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523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docx

第一章导读文章导读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我们要理清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两条主要线索,认识到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奋斗史。

1840——1919年是中国历史的近代时期,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军民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

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思反侵略斗争的失败教训,进而寻找新的出路。

当代大学生学习我国的近现代历史,一定要认识到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造成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一定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成为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通过学习,我们要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进取精神和人生态度。

二、理论要点阐述

(一)内容结构

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侵华的方式看,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包括宗教势力的渗透。

从侵华的历程看:

经历了一个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进而操纵和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过程。

从侵华格局上看:

由英法占主导多国参与逐步发展为美日争锋,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第二节旨在说明由于外国的入侵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历程选取了“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典型事例。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19世纪中国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壮烈画面。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未发动民众进行甚至压制民众的反侵略斗争;加之中国经济、军事的全面落后,近代前期的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但中国人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主要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前期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两个层面上。

鸦片战争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反思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教训,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开始,到康有为、梁启超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发动“救亡图存”的维新运动,到孙中山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一步步走向觉醒,开始迎接新的曙光。

(二)重大史实阐释

1.三元里抗英

1841年5月29日至31日,在英军占领广州城北越秀山时期,在广州城北约二公里的一个小村庄,爆发了一场三元里民众抗英事件。

广州《停战协定》达成后,有英国士兵到三元里抢劫财物,激起当地民众愤怒。

于是,三元里及其附近乡村的一万多民众组织起来,于5月30日结集,向英军袭击。

他们手持大刀、长矛等传统兵器,采取且战且退,诱敌深入的战术;趁着天降大雨,英军火枪无法射击之便,毙敌数人。

并在5月31日围攻英军驻守的四方炮台。

英军束手无策,只好请清政府出面劝解,民众才撤走。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众保卫家园的战斗。

2.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至25日,钦差大臣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来至虎门,督令将收缴的鸦片二百三十七万斤全部销毁,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

销烟时,先由沟道引水入池,撒盐成卤,然后抛入切开的烟土泡浸,再抛下石灰,鸦片立成渣沫。

等到海水退潮时,启放涵洞,鸦片随浪入海。

广州群众涌向虎门海滩,观看销烟壮举。

外商也多到现场参观,他们有的还向林则徐“摘帽敛手”,以示敬意。

林则徐的行动终于使外商知道,他们的对手是林则徐,而不是以往只打雷、不下雨的一般官员。

虎门销烟以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禁烟的决心!

3.《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江面英国军舰“皋华丽”上签署《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在外国逼迫下签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共有十三款,内容包括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中国向英国赔款二千一百万银元;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地为通商口岸(进行中外贸易的城市);英国商人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需要重新商议等。

割地和赔款对中国来说也是第一次。

4.领事裁判权

又称“治外法权”。

指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管辖的非法特权,它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旧中国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中所规定的侵略特权之一。

始于1843年的中英《虎门条约》和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

领事裁判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主权完整遭到破坏。

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不能理解为一半殖民地、一半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比如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表现在政治上丧失了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司法主权,但清政府依然对全国实行独立地、有效地管理;经济上东南沿海地区的丝、茶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殖民地化,但在中国广大内地,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文化上西方思想虽有一定的输入,但在“中学为体”的思想指导下,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

(三)基本理论

1.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第一,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熟悉《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

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②《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

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五口通商——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其中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料,反映了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

③鸦片战争后,其它主权的沦丧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外国传教士传教权。

第二,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方面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

不同点:

《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马关条约》中设厂的规定。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的新要求,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第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辛丑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对中国构成哪些危害?

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

以武力为后盾的“使馆”成了清朝的太上政府,严重侵犯和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是对中华民族的莫大侮辱;清王朝在京畿战略要地的警备被解除,使北京的大门洞开,方便了帝国主义强盗自由进出;列强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也便于列强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尤其是其中的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辛丑条约》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突出反映了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和奴役,以及对中国人民压迫。

③条约中哪一项内容突出反映了清政府已变成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2.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这一变化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有何的影响。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从中取得了“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从而便利了英国上平倾销到东南沿海,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除了取得“开放沙市、重庆等地为商埠”的特权之外,还取得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这一特权就体现了帝国主义对外资本输出的侵略特征,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目的是逐渐扩大中国市场,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以便大量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而资本输出的表现是列强在中国投资设厂、修路、开矿等,这一方面更加严重地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中国。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教训

中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自卫战争。

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因为:

①清朝封建统治由于日益腐朽,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

②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抵抗派屡屡受压,妥协派日益得势,终于导致战争的节节失利。

③由于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率先实行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蓄谋已久。

④根本原因: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认识:

1战争双方力量对比是胜负的关键之一;

2②战争结局与战争指挥有直接关系。

教训:

落后必然挨打,妥协必败。

4.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

①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把灭洋放在第一位,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具有爱国主义性质,对义和团和广大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有鼓舞和动员作用。

但是,这个口号并不是义和团经过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后提出来的。

是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

②“扶清灭洋”口号继承了人民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所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也反映了不代表新生产力的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封建思想束缚,而只能停留在把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认识阶段。

③“灭洋”虽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具有爱国主义和保国的含义,但是,又把“中国”与“大清王朝”等概念等同,这在主观上反映出义和团不反对清政府和封建制度。

④这一口号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动组织农民参加斗争和壮大声势的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

但是,口号也使义和团在斗争中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未能识破清朝统治的阴谋诡计,致使后来上当受骗。

5.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各自持有哪些不同的主张?

①地主阶级: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②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提出仿效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

③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比较系统的介绍西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前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三、史料链接

资料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清道光二十(1840)至二十二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因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故称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衰落末世。

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科技落后,武备废弛,思想文化领域“万马齐喑”,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国势阽危。

其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英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成为奔走全球、寻找殖民地、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在这历史关键时刻,清朝廷仍奉行闭关主义,结果使中国孤立于世界历史前进的潮流之外,越来越落后。

中国人,特别是清朝封建统治者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

为了掠夺中国,使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英国企图用“商品重炮”轰开中国大门。

可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英国工业品在中国很难扩大其销售市场。

相反,中国的丝、茶出口却越来越多,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

为了改变贸易逆差,英国政府遂以“特殊商品”鸦片作为撬开中国大门的武器。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英属印度政府确立了鸦片侵华政策。

乾隆三十八年和嘉庆二年(1797),英属印度政府又先后给予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鸦片专卖和制造权。

于是,以印度为基地向中国走私鸦片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乾隆三十二年的1000箱,到道光十八年猛增至4万余箱。

由于英、美鸦片贩子的破坏和贿赂,清朝官员的腐败受贿,使得清廷累次发布的禁烟法令成了一纸空文,非法的鸦片走私屡禁不止,恶性发展起来。

罪恶的鸦片走私给英国带来了暴利,给中国带来严重灾祸:

清朝统治阶级更加腐化,更加残酷地压榨人民;中国对外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金融恐慌,市场混乱,国内工商业日趋凋敝;严重侵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和精神,摧残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封建统治危机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面对鸦片流毒泛滥成灾,反对鸦片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弛禁派与严禁派。

许乃济等反对严禁,公开奏请弛禁鸦片。

黄爵滋、林则徐等鲜明地提出严禁鸦片的主张,形成一个鸦片非禁不可的全国性舆论。

严禁派逐渐占了上风。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赴广州,主持禁烟。

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3月10日),林则徐抵广州,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密切合作,严禁鸦片。

对内劝惩结合,广泛劝谕戒烟,发动绅民查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严禁吸食、贩卖。

对外则缴烟与具结结合,谕令外商缴交全部鸦片出具甘结,保证此后不再偷运鸦片来华。

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为首的不法外商拼命破坏。

林则徐针锋相对,坚决反复斗争,终于迫使义律和英、美鸦片贩子共缴出鸦片19187箱又2119袋,重237万多斤。

从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十五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这是近代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为了防备英国的军事侵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前后,积极筹办海防,加强备战,相信“民心可用”,组织团练水勇,多次打退英军武装挑衅。

八月二十四日,英国内阁决定出兵侵华。

二十年一月(2月),英国政府任命乔治·懿律和查理·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并任命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

五月,由舰船48艘、大炮540门、陆军4000人组成的英国“东方远征军”,先后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战争分为三个阶段,主要在粤闽、浙江两个战区进行。

第一阶段,从二十年五月下旬英军封锁珠江口开始,到十二月下旬义律单方面宣布所谓《穿鼻草约》,强占香港为止。

侵华英军到达中国海面后,挑起战端,因林则徐严密设防,未能入广州;旋即以5艘舰船封锁珠江口,主力则于六月初北犯福建厦门,未能得逞。

接着,又北犯浙江,攻陷定海。

七月中旬,到达天津大沽口外,投书清廷,提出割地、赔款、通商等无理要求。

道光帝由抵抗转。

向妥协,命弛禁派、投降派直隶总督琦善到达大沽口与英军会谈。

为换取英军返棹南还,清廷谴责林则徐、邓廷桢在粤禁烟措置失当,并向英军表示要重治其罪。

英军于八月折回南方。

道光帝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署两广总督,赴粤继续与英军谈判;同时,将林则徐、邓廷桢等革职查办。

琦善到广州后,一反林则徐所为,撤除珠江口附近防务,遣散水勇乡勇,同意义律提出的种种侵略要求,只对割让香港一事不敢贸然答应。

义律了解到琦善求和心切和广东防务空虚,进一步施加压力,迫使琦善完全屈服,于十二月十五日(1841年1月7日)攻占虎门要塞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

琦善赶忙向义律乞和。

义律提出《穿鼻草约》,并未经双方议定、更未签字,即于二十八日单方擅自宣布。

内容为:

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恢复广州通商;英军退出定海等。

二十一年正月初四(1月26日),英军宣布“正式占领”香港岛。

第二个阶段,从二十一年正月初五清朝廷对英宣战开始,到四月上旬《广州和约》签订,三元里人民抗英胜利为止。

正月初五,清廷获悉沙角、大角炮台被占,道光帝下诏对英宣战,派御前大臣、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隆文和杨芳为参赞大臣,前往广东主持战事。

但道光帝并无真正抵抗的决心,竟提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对林则徐等抵抗派仍排斥不用。

义律因琦善未在所谓《穿鼻草约》上签字,又获悉清廷调兵遣将,乃先发制人,于二月初六攻占虎门各炮台。

初七,英军溯珠江而上,进逼广州。

三月二十三日,奕山、隆文及新任两广总督祁贡到达广州。

奕山提出“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寇”。

为了邀功请赏,他于四月初一在无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动夜袭,而英军却乘机进攻,占领了城郊重要据点与四方炮台,包围广州城,居高临下,飞炮轰击城内。

奕山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缒城而下,向英军乞降。

初七签订了《广州和约》,其中包括清军撤离广州城60英里以外,奕山等向英军交纳“赎城费”600万元。

然而,广州人民却不甘屈服。

初九,三元里人民奋起惩罚进犯该地的英军,初十至十一日,广州北郊103乡群众、城厢丝织工人、打石工人和各乡爱国绅士纷起响应,组成义军,发动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自发武装抗英斗争,取得辉煌胜利,迫使英军撤离广州,退出虎门。

第三阶段,从二十一年七月英军再度进攻厦门开始,到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为止。

英国政府对义律在《穿鼻草约》所规定的特权仍感不满足,二十一年闰三月初十,任命璞鼎查为侵华全权公使,取代义律,扩大侵华战争。

七月初十,英军攻陷厦门。

八月英军再犯定海,十七日定海再度失陷。

接着英军攻占镇海、宁波。

在此期间,宁波、镇海等地人民组织“黑水党”勇敢机智地不断袭击、重创敌人。

清朝廷为了挽回在浙江所受挫败,于九月初四,又派皇侄奕经为扬威将军赴浙主持战事。

奕经与奕山一样腐朽庸儒,既不了解敌情,又毫无战守准备,却迷信梦幻“吉兆”,于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从绍兴分兵三路反攻宁波、镇海、定海,幻想侥幸一举收复三城。

英军乘机反扑,攻占慈溪,奕经逃回杭州,从此不敢再战。

道光帝此时转向妥协,起用投降派代表耆英、伊里布向英军求和。

英军置之不理,暂拒和谈,继续向经济重心地区长江流域进军,逼清朝廷答应其全部侵略要求。

相继攻陷乍浦、吴淞炮台、宝山、上海县城及镇江等地,英军舰驶抵南京江面。

耆英、伊里布和牛鉴赶到南京求和。

七月二十四日,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朝廷,璞鼎查代表英国政府,在英舰“皋华丽”号签订了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

鸦片战争,就英国而言,是侵略的、非正义战争;就中国而言,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

但是,由于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中国经济技术落后,中国失败了,英国打胜了,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强迫清朝廷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种种侵略特权。

除《南京条约》外,英国又胁迫清朝廷于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7月22日),在香港议定并公布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八月十五日正式签订),八月十五日在虎门正式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

通过这些条约,英国从中国取得了以下主要特权:

一、割占香港;二、赔款2100万银元;三、强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为通商口岸;四、英领事在中国享有司法裁判权;五、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税率由中、英议定,并降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海关税率,绝大部分主要货物的税率为百分之五。

六、英国军舰可在五口停泊;七、英国在中国享有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八、英国人可在五口租地盖房。

美国是英国侵华的主要帮凶。

在鸦片战争结束后,强迫清朝廷于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7月3日)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取得了以下特权:

一、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中所取得的除割地、赔款以外的各项有关特权;二、美国兵船可以自由出入中国通商口岸;三、美国可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医院;四、中国变更关税,需与美国领事官议允;五、扩大了领事裁判权。

法国也不甘落后,强迫清朝廷于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日(10月24日)在广州黄埔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取得了以下特权:

一、享有中英、中美条约中规定的各项有关特权;二、法国可在五口租地建立教堂,中国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鸦片战争,促使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中国由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战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战后,中国的关税、司法、领海等主权开始受到破坏。

它标志着中国从独立国被迫开始走上半殖民地的道路。

战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战后,外国资本主义凭借许多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特产,封建经济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冲击,使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战后,除原有的主要矛盾外,新添了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这一主要矛盾,而且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它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中国社会中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革命任务是双重的,即不但有反封建主义的斗争,而且还有反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斗争。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人民反抗资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势力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着“侵略的西方”与“先进的西方”的双重性挑战。

近代中国第一批开明进步的爱国者的回应是,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开始了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艰巨历程。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资料二、孙中山“振兴中华”口号的提出

孙中山之所以会受到全体中国人的敬仰和爱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热爱,原因就在于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起民主共和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率先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将广大中华儿女团结在这一激动人心的口号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事业前赴后继。

时至今日,这一口号仍然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866年,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的一户农民家庭。

当时,中国正从一个独立自主、领土完整的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中华民族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

中国之所以会从一个富强先进的国家沦落为西方列强凌辱的半殖民地,与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政府的腐败、昏庸、卖国有很大关系。

清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它建立的前期也曾有过十分辉煌的“康乾盛世”,然而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它逐步走上了衰败的道路,吏治日渐腐败,官吏贪风炽盛,盲目闭关自守。

当西方列强打上门来时,清政府在坚船利炮面前连连受挫,以至进退失据,妥协投降,和列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卖国条约。

因此,要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富强起来,就必须推翻腐朽的清王朝。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华侨中发起成立了第一个反清革命团体——兴中会。

在为兴中会起草的章程中他明确提出:

“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这便是“振兴中华”这一口号的由来。

孙中山之所以能成为“振兴中华”口号的提出者,首先在于他有一种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和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使命感。

他在《兴中会章程》中写道:

“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我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繁。

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堂堂华国,不齿于邻邦,济济衣冠,被轻于异族。

有志之士,能无痛心?

”(《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9、21页)在《致港督卜力书》中,他有力地揭露“政府冥顽”,“疆臣重吏,观望依违”的时弊,同时强调“天下安危,匹夫有责,先知先觉,义岂容辞?

”(《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92页)这些动情的语言,充分表达了一位爱国志士的满腔悲愤和强烈的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