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0531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

2012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依据与原则

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依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毕业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有关文件;以初中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为参考;以落实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以有利于初高中知识衔接,有利于大语文观的树立为原则,力争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多角度评估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毕业生的语文素养。

为高中阶段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二、考试要求、范围与题型类别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

能借助现代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

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

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常用汉字。

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能背诵和灵活运用优秀古代诗文80篇(段)以上。

能运用积累的语文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板块赋分25分左右。

5—8小题之间。

不设概念术语考试题型。

以客观题为主。

题干文字量为600字左右,答案文字量为300字左右;文字和图表不超过两个版面。

1.拼音、汉字、标点符号

试题将音、字、词和标点符号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对教材中的音、字、词、标点符号进行迁移考查,通过课外的语言材料重点考查课内的学习内容。

2.词语

考查学生词语的积累、掌握以及运用的能力。

重点考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运用词语的能力。

3.语法

不考查概念术语,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能修改常见的病句

4.文学常识

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学段必读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相关知识内容的了解。

考查范围包括《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规定的必读的主要篇目的相关知识。

5.古诗文背诵

考查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直接填写上下句,全面考查学生的积累水平;二是按要求进行理解性默写,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联系;三是开放性表达,考查学生平时文化积累与现实生活结合的能力。

注意避免错别字。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能耐心倾听,准确使用日常用语和普通话,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并有一定的应对和交际能力。

综合探究的要求是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发现、探究问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能在语文综合研究活动中参与并合作。

根据占有的课内外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本板块赋分10分左右。

4--6小题之间。

考查时拟将口语交际和综合探究融于一道大题加以全面考查。

以主观题为主,兼有客观题。

题干文字量不超过500字;答案文字量为150—200字。

1.口语交际重点考查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使用礼貌用语和文明、和谐地利用口语语言交际的能力。

现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在书面上运用口语交际语言的能力。

2.综合探究考查内容基于语文学科基础上的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材料的探究、整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

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阅读现代语体文,能运用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语言材料,并有一定的速度。

能把握文章的基本意思,概括要点,理解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阅读中能够区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其作用;能够体会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能借助基本的语法知识,判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并能阅读指定的名著。

本板块赋分35分左右。

15小题左右。

兼有客观题、主观题。

板块题干文字量为4000字左右;答案文字量为600字左右。

文字和图表不超过四个版面。

1.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包括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外文言文主要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运用)及古诗词赏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查: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而特殊的句子。

把握文章及诗词的思想情感,对文段的思想内容和主要写法作简要分析。

考查掌握文言文语段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并能够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联系。

2.语体文阅读

语体文阅读考查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三种文体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

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四)写作

能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思维,进行审题、立意、选材的综合构思,并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写作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本板块赋分50分。

题目为二选一形式。

文字和图表题干材料不超过半个版面。

板块题干文字量不超过500字;作文文字量为600字以上。

本版块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抒发真情实感的能力。

考查学生关心社会现实的能力,注重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三、考试时间及分值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值为120分。

附一:

2012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古代诗文复习篇目

古代诗词

1.关雎2.蒹葭

3.观沧海4.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5.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赤壁8.过零丁洋

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山坡羊·潼关怀古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2.饮酒

13.行路难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6.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17.望岳18春望

19.使至塞上20.游山西村

21.次北固山下22.钱塘湖春行

23.天净沙·秋思24.雁门太守行

25.观刈麦2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7.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8.相见欢

29.登飞来峰30.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3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2.夜雨寄北

33.泊秦淮34.破阵子

二、文言文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鱼我所欲也

3.邹忌讽齐王纳谏4.曹刿论战

5.桃花源记6.出师表

7.马说8.三峡

9.小石潭记10.陋室铭

11.醉翁亭记12.岳阳楼记

13.记承天寺夜游14.爱莲说

15.孙权劝学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7.陈太丘与友期18.与朱元思书

19.《论语》十则  

附二:

2012年写作评价等级及赋分标准 

等级  

内容  

语言  

结构  

A等  

(46-50分)

题意切合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  

用词准确  

表达生动  

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  

B等  

(41-45分)

题意符合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  

用词正确  

表达明白  

结构完整  

层次分明  

C等  

(31-40分)

题意基本符合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感情比较真实  

语言较通顺  

有语病产生  

表达较清楚  

结构较完整  

层次较清楚  

D等  

(21-30分)

主题不太合适  

中心不太明确  

内容不够具体  

感情不够真实  

语言大体通顺  

语病产生较多  

表达比较含糊  

段落可以划分  

条理不够清楚  

E等  

(11-20分)

文不对题  

辞不达意  

内容空洞  

感情匮乏  

语句不通  

用词不当  

表达不清  

结构混乱  

层次不清  

F等  

(1-10分)  

作文不符合写作要求。

如:

内容透露考生的学校、姓名等真实信息;文体超出要求;字数不达要求;恶搞语文;等等。

  

G等  

(0分)  

题意违法、违纪、违道德;涉嫌抄袭;没有文字;等等。

  

要求卷面整洁,格式清晰,文字正确、规范、工整。

两个错别字扣1分。

  

   

2012年中考样题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5题,共23分)

1.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

雪,凝结着造化最完美的神韵,带着大自然最纯最真的愿望,轻柔飘逸地将自己奉献给蓝天和大地。

雪,这晶莹剔透的花瓣,你亲吻过大地cāng()桑的面颊,抚摸过春花秋实后的棵棵大树。

屋顶上、瓦léng()间都有过她轻盈的履痕,你使生命多了几分雅致,使世间少了几许粗陋,你是冬的灵魂。

(1)给加点字注音。

(2分)

剔透()履痕()

(2)根据拼音补全词语。

(2分)

cāng()桑瓦léng()

(3)文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在文中用横线标出,并在下面改正。

改为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这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了。

 B.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C.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D.几十年来,作者多次想把心里话向这位知心朋友倾诉,可是都失之交臂。

3.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日本大地震震级高达里氏9.0级,是世界地震观测史上震级最高的地方。

  B.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对利比亚持续动荡引发的人道危机感到忧虑。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D.蔡志忠先生的新书《漫画金刚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受读者欢迎。

4.古诗(词)文默写。

(10分)

(1),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庭重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望》一诗中写战火不断、家书难求的诗句是“,。

(5)《论语十则》中“,。

”体现了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

(6)古诗中有许多含有“鸟”字的诗句,请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

,。

5.名著阅读(4分)

(1)在西方,有一部小说,卢梭曾建议每个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

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这部小说的名称是。

(2分)

(2)回顾初中的语文学习经历,阅读名著让我们获益良多。

请你将《傅雷家书》的内容简要介绍给刚刚升入初中的同学。

(2分)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2分)

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6.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

如下。

(4分)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一)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lO.1%

每读必做

O%

有时有计划

31.3%

凭兴趣做

24.6%

没有计划

58.6%

从不做

7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                   ;

二是                。

7.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会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

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莎士比亚的这一段话进行仿写。

(3分)

答:

  

8.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

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

反方认为没有必要。

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

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3分)

正方:

                                                                   

9.班级拟办一期“我读书,我快乐”黑板报,请你为这期黑板报策划两个栏目。

(2分)

栏目一:

                  栏目二:

三、阅读理解与分析(第10—24题,共35分)

(一)阅读两则文言文,回答10—13题。

(共11分)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

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临: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③心窃乐之乐:

④学者诚能八面玲珑诚:

  11.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林壑尤/美B.作亭/者谁C.饮少辄/醉D.昨/游江上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13.读懂山水(2分)

  山水风光,移步换景。

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

(用原文作答)

 

(二)阅读说明文《衣有年轮》,回答14——17题。

(8分)

  ①衣服的原材料影响地球安全。

以皮革为例,在动物皮加工的过程中,使用了包括甲醛、煤焦油、染料和氰化物在内的有毒物质。

为了增加柔软性和耐水性,皮革要经过操制。

多数皮革使用硫酸铬等铬盐操制,产生含铬的废料。

除此之外,皮革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经过操制后不能再被生物降解,对环境也有极大危害。

  ②而大受追捧的纯棉,也远没有这个词本身那样清洁舒适。

在棉花种植、造布、制衣、运输、使用的各个阶段,都有大量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

纯棉,距离低碳衣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③在现有的低碳衣概念中,循环再生产是关键。

但在传统的再生产品中,一直存在品质劣化问题,再生品意味着品质的下降,最后只能变成垃圾被焚烧或填埋。

  ④新兴的生物循环再生技术将染料及其他材料完全去除,无限循环再生。

这和在一定条件下从石油中制造出聚醋原料再焚烧相比,能量消耗量及二氧化碳排出量均可削减80%。

而回收的服装可以返回工厂,重新再生为长纤维。

这种方法为延长服装自身的生命周期提供了新的思路。

  ⑤衣服有自己的生命线。

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从原材料生成开始,到被废弃处置为止的全生命周期。

低碳衣只是所有环节中环保的基拙。

在制造、运输、使用及处置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消耗,并产生碳的排放。

  ⑥实际上,已经有人开始把服装的碳排放指数组成”衣年轮“,来判断个人对服装的使用是否有益于环保和低碳。

就像从树的年轮可以看出它的年龄和状况一样,衣服也有自己的年轮,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

  ⑦每件衣服的材质、每个人的使用方式和回收与否,都会影响到衣年轮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碳排放的量。

  ⑧英国环境资源管理公司计算过一件约400克的100%涤纶裤子在其一生中消耗的能量。

该裤子在中国台湾生产原料,在印度尼西亚制作,运到英国销售。

假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经历了92次洗涤,用50℃温水的洗衣机洗涤,烘干机烘干后,平均花2分钟熨烫。

这样算来,全部耗能量约为200度电,如果电能由煤提供,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裤子本身质量的117倍。

  ⑨而如果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按睛纶衣服的能耗标准,每吨衣服产生5吨标准煤计算,则少买一件0.5千克的衣服能够减少5.7千克二氧化碳。

可见,少买新衣、多穿旧衣、少用洗衣机这样的低碳行为也非常重要。

  ⑩以自然界的草木藤蔓、动物皮毛来遮羞取暖的时代早已结束。

现代人类的服装选择更多是基于审美的需要。

风尚的瞬息万变,加快了衣服更新换代的速度,造成了更多的闲置。

衣橱中沉睡的衣服,意味着更多的服装消耗和更多的碳排放,从而带来更多的环境问题。

其实,时尚也有轮回,“过时”不过是不正确认识带来的产物。

若是“有生命力”的衣服,旧衣也可变成穿在身上的复古,或是重新演绎的新时尚。

  14.根据文中信息,下面给“衣有年轮”下定义,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衣有年轮”是一种碳排放指数。

  B.“衣有年轮”是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的。

  C.“衣有年轮”是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总量的。

  D.“衣有年轮”是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的指数。

  15.下面句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去?

为什么?

(2分)

  这样算来,全部耗能量约为200度电,如果电能由煤提供,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裤子本身质量的117倍。

答:

 16.第⑧⑨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

(2分)

 17.目前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衣服也有碳排放。

如果让你做宣传员的话,面对服装商场里的滚滚人流,结合本文学到的知识,你该怎么说?

(2分)

答:

 

(三)阅读《“文化快餐”不宜多吃》,回答18—20题。

(8分)

  ①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

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②时下,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

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视VCD畅销不衰。

  ③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

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

  ④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

试想:

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能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

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

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

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后人岂能浮光掠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

“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

  ⑤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

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

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

某省电视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

  ⑥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

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

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

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探赜(zé)索隐,钩深致远”(《周易》),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饥”。

“文化快餐”实在不宜多吃。

18.用原文句子作答。

(2分)

作者在本文反对的是;

主张的是。

19.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20.“国学热”是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温家宝总理也在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号召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

请结合温总理的话,谈谈你对“新读书主义”的看法。

(40~50字,3分)  

 

(四)阅读《我现在也是童年》,完成21——24题。

(8分)

我现在也是童年

陈祖芬

  ①十来岁的时候,我想把全世界的童话书都买下来。

  ②那时我有多少钱呢?

我没有零花钱,没有压岁钱。

不过,我从来没想到我是没有钱的,我只以为我是有钱的。

因为,每次考试成绩下来,我考一个五分,妈妈就会给我五角钱。

那时候,考试是五分制,两分是不及格,五分就是优秀。

如果我得到两三个五分,妈妈就会给我两三个五角钱。

一个拥有两三个五角钱的人,那是怎样的有钱啊!

我拿上钱调头就往书亭跑,激动万分地看着一本本童话书,想着怎么买回“全世界”。

或许,谁也想不通五角钱怎么能买下全世界?

能,当然能。

因为我心目中的全世界,就是这个小书亭,而且是这个小书亭里的童话书。

  ③我每次把“全世界”买下来,读完,就放在小衣柜里。

我年年买童话,可是我的“全世界”一直没怎么增加。

怎么回事?

对了,总有同学跟我借书。

借的时候说好要还的,后来就忘了还我了,后来我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借走的。

或许,书都跑进我的身体里,化进我的身体里了。

  ④中学的时候,我常常生病在家,一个人躺在床上。

那时候,没有电视,只能痴痴地望着斑驳的天花板。

我在斑驳间看出无穷的图案,小仙女、小天使、小公主,还有森林、城堡、宫殿。

美丽的、梦幻的故事天天在那里发生,我的“全世界”搬到了我家天花板上:

天花板上的世界,把我的病床生涯,变得无边无际地绚丽。

有童话的地方,就有美丽。

  ⑤童话是一条河,点点浪花跳动着智慧与真情;童话是一幅画,色彩光影调和着缤纷的诗趣与美丽;童话是一首诗,字里行间寄托着人类的未来与希望。

我徜徉在童话的世界里。

  ⑥我喜欢洋娃娃,妈妈用布包上棉花再画上眼睛鼻子,给我做了一个。

我上高二的时候还抱着这个娃娃去学校,后来就被批评了:

你想想,你已经是高二学生了,怎么还这么幼稚,还抱着布娃娃上学?

  ⑦幼稚的双胞胎姐妹,叫做:

天真。

人长大了,就不可以天真了吗?

  ⑧长大了以后,我去欧洲、美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