树脂;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树脂。

[填空题]

36热固型脲醛树脂

参考答案:

脲醛树脂为分子量低于200并相互间不能分离的不同低分子聚合物的混合物。

它可长期贮存或在温度和促进剂或仅在促进剂的作用下继续缩聚反应,树脂从线型结构转化为体型结构,即转变成不溶、不熔的热固性脲醛树脂。

[填空题]

37Uf的调制

参考答案:

在UF树脂实际使用时需加入固化剂(亦称促进剂,有时也有例外,如木材酸性较强时,可以不加)使UF迅速固化,保证胶接质量;此外,为了改变UF的某些性能(如增加初粘性、提高耐水性及耐老化性、降低游离醛等),还需加入某种助剂。

以上过程称为UF的调制(简称为调胶)。

[填空题]

38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

参考答案:

三聚氰胺树脂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简称,它是由三聚氰胺与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成缩聚而成的高聚物。

[填空题]

39脲醛树脂的优缺点以及其用途?

参考答案:

优点:

固化后胶层物色,工艺性能好,成本低廉,并具有优良的交接性能和较好的耐湿性。

耐光性好,毒性较小,可室温或加热固化,

缺点:

释放有毒的游离甲醛,对沸水的抵抗力较弱,胶膜易于老化,性能脆,强度较低。

用途:

生产人造板的主要胶种,既可用于交接木材和非木材材料,有可用于浸渍纸张做人造板的表面装饰材料。

[填空题]

40写出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加成反应方程式,解释为什么在弱碱和中性下进行反应?

参考答案:

方程式:

当1mol尿素与<1mol的甲醛反应生成一羟甲基脲H2N-CO-NH2+HCHO—→H-NH-CO-NH-CH2-OH;当1mol当尿素与>1mol的甲醛反应生成二羟甲基脲、三羟甲基脲H2N-CO-NH2+2HCHO—→HO-CH2-NH-CO-NH-CH2-OH。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加成反应一般在弱碱性或中性条件下因为只有在中性至碱性的结介质中,尿素和甲醛才能稳定的生成羟甲基脲,而在酸性条件下羟甲基脲会进一步缩聚生成次甲基脲和次甲基醚键连接的化合物,平衡不能达到,不能充分羟甲基化,故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加成反应一般在弱碱性或中性条件下

[填空题]

41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形成树脂化反应的可能途径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羟甲基脲中的羟基和尿素中的氨基活一羟甲基脲中的氨上的活性氢原子作用脱去一分子水。

2.羟甲基脲的羟基和另一羟甲基脲中的羟基相互作用脱掉一分子水形成醚键。

3.羟甲基脲中的羟甲基和另一羟甲基脲的羟基相互作用脱掉一分子水和一分子甲醛形成次甲基键。

这三个途径主要是以第一个途径为最可能反应途径。

[填空题]

42脲醛树脂交接制品中释放的甲醛来源?

参考答案:

胶接制品所释放的甲醛来源:

(1)UF树脂中的游离甲醛;

(2)树脂固化中分解的甲醛;

(3)木材等被胶接材料所释放的甲醛。

[填空题]

43影响脲醛树脂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怎样影响的?

参考答案:

1)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

但个摩尔比太低的时候只能生成一羟甲基脲然后缩聚只能得到线型结构的树脂,而当摩尔比增大时能生成一羟甲基脲和二羟甲基脲从而形成立体结构的树脂;同时摩尔比还会影响到树脂中的游离的羟甲基从而影响到胶黏剂的耐水性;游离甲醛的含量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

摩尔比增加,UF中的游离甲醛含量也增加,这是因为不论是加成反应还是缩聚反应,尿素分子中氨基剩余氢原子的反应活性,随着引入羟甲基数量的增加而依次降低。

故,甲醛摩尔数越高,即游离甲醛过量越多,残存于UF中成为游离的甲醛含量就越高。

以及胶黏剂的固化时间都和摩尔比有关、随尿素与甲醛摩尔比的增加而缩短;

2)反应介质的PH。

PH值在7.5以上时,很少发生缩聚反应,但加成反应在此附近开始,且反应速度随PH值的升高而加快;

但当PH值达到11-13时,一羟甲脲和二羟甲脲的形成极慢,导致羟甲基化不完全,游离甲醛含量升高及影响其它性能;碱性条件下缩聚时,羟甲基之间不能直接形成次—CH2—,而是缩聚脱水形成二次甲基醚键(—CH2—O—CH2—),它又进一步分解放出甲醛,形成—CH2—,反应速度很慢;

PH值降低(酸性越强),缩聚反应越快,易生成不含羟甲基的聚次甲脲沉淀,游离甲醛含量增加,树脂适用期缩短,水混和性降低。

加成反应时采用弱碱,缩聚时采用弱酸,保存是采用弱碱最佳。

3)反应温度。

对反应速度、游离甲醛含量胶树脂贮存稳定性等的影响较为明显;过高(酸性介质),出现凝胶,易形成次甲脲沉淀;过低,反应时间过长,树脂聚合度低、粘度低等。

应视各反应阶段的具体条件而定,酸性加成阶段,应为40-60℃,碱性加成阶段,应为80-95℃适宜。

4)反应时间。

关系到树脂的聚合度、游离甲醛含量、粘度及树脂的力学性能等;过短,反应不完全,固体含量低、粘度小、游离甲醛含量高、树脂机械强度低;过长,聚合度过高、粘度过高、树脂水混和性下降、贮存期短。

应考虑反应时间与其它条件的共同作用。

5)原材料的质量。

尿素:

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0.01%。

缩二脲不应超过0.7%游离氨不应超过0.015%

甲醛浓度:

对反应速度有明显影响。

一般工业用甲醛浓度37±0.5%。

甲酸和甲醇含量:

不应高于0.05%-0.1%,另要控制铁含量

[填空题]

44论述降低脲醛树脂甲醛释放量的途径?

参考答案:

(1)从树脂合成入手:

采用低摩尔比U/F;加入能与尿素、甲醛共聚的苯酚或三聚氰胺、双氰胺等;尿素分次加入;改变反应pH值等反应条件。

(2)从调胶入手:

加入甲醛结合剂(捕捉剂),如尿素、三聚氰胺、间苯二酚、对甲苯磺酰胺、各种过硫化物等含单宁的树皮粉、豆粉、面粉、聚乙酸乙烯乳液等。

(3)从热压工艺入手:

热压温度愈高,成品中的游离甲醛愈少;热压时间愈短,成品中的游离甲醛愈多;板坯含水率愈高,成品中的游离甲醛愈多。

(4)从制品后续处理入手:

如封边、贴面;氨气处理、尿素溶液处理等。

[填空题]

45合成脲醛树脂尿素分次加入的好处?

参考答案:

1降低游离甲醛的量

2可以改善脲醛树脂的质量

3延长保质期

4提高树脂贮存稳定性

[填空题]

46脲醛树脂中如何控制反应程度确定反应终点?

参考答案:

1.根据树脂溶液与水的相溶性的变化来确定反应终点

2.以粘度确定反应终点

3.反应时间

4.折光系数

[填空题]

47固化剂的选择原则,以及常用的固化剂有哪些?

参考答案:

选择原则:

(1)根据不同的用途要求和气候条件进行适当的选择。

(2)根据pH值来选择的固化剂:

固化后的胶层pH值不宜过低或过高,一般胶层的pH值在4-5之间,其胶合性能最理想。

pH值过低,胶层易老化,过高会造成固化不完全。

(3)根据胶接制品的工艺要求选择。

(4)固化剂应无毒、无污染、水溶性好、价格低廉。

常用的固化剂:

(1)酸类固化剂:

草酸、磷酸、苯磺酸、酒石酸、柠檬酸、无水苯甲酸等;

(2)酸性盐类:

氯化铵、氧化锌、硫酸铁胺、盐酸苯胺等。

不宜采用强酸固化剂,但强酸性盐(尤其是强酸铵盐,如氯化铵、硫酸铵)可行。

[填空题]

48填充剂的作用,以及常用的填充剂?

参考答案:

作用:

降低成本、提高UF初粘性、减少UF渗透量、延长适用期、降低内应力、减少UF体积收缩率、提高耐老化性、降低游离甲醛含量等。

常用的填充剂:

淀粉类(常用的有面粉、淀粉、高梁粉、木薯粉等);蛋白质类(常用的有豆粉和血粉);纤维素类(常用的有树皮粉、花生壳粉、木粉、水解玉米芯粉等);矿石粉类(石英粉、白垩土粉、高岭土粉等)

[填空题]

49发泡剂的作用以及常用的发泡剂?

参考答案:

作用:

减少胶黏剂的用量,降低用胶成本。

常用的发泡剂:

血粉,明胶等。

[填空题]

50脲醛树脂的改性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UF树脂胶粘剂的缺点:

耐沸水性差,不能用作室外人造板;耐老化性差;胶接制品有甲醛释放,污染空气。

脲醛树脂的改性方法:

1)合成过程:

分子内部改性——共聚

和分子外部改性——共混;

2)合成后:

加入各种改性剂

主要改性研究工作方向:

1)提高耐水性,缩聚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苯酚,间苯二酚等使之共聚,产生耐水性的共聚体

2)改善老化性。

交接木材表面光滑平整,是当的加入热塑性树脂降低树脂的脆性,并且加入各种调料盒适当的加入固化剂。

3)降低游离甲醛。

4)改善脲醛树脂的胶接强度:

可加入苯酚、间苯二酚、三聚氰胺等,起增强作用

[填空题]

51脲醛树脂易老化的原因及改良的措施?

参考答案:

老化原因:

1)缩聚脱水反应:

树脂固化后仍然进行缩聚脱水反应,

2)收缩产生应力作用:

胶层存在游离羟甲基:

不断地吸收大气中的水份或放出水份,在反复干湿的情况下,即收缩-膨胀应力的作用下,引起胶层的老化;

3)外界环境影响(大气中的水、热、光等)使树脂分子断裂,导致胶层老化。

4)固化剂的浓度、加压压力、木材表面的粗糙程度等都是引起树脂老化的因素。

改良措施:

交接木材表面光滑平整,是当的加入热塑性树脂降低树脂的脆性,并且加入各种调料和适当的加入固化剂。

①工艺方面:

被胶接木材表面平整光滑,尽量减少凸凹不平,以免胶液分布不均而形成过厚的胶层,在表里收缩不均匀的情况下产生开裂。

②对脲醛树脂的改性:

加入热塑性树脂(降低树脂交联程度,脆性下降,挠性增加)。

③在树脂中加入填料:

如豆粉、小麦粉、木粉、石膏粉等,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④适当使用固化剂:

固化剂的酸性愈强,虽然可以明显地缩短树脂的固化时间,但也相应地促使胶压后树脂的迅速老化。

一般以氯化锌或氯化铁等作固化剂,效果较好。

[填空题]

52简介传统三段式脲醛树脂合成工艺特点并予以解释。

参考答案:

主要要点:

传统三段式UF合成工艺为:

(弱)碱-(弱)酸-(弱)碱工艺。

特点:

(1)加成反应:

在(弱)碱性性下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羟甲基,为缩聚提供足够的活性基团;

(2)缩聚反应:

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具有一定分子量(或粘度,或缩聚程度均可)的脲醛树脂聚合物;

(3)贮存:

最后在弱碱性条件下(或中性条件下)进行贮存,保证脲醛树脂具有一定的贮存期和贮存稳定性。

[填空题]

53三聚氰胺胶黏剂的品种和用途,以及优缺点?

参考答案:

品种:

三聚氰胺浸渍树脂、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浸渍树脂和尿素甲醛浸渍树脂。

优缺点;

(1)胶接强度很高、化学活性较大;

(2)固化快:

无需加固化剂即可加热固化和常温固化;

(3)热稳定性好;

(4)硬度和耐磨性较高;

(5)耐沸水性、耐化学药物性、电绝缘性均较好;

(6)胶层脆性高,易破裂:

常用改性的三聚氰胺树脂胶;

(7)贮存期短:

经改性后可延长贮存期,或制成粉状产品;

(8)价格高:

只作为浸渍树脂用。

[填空题]

54甲阶酚醛树脂

参考答案:

可溶性易溶于水,分子量小的线型酚醛树脂,含有一定量的活性羟甲基是各种不同聚合度(分子量)树脂的混合物,线型,加热或加促进剂可使缩聚反应加速,最终形成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树脂。

木材工业用酚醛树脂胶粘剂是甲阶酚醛树脂。

[填空题]

55乙阶酚醛树脂

参考答案:

是指甲阶酚醛树脂经加热或长期贮存,树脂分子量较高(1000左右),聚合度6-7,可部分溶于丙酮、乙醇等溶剂,具溶胀性,加热可软化,冷却后变脆。

[填空题]

56丙阶酚醛树脂

参考答案:

是乙阶酚醛树脂继续反应缩聚而得到的最终产物,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机械强度、耐水性、耐久性均很好。

[填空题]

57酚醛树脂

参考答案:

是酚类与醛类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而得到的合成树脂的统称。

而木材工业中所用的酚醛树脂常指由苯酚和甲醛缩合反应生成的树脂。

分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种(摩尔比、pH)。

[填空题]

58酚醛树脂的固化机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羟甲基与酚核上邻位及对位活性点之间通过SN2(两个分子的亲核取代)反应生成次甲基键;

2)由羟甲基之间的SN2反应生成二次甲基醚键;

3)羟甲基与羟甲基酚的邻位及对位活性点之间通过SN2反应生成次甲基键;

4)通过亚甲基醌的SN1(1分子的亲核取代)反应生成次甲基键。

[填空题]

59简述苯酚与甲醛摩尔比对酚醛树脂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影响初级结构产物

2.影响树脂分子量

3.游离酚和游离醛的含量

4.固化时间

理论上形成热固性PF:

//苯酚与甲醛摩尔比为1∶1.5。

实际合成热固性PF:

//常使用过量的甲醛,以提高胶接强度和耐久性。

1)初级产物的分子结构:

①P与F摩尔比=1:

1:

邻羟甲基酚、对羟甲基酚(含量较多)。

②P与F摩尔比=1:

2:

二羟甲基、三羟甲基酚。

三羟甲基酚含量随P与F摩尔比减小而增加。

2)缩聚反应速度:

随甲醛对间甲酚摩尔比增加,树脂化时间增加

3)树脂分子量:

除受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甲醛缩聚次数等的影响外,还受苯酚与甲醛摩尔比的影响,而树脂分子量是影响湿润性和胶接强度的重要条件

4)游离酚和游离醛含量:

除受催化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外,还受摩尔比的影响,游离酚、游离醛含量随甲醛摩尔数的增加而降低

5)树脂固化时间:

甲阶酚醛树脂的固化时间随甲醛摩尔数的减少而延长(固化速度随甲醛量的增加而加快)。

[填空题]

60述热固型酚醛树脂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它质量的因素?

参考答案:

首先将甲阶酚醛树脂有室温缓慢加热至110~120度,增加树脂的分子量。

相邻的甲基缩聚,并且羟甲基的与苯环上的活性氢失水缩合,此时还是甲阶酚醛树脂。

然后温度由120度升高到140度,醚键缩合成次甲基键连接,同时羟甲基和活性氢继续缩合此时形成的是乙阶酚醛树脂,呈半固化状态。

最后升温到170~200度,进一步形成聚亚甲基醌。

这些聚亚甲基醌在200~230下聚合成丙阶酚醛树脂。

影响质量的因素有:

温度,树脂浓度,摩尔比,添加剂。

第一步:

室温至110~120℃;分子量进一步增长;羟甲基失水缩聚形成次甲基醚键,羟甲基与苯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