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7049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2.doc

渝水〔2013〕8号

重庆市水利局

关于开展防汛抗旱基础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水利(水务)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汛抗旱视频工作会议精神,夯实防汛抗旱基础工作,提高防汛抗旱指挥能力,经研究,决定开展防汛抗旱基础数据的复核、确定和标识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内容

(一)确定或复核辖区内所有河道水文(位)站和有防汛任务临河场镇等重要防汛抗旱断面的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及旱限水位(以下简称河道“五线”水位);确定或复核辖区内所有水库汛限水位、旱限水位,收集死水位、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以下简称水库“六线”水位)和水位库容曲线。

确定方法参照附件1和附件2。

(二)根据已收集、确定和复核的上述河道“五线”水位、水库汛限水位、旱限水位、设计洪水位等进行标识设置。

(三)开展新建水文(位)站的河道测流大断面测量和测洪工作。

(四)选定城镇防汛特征参照物并开展高程引测工作。

(五)按照《重庆市水文巡测技术标准》开展水文(位)站的流量巡测工作。

二、工作要求

(一)请各区县在1月30日前将开展此项工作的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报市水文局(详见附件4)。

(二)市管集雨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五线”水位成果和大型、跨区县的中型水库的“六线”水位成果,请于2013年4月30日前汇总报市水文局,其他基础数据请于7月30日前报市水文局。

(三)市管河流的旱限水位、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大型、跨区县的中型水库的旱限水位、汛限水位由各区县(自治县)水利(水务)局审核后,在4月30日前报市水利局批准。

其他河流的旱限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和其他水库的旱限水位、汛限水位由各区县(自治县)水利(水务)局审核后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批,并在8月30日前报市水利局备案。

(四)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河道“五线”水位和水库汛限水位、旱限水位、设计洪水位等标识设置工作。

(五)各水文(位)站及有防汛任务临河场镇的防汛特征参照物高程引测成果请于10月30日前汇总报市水文局。

(六)今年年底前将水文(位)站水文巡测资料进行在站整编初审后汇交到市水文局。

以上各项工作成果请按附件5、6、7、8、9要求填写。

所有水位及防洪参照物的高程均统一为黄海高程,测量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技术要求。

此次开展的防汛抗旱基础工作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大,各区县(自治县)水利(水务)局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工作小组,由区县(自治县)防办、水文局(站)、河道、水利、水库管理等相关单位共同负责,合理分工、各司其责,确保工作按时按量完成。

市水文局作为此项工作的技术指导单位,将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并完成技术成果的审核和汇总。

市水利局将不定期对此项工作进度和质量进行书面通报。

联系人:

邱鹏、黎春蕾,联系电话:

89079192。

附件:

1.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

2.旱限水位(流量)确定办法

3.防汛抗旱特征水位标识设置要求

4.区县工作组相关责任人名单

5.警戒水位、保证水位、旱限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成果汇总表

6.水库死水位、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汛限水位、旱限水位汇总表

7.防汛参照物高程成果汇总表

8.大断面成果汇总表

9.水库库容曲线成果汇总表

10.水文(位)站点统计表

重庆市水利局

2013年1月24日

附件1

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

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办法

警戒水位是指可能造成防洪工程或防护区出现险情的河流和其它水体的水位。

警戒水位是区县人民政府启动防汛VI级预案的重要依据。

保证水位是指能保证防洪工程或防护区安全运行的最高洪水位。

保证水位是区县人民政府启动防汛II级预案的重要依据。

防洪水位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该场镇防洪标准,推算到重要防洪断面上对应的水位。

历史最高洪水位是指通过洪水调查得到的在历史上已发生洪水中最大洪水对应的洪水位。

一、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确定

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的确定应根据防洪工程和防护区的防洪安全要求,并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针对我市各区县间自然、社会、经济等差异很大,河流众多,水文情势也不尽相同的特点,确定警戒水位、保证水位时除了应考虑自身的防洪组织与抢险能力以及和城建、交通、国土等部门的协调因数外,主要应考虑现有堤防的防洪能力和防护区内重点特殊部位,现提供确定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的原则和方法,供参考。

(一)按堤防实际防洪能力控制

按照警戒、保证水位的定义,堤防设计防洪标准及相应的行洪能力是确定警戒、保证水位的重要依据。

考虑到我市一些城镇堤防多为分段修筑,且前些年大多数堤防没有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因此,各地可根据堤防的实际防洪能力加以确定。

对有城区或乡镇堤防的地区,可在堤防设计或实际防洪标准相应水位(不包括风浪超高)以下1.0米左右确定保证水位,其警戒水位可根据堤防筑坝材料、坝型、防冲能力、洪水变幅、涨率以及防汛抢险时限,洪水预报有效预见期等因素确定。

并计算出相应的频率(重现期)。

(二)按防护区内重点特殊部位控制

以防护区内重点设施,重点防护对象为控制是确定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的又一重要依据。

这里重点设施,重点防护对象主要指铁路及桥梁、路基;高等级公路及重要的交通战备公路、桥梁、机场;跨江河的输水、输油、输气管道;不耐淹的省级以上文物古迹;国家级、省级旅游风景区;非农业人口集中居住城镇;耕地面积10万亩以上或农业人口5万人以上的防护区;重要的工矿企业等。

对防护区内有重点设施,重点防护对象的地区,可在重点设施,重点防护对象水位以下2.0米左右确定为保证水位,警戒水位的确定可根据防护对象的重要程度、洪水变幅、涨率以及防汛抢险时限,洪水预报有效预见期等因素确定。

并计算出相应的频率(重现期)。

此外,涉河的重要乡镇、场镇确定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时,对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农村地区,其相应的洪水频率警戒水位可在10~20%、保证水位可在5~10%,对无防洪能力的城镇,警戒水位可在20%,保证水位在10%。

(三)按河道水文(位)站控制

水文站的警戒、保证水位,只单纯反映河流的洪水趋势,与城镇及防护区并无直接的联系,但确定好水文(位)站的警戒水位、保证水位能更好地与防护目标的警保水位相协调、平衡。

水文(位)站的警戒水位可以统一用10%,保证水位用5%,在计算成果基础上与流域内防护区重点特殊部位、堤防工程的警戒水位、保证水位对比分析,协调后确定水文(位)站的警戒水位、保证水位。

确定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的几点说明:

1.警戒、保证水位的频率(重现期)对无任何防护能力的地区也不能大于等于50%。

2.对于山区或洪水变幅大的地区,标准可高一些,对平原区或洪水变幅不大的地区,标准可低一些。

3.关于已有设计洪水成果的引用问题。

本次分析,对于凡已经长江委和市水利局审查通过的设计洪水成果(城镇或水文站)可以直接采用其洪水计算参数。

但直接采用设计成果均应注明原设计单位及成果提交年份。

二、防洪水位确定

要确定防洪水位首先要明确防洪标准。

根据城市等级和乡村防护区等级的不同,防洪标准不同。

《防洪标准(GB50201-94)》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各场镇可根据该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防洪标准。

防洪标准确定后,再具体到每一条河流对应的重点防洪断面,根据已确定的防洪标准,转化成对应的水位即可。

三、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

历史最高洪水位以历史洪水调查为基础,对最高一次洪水的洪痕进行引测得到。

(一)历史洪水调查定义

历史洪水调查是指通过实地访问、调查和历史文献的考证等方式对某河段历史上发生的大洪水的水位、流量、重现期和发生情况的考察。

(二)历史洪水调查意义

历史洪水调查可以补充水文站网定位观测之不足,有助于了解大洪水的发生规律和洪水分析计算。

(三)历史洪水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洪水发生时间(年、月、日);洪痕高程和洪水水面线;洪水涨落过程;河道过水断面和河床糙率;雨情、灾情和流域地形等自然地理情况;洪峰流量分析计算和洪水过程线的推求;洪水重现期的考证分析。

(四)历史洪水调查方法

某河段历史上发生的大洪水的水位、流量、重现期和发生情况的考察。

调查方式有实地访问、调查和历史文献的考证等。

多数河流的沿岸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村镇和世代定居的人们。

通过访问,可以了解他们亲身经历的或祖辈流传下来的历史大洪水的情况。

在有些河岸的建筑物或岩石上有古人在大洪水发生后刻记的洪痕位置和记述发生日期的壁字、题记等,这些刻记是宝贵和可靠的历史洪水资料。

中国历史文献如史书、实录、档案、地方志和一些关于河道和地理专著中,也有大量有关洪水及其灾害的记载。

查阅这些记载,也能得到有关历史洪水的资料。

长江上游1870年特大洪水就是通过大量历史文献和文物资料的考证而查明的,这是长江上游干流河段近千年来的一次最大洪水。

中国的少数河段,开始探索由历史洪水遗留下来的淤积物和为其所掩埋的文物,并以此推估洪水位高程和洪水的重现期。

  

把河段上各调查点的洪痕水位,连成各次洪水的最高水面线,并确定某次历史洪水在指定断面的最高水位和水面比降值。

若调查的河段位于水文站附近,利用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外延曲线,由洪痕水位确定其洪峰流量,是比较可靠的方法。

当必须用水力学公式计算洪峰流量时,水力参数的采用应慎重。

用单河段资料推算的各次洪峰流量,要作合理性检查。

(五)历史洪水洪峰流量估算方法

1.当调查河段附近有水文站时,可将调查洪水位推算至水文站,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求洪峰流量。

2.当调查河段无水文测站,洪痕测点较多,河床稳定时,一般可用比降法推算洪峰流量。

3.当调查河段较长,洪痕点较少,河底坡降及过水断面变化较大时,一般可采用水面曲线法推算洪峰流量。

有条件时,可采用几种方法估算洪水的洪峰流量,经综合比较,合理确定。

(六)洪水位确定方法

根据调查所得的洪痕,使用测量方法,从国家基本水准点进行引测,得到相应的水位。

附件2

旱限水位(流量)确定办法

1总则

1.1为统一旱限水位(流量)的确定办法,以推进全国江河湖库干旱预警,科学指导抗旱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1.2旱限水位(流量)指江河湖库水位持续偏低,流量持续偏少,影响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用水安全,应采取抗旱措施的水位(流量)。

1.3旱限水位(流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江河湖库的主要用水需求,以其最高(大)需求值作为确定依据,以便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

1.4旱限水位(流量)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简便、实用的原则。

2江河旱限水位(流量)的确定

2.1江河旱限水位(流量)的确定应依据用水类型及方式,选择城乡供水、企业生产、农业灌溉、交通航运或环境生态等用水需求作为主要分析因子,并结合河道特点,确定水位或流量作为主要旱限指标。

2.2旱限水位取城乡取水口高程、通航保障水位或河段需水流量对应水位等主要分析因子的最高值,并适当考虑一定幅度的超高。

河段需水流量由城乡供水、企业生产、农业灌溉或环境生态等分析因子的用水总量进行换算确定。

其中,城乡供水依据用水定额或水厂实际取水量确定,农业灌溉用水依据灌溉设计保证率确定,企业生产取水依据企业年产值和规模用水定额确定,环境生态需水采用一定比例径流量等方法确定或引用有关成果。

2.3旱限流量采用城乡供水、企业生产、农业灌溉或环境生态等分析因子的用水总量进行换算确定。

2.4天然湖泊旱限水位的确定参照江河旱限水位确定办法执行。

3水库旱限水位的确定

3.1水库旱限水位的确定应考虑水库所承担的城乡供水、企业生产、农业灌溉、交通航运或环境生态等主要供水任务,并结合一定设计来水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3.2水库旱限水位应以逐月滑动计算的水库应供水量与死库容之和最大值所对应的水库水位作为依据,并考虑库内取水设施高程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水库应供水量应依据水库供水设计标准、用水需求及抗旱工作要求,选择一月或数月作为干旱预警期,并考虑干旱预警期内设计来水和用水需求,逐月滑动计算确定。

4旱限水位(流量)确定示例

4.1某河段旱限指标的确定

4.1.1用水需求

(说明用水需求种类及调研部门)

据XXX单位调研,某河段具有取水、航运、生态等用水需求。

4.1.2指标选择

(说明旱限指标选择原因)

由于某河段径流量基本能够满足用水需求,干旱影响主要考虑通航保障水位、城市取水口高程及环境生态流量对应水位,因此,采用水位作为旱限指标。

4.1.3指标确定

(说明指标确定依据)

(1)通航保障水位

据XXX单位调研,某河段需要保证5000吨级以上船舶通航,河段对应水位至少应达到8.10米。

(2)城市取水口高程

据XXX单位调研,某河段附近有三座自来水厂,取水口对应河段水位分别为7.20米、6.60米和7.00米。

(3)环境生态流量对应水位

据XXX单位分析,某河段环境生态流量按枯水年河段连续最小7天平均流量考虑,为5500立方米每秒,对应河段水位为6.60米。

依据江河旱限水位确定办法,某河段旱限水位采用上述水位的最高值8.10米。

4.2某水库旱限水位的确定

4.2.1用水需求

(说明用水需求种类及调研部门)

据XXX单位调研,某水库主要承担城市供水、农业灌溉、环境生态等供水任务。

依据水库供水设计标准、用水需求及抗旱工作要求,确定1个月为干旱预警期。

4.2.2指标确定

(说明指标确定依据)

(1)城市供水

据XXX单位调研,城市供水包括居民生活及工业生产用水,各月用水量见表1。

(2)农业灌溉

据XXX单位调研,水库灌区面积30万亩,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依据作物种类及生长季节,计算各月灌溉用水量见表1。

(3)环境生态

据XXX单位分析,环境生态年需水量取入库年径流量的10%,每月均为0.06亿立方米,见表1。

各月用水总量为各月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及环境生态需水之和,见表1。

(4)水库来水

据XXX单位调研,水库偏旱年景来水按75%设计频率考虑,各月来水量见表1。

(5)水库应供水量

各月水库应供水量为月用水总量与来水量之差。

当来水量大于月用水总量时,表示水库未来来水量满足用水需求,水库应供水量为零。

各月计算结果见表1,其中最大应供水量为3月份的0.13亿立方米。

依据水库旱限水位确定办法,最大应供水量加上死库容为0.86亿立方米,相应库水位为98.25米,该水位高于水库南、北干渠渠首取水口高程95.42米、93.38米。

综合考虑某水库旱限水位取上述水位最高值98.25米。

表1某水库应供水量逐月滑动计算结果

单位:

亿立方米

项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城市

供水

0.11

0.10

0.11

0.10

0.10

0.10

0.11

0.11

0.11

0.11

0.11

0.11

农业

灌溉

0.00

0.14

0.00

0.00

0.00

0.12

0.00

0.48

0.00

0.00

0.00

0.00

环境

生态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用水

总量

0.17

0.30

0.17

0.16

0.16

0.28

0.17

0.65

0.17

0.17

0.17

0.17

水库来水

0.32

0.25

0.04

0.11

0.32

2.09

1.37

0.55

0.46

0.61

0.18

0.18

应供水量

0

0.05

0.13

0.05

0

0

0

0.10

0

0

0

0

附件3

防汛抗旱特征水位标识设置要求

防汛抗旱特征水位的标识设立,是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识推荐设置为独立标志碑,若无设碑条件可采用刻字标识牌、刷漆等其他形式。

要求牢固、不易损毁、字迹清晰。

为进一步规范设立水位标识,特搜集了部分已设立的水位标识图片,供参考。

一、标识分类

河道断面的防洪特征水位标识包括旱限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五项。

历史最高洪水位需标明发生时间。

水库断面的防洪特征水位标识至少包含旱限水位、汛限水位、设计洪水位三项。

二、标识内容

标识需包含断面名称、水位线、水位▽符号、水位数值(小数点后两位)、特征水位名称、设立单位信息。

三、标识规格

(一)标识碑:

可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等永久性标识牌。

尺寸宽*高*厚为0.4m*1.0m*0.2m,其中地面以上0.6m、地下埋深0.4m。

要求白底、红字、蓝边。

参见图1。

(二)标识牌:

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布设。

要求白底、红字、蓝边。

参见图2、图3。

(三)其他标志:

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布设。

要求白底、红字、蓝边。

参见图4。

图1某水库水位标识碑

图2某河道断面水位标记

图3某河道断面水位标记

图4某河道断面水位标记

—62—

附件4

区县工作组相关责任人名单

序号

区县

姓名

单位

分工

联系方式

1

分管领导

2

协调汇总

3

河道旱限水位填报

4

水库旱限水位

5

防洪参照物高程引测

说明:

请按照实际分工填写联系人,以便联系。

附件5

警戒水位、保证水位、旱限水位、防洪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成果汇总表

序号

水文(位)站或断面(乡镇)

断面类型

所在河流

区县

水文(位)站或断面(乡镇)位置

经度

纬度

警戒水位

保证水位

旱限水位

防洪水位

历史最高洪水位(洪水调查结果)

高程系统

备注

水位

流量

重现期

水位

流量

重现期

水位

流量

水位

流量

重现期

依据

年月日

水位

流量

重现期

举例1

新湾

河道水位站

五布河

XX区

XX区接龙镇新湾村新田湾社

106°49′19.56〃

29°15′57.24〃

205.32

235

5年一遇

205.75

358

10年一遇

202.12

35

205.75

358

10年一遇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自行确定

1958年7月1日

207.5

980

20年一遇

85黄海

 

举例2

XX镇

场镇

场镇

XX溪

XX县

 

 

 

359

500

1年一遇

361.5

800

5年一遇

357.5

361.5

800

5年一遇

经XX单位批准的某单位设计的《XX乡镇防洪规划》

 

 

 

85黄海

 

 

 

 

 

 

 

 

 

 

 

 

 

 

 

 

 

 

 

 

 

 

 

 

 

 

 

 

 

 

 

 

 

 

 

 

 

 

 

 

 

 

 

 

 

 

 

 

 

 

 

 

 

说明:

1.断面类型分为河道水文站、河道水位站、场镇

2.警戒水位、保证水位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后,再推算出对应的重现期。

3.旱限水位、流量至少填写一项。

4.防洪水位根据场镇或水文(位)站断面的防洪标准(多少年一遇)确定,推算其对应的水位和流量。

可引用现有成果,无成果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历史最高洪水位是根据洪水调查获取的最高水位。

可根据被调查人指出的洪痕,进行测量获取。

6.水位数据保存到小数点后两位,流量数据保存为三位有效数字。

附件6

水库死水位、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汛限水位、旱限水位汇总表

区县

序号

水库名称

水库类型

死水位

正常蓄水位

设计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m)

旱限水位(m)

高程

系统

库容曲线

备注

举例

1

XX水库

中型

330.9

333.12

85黄海

有,详见附表7

2

XXX水库

(二)型

287.75

284.5

85黄海

3

说明:

1.水库类型填写为大型、中型、小

(一)型、小

(二)型。

2.其中死水位、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建议直接使用河湖普查成果。

3.库容曲线栏填写有或无,填写有的必须提供相应的库容曲线,并填写后续表格。

4.水位数据保存到小数点后两位,流量数据保存为三位有效数字。

附件7

防汛参照物高程成果汇总表

序号

区县

防汛参照物名称

高程

引测点

高程系统

备注

举例

XX县

XX镇镇政府门口的XXX桥

205.6

XX水文站基点高程

85黄海

距桥面0.5米就超保证水位

 

 

XXX镇广场

 

 

 

 

 

 

XXX单位外黄桷树根

 

 

 

 

 

 

XXX处牌坊脚

 

 

 

 

 

 

 

 

 

 

 

说明:

1.附近有水文(位)站,且已完成三等水准测量引测工作的,参考物高程可从水文(位)站进行引测。

2.附近无水文(位)站,或有站但未完成引测工作的,参考物高程需从国家基本水准点按照三等水准测量进行引测。

3.高程数据保存到小数点后两位。

附件8

大断面成果汇总表

区县

大断面编号

大断面名称

序号

起点距(米)

高程(米)

高程系统

备注

举例

1

XX水位站大断面

左岸

0.5

205.5

85黄海

 

1

1.2

204.13

 

2

1.85

203.15

 

 

12

10.52

205.48

 

右岸

 

 

 

2

XX水文站大断面

左岸

 

 

85黄海

 

 

 

 

右岸

 

 

 

 

 

 

 

 

 

 

 

 

 

 

 

 

 

 

 

附件9

水库库容曲线成果汇总表

区县

序号

水库名称

水位(米)

库容(立方米)

高程系统

备注

举例

1

XX水库

293.25

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