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739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docx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指,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手段,对社会历史领域最基本的问题、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等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科学结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单纯为了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它最终的目的是解放全人类。

无产阶级是最富有革命性、最有前途、最大公无私的阶级,它的阶级利益是同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一致的,是同社会发展规律指引的方向完全一致。

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

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哲学?

•世界客观上是只有一个,但是存在着不同地域的人们。

大的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历史传承,宗教渊源,这些都会影响着该地区的人的思维方式,习惯观念,他们对世界的本原反应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形成的世界观在该地域是普遍认可的。

但对其他的国家民族的来说有可能不理解,如同有的民族的崇尚图腾,有神论,但其他国家没有此传统一样。

这是大方面的不同。

小的因素就包括基因遗传,性格情趣,后天影响等,这样的话,人人的世界观又各不同。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几乎人人都有,零散、朴素、缺乏理论论证;而哲学需要专门学习和研究,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因此黑格尔说:

每个人都可以大谈哲学,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该郑国人的观点是否属于唯心主义?

郑人买履,只相信尺码,不相信实际,这种观点和做法属于唯心主义哲学。

•在这里,郑人的脚属于客观实际,也就是属于物质的范畴。

而依据脚量出的尺码是属于意识范畴,是第二性的东西。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而唯心主义者恰恰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这种观点,在理论上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郑人买不到鞋子,空跑了两趟,便是明证。

如何看待日本的“靖国神社现象”背后的思想根源?

•在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亡灵。

•在日本的政界,有一条分界线,这就是政治家对历史的认识问题。

是深刻反省日本的过去,真诚地向亚洲人民道歉,还是在口头上敷衍了事,根本就不承认侵略史实,甚至美化军国主义,这是日本政界划分两种势力的一个分水岭。

 

他们参拜靖国神社,实际上是这种错误历史认识、错误历史观的一种表现。

 

请用唯物主义观点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现在已经不是我”

唯物论认为事物是绝对运动的,同时又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区分事物的基础。

否认相对静止,否认事物的某种确定性,就会导致诡辩论。

请谈谈这个寓言的哲学含义.

狗恶酒酸本寓言说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道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世界上的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因此看问题必须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

每做一件事情,都应当看到它与前后左右各方面的联系,加以权衡,再做出慎重的决断,方能少出差错。

联系的含义:

事物或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种种关系。

第1章

⏹联系的特点:

(1)客观性;

(2)普遍性;

⏹(3)多样性;

新事物为什么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P41页最后一段)

•从新旧事物自身的情况和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来看

•从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来看

•在社会历史领域,

(1)符合事物发展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社会领域里新生事物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趋势,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因而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一)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三大规律、五对范畴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对范畴:

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含义: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1逻辑矛盾即形式逻辑上的矛盾,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同时作出了既肯定又否定的两个相悖的判断。

2辩证矛盾,是客观存在于事物之中的,两种相反又相互依赖的倾向、成份和因素。

问题:

根据前面材料,概括出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就是一对矛盾,体现对立统一的关系:

经济效益的获得离不开安全生产,没有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就得不到保障,同样,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也必须努力做到安全生产

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

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三)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它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C、它规定了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它引起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推动事物的量变

B、它冲破事物存在的界限,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促成事物的质变。

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结、交融在一起发生作用的。

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这才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动力。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谈谈如何正确认识中美关系,尤其是如何看待中美目前的贸易摩擦?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

•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

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

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

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

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P38-39)

矛盾的普遍性: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

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A、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B、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C、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5、矛盾的复杂性:

(1)复杂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

(2)事物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3)基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本质和发展方向。

质量互变规律

•1、质与量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请问:

“指鹿为马”的故事说明了质和事物的什么关系?

•质和事物的直接同一(质和事物是不可分的)

度:

质和量的结合就是度,是指事物保持自身质的数量界限。

*度的范畴启示我们:

在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地把握事物,就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注意分寸,防止过与不及。

•2、量变和质变(P39)

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量变达到关节点超出了度,就必然发生质变,新质产生后,在新的基础上又必然出现新的量变。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事物的发展的进程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无限演进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量变的具体形式包括事物在规模、数目、程度、速度和空间排列等各种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的变化。

就其与量变的关系而言,质变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事物数量的变化所引起的质变,另一类则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空间排列顺序上的不同而引起的质变。

上面的故事是质变的后一种情形。

同样的两副对联,组成的文字成份是一样的,但由于断句不同,使文字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其所表达的内容就会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变得意思完全相反。

这就告诉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质变,一定要全面把握量变的两类情形,切忌片面性。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与否定

肯定—是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事物发展的总过程,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表现为一个周期,使事物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更高阶段,表现出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肯定阶段:

事物处于肯定阶段也就是处于量变阶段,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该事物还是该事物,根本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否定阶段:

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上升为主导方面,事物就会发生质变,新事物就代替了旧事物。

•否定之否定阶段:

新事物产生后,新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斗争又开始了,当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后,又一个新事物产生了,这就是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阶段会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看起来像是回到了出发点。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完整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波浪式前进或螺旋上升。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也就是告诉我们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恒心和胜利一定会到来的信心。

三大规律小结

•1、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事物发展经历的两种状态;

•3、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事物发展的道路。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人的意识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之间的本质区别何在?

①有感性和理性之别

②有无语言之别

③有受动性和能动性之别

④有无创造性和有创造性之别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人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客观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不是客观事物直接进入意识,而是经过主观能动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关系,即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因此,不仅正确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甚至错误的意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差别:

(1)形成机制不同——自然因素的自发相互作用形成;人的实践活动形成

(2)作用方式不同——自然因素盲目的相互作用;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表现形式不同——条件相同,反复出现;表现具有历史性。

3、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2)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现实条件出发,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p54-56)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中介是指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摹写:

是一物和他物相互作用中复制、再现他物,接受和保留他物信息,留下“痕迹”的过程、属性和能力。

摹写是信息交换、传输和接收的过程。

•选择:

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客观条件反映客体的某一方面特性。

是反映的内在规定性。

•建构:

也称重构,是对选择、加工的信息在思维中重新组合、构造,使之成为观念体系的过程,这是认识的能动性、创造性的突出性表现。

•创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推及过去,或超前反映未来。

同时可结合主体的需要和意愿,在观念中构想出客观事物应具有的状态和功能。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二、认识的本质

三、认识的实践基础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

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一、从实践到认识(p58-611、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2、理性认识及其形式

•感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

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

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具体性:

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

二是抽象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

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2)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

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

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理性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这是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前提。

(2)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

•(3)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4)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人类认识活动展开的总过程

•即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这过程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换言之,它是无数个“实践→认识(感性→理性)→实践”的大小“圆圈”构成。

•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一、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本身所具有的那些绝对的无条件的因素、成分或方面。

它有两方面含义。

•1、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

•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相对的有条件的因素或方面。

•1、从认识的广度看:

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环节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拓展。

•2、从认识的深度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一定方面、一定深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具有近似和不完善性。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真理是一种认识;另一方面,真理又不是一般的认识,而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正确认识。

•要判断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和范围如何等,只在主观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与客观对象相联系才能达到。

客观对象是独立于人的认识活动之外的,它虽然是认识的源泉和内容,但它也回答不了人的认识是否同它相符合。

因此,能够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只能是具有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沟通起来的特性的东西。

具有这种特性的只有社会实践。

•实践的特性在于:

1、具有普遍性2、具有直接现实性。

•在于实践它本身既是主体的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同时又能使理论(正确的理论)变成直接的现实的存在,并引出一定的客观结果。

这样就能把原来的认识同客观现实相对照,从而检验出认识与客观现实是否相符合及其符合的程度。

实践的这种直接现实性的优点,是它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的主要根据。

•3、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客观性。

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标准,这是绝对的。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

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它对真理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任何时代的实践都无法完全证实或推翻当时的一切认识。

•1、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

•真理和谬误的统一

•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

•第3章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观念反映。

•基本类型

•一是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大部分社会科学。

•二是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如各种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的某些管理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首先,从社会意识的产生看,其根源在于社会存在的需要。

•其次,从社会意识的内容看,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再次,从社会意识的发展看,社会存在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P86-93)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1)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1)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内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要求: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首先体现在服务的方向上。

•上层建筑一方面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另一方面又与那些对自己的经济基础有害的其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斗争,即一方面“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排除异己”。

•其次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

•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去支配人们的行动。

•再次体现在服务的效果上。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内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要求: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二、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

•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

•是指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始终,制约着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及面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的社会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为什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把握了基本矛盾,就把握了社会的全貌。

(社会基本矛盾涉及的三个方面,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

•B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同人类社会共存亡。

•C社会基本矛盾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一、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二、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

•社会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1、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2、阶级斗争的作用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

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

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

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