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771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docx

医学细胞生物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

细胞最早于1665年由英国科学家R·Hooke发现。

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利用显微镜技术)、亚显微(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分子(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物理学方法)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创立,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学研究,实验细胞学阶段,亚显微结构与分子水平的细胞生物学。

M.J.Schleiden和T.Schwann提出细胞学说(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R.Virchow补充了细胞学说(提出“一切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机体的一切病理现象都基于细胞的损伤。

第二章:

细胞的5个特点:

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②细胞具有独立完整的代谢体系,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所有生物体的细胞都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细胞进化而来;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细菌是原核细胞的典型代表;古细菌多生活在极端环境中。

光镜下的真核细胞(显微):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可看到核仁)

电镜下的真核细胞(亚显微):

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等膜性细胞器以及微丝、微管、中间纤维等骨架系统。

在细胞核中可看到染色质、核骨架。

生物膜系统(以脂质和蛋白质成分为基础):

以生物膜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系列膜性结构或细胞器(具有相似的单位膜结构,即电镜下两暗夹一亮)

(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

特征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骨架

有细胞骨架相关蛋白

DNA量(信息量)

DNA分子结构

环状

线状

染色质或染色体

仅有一条裸露DNA,不与组蛋白结合,但可与少量类组蛋白结合

有2个以上与组蛋白和酸性蛋白结合的DNA分子,以核小体及各级高级结构构成染色质与染色体

基因结构特点

无内含子,无大量DNA重复序列

有内含子和大量DNA重复序列

转录与翻译

同时进行(在胞质内)

核内转录,胞质内翻译

转录与翻译后大分子的加工与修饰

细胞分裂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原核细胞主要结构特点:

缺少由膜包围的核以及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

古核细胞:

形态结构与遗传结构装置上和原核细胞相似,但有些分子进化特征更接近真核细胞。

病毒:

DNA病毒(DNA+蛋白质),RNA病毒(RNA+病毒)类病毒(仅RNA)朊病毒(蛋白质)

原生质(组成细胞的物质)主要元素:

C、H、O、N。

生物小分子,包括水(细胞中含量最多,包括游离水以及以氢键结合的结合水)无机盐(离子状态,游离或与蛋白质或脂类结合)和单糖(细胞能源和多糖的亚基)脂肪酸(细胞膜的组分)氨基酸(蛋白质亚基)核苷酸(核酸亚基)。

生物大分子,核酸(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全部信息,RNA与信息的表达有关)、蛋白质和多糖。

核苷酸:

由戊糖、碱基(含氮有机碱)和磷酸三部分组成;碱基包括A(腺)G(鸟)C(胞)T(胸腺)U(尿),另外还有修饰碱基(稀有碱基,即在碱基的某些位置附加或取代某些基因,绝大部分分布在RNA上)

核苷酸产生过程:

碱基与戊糖形成核苷,再与磷酸以酯键连接(有时磷酸可与核苷的2个羟基形成酯键,形成环化核苷酸)

第二信使分子:

3`,5`-环化鸟苷酸(cGMP)3`,5`-环化腺苷酸(cAMP)

核苷酸之间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Watson和Crick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双螺旋结构易受环境特别是湿度的影响,低湿度时A型(右手螺旋)高湿度时B型。

DNA主要功能:

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

基因组:

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是所有染色体上全部基因和基因间的DAN的总和。

(表)各种RNA

RNA(发夹结构)种类

存在部位

功能

信使RNA(mRNA)

细胞核与细胞质,线粒体(mt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核糖体RNA(rRNA)

细胞核与细胞质,线粒体(mtrRNA)

核糖体组成成分

转运RNA(tRNA)

细胞核与细胞质,线粒体(mttRNA)

转运氨基酸,参与蛋白质合成

小核RNA(snRNA)

细胞核

参与mRNA前体的剪接、加工

小核仁RNA(snoRNA)

细胞核

参与rRNA的加工与修饰

微小RNA(miRNA)

细胞核与细胞质

基因表达调节

核酶(有酶活性的RNA)

细胞核与细胞质

催化RNA剪接

蛋白质:

通常由20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为两性电解质(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谷、天冬)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精、赖、组)不带电荷的中性极性/非极性氨基酸四类)酪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在蛋白质执行信息传递功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肽键:

氨基与羧基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学键。

蛋白质功能的发挥与其构象的不断改变密切相关(如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酶:

特异性和高效性由酶分子中的某些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所决定的。

这些氨基酸残基通过多肽链折叠相互接近形成酶活性中心(变构酶具有结合变构剂的变构位点。

第三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能够区分相近两点的最小距离称为分辨率)是0.2um。

分辨率公式以及如何算上述0.2um分辨极限请参照P32(白光波长0.5um,油镜折射率1.5)

提高分辨率:

增加照明光源的波长(光不能用来检测比它本身波长短得多的结构细节);使用油镜;

光学显微镜(由照明系统,机械装置和光学放大系统组成)的最大放大倍数=人眼分辨率/光镜分辨率

荧光显微镜可以呈现强反差的彩色图像;

相差显微镜用于观察活细胞;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可以提供高清晰的彩色三维图像;

透射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样本表面结构,即细胞的超微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生物样品表面的立体结构。

离心:

分离和提取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大分子。

差速离心法是分离细胞核与细胞质常用的方法。

密度均一的介质中,颗粒越大沉降越快。

(低速→高速)细胞核和没破坏的细胞→线粒体→封闭小泡→核糖体。

细胞化学技术:

一类将细胞形态观察和组分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是在保持组织原有结构的情况下利用生物大分子、小分子、无机离子的物理、化学特性来研究它们在细胞内的分布、数量及动态变化,包括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等。

第四章:

生物膜:

细胞膜(质膜)和细胞内膜系统。

单位膜:

电镜下呈“两暗一明”的铁轨样形态。

细胞膜:

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蛋白质通过非共价键与脂类结合,糖类多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通过共价键与脂类或蛋白质结合。

此外还有少量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等。

(一)膜脂(细胞膜上的脂类)主要有三种类型:

磷脂(最多)、胆固醇和糖脂

●磷脂具有亲水头和疏水尾,被称为双亲性分子或兼性分子。

可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甘油磷脂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肌醇,均以甘油为骨架。

鞘磷脂是细胞膜上唯一不以甘油为骨架的磷脂(用鞘氨醇代替甘油)其代谢产物中神经酰胺是主要的第二信使,1-磷酸鞘氨醇在胞外通过G耦联蛋白受体起作用,胞内与靶蛋白直接作用。

●胆固醇在膜中分布于膜脂之间,也是双亲性分子,对调节膜的流动性和加强膜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糖脂位于质膜的非胞质面。

膜脂在水中形成的脂质体可用于:

膜功能的研究;体内药物或DNA的运输载体。

脂双层特点:

自组装;构成分隔两个水环境的屏障;自然界的脂双层是粘滞的二维流体,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二)膜蛋白分为内在膜蛋白、外在膜蛋白和脂锚定蛋白。

(参照P68图)

内在膜蛋白(跨膜蛋白)含量最多,两亲性分子,分为单次跨膜,多次跨膜和多亚基跨膜蛋白。

大多数跨膜蛋白跨膜域都是a-螺旋构象,也有的是B-折叠片层构象(多次穿过质膜,形成B筒)

外在膜蛋白(外周蛋白,如红细胞的血影蛋白和锚蛋白,细胞色素C)通过非共价键间接与膜结合,为水溶性蛋白,与膜的结合较脆弱。

脂锚定蛋白(脂连接蛋白)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脂分子结合。

有2种结合形式:

①通过共价键直接被锚定在脂双层上(与细胞从正常向恶性状态转化有关)②通过与寡糖链共价结合而锚定在质膜上(有利于结合更多蛋白质,有利于更快结合胞外分子和产生反应)

(注:

在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的G蛋白是脂锚定蛋白)

分离内在膜蛋白,一般常使用去垢剂(十二烷基磺酸钠,TritonX-100)

(三)质膜上所有的糖链都朝向细胞表面。

小分子的跨膜运输(脂溶性分子和不带电的小分子能自由扩散通过质膜;绝大多数溶质分子和离子高度不通透):

简单扩散、离子通道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

简单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又称被动扩散,不需跨膜运输蛋白协助,不需能量,如脂溶性物质,O2、CO2、NO和H2O。

被动运输,分离子通道扩散(需通道蛋白)和易化扩散(需载体蛋白)2种(2种蛋白均为跨膜蛋白,合称为膜转运蛋白)顺梯度运输,不需能量,需要蛋白。

其中,载体蛋白既能介导易化扩散又可介导主动运输;通道蛋白只能介导顺电化学梯度的被动运输。

离子通道扩散,分配体门控通道(如乙酰胆碱)电压门控通道,应力激活通道。

进行易化扩散的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物等。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和能量,分ATP直接供能和ATP间接功能。

ATP直接供能:

Na+-K+泵和Ca2+泵

ATP间接供能:

离子浓度驱动的协同运输,由Na+-K+泵(或H+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间接消耗ATP的主动运输方式。

分为同向运输(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对向运输(大多数生长因子)在这种运输方式中,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直接动力来自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梯度,而维持这种离子电化学梯度则是通过Na+-K+泵(或H+泵)消耗ATP所实现的。

(可参照P84图)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跨膜运输(胞吞胞吐,为主动转移,需耗能)

吞噬作用(对细菌);胞饮作用(对溶质或液体);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建议参照P87图)

细胞通过受体的介导摄取细胞外专一性蛋白质或其他化合物的过程。

为细胞提供了可选择和高效地摄取细胞外大分子物质的方式,能使细胞特异地摄取细胞外含量最低的成分,而不需要摄入大量的细胞外液。

受体集中在有被小窝(具有选择受体的功能)有被小窝凹陷处含有网格蛋白和衔接蛋白。

网格蛋白包被有被小窝有2个作用(捕获膜上的受体使其聚集于有被小窝内;牵拉质膜向内凹陷,形成有被小泡)衔接蛋白参与包被的形成并起连接作用,具有网格蛋白所没有的特异性。

过程:

细胞外溶质(配体)同有被小窝处的受体结合形成配体-受体复合物,网格蛋白聚集在有被小窝的胞质侧,有被小窝形成后进一步内陷,与质膜断离后形成有被小泡(外表面包被由网格蛋白组成的笼状篮网结构)进入细胞,再脱去包被变成表面光滑的无被小泡,继而与早期内体融合。

(此过程中需要一种小分子GTP结合蛋白----发动蛋白,作用是将有被小泡从质膜上切离下来)

特例:

受体介导的LDL内吞作用:

LDL:

胆固醇在肝脏中合成并包装成的低密度脂蛋白。

过程:

LDL与有被小泡处的LDL受体结合,有被小窝凹陷、缢缩形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有被小泡脱去外被(网格蛋白)形成无被小泡;无被小泡与内体融合,内体膜上有H+泵,在内体酸性环境下LDL与受体解离,受体经转运囊泡又返回质膜,被重新利用;LDL被内体性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分解,释放出游离胆固醇。

胞吐:

结构性分泌和调节性分泌。

细胞膜的特性:

(一)膜的不对称性决定膜功能的方向性:

膜脂、膜蛋白、膜糖(朝向非胞质面)不对称性

(二)膜的流动性是膜功能活动的保证

●膜脂双分子层是二维流体

●膜脂分子能进行多种运动(侧向扩散运动、翻转运动、旋转运动、伸缩和振荡运动和烃链的旋转异构运动)

●多种因素影响膜脂的流动性(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脂肪酸链的长短、胆固醇的双重调节作用、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和膜蛋白的影响)

●膜蛋白的运动性(侧向扩散、旋转运动)

流动镶嵌模型:

S.JonathanSinger和GarthNicolson提出,认为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贯主体,既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它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流动性结构。

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晶格镶嵌模型”“板块镶嵌模型”是对其的补充。

Na+-K+泵:

水解一个ATP分子,输出3个Na+转入2个K+。

前者依赖磷酸化后者依赖去磷酸化。

(泵的本质是ATP酶)

(表)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

位置

能量来源

功能

葡萄糖载体蛋白

大多数动物细胞的质膜

被动输入葡萄糖

Na+驱动的葡萄糖泵

肾与肠上皮细胞顶部质膜

Na+梯度

主动输入葡萄糖

Na+-H+交换器

动物细胞质膜

Na+梯度

输出H+离子,调节细胞内pH

Na+-K+泵(Na+-K+-ATP酶)

大多数动物细胞质膜

水解ATP

主动输出Na+输入K+

Ca2+泵(Ca2+ATP酶)

真核细胞质膜

水解ATP

主动运输Ca2+

K+泵(K+ATP酶)

动物细胞溶酶体膜

水解ATP

从细胞质中主动输入H+

第五章:

内膜系统:

是细胞内那些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联系的模型结构细胞器之总称。

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各种转运小泡、过氧化物酶体(有争议)以及核膜等功能结构。

是真核原核细胞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微粒体:

由细胞匀浆过程中被破损了的内质网所形成。

内质网:

脂类30-40%,蛋白质60-70%,标志酶为葡萄糖-6-磷酸酶。

结构单位为小管、小泡或扁囊,为膜性三维管网结构系统。

分为粗面内质网(如胃酶的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多数肌细胞的内质网)。

①粗面内质网,又称颗粒内质网,有核糖体连接蛋白(SPR受体)。

功能:

与外输性蛋白质的分泌合成、加工修饰及转运过程密切相关

●作为核糖体附着的支架,可使核糖体合成外输性或分泌蛋白、膜整合蛋白以及构成细胞器中的驻留蛋白;

●为新生多肽链的正确折叠和装配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内质网的标志性分子伴侣(驻留蛋白)为葡萄糖调节蛋白94。

(注:

作为分子伴侣的结合蛋白能帮助蛋白质的折叠组装和转运,使折叠组装错误的蛋白质不被运输)

●蛋白质的糖基化(单糖或寡糖与蛋白质之间通过共价键的结合形成糖蛋白的过程):

发生在粗面内质网中的糖基化主要是寡糖与蛋白质天冬酰胺残基侧链上的氨基基团的结合,又称N-连接糖基化。

●蛋白质的胞内运输有2条途径,经由高尔基复合体排出,或直接排出。

信号肽与信号肽假说:

信号肽是被合成肽链N端的一段特殊疏水氨基酸序列(指导蛋白多肽链在粗面内质网上的合成)对蛋白质多肽链的合成有指导性作用,此外还有细胞质基质中信号识别颗粒,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识别颗粒受体及被称为移位子的通道蛋白的协助。

过程:

新生分泌性蛋白质多肽链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与信号肽结合的SPR,识别、结合内质网膜上的SPR-R,并介导核糖体锚泊附着于内质网膜的通道蛋白移位子上;在信号肽的引导下,合成中的肽链,通过由核糖体大亚基的中央管和移位子蛋白共同形成的通道,穿膜进入内质网网腔。

②滑面内质网,又称无颗粒内质网。

是作为胞内脂类物质合成主要场所的多功能细胞器。

滑面内质网参与脂质的合成和运转;滑面内质网参与糖原的代谢;滑面内质网是细胞器解毒的场所;滑面内质网是肌细胞Ca+的储存场所;滑面内质网与胃酸、胆汁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

高尔基复合体:

C.Golgi用银染技术对猫头鹰脊髓神经节进行光景观察时首次发现。

标志酶:

糖基转移酶。

结构:

由3种不同类型的膜性囊泡组成的细胞器(参照P107图)

扁平囊泡:

主体结构,每3-8个构成高尔基复合体的主体。

小囊泡:

从粗面内质网芽生、分化而来,多数表面光滑,少数表面有绒毛样结构。

大囊泡:

也称分泌泡,不同的电子密度可能反映它们的不同成熟程度。

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

(一)是细胞内蛋白质分泌的中转站(外输性分泌蛋白有连续分泌和非连续分泌两种形式,前者是指蛋白质在其分泌泡形成后立即排放,后者指先储存于分泌泡中,需要时再排放)

(二)胞内物质加工合成的重要场所

①糖蛋白的加工合成,主要包括N-连接糖蛋白和O-连接糖蛋白两种类型,前者始于内质网完成于高尔基复合体,后者完全在高尔基复合体中进行。

高尔基体不仅有对于内质网来源的蛋白质的修饰加工作用,而且还是糖蛋白中多(寡)糖组分及分泌性多糖类合成的场所。

由内质网转运而来的糖蛋白,进入高尔基复合体后,其寡糖链末端区的寡糖基往往要被切去再添加上新的糖基。

蛋白质糖基化重要意义:

对蛋白质有保护作用,使它们免遭水解酶的降解;具有运输信号的作用,可引导蛋白质包装形成运输小泡,以便进行蛋白质的靶向运输;糖基化形成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在细胞膜的保护、识别以及通讯联络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②蛋白质的水解加工:

某些蛋白质或酶,只有在高尔基复合体中被特异性地水解后,才能够成熟或转变为其作用的活性存在模式。

(注:

此外,溶酶体酸性水解酶的磷酸化、蛋白聚糖类的硫酸化等均发生和完成于高尔基复合体的转运过程)

(三)是胞内蛋白质的分选和膜泡定向运输的枢纽

此过程中形成的分泌小泡的三条可能途径和去向:

①高尔基体→溶酶体;②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③以分泌小泡的形式暂储存于细胞质中,有需要时再排放到胞外。

(表)两种连接糖蛋白的主要差别

N-连接糖蛋白

O-连接糖蛋白

糖基化发生部位

粗面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

连接的氨基酸残基

天冬氨酸

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羟赖(脯)氨酸

连接基团

-NH2

-OH

第一个糖基

N-乙酰葡糖胺

半乳糖、N-乙酰半乳糖胺

糖链长度

5-25个糖基

1-6个糖基

糖基化方式

寡糖链一次性连接

单糖基逐个添加

溶酶体共性特征:

●都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而成的囊球状结构小体

●均含有丰富的酸性水解酶(酸性磷酸酶是标志酶)

●膜中富含两种高度糖基化的跨膜整合蛋白lgpA和lgpB(分布与溶酶体膜腔面,可能有利于溶酶体对自身的消化分解)

●膜上嵌有质子泵,可依赖水解ATP放出的能量将H+逆浓度梯度地泵入溶酶体中,形成和维持酸性内环境。

溶酶体类型:

初级溶酶体(无活性溶酶体):

通过其形成途径刚刚产生的溶酶体。

一般呈不含有明显颗粒物质的透明圆球状。

次级溶酶体(消化泡):

初级溶酶体经过成熟,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物质,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

自噬溶酶体和异噬溶酶体

三级溶酶体(残留小体):

次级溶酶体完成对绝大部分作用底物的消化、分解作用之后,剩下一些不能被消化、分解的物质残留其中。

如(脊椎动物和人类神经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内中的脂褐质,肿瘤细胞、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大肺泡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的髓样结构)

溶酶体形成与成熟过程:

溶酶体的形成是一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共同参与,集胞内物质合成加工、包装、运输及结构转化为一体的复杂而有序的过程。

内体性溶酶体(与来源于胞内外的作用底物融合形成吞噬性溶酶体)是由运输小泡和内体合并形成的,以溶酶体酶蛋白在附着型多聚核糖体上的合成为起始分为以下阶段:

●酶蛋白的N-糖基化(在内质网网腔进行)与内质网转运(出芽的形式)

●酶蛋白在高尔基复合体内的加工与转移(溶酶体水解酶分选的重要识别信号:

甘露糖-6-磷酸即M-6-P)

●酶蛋白的分选与转运(有多种分选途径)

●前溶酶体的形成(运输小泡与胞内晚期内吞体融合形成前溶酶体,即内溶性溶酶体)

●溶酶体的成熟(前溶酶体膜上质子泵泵入H+,腔内pH改变,溶酶体酶前体与M-6-P膜受体解离,通过去磷酸化成熟;M-6-P膜受体则回到高尔基复合体上)

(注:

胞内内吞体,是由细胞胞吞作用形成的一类异质性膜泡。

早期胞内内吞体与其它胞内小泡发生融合后,即为晚期内吞体。

溶酶体功能:

分解胞内的外来物质及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物质消化与细胞营养功能;机体防御保护功能的组成部分;参与某些腺体组织细胞分泌过程的调节;在生物个体发生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第六章:

光镜下线粒体呈线状、粒状或杆状等,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性膜囊结构。

①外膜:

组成一半为脂类,一半为蛋白质,其蛋白质包括多种转运蛋白。

有小孔。

②内膜:

组成20%是脂类80%是蛋白质,有高度的选择通透性。

内表面附着基粒(又称ATP合酶复合体,分为头部、柄部和基片,其中头部具有酶活性。

)注:

各种结构请参考课本P128。

③转位接触点:

内外膜相处接触的地方,分布有通道蛋白(内膜转位子)和特异性受体(外膜转位子)。

④基质:

存在于线粒体内腔,含有蛋白质、脂肪、核糖体和双链环状DNA。

⑤基粒:

线粒体内膜(包括嵴)的内表面上突起的圆球形颗粒称为基粒。

(基体:

鞭毛和纤毛根部的部分)

线粒体组成:

干重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溶性蛋白,包括基质中的酶和膜外周蛋白;不溶性蛋白,膜结构蛋白或膜镶嵌酶蛋白)多数分布于内膜和基质,是细胞中含酶最多的细胞器。

此外还有脂类(大多为磷脂)、DNA、多种辅酶、维生素和各类无机离子。

标志酶:

内外膜的标志酶分别是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单胺氧化酶;基质和膜间腔的标志酶分别为苹果酸脱氢酶和腺苷酸激酶。

细胞呼吸(生物氧化):

在细胞内特定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内,在O2的参与下,分解代谢所释放出的能量储存于ATP中。

能量转化过程(GTP也能供能):

ATP中所携带的能量来源于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的氧化。

以糖为例,大体分为三个步骤: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蛋白质和脂肪的只在第一步有区别)分别释放2、2、26ATP。

①葡萄糖在细胞质中的糖酵解;②线粒体基质中的三羧酸循环;③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结构基础:

呼吸链(依靠其内膜基粒上的酶)和ATP合酶复合体)耦联与ATP形成。

ATP合酶复合体:

头部合成ATP;柄部能与寡霉素特异结合从而抑制ATP合成;基片连接头部与内膜,是H+流向头部的穿膜通道。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耦联与ATP形成:

●呼吸链(依靠其内膜基粒上的酶)和ATP合酶复合体是其结构基础;

●氧化过程伴随磷酸化的耦联:

经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产生的NADH和FADH2(2还原性电子载体)所携带的电子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逐级定向传递给O2,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被ATP复合体用来催化ADP磷酸化而合成ATP。

●电子传递时H+穿膜形成电化学梯度:

P.mitchell提出化学渗透假说,认为氧化磷酸化耦联的基本原理是电子传递中的自由能差造成H+穿膜传递,暂时转变为横跨线粒体内膜的电化学质子梯度。

然后质子顺梯度回流并释放出能量,驱动结合在内膜上的ATP合酶催化ADP磷酸化合成ATP。

第七章:

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其多功能性依赖于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3类蛋白质纤维),是一个高度动态结构,可随着生理条件的变化不断组装和去组装。

微管蛋白的主要成分为a管蛋白和B管蛋白(r微管蛋白定位于微管组织中心),微管在细胞中的3种存在形式为单管(13根原纤维组成,为主要存在形式,但不稳定)、二联管和三联管

造成微管不稳定的因素:

GTP浓度(注:

ATP浓度影响的是微丝)、压力、温度、pH、离子浓度、微管蛋白临界浓度、药物等。

微观结构与功能研究中起重要作用的药物:

●紫杉醇,能和微管紧密结合防止微管蛋白亚基的解聚,加速微管蛋白的聚合作用。

●秋水仙素,结合稳定游离的微管蛋白,使它无法聚合成微管,引起微管的解聚作用。

●长春新碱,结合微管蛋白异二聚体,一直它们的聚合作用。

微管的功能:

构成细胞内的网状支架,支持和维持细胞的形态;参与中心粒(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主要的微观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