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1033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docx

福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作业

2009年福建省乡村医生中医学历班生理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强度的刺激称:

A.阈上刺激B.阈下刺激C.最大刺激D.有效刺激E.阈刺激

2.能引起生物体出现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

A.兴奋性B.刺激    C.反射D.兴奋 E.反应

3.可兴奋细胞包括:

A.神经细胞、骨细胞       B.神经细胞、肌细胞    C.神经细胞、腺细胞

D.神经细胞、腺细胞、骨细胞   E.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4.下列哪项属于正反馈调节:

A.血糖浓度稳态B.排尿反射  C.体温调节反射

D.屈肌反射  E.血压调节反射

5.下列体液不属于机体内环境的是

A.组织液B.淋巴液C.血浆  D.细胞内液E.脑脊液

6.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状态

A.固定不变B.相对恒定C.随机多变  D.绝对平衡E.绝对不变

7.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负反馈调节E.正反馈调节

8.破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后,下列何种现象消失?

A.反应  B.兴奋  C.抑制  D.反射  E.兴奋性

9.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吞噬作用E.吞饮作用

10.主动转运不同于被动转运的是:

A.转运脂溶性物质分子B.转运离子、小分子水溶性物质

C.需要提供能量D.经过通道蛋白作用

E.顺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转运

11.参与细胞膜易化扩散的膜蛋白是

A.泵蛋白B.通道蛋白C.受体蛋白D.糖蛋白E.免疫蛋白

12.大分子蛋白进入细胞内的方式是

A.出胞作用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E.单纯扩散

13.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称为

A.极化B.去极化C.反极化D.超极化E.复极化

14.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的离子流是

A.K+外流B.K+内流C.Na+内流D.Na+外流E.Ca2+内流

15.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钾离子外流B.钾离子内流C.钠离子内流

D.钠离子外流E.氯离子内流

16.肌组织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A、横桥的运动B、ATP酶活性

C、动作电位D、胞浆内Ca2+浓度的升高E、三联体

17.维持毛细血管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主要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 C.血浆总渗透压

D.组织液晶体渗透压E.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18.正常人血液的PH值为

A、7.05-7.15B、6.35-6.45C、7.35-7.45D、7.65-7.75E、1.5-2

19.血细胞比容是血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所占重量比    E.在血液中所占容积之比

20.50公斤体重正常的人的血量为:

A.4.0-5.5LB.3.5-4.0LC.2.0-2.5LD.2.5-3.0LE.3.0-3.5L

21.血清与血浆的主要不同点是不含:

A.钙离子B.球蛋白C.白蛋白D.凝集素E.纤维蛋白原

22.以下因素不属于红细胞生成基本条件的是:

A.蛋白质和铁B.维生素B12和叶酸

C.红骨髓的正常造血机能D.促红细胞生成素E.血中氧分压增高

23.红细胞沉降率加快是由于

A.红细胞叠连  B.红细胞膨胀  C.红细胞皱缩  D.红细胞破裂  E.红细胞凝集

24.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的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E.中性粒细胞

25.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激活FⅡ   B.激活FⅢ   C.激活FⅨ   D.激活FⅩ   E.激活FⅫ

26.等容舒张期瓣膜的状态是:

A.房室瓣开放,半月瓣关闭B.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开放

C.房室瓣和半月瓣都关闭 D.房室瓣和半月瓣都开放

E.肺动脉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

27.关于正常人心输出量的说明,错误的是

A.左心室输出量较右心室输出量多B.一侧心室每次的射血量称搏出量

C.搏出量乘以心率等于心输出量D.静脉回流量与搏出量维持动态平衡

E.心率在一定范围增快,心输出量增多

28.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血液依赖地心吸引力而回流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强静脉回流

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

29.每一个心动周期按0.8秒计,房缩期约占:

A.0.1秒B.0.3秒C.0.4秒D.0.2秒E.0.5秒

30.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

A.射血期B.等容舒张期C.房缩期D.充盈期E.等容收缩期

31.正常成年人安静时,每搏输出量约为:

A.40~50mlB.120mlC.60~80mlD.30~40mlE.80~100ml

3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是

A.0期除极化缓慢B.形成2期平台C.4期自动除极化

D.无明显1期E.4期为静息期

33.在正常情况下心跳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是:

A.结间束B.房室交界C.窦房结D.房室束E.浦肯野氏纤维

34.兴奋在心内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A.结间束B.心房肌C.房室交界D.房室束E.心室肌

35.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B.心肌肌质网不发达,Ca2+贮存少

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D.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

E.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36.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半月瓣关闭B.半月瓣开放C.房室瓣开放D.房室瓣关闭

E.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动脉管壁振动

37.下列变化因素中主要影响收缩压的是

A.搏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循环血量E.心输出量

38.一般情况下,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

A.搏出量的大小B.外周阻力的大小C.大动脉弹性

D.回心血量多少E.大动脉弹性的大小

39组织液生成主要取决于

A.毛细血管压      B有效滤过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血浆晶体渗透压    E.组织液静水压

40.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体温B.调节回心血量C.实现物质交换

D.参与维持动脉血压E.影响血管内外液体分布

41.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可反映心脏的射血功能B.其正常值变动范围为4~12mmHg

C.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D.外周静脉广泛收缩使中心静脉压升高

E.可以作为临床控制输液速度和量的参考指标

42.降压反射的生理意义是:

A.升高动脉血压B.降低动脉血压C.加强心血管活动

D.减弱心血管活动  E.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43.呼吸指的是

A.外界O2进入肺的过程B.CO2从肺泡排到外环境的过程

C.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D.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E.肺与血流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44.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B.肺的舒缩活动C.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D.胸内负压    E.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45.有关胸内压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保持肺的扩张状态B.维持正常肺通气的必要条件

C.有利于静脉血的回流D.胸内负压消失可导致肺塌陷

E.开放性气胸可引起肺气肿

46.某人的潮气量为500毫升,呼吸频率为14次/分,每分钟的肺泡通气量约为:

A.3000毫升B.4000毫升C.5000毫升D.6000毫升E.7000毫升

47.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

A.肺活量B.补吸气量C.潮气量D.功能残气量E.时间肺活量

48.气体交换的动力是

A.呼吸膜的通透性B.呼吸膜的面积C.气体的分压差

D.通气/血流比值E.气体的更新率

49.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

A.形成碳酸氢盐B.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溶解在血浆之中D.与血浆蛋白结合

50.关于氧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以化学结合的形式运输占98%B.氧合血红蛋白呈鲜红色C.O2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D.O2与血红蛋白结合或解离取决于氧分压的高低E.血红蛋白浓度低下的病人易出现紫绀

51.血中氧分压降低,导致呼吸加强的原因是直接兴奋:

A.肺牵张感受器B.呼吸调整中枢C.延髓呼吸中枢

D.外周化学感受器E.中枢化学感受器

52.基本呼吸中枢位于:

A.大脑B.中脑C.脑桥D.延髓E.脊髓

53.胃液的成分不包括:

A.粘液B.内因子C.盐酸D.胃淀粉酶E.胃蛋白酶

54.对于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粘液主要成分为糖蛋白B.正常人胃粘膜表面有一层厚的粘液凝胶层

C.即胃粘膜屏障D.在凝胶层内H+与HCO3ˉ发生中和

E.是保护胃粘膜的重要机制

55.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A.蠕动B.逆蠕动C.紧张性收缩D.分节运动E.容受性舒张

56.消化液中含有蛋白酶的是

A.唾液和胃液B.胃液和胆汁C.胆汁和小肠液  D.唾液和胆汁E.胃液和胰液

57.有关内因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胃粘膜的主细胞分泌的B.是一种糖蛋白

C.能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结合D.能保护维生素B12不被消化液所破坏

E.能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58.胆盐促进下列哪些物质的消化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多肽E.胆固醇

59.在三种主要食物中,胃排空速度是:

A.蛋白质最快,糖类次之,脂肪最慢B.脂肪最快,蛋白质次之,糖类最慢

C.脂肪最快,糖类次之,蛋白质最慢D.糖类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

E.糖类最快,脂肪次之,蛋白质最慢

60.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在

A.食道B.胃C.小肠D.结肠E.大肠

61.糖吸收的分子形式是

A.淀粉B.多糖C.寡糖D.麦芽糖E.单糖

62.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卵磷脂B.胆盐C.脂酸钠D.胆色素E.HCO3-

63.组织细胞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磷酸肌酐B.三磷酸腺苷C.核苷酸D.葡萄糖E.氨基酸

64.特殊动力作用效应最大的食物是

A.糖B.维生素C.蛋白质D.脂肪E.混合食物

65.基础代谢是指:

A.安静空腹时的能量代谢B.睡眠状态下能量代谢C.适宜环境温度下的产热量D.标准活动状态下能量的消耗量E.以上都不是

66.基础代谢率常用了解下列哪个内分泌腺的功能状态:

A.甲状腺B.胰岛C.脑垂体D.甲状旁腺E.肾上腺皮质

67.关于体温的正常波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新生儿体温易波动              B.女子体温略高于男子,排卵日最高

C.老年人体温往往低于成年人          D.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可使体温升高

E.通常体温在清晨2~6时最低,下午1~6时最高

68.关于正常人体体温与测定部位关系,正确的是:

A.口腔温>直肠温>腋窝温B.腋窝温>口腔温>直肠温C.直肠温>腋窝温>口腔温

D.直肠温>口腔温>腋窝温E.腋窝温>直肠温>口腔温

69.机体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A.肝B.心肌C.骨骼肌D.皮肤E.肺

70.对高热病人临床使用酒精擦浴降温是增加

A.传导散热    B.辐射和传导散热  C.对流和传导散热

D.辐射和对流散热 E.蒸发散热

71.对体温调节起关键作用的部位是:

A.延髓网状结构B.丘脑下部后部C.大脑皮层运动前区

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E.以上都不对

72.机体的排泄途径不包括:

A.肾脏排出尿液B.大肠排出食物残渣C.大肠排出胆色素

D.皮肤排出汗液E.呼吸器官排出二氧化碳

73.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肾小囊内压

D.有效滤过压      E.肾小囊内胶体渗透压

74.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

A.两侧肾脏生成的原尿量B.两肾生成的终尿量C.每侧肾脏生成的终尿量

D.每侧肾脏生成的原尿量E.每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

75.肾小管各段中,重吸收能力最强的部位是

A.远曲小管B.近球小管C.集合管  D.髓袢E.远球小管

76.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主要受()的调节

A、血管紧张素B、肾素C、糖皮质激素  D、升压素(抗利尿激素)E、醛固酮

77.下列可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是

A、肾小囊内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D、肾小球毛细血管压的升高  E、肾管周毛细血管压的升高

78.在酸中毒的情况下,肾小管的:

A.H+-Na+交换减少    B.K+-Na+交换增多    C.H+-Na+交换增多

D.K+-Na+交换不变    E.H+-Na+交换不变

79.正常成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

A、>2500mlB、2000-2500ml   C、1000-2000mlD、100-150ml   E、400-500ml

80.葡萄糖在肾小管的重吸收部位,仅限于:

A.集合管   B.髓袢细段   C.远端小管   D.近端小管  E.髓袢升支粗段

81.下列各项中,属于渗透性利尿的是

A.饮大量茶水B.饮大量清水C.静脉注入生理盐水

D.静脉流入20%甘露醇E.静脉流入速尿

82.醛固酮的主要生理作用,错误的是:

A.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B.使血钠离子增加,血钾离子降低

C.保钠离子,排钾离子            D.醛固酮分泌增多时,可使血容量增多

E.钠离子,氯离子的重吸收带动了水的重吸收

83.当注视物由远移近时,眼的的调节反应是

A.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散大,双眼会聚B.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缩小,双眼会聚

C.晶状体凸度减小,瞳孔散大,双眼会聚D.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缩小,双眼散大

E.晶状体凸度减小,瞳孔缩小,双眼会聚

84.正常时,强光照射一侧瞳孔的反应是:

A.两侧瞳孔扩大    B.该侧瞳孔缩小           C.该侧瞳孔扩大

D.两侧瞳孔缩小    E.该侧瞳孔缩小,对侧瞳孔不变

85.关于近视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多数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B.近点较正常人的远C.眼的折光力过强也可产生

D.成像于视网膜之前E.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86.发生老视的主要因素是:

A.角膜曲率变小B.角膜透明度减小C.房水循环受阻

D.晶状体弹性减弱E.晶状体厚度增加

87.夜盲症发生的原因

A.视蛋白合成障碍B.视紫红质缺乏C.视锥细胞功能障碍

D.晶状体混浊E.缺乏维生素E

88.有关视锥细胞的叙述,错误是:

A.感受强光刺激    B.对光的敏感性高       C.主要在白昼光线下起作用

D.能分辨颜色     E.受光刺激能产生局部电位

89.声音传入内耳的主要途径为

A.外耳-鼓膜-听骨链-圆窗-内耳B.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

C.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圆窗-内耳D.颅骨-耳蜗内淋巴

E.外耳-鼓膜-圆窗-听骨链-内耳

90.声波感受器是指

A.鼓膜    B.基底膜    C.卵圆窗    D.螺旋器    E.囊斑

91.特异性传入系统的作用是:

A.只产生相应的特异感觉B.只触发皮层发出冲动  

C.维持皮层兴奋状态D.产生相应的特异感觉和激发皮层发出冲动  

E.维持觉醒并产生特异感觉

92.有关内脏痛的特征,错误的是:

A.较缓慢,持续时间长          B.定位不精确,对刺激分辨力差

C.切割与烧灼内脏均可引起剧烈疼痛    D.常伴有恐惧不安等情绪反应

E.常伴有牵涉痛

93.有关大脑皮层感觉机能定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第一躯体感觉区主要在中央后回B.所有感觉传入纤维都交叉投射到对侧皮质

C.主要投射区的整体空间分布呈倒立状D.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的灵敏度呈正相关

E.是产生感觉的最高级中枢

94.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肌紧张反射B.腱反射C.屈肌反射  D.对侧伸肌反射E.牵张反射

95.大脑皮层的运动区位于

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额叶上回D.颞叶上回E.边缘叶

96.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多巴胺D.谷氨酸E.肾上腺素

97.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出现

A.心跳加强加快B.支气管平滑肌舒张C.胃肠运动减弱

D.消化液分泌减少E.糖原合成增强

98.用阿托品阻断M受体可导致:

A.唾液分泌增多B.胃液分泌增多C.胰液分泌增多D.吞咽困难E.胃肠运动减弱

99.对心脏起兴奋作用的受体是:

A.α受体    B.β1受体    C.β2受体    D.M受体    E.N受体

100.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发生

A.极化B.去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复极化

101.突触传递具有的特征是

A.双向传递B.突触延搁C.绝缘性

D.不易发生疲劳E.刺激停止则传出冲动立即停止

102.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小脑

103.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人脑特别重B.有条件反射C.有第一信号系统

D.有第二信号系统E.较动物聪明

104.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中没有

A.催乳素B.黄体生成素C.甲状腺激素D.卵泡刺激素E.生长素

105.生长素对代谢的作用是

A.抑制蛋白质合成,降低游离脂肪酸,降低血糖

B.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游离脂肪酸,升高血糖

C.抑制蛋白质合成,增加游离脂肪酸,升高血糖

D.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游离脂肪酸,升高血糖

E.以上都不对

106.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缺乏:

A.甲状腺激素B.生长素C.性激素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E.甲状旁腺激素

107.下列甲状腺激素对新陈代谢的作用,错误的是:

A.促进体内生物氧化B.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酸C.促进肝糖原分解

D.抑制组织对糖的利用E.生理剂量促进蛋白质合成

108.甲亢患者出现肌肉无力,是因为:

A.蛋白质合成增加B.蛋白质合成减少C.蛋白质分解增加

D.蛋白质分解减少E.细胞对血糖利用减少

109.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素    D.肾上腺素    E.醛固酮

110.关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错误的是

A.促进蛋白质分解    B.影响体脂分布           C.可使血糖降低

D.促进糖异生       E.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能力

111.不符合糖皮质激素作用的是

A.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B.中性粒细胞增多    C.淋巴细胞增多

D.红细胞增多       E.血小板增多

112.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宜骤然停药是因为:

A.糖皮质激素有成瘾性 B.突然停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C.突然停药,病人糖代谢障碍D.突然停药,可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

E.体内ACTH增多

113.关于胰岛素降低血糖作用的下列说明中,错误的是:

A.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B.促进糖异生C.抑制糖原的分解

D.抑制糖异生E.促进糖的氧化与糖原的合成

114.甲状旁腺的作用,错误的是:

A.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B.抑制肾小管重吸收磷C.增加组织耗氧量和产热量

D.动员骨钙入血E.通过活化维生素D3促进小肠吸收钙

115.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月经的原因是

A.血中雌激素浓度高B.血中孕激素浓度高C.血中雌、孕激素浓度都高

D.血中雌、孕激素浓度都低E.血中雌激素、前列腺素增高

116.关于雄激素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男性附性器官发育B.刺激男性副性征出现C.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其分解D.维持正常的性欲E.促进精子的发育与成熟

117.雌激素与孕激素作用的相同点是:

A.使子宫内膜增殖变厚B.使宫颈粘液变稀薄C.子宫内膜腺体分泌

D.使输卵管平滑肌活动增强E.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角化

118.与排卵关系最密切的激素是

A.雌激素B.孕激素C.卵泡刺激素D.黄体生成素E.促性腺激素释放素

119.女性副性征的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音调高B.乳房发育C.骨盆狭窄D.皮下脂肪丰满E.骨盆宽阔

1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雌激素只能由卵巢分泌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腺垂体分泌

C.促性腺激素由下丘脑分泌D.促性腺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E.发育中的卵泡能分泌较多的雌激素和孕激素

二、填空题

1.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生殖。

2.机体活动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自身调节,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_________。

3.组织的兴奋性与刺激阈呈________关系,即________愈小,说明组织的________愈高。

4.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内环境的__________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细胞膜转运物质常见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胞和入胞。

其中需要细胞本身耗能的是__________。

6.细胞膜两侧呈外正内负的电位状态,称为__________状态。

若膜内负电位值增大,超过静息电位时,称为_________。

7.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上升相是由于__________大量__________所致,下降相是由于__________大量__________所致。

8.载体转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竟争性抑制。

9.红细胞生成过程中,重要的造血原料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血浆渗透压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11.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步骤。

12.正常成人体内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__________,若一个人的体重为60公斤其血液总量约__________毫升。

13.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成__________关系,从时间上看,心房和心室的舒张期__________收缩期。

当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时,以__________期缩短更为明显。

14.兴奋由心房传到心室的延搁部位是__________其传导速度__________。

15.心肌的生理特点包括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