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至十八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1076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共一大至十八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共一大至十八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共一大至十八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共一大至十八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共一大至十八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共一大至十八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共一大至十八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docx

《中共一大至十八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一大至十八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共一大至十八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docx

中共一大至十八大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一大

1921年

7月23—31日

上海

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员的条件;规定党的纪律;规定党的纲领: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产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规定党成立后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人;选举产生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大

1922年

7月16—23日

上海

通过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状况分析,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提出“民主主义联合战线”;规定最高纲领: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族革命阶段纲领):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到群众中去”。

(第一次明确反帝反封)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杭州西湖特别会议

1922年

8月

 

决定在孙中山按照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的条件下,共产党、共青团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以推动革命统一战线

 

三大

1923年

6月12—20日

广州

决定全体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名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中国国民党

一大

1924年

1月

广州

提出新三民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各民族一律平等,节制资本,改善工农)(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四大

1925年

1月11—22日

上海

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

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五大

1927年

4月27日至5月9日

武汉

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

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

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八七会议

1927年

8月7日

 

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把发动秋收暴动,建立工农革命政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党当前的最主要任务;提出整顿队伍,纠正错误,找新道路;选出中央临时政治局,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

中国革命从此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土地革命战争兴起

六大

1928年

6月18日至7月11日

莫斯科

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遵义会议

1935年

1月

遵义

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小组负责军事行动。

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在危急中挽救党、红军和革命。

成为中共党史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中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大

1945年

4月23日至6月11日

延安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

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三个基本方面:

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八大

1956年

9月15日~27日

北京

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

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九大

1969年

4月1~24日

北京

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十大

1973年

8月24~28日

北京

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十一大

1977年

8月12~18日

北京

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

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粉碎了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共在思想正式组织领域的拨乱反正。

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决定“将全党的工作的着重点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揭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此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揭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十二大

1982年

9月1~11日

北京

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

明确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十三大

1987年

10月25日~11月1日

北京

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四大

1992年

10月12~18日

北京

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

1997年

9月12~18日

北京

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九个方面:

(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培养四有新人。

(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开放。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三步走”战略。

(8)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军队是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十六大

2002年

11月8~14日

北京

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七大

2007年

10月15~21日

北京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八大

2012年

11月8日

北京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国梦,人民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