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高血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400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常识高血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健康常识高血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健康常识高血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健康常识高血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健康常识高血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健康常识高血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健康常识高血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常识高血压.docx

《健康常识高血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常识高血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常识高血压.docx

健康常识高血压

健康常识------高血压病

一、什么是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二、为什么会得高血压病

1、高血压与遗传有关。

许多临床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病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其子女也是高血压病的高发人群。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父母均有高血压的子女其高血压发生率为45%,父母仅一人有高血压的子女其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8%,而父母均无高血压的子女其高血压发生率为3%。

这一方面说明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比普通人要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其子女并非百分之百都会患高血压病。

有学者认为,遗传性高血压患者有两种类型的遗传基因:

一是具有高血压病主基因,这些人随着年龄增长或迟或早会发生高血压;二是具有高血压副基因,这些人如果避免不良生活方式或生活习惯等外因的参与,则不会发生高血压

2、血压与身体肥胖超重有关

肥胖者患高血压病的几率比较高,有关资料显示,25岁至40岁以下人群,正常体重下患病率为11.3%,而肥胖者患病率达到44.5%;40岁至60岁年龄段,正常体重患病率29.1%,而肥胖者则高达54.1%:

60岁以上年龄段,正常体重的人患病率为54.2%,而肥胖者则高达72.1%。

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3、血压与口味过重,摄入食盐较多有关

摄入食盐较多者是一个突出人群,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类人患高血压病的几率较高。

这是因为高钠可使血压升高,低钠有助于降低血压,而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在严格限制摄盐后,血压有所下降。

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肪酸比值过低,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血压与长期大量吸烟有关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

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且易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所以,在防治高血压的过程中,应大力宣传戒烟。

6、血压与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大有关

调查发现,长期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者患高血压病的较多。

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例如驾驶员、证券经纪人、售票员、会计、医生、公司职员以及新闻工作者等人群,这些人生活很不规律,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较大,加上缺少体力活动和锻炼,其发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

事实上大脑和神经系统对调节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在精神紧张时,除了血压上升,人们还常常会感到心跳加快,这是交感神经活跃的迹象。

神经的主要作用在于顺应生物体的突然变化,所以血压在急升急降时神经活动的伴随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是否易患高血压这一问题,医学界至今未有定论。

但是在动物试验中,确实已发现如果动物长期被施以疼痛刺激或置于噪音环境中,精神的高度紧张将最终引起血压升高。

由此推测,人类在精神压力过重时由于交感神经的过分活跃也可能助长血压的上升。

本来人体内有一种调压神经,它的作用是在血压过高时降低血压,在血压过低时抬高血压,从而使血压的变动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

但是如果血压长期处于高值状态,调压神经就可能把高值血压当成正常值,将高血压认为是正常血压。

这样一来,调压神经就不再作降压调整,血压被维持在高值水平。

在动物试验中我们看到,如果切除调压神经,血压则明显升鬲,而且摆动的幅度特别大。

生物体内的调压神经分布于内颈动脉和外颈动脉分开处和大动脉弓部。

7、女性闭经后易患高血压

女性在闭经期前,高血压发病率大大低于男性,重症病率还不到男性的三分之一。

这是因为女性荷尔蒙中的雌激素和黄体酮分别具有减缓动脉硬化收缩血管和促进钠的排泄的作用,这两种荷尔蒙都有降低血压的功效。

可是,到了更年期荷尔蒙分泌减少,脑垂体荷尔蒙分泌增多。

这一系列变化破坏了自律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原有的协调性,血压的控制也随之失调。

闭经期间出现的更年期症状和血压不稳定就是这个道理。

三、得了高血压病应该如何正确服药

不少人认为,高血压病诊断容易,治疗也简单。

治疗高血压,无非是每天服一两次药。

实际上,高血压患者服药的学问大着呢!

一、是否服药,一字定终身

一旦确认要服药,患者就必须终身服药。

高血压分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两种。

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病因,如肾病、内分泌肿瘤等,一旦病因去除,患者即不再有高血压,不需要终身服药。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目前暂无法根治,需要终身服药。

一般地说,经不同日数次测压,血压≥150/95毫米汞柱,即需要治疗。

如果患者有以下1~2条危险因素,血压≥140/90毫米汞柱,就需要治疗。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老年、吸烟、肥胖、血脂异常、缺少体力活动、糖尿病等。

如果停用降压药物,血压就会或迟或早地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就会增加。

因此,高血压病必须坚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治疗。

二、何时服药,时辰有讲究

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不是恒定的,存在着自发性波动。

研究表明,上午8~10时和下午3~5时,血压最高。

一般药物的作用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3小时达高峰。

因此,上午7时和下午2时服降压药最合适。

当然,我们还可将服药时间进一步简化,起床后即服药,若中午不休息,则在午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

夜间睡眠时,血压可大幅下降。

高血压患者若白天经常忘了服药,而在晚上临睡前服用降压药,有可能导致血压在夜间降得太低。

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因此诱发缺血性中风。

三、服什么药,目标要认清

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每降低1O~14毫米汞柱,舒张压每降低5~6毫米汞柱,可使中风减少2/5,冠心病减少1/6,人群总心血管事件减少1/3。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若血压未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必要措施,如加大剂量、联合用药、换药等。

为使血压在一天内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提倡使用长效制剂,逐渐淘汰短效药,避免人为造成血压不稳定。

长效制剂每天服用一次,任何时间服用均可(早晨起床后服药最合适),但每天服药的时间宜固定。

不过,长效制剂往往价格昂贵,目前普及有困难。

一些价廉物美的中效药(每日服用1~2次)值得推荐,如尼群地平、安替洛尔等。

四、高血压患者服药有什么要注意的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为合理使用降压药,服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擅自乱用药物。

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机制也不一样。

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其发病机制也不完全一致。

若降压药的选择不合理,降压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

有时会误以为降压药不灵。

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按病情轻重和体差异分级进行。

二忌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受服药。

一些患者无不适感时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

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完全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若继续服药很危险,加量服用危险。

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三忌单一用药。

除轻型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

联合用药的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药物不良反应。

四忌降压过快、过低。

一些高血压患者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种认识是错误的。

短期降压幅度最好不要超过原血压的20%,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患者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等严重后果,这种现象在老年人尤为多见。

五忌间断服降压药。

一些患者血压升高就服药,血压降低就停药,这种观点非常错误。

血压控制好了,那是药物作用的结果,但导致血压异常的身体因素仍然存在,所以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就需长期服药。

六忌无症状不服药。

约50%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等到有了症状才吃药,可能已经很危险了。

建议3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要监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的,每周监测两次;血压尚未控制稳定的,每天都要测量。

七忌频繁换药。

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偶尔波动,建议临时再加用一些降压药,但不推荐反复换药,每药物起到稳定的降压作用都需一定的时间。

此外,降压药物若没有明显副作用且血压控制满意,可长期使用,没必要更换,否则机体易产生耐药性。

八忌临睡前服药。

降压药物的使用时间应根据血压动态监测的结果决定,如果是夜间血压高,应该晚上吃;如果是白天血压高,应该早上吃;如果是凌晨血压高,应该使用长效制剂。

绝数患者是白天血压高,如果不恰当地晚上用药,反而容易引起低血压、器官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九忌单纯依赖降压药物。

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低盐低脂饮食,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控制体重等。

十忌降压治疗不达“标”。

血压越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也越高。

2004年全国高血压普查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仅为6.1%。

因此,实现降压达标是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关键。

一般高血压患者要求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人收缩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出现蛋白尿者,血压需要低(小于125/75毫米汞柱)。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注意什么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禁忌有:

1、酒,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

大量、长期饮酒,更易诱发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戒酒。

2、浓茶,尤其是忌饮浓烈红茶。

因为红茶中所含的茶碱最高,可以引起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适,从而使血压上升。

而饮清淡绿茶则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治疗。

3、狗肉,但大部分属阴虚阳亢性质,狗肉温肾助阳,能加重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病情。

其他类型的高血压,或为肾阳虚,虚阳上扰,痰火内积,瘀血阻络等,食用狗肉或躁动浮阳或加重痰火或助火燥血,均与病情不利。

所以不宜食用。

4、多盐,钠溜留可引起细胞外液增加,心排出量增多,血压上升。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限制盐量的摄入。

5、辛辣和精细食物,易导致大便秘结,患者排便时,会使腹压升高,血压骤升,诱发脑出血,所以高血压患者禁用辛辣和精细食物。

6、动物蛋白质(如动物肝脏、蛋类)的摄入,因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

平常饮食可选用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鱼肉、牛奶等。

某些蛋白(如氨基乙黄酸、酪氨酸等)有降压作用。

7、高热能食物(葡萄糖、蔗糖、巧克力等)可诱发肥胖,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

高血压患者多合并有超重或肥胖。

所以,本病患者饮食上应限制高热能食物。

六、糖尿病七戒律

过去人们常说,对于糖尿病没什么什么办法了,只能“养”着了,少吃糖就行了。

可少吃糖就可以了吗?

显然只是这样是不行的。

其实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只靠少吃糖,糖尿病作为“百病之源”,可以引起多器官并发症。

为此专家对糖尿病患者提出了“七条戒律”,要求糖尿病患者遵守:

  1、要控制饮食,但节食不要过度

  饮食治疗不等于“饥饿疗法”,而是在保证患者生理活动所需的前提下,适当限制食物总热量,同时保持营养平衡。

  2、要运动,但运动不能过度

  运动要循序渐进,否则适得其反。

剧烈运动可兴奋交感神经,导致胰岛素抗拮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

严重高血糖、合并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活动期眼底出血等患者都不适合运动。

3、要放松心情,不要担忧、焦虑过度

  糖友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安,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引起血糖波动过大。

4、降糖是必须的,但也要注意定期测血糖,降糖也是不能过度的

  糖尿病患者较担心出现高血糖,可是严重低血糖的危害比高血糖更甚。

轻者易心慌、头晕、无力,重者导致昏迷乃至死亡。

5、服用药物是不需的,但是对药物依赖过度也是不行的

  药物只是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若不注意控制饮食、运动,即便药物再好,也很难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因此,治疗糖尿病不能完全依赖药物,还要注意饮食、运动、心理调节。

6、应该适当减肥,但也不能减肥过度

  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减肥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降糖药物的疗效,但也应以符合标准体重为宜。

过度消瘦会导致营养状况恶化、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下降,也会增加低血糖的危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