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实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070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linux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linux实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inux实验.docx

《linux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实验.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linux实验.docx

linux实验

嵌入式linux系统

 

修改记录

版本号.

作者

描述

修改日期

0.1

研发中心

FirstDraft

2010-Dec-06

审核记录

姓名

职务

签字

日期

目录

修改记录2

审核记录2

1.VMware中安装ubuntu9.044

2.linux基本命令操作18

3.linux文件系统和基本操作23

4.详细了解Linux进程命令30

5.进程有关各命令功能34

6.Linux常用命令和vi编辑器的使用38

7.shell编程44

8.Linux网络配置命令49

9.NFS服务器安装及配置52

10.samba服务器安装及配置55

1.VMware中安装ubuntu9.04

1.1实验介绍

开始学习linux知识,首先搭建起linux的学习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在vmware中安装ubuntu9.04,是我们开学习linux的第一步。

1.2实验目标

掌握在vmware中安装ubuntu的方法,使ubuntu成功运行起来。

1.3实验时间

30分钟

1.4预备知识

VMWare是一个“虚拟PC”软件.它使你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同时运行二个或更多Windows、DOS、LINUX系统。

与“多启动”系统相比,VMWare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概念.多启动系统在一个时刻只能运行一个系统,在系统切换时需要重新启动机器.VMWare是真正“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在主系统的平台上,就象标准Windows应用程序那样切换.而且每个操作系统你都可以进行虚拟的分区、配置而不影响真实硬盘的数据,你甚至可以通过网卡将几台虚拟机用网卡连接为一个局域网,极其方便.

1.5实验步骤

1、VMware启动成功后的界面如下:

2、选择File->New->VirtualMachine,新建一个虚拟机

3、选择Custom(advanced),自定义虚拟机的设置

4、选择Workstation6.5

5、选择Iwillinstalltheoperationsystemlater,过会再安装操作系统

6、选择Linux选项下的Ubuntu

7、在硬盘上新建一个目录,并给虚拟机命名。

(硬盘上至少留10GB左右空间给虚拟机)

8、选择CPU个数(因为主机是双核的,才会出现这个选项),选两个

9、给虚拟机分配运行时需要的内存(虚拟机不运行的时候是不占内存的,不要害怕分给虚拟机了主机的内存就没了),笔者主机是2G的内存,就分配了512MB,一般512MB也就够了。

如果主机是1G的内存,运行起来可能会有点卡,可以适当分配小点。

10、选择虚拟机的连网方式,这里选择默认的即可

11、总线类型,选择默认即可。

12、选择虚拟机使用的硬盘,这里选择Createanewvirtualdisk,新建一个虚拟硬盘。

13、虚拟硬盘的类型,选择默认的即可。

14、选择虚拟硬盘的大小,一般8GB差不多了,再将Splitvirtualdiskinto2GBfiles选上。

15、虚拟硬盘文件存放的位置,点Browse然后选择第7步里设置的目录,不要使用默认的目录。

16、新建完成,注意不要将Poweronthisvirtualmachineaftercreation的勾选上!

17、新建完成后,界面应该如下。

接下来将介绍如何给虚拟机安装Ubuntu9.04操作系统。

18、选择Editvirtualmachinesettigns

19、选择CD/DVD(IDE)选项卡,然后选择UseISOimagefiles,然后选择ubuntu-9.04-desktop-i386.iso文件。

20、选择Poweronthisvirtualmachine,启动虚拟机

21、鼠标点进虚拟机后会被虚拟机占去,按下Ctrl+Alt键可以将鼠标返回到主机下。

选择系统安装的语言,中文(简体),高手也可以选择English,推荐English。

22、选择InstallUbuntu

23、然后一直按下一步,直到下面的分区界面。

24、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第1格为用户全称,第2格为登录时使用的ID,第3、4格为密码,第5格为主机名,再将Loginautomatically(自动登录)选中。

25、选择Install即可,安装过程需要10~20分钟左右时间。

26、如果在安装到82%的时候停了很长时间,可以选择VM->RemovableDevices->NetworkAdapter(NAT)->Disconnect,将网卡断开,等它跳过82%之后,再connect。

27、安装完成后会提示你把光盘拿出来,选择Yes。

然后在虚拟机里按下Enter键虚拟机即会重启。

启动成功后,进入Ubuntu9.04系统的界面如下。

到此,Ubuntu9.04的VMware中的安装告一段落。

1.6结论

Ubuntu9.04被成功安装

1.7问题

1、在安装步骤23中,有能力的可以选择自己给虚拟机的硬盘合理分区。

2、关于如何配置自己的Ubuntu系统和如何设置上网等问题,请读者参考其他文档进行配置。

2.linux基本命令操作

2.1实验介绍

虽然目前linux图像界面的使用已相当的方便,但是有些操作还是在字符界面下使用比较灵活。

除此之外,使用文字界面登陆linux系统,系统资源的消耗也比较少,从而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本次试验主要介绍linxu下常用的各种操作命令。

2.2实验目标

1、掌握Linux各类命令的使用方法;

2、熟悉Linux操作环境。

2.3实验时间

40分钟

2.4预备知识

了解linux命令行的基本概念

2.5实验步骤

1、文件和目录类命令的使用

1)启动计算机,利用root用户登录到系统,进入字符提示界面。

2)用pwd命令查看当前所在的目录。

3)用ls命令列出此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

4)用-a选项列出此目录下包括隐藏文件在内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5)用man命令查看ls命令的使用手册。

6)在当前目录下,创建测试目录test。

7)利用ls命令列出文件和目录,确认test目录创建(mkdir)成功。

8)进入test目录,利用pwd查看当前工作目录。

9)利用touch命令,在当前目录创建一个新的空文件newfile。

10)利用cp命令复制系统文件/etc/profile到当前目录下。

11)复制文件profile到一个新文件profile.bak,作为备份。

12)用ll命令以长格形式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注意比较每个文件的长度和创建时间的不同。

13)用less命令分屏查看文件profile的内容,注意练习less命令的各个子命令,如b、p、q等,并对then关键字查找。

14)用grep命令在profile文件中对关键字then进行查询,并与上面的结果比较。

Grep‘then’Test/

15)给文件profile创建一个软链接lnsprofile和一个硬链接lnhprofile。

16)长格形式显示文件profile、lnsprofile和lnhprofile的详细信息。

注意比较3个文件链接数的不同。

17)删除文件profile,用长格形式显示文件lnsprofile和lnhprofile的详细信息,比较文件lnhprofile的链接数的变化。

18)用less命令查看文件lnsprofile的内容,看看有什么结果。

19)用less命令查看文件lnhprofile的内容,看看有什么结果。

20)删除文件lnsprofile,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列表,回到上层目录。

21)用tar命令把目录test打包。

22)用gzip命令把打好的包进行压缩。

23)把文件test.tar.gz改名为backup.tar.gz。

24)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列表,确认重命名成功。

25)把文件backup.tar.gz移动到test目录下。

26)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列表,确认移动成功。

27)进入test目录,显示目录中的文件列表。

28)把文件backup.tar.gz解包。

29)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列表,复制test目录为testbak目录作为备份。

30)查找root用户自己主目录下的所有名为newfile的文件。

31)删除test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32)利用rmdir命令删除空子目录test。

回到上层目录,利用rm命令删除目录test和其下所有文件。

2、系统信息类命令的使用

1)利用date命令显示系统当前时间,并修改系统的当前时间。

2)显示当前登录到系统的用户状态。

3)利用free命令显示内存的使用情况。

4)利用df命令显示系统的硬盘分区及使用状况。

5)显示当前目录下各级子目录的硬盘占用情况。

3、进程管理类命令的使用

1)使用ps命令查看和控制进程。

1显示本用户的进程:

#ps。

2显示所有用户的进程:

#ps-au。

3在后台运行cat命令:

#cat&。

4查看进程cat:

#psaux|grepcat。

5杀死进程cat:

#kill–9cat。

6再次查看进程cat,看看是否被杀死。

2)使用top命令查看和控制进程。

1用top命令动态显示当前的进程。

2只显示用户user01的进程(利用U键)。

3利用K键,杀死指定进程号的进程。

3)挂起和恢复进程。

1执行命令cat。

2按[Ctrl+Z]键,挂起进程cat。

3输入jobs命令,查看作业。

4输入bg,把cat切换到后台执行。

5输入fg,把cat切换到前台执行。

6按[Ctrl+C]键,结束进程cat。

4)find命令的使用。

1在/var/lib目录下查找所有文件其所有者是games用户的文件。

#find/var/lib–usergames

2在/var目录下查找所有文件其所有者是root用户的文件。

#find/var–userroot

3查找所有文件其所有者不是root、bin和student用户,并用长格式显示(如ls–l的显示结果)。

#find/!

–userroot-and!

–userbin–and!

–userstudent–execls–l{}\;2>/dev/null

4查找/usr/bin目录下所有大小超过一百万byte的文件,并用长格式显示(如ls–l的显示结果)。

#find/usr/bin–size+1000000c-execls-l2>/dev/null

5对/etc/mail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使用file命令。

#find/etc/mail–execfile{}\;2>/dev/null

6查找/tmp目录下属于student的所有普通文件,这些文件的修改时间为5天以前,查询结果用长格式显示(如ls–l的显示结果)。

#find/tmp–userstudent–and–mmin+5–and–typef–execls{}\;2>/dev/null

7对于查到的上述文件,用-ok选项删除。

#find/tmp–userstudent–and–mmin+5–and–typef–okrm{}\;

4、rpm软件包的管理

1)查询系统是否安装了软件包squid。

2)如果没有安装,则挂载Linux第2张安装光盘,安装squid-3.5.STABLE6-3.i386.rpm软件包。

#rpm–ivh/media/cdrom/RedHat/RPMS/squid-3.5.STABLE6-3.i386.rpm

3)卸载刚刚安装的软件包。

5、tar命令的使用

系统上的主硬盘在使用的时候有可怕的噪音,但是它上面有有价值的数据。

系统在两年半以前备份过,你决定手动备份少数几个最紧要的文件。

/tmp目录里储存在不同硬盘的分区上快坏的分区,这样你想临时把文件备份到那里。

1)在/home目录里,用find命令定位文件所有者是student的文件,然后将其缩。

#find/home–userstudent–exectarzvf/tmp/backup.tar{}\;

1)保存/etc目录下的文件到/tmp目录下。

#tarcvf/tmp/confbackup.tar/etc/

2)列出两个文件的大小。

3)使用gzip压缩文档。

2.6结论

通过熟练使用linux的相关命令,会发现linux也是如此的方便和快捷。

对于linux的基本命令,要求熟练掌握,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2.7问题

1、rmdir命令可以删除一个目录,请问如何一次性删除多级目录?

2、cp命令可以复制一个文件,如果想要复制一个文件夹,需要加上什么样的参数?

3.linux文件系统和基本操作

3.1实验介绍

文件系统指文件在硬盘上的存储方法和排列顺序。

在Linux系统中,每个分区都是一个文件系统,都有自己的目录层次结构。

通过本次实验,希望能够对linux文件系统及相关知识有基本掌握。

3.2实验目标

1、熟悉和理解文件系统的概念和文件系统的类型。

2、掌握文件系统的挂载方法。

3、学会Linux中数据备份的方法。

4、了解Linux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管理机制。

3.3实验时间

1-2小时

3.4预备知识

1、掌握桌面环境下挂载和卸载移动存储介质的方法。

2、掌握Shell命令挂载和卸载移动存储介质的方法。

3、掌握mkfs、df等磁盘管理命令。

3.5实验步骤

1、优盘的安装与卸载。

在计算机的USB接口中插入优盘,然后用以下方法安装与卸载“优盘”。

1)对Linux系统而言,USB接口的移动硬盘是当作SCSI设备对待的。

插入移动硬盘之前,应先用fdisk–l或more/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1插入U盘之前,输入命令“fdisk-l”查看系统的硬盘分区情况,屏幕显示如下:

Disk/dev/sda:

8589MB,8589934592bytes

255heads,63sectors/track,1044cylinders

Units=cylindersof16065*512=8225280bytes

DeviceBootStartEndBlocksIdSystem

/dev/sda1*11310439183Linux

/dev/sda214979775939583Linux

/dev/sda39801044522112+82Linuxswap

2然后插入U盘,再次输入命令“fdisk-l”,查看系统的硬盘分区情况,显示如下:

Disk/dev/sda:

8589MB,8589934592bytes

255heads,63sectors/track,1044cylinders

Units=cylindersof16065*512=8225280bytes

DeviceBootStartEndBlocksIdSystem

/dev/sda1*11310439183Linux

/dev/sda214979775939583Linux

/dev/sda39801044522112+82Linuxswap

Disk/dev/sdb:

2004MB,2004877312bytes

129heads,32sectors/track,948cylinders

Units=cylindersof4128*512=2113536bytes

DeviceBootStartEndBlocksIdSystem

/dev/sdb1*194919578726FAT16

Partition1hasdifferentphysical/logicalendings:

phys=(956,128,32)logical=(948,75,32)

此时,在硬盘分区中多了一个设备/dev/sdb1,这就是U盘在当前Linux系统下新加入的SCSI硬盘分区信息。

3输入命令“mkdir/mnt/usb”,在/mnt目录下新建一个子目录。

4输入命令“mount–tvfat/dev/sdb1/mnt/usb”,使用mount命令将优盘挂在/mnt/usb目录下。

5输入命令“ls/mnt/usb”,查看U盘所有的文件,但是屏幕显示的中文有乱码。

6输入命令“umount/mnt/usb”,卸载U盘。

7输入命令“mount–tvfat–oiocharset=cp936/dev/sdb1/mnt/usb”,使用中文字符集形式挂载U盘。

8输入命令“ls/mnt/usb”,此时屏幕正确显示文件的中文信息。

9输入命令“umount/mnt/usb”,卸载U盘,最后才能拔出U盘。

2)自动安装和卸载文件系统

除了可以用手工方式挂载文件系统外,还可以通过文件/etc/fstab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etc/fstab文件中包括了所有要挂载的文件系统的列表。

在该文件中,每一行代表一个文件系统(除注释行外)。

每行的构成如下。

●设备名:

指定要安装的存储设备或远程文件系统。

●安装点:

指定文件系统的安装点。

●文件系统类型:

指定要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选项:

一组以逗号分开的挂载选项。

●备份选项:

指定是否使用dump命令备份文件系统。

●检查选项:

指定在系统引导时fsck检查文件系统的顺序。

以下是一个/etc/fstab文件的实例:

/dev/had3/ext3defaults11

LABEL=/boot/bootext3defaults12

/dev/had1/doscvfatdefaults00

/dev/had2/dosdvfatdefaults00

/dev/had4swapswapdefaults00

/dev/fd0/mnt/floppymsdosnoauto,user00

/dev/cdrom/mnt/cdromiso9660noauto,user00

None/procprocdefaults00

操作:

查看自己计算机Linux系统的/etc/fstab文件构成,若系统中不包括自动挂载软盘和光盘的内容,请增加一行,使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软盘和光盘文件系统。

2、监视文件系统状态

可以用df命令显示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

使用df的例子:

Filesystem1k-blocksUsedAvailableUse%Mountedon

/dev/hda325632441344202108650655%/

/dev/hda2161427292816133440%/dosc

/dev/hda12004192150926849492475%/dosd

None12778801277880%/devshm

/dev/fd01423195122914%/mnt/floppy

可以用du命令显示文件系统中一个目录及所有子目录所占空间。

一个使用du的例子:

du–s/home

310984/home

3、第三步:

维护文件系统

对文件系统进行维护的方法如下:

1在文件/etc/fstab中检查选项参数设置为大于0的正整数,使系统在启动时自动检查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2用fsck命令检查文件系统。

fsck命令是一个前端命令,根据不同的文件系统类型,将调用不同的检查程序,如fsck.ext2。

4、硬盘的使用

1)创建分区

在Linux中,硬盘(IDE设备)对应的设备文件均放在/dev目录下,一般一台计算机可以接多个物理硬盘,各硬盘对应的设备文件如下。

/dev/had:

PrimaryMaster硬盘。

/dev/hdb:

PrimarySlave硬盘。

/dev/hdc:

SecondaryMaster硬盘。

/dev/hdd:

SecondarySlave硬盘。

每个物理硬盘还可以分区,每个分区也有对应的设备文件。

例如,若PrimaryMaster硬盘有4个分区,则各分区的设备文件分别为/dev/hda1、/dev/hda2、/dev/hda3和/dev/hda4。

硬盘使用前,应对其进行分区。

在Linux中常用的分区工具是fdisk。

用fdisk创建分区的命令:

fdisk/dev/had或fdisk/dev/hdc,执行该命令后,进入fdisk界面,如图2-1所示。

图中创建了一个hda4的分区。

2)创建文件系统

硬盘分区后,可以在新建的分区上创建Linux兼容的文件系统。

创建文件系统后,才可以使用分区上的存储空间。

创建ext3文件系统的命令:

mkfs/dev/hda4。

创建dos文件系统的命令:

mkdosfs/dev/hda4。

3)将分区挂载到主文件系统中

除主文件系统以外,文件系统必须挂载到主文件系统目录树下才能使用。

挂载文件系统的命令:

mount-tvfat/dev/hda4/mnt。

4)卸载文件系统的命令:

umount/mnt

5、数据备份和文件的压缩

由于硬盘上的数据很容易受到损坏,需要将重要的数据和文件进行备份。

备份文件一般存放在其他介质上,如软磁盘、优盘、光盘等。

最简单的备份方法是文件复制在Linux中广泛使用tar命令进行备份。

操作:

使用以下命令将/etc为起点的整个目录树进行备份。

1用tar命令生成备份档文件:

tar-cvfetcbak.tar/etc。

2用gzip命令将备份文件进行压缩,生成压缩包文件etcbak.tar.gz:

gz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