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1821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docx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13项指标淘出历代美人

 

一、肤

  

《诗经·卫风·硕人》描绘美女庄姜“肤若凝脂”。

凝脂,凝固的脂肪,光滑、细腻而洁白(《朱熹集·诗经卷》)。

数千年来,“凝脂”的特征一直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主要标准之一。

  

美女妩媚多端,毕竟以色为主(《闲情偶寄·声容部》李渔)。

诗经云:

“素者,绚也!

”作为白的极致“雪”字被视为皮肤颜色的标准。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其他诸如“肌肤胜雪”、“肤如凝雪”、“欺霜赛雪”等词语随处可见。

  

另外晶莹、透明、温暖的白玉也常用作修饰美女的肌肤。

例如五代时的花蕊夫人:

“冰肌玉骨清无汗。

”(《避暑摩河池上作》孟昶)

  

单纯的白色并非皮肤颜色的唯一标准,与白色相协调的是粉红。

曹植《洛神赋》中的女神远观“皎若太阳升朝霞”,近看“灼若芙蕖出渌波”。

“桃花含露”、“出水芙蓉”、“出水红菱”等类似描写美女的词语皆着眼于粉红色。

  

同样描绘杨贵妃的美,白居易的诗“梨花一枝春带雨”着眼的是与白同色的梨花。

而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着眼的是与牡丹同色的艳红。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则提出了白里透红的和谐美的标准,这也是一种健康的美。

  

古代将白色、红色完美结合的描述莫过于“不傅脂粉而颜色如朝霞映雪”(《汉孝惠皇后外传》)。

清晨的朝霞映照在白雪上,单是意境之美,足以美得令人心醉、令人窒息。

  

代表人物:

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在姊妹中最为美艳,很受唐玄宗的喜爱。

一月给钱十万作为买脂粉的费用。

虢国自矜艳丽,每出入禁中,常素面朝天(《新唐书·杨贵妃传》)。

唐朝诗人张祜描述道: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经典链接:

《太平广记》引《王子年拾遗记》记载:

刘备的妻子甘皇后玉质柔肌,姿态光艳。

一次刘备召甘后到白绡帐中。

下属远远望去,只见帐中的甘皇后好比月下聚雪。

河南进献一个玉人,高三尺。

刘备把玉人放在甘美人的身后。

甘后和玉人洁白齐润。

刘备说:

“不意我玉人乃有两也。

”下属们直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二、手

  

《诗经·卫风·硕人》中写美女庄姜: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柔荑是茅草的芽茎(《朱熹集·诗经卷》)。

它洁白、光滑,鲜嫩得一掐出水又纤细无比,宛若无骨。

它的妙处还在于它能发出淡淡的香气。

轻轻吮一口,唇齿留香。

用它来比喻美女的手指真是生动、传神、恰如其分。

  

唐代诗人韩偓《咏手》中,用“腕白肤红玉笋芽”把手比作嫩笋牙,与柔荑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刘兰芝。

她“指如削葱根”。

把手指比喻成削好的葱白。

取其形、色,颇为经典。

  

唐赵鸾鸾《纤指》诗:

“纤纤软玉削春葱,长在香罗翠袖中。

”将手指比作白玉。

晶莹、透明又有温暖的感觉。

  

柔荑、嫩笋、葱白、白玉的特征均构成中国古代美女手的标准。

  

经典链接:

南朝陈武帝章皇后冰雪聪明,仪容俏丽。

手指甲长五寸,颜色红中透白,每逢遇到丧事,就会有一个手指甲先折断。

(《陈书·高祖章皇后传》)

  

三、发

  

乌黑、亮丽、浓密、修长是中国古代美女头发的标准。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赞美妇女头发乌黑、浓密的古诗。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载:

“鬓发如云,不屑髢也。

”“鬓”意为头发浓密而黑,“髢”意为假髻。

这句古诗赞美了浓密而漆黑的头发有如天上的乌云,拥有这样一头黑发便不屑于使用假的发髻了。

后人常以乌云代指女人秀发,如“乌云高绾”。

  

又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

“昔有仍氏生女,鬓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

”“玄”和“鬓”意思相同,都是称赞头发乌黑的词语。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据《太平御览》记载:

“上(汉武帝)观其(卫子夫)发鬓,悦之。

”卫子夫的一头秀发一打开,就像黑色的瀑布一样,闪闪发光,马上吸引住了少年天子汉武帝(据说武帝那时候正为没有后代而苦恼,所以比较注重道家的某些观点,比如头发乌黑浓密者气血旺,气血旺者高寿多子)。

《陈书·张贵妃传》记载:

“张贵妃发长七尺,鬓发如漆,其光可鉴。

”又如《昭明文选·七辨》曰:

“鬓发玄髻,光可以鉴。

  

除卫子夫、张贵妃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外,《新唐书·后妃传》记载唐高祖李渊的妻子、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皇后出生时发垂即过颈,从三岁开始发与身等,及长大成人更是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乌云。

  

古代女人的发型变化多端,如直发(张丽华)、短发(梁绿珠)、卷发(赵合德)、束发(赵飞燕)、盘发(甄妃)等。

  

经典链接一:

晋明帝时,大司马桓温纳蜀主李势女儿为小妾。

桓温的妻子康长公主妒火中烧,持刀欲杀李氏。

但见李在窗前梳头,发垂委地,姿貌绝丽,徐下结发,敛手向公主说:

“国破家亡,无心以至。

若能见杀,实犹生之年。

”神色闲正,辞气清婉。

公主掷刀抱着李妹妹说:

“我见犹怜,何况老奴(桓温)?

”(《妒记》南朝宋·虞通之)。

  

经典链接二《十髻谣》:

◇凤髻(周文王时一名步摇髻)有发卷然,倒挂么凤。

侬欲吹箫,凌风飞动。

◇近香髻(秦始皇时)香之馥馥,云之鸟鸟。

目然天生,膏沐何须。

  

◇飞仙髻(王母降武帝时)飞仙飞仙,降于帝前。

回首髻光,为雾为烟。

◇同心髻(汉元帝时)桃叶连根,发亦如是。

苏小西陵,歌声相似。

  

◇堕马髻(梁冀妻)盘盘狄髻,堕马风流。

不及珠娘,轻身坠楼。

  

◇灵蛇髻(魏甄后)春蛇学书,灵蛇学髻。

洛浦凌波,如龙飞去。

  

◇芙蓉髻(晋惠帝时)春山削出,明镜看来。

一道行光,花房乍开。

  

◇坐愁髻(隋炀帝时)江北花荣,江南花歇。

发薄难梳,愁多易结。

  

◇反绾乐游髻(唐高祖时)乐游原上,草软如绵。

婀娜鬟多,春风醉眠。

◇闹扫妆髻(唐贞元时):

随意妆成,是名闹扫。

枕畔钗横,任君颠倒。

(倒挂,又名么凤,类似鹦鹉而小,绿色羽毛,嘴红色,甚娇丽,常倒悬架上)。

(《东方美女百韵全书》陈敏等)

  

四、脸

  

《诗经·卫风·硕人》中的美女庄姜:

“螓首蛾眉。

”螓首,是指一种类似于蝉的小虫。

它的前额丰满、光洁。

这是古代美女额头的标准。

  

古代美女的标准脸型是上部略圆,下部略尖,形似瓜子,丰满洁白,俗称鹅子脸。

此外“满月”也是符合中国古代审美标准的脸型。

面如满月,指脸盘圆圆的、白白的,像满月一样,相貌白皙、丰满、富态而有神采。

(《东方美女百韵全书》)

  

脸部的酒窝称笑靥或双靥。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笑靥的描写。

如《楚辞·大招》中即有“靥辅奇牙,宜笑焉只”的描述;又如汉代班婕妤《捣素赋》:

“两靥如点,双眉如张。

”诸如“笑靥如花”的词语多不胜数。

  

脸部的酒窝又名梨涡,得于诗“旁有梨颊生微涡”。

本指宋代美女黎倩的酒窝,后泛称女子面颊上的酒窝。

一张标准的瓜子脸配上梨涡浅笑足以增添妩媚。

代表人物:

楚平王夫人伯嬴明眸秀项,面如鹅蛋。

(《香艳丛书》中《老狐谈历代丽人记》篇)

  

经典链接:

秦桧将抗战派名臣胡铨贬谪至岭南。

在广州,胡铨喜欢上了一位名叫黎倩的美女(一说黎倩系侍妓,此处依袁枚说。

据朝鲜宋时烈《朱子大全札疑》记载,黎倩系有夫之妇。

其夫发现了胡铨与黎倩的私情,逼令胡铨食藁与豆相混的马料,否则杀之,胡铨不得已受辱)。

十年后,胡铨携黎倩从贬地北归。

途中,胡铨饮于湘潭胡氏园,微醺中题诗壁上:

“君恩许归此一醉,旁有梨颊生微涡。

”(《情史》冯梦龙)

  

五、目

  

中国古代美女眼睛的标准既侧重于神韵又有着恰如其分的比喻。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书·孝武李夫人传》)。

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白居易)这种眼睛的神韵是中国古代美女眼睛的神态的标准。

  

秋天的水清澈明亮,一清见底,“秋水”、“秋波”在古代常用来形容美女的眼睛。

清澈明亮是古代美女眼睛形的标准。

唐代白居易《筝诗》: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元赵雍《人月圆》词:

“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

”李白的《长相思》: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美人的眼睛如秋水、秋波,灵灵有神、楚楚动人。

  

经典链接:

张贵妃(丽华)冰雪聪明,有神采,进止闲暇,容色端丽。

每瞻视盼睐,光采溢目,照映左右。

常在阁上靓妆,临于轩槛,宫中遥望,飘若神仙。

(《陈书·张贵妃传》)

  

六、鼻

  

“面如一朵花,全靠鼻当家”。

鼻子是面部最突出的部位。

美女鼻子的标准是玲珑剔透,富有立体感。

古代有“鼻若琼瑶”的说法。

琼瑶,美玉的一种,晶莹、光滑且温暖。

此词条主要着眼于鼻子的玲珑剔透美,“鼻若悬胆”则侧重鼻子的立体美。

  

代表人物:

崔莺莺:

恰便是檀口点樱桃,粉鼻儿倚琼瑶。

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

(《西厢记》王实甫)

  

七、唇

  

中国古代美女嘴唇的审美标准是其色要红润、有光泽、其形要小巧。

人们常以“樱桃”来比喻口唇,即因其形,更由其色。

早在先秦的《楚辞·大招》中就有“朱唇皓齿,嫭以姱兮”的话,《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口如含朱丹”都是讲唇的红润美。

据孟棨《本事诗·事感》记载:

白居易有两个年轻貌美的小妾樊素和小蛮。

其中樊素善歌,小蛮善舞,白居易曾作诗赞道: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樊素的口唇小巧红润,就像熟透的樱桃一般娇艳欲滴。

苏轼也有“一颗樱桃樊素口”来加以描绘美人口唇之美。

  

美女口唇也常常用“檀口”或“绛唇”来形容。

檀是一种浅红色或浅绛色的颜料,在古代常被女子用作口红,所以“檀口”便成了描写女性浅红色嘴唇的一个专用语。

比如唐代香奁诗人韩偓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黛眉印在微微绿,檀口消来薄薄红。

  

至于美人的舌头也有专门的术语。

诸多名花,丁香凭借其香和形脱颖而出,成为美人香舌的代言花。

  

经典链接:

欧公(欧阳修)知颍州,有官妓卢媚儿,姿貌端秀,口中常作芙蕖花香。

有蜀僧云:

“此人前身为尼,诵法华经二十年。

”(《香艳丛书》知虫天子)

  

八、齿

  

晶莹洁白、整齐均匀是中国古代美女牙齿的标准。

  

美女庄姜“齿如瓠犀”。

瓠犀,葫芦的子,晶莹洁白而小巧整齐(《朱熹集·诗经卷》)。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齿如含(编)贝”。

曹植在《洛神赋》中说: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这个“鲜”字,说的是皓齿的光泽。

朱唇轻启,嫣然一笑,雪白整齐的牙齿的确更增美女的妩媚。

  

九、颈

  

《诗经·卫风·硕人》中写美女庄姜:

“领如蝤蛴”。

领是颈的意思;蝤蛴是天牛与桑牛的幼虫,乳白色,长而丰满(《诗经疏》孔颖达)。

“领如蝤蛴”意思就是颈项如蝤蛴那样洁白,丰满。

古代美女颈的标准是洁白、光滑、丰满。

韩偓在《席上有赠》一诗中,以“鬓垂香颈云遮藕”之句来描写女子颈部的馨香、嫩白,颇为经典。

宋代词人曾布曾有“窗间粉颈断瑶琼”的诗句;又如明朝《寻芳雅集》中《粉颈》词:

“霜肌不染色融圆,雅媚多生蟾鬓边,钩挽不妨香粉褪,倦来常得枕相怜。

娇滴滴,嫩娟娟,每劳引望怅佳缘。

”(《东方美女百韵全书》)

  

十、足

  

汉代前的作品鲜见对女性足的具体描述,可见古代并无具体的审美标准。

《洛神赋》中尽管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描述,却只是描写女性足部的动态美。

据《南齐书》记载,废帝东昏侯对贵妃潘玉儿的小脚情有独钟。

可恋足在当时只是个别现象,并非普遍现象。

杜牧诗云:

“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春云”。

似乎唐代已有缠足的习俗。

五代南唐时,有一宫女窅娘轻盈善舞,以帛缠足,足纤小如弯月,着素袜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上跳舞,深受南唐后主李煜的宠爱。

由此开始,缠足之风逐渐盛行于宫廷。

从宋代始缠足之风遍及民间,“三寸金莲”成了宋元以来对女性美的基本要求。

(《东方美女百韵全书》)

  

经典链接:

香莲三影:

花间苔上蹴鞠影;临流浣濯水中影;春宵一刻灯前影。

  

香莲三上:

掌上;肩上;秋千板上。

  

香莲三中:

被中;镫中;雪中。

  

香莲三下:

帘下;屏下;篱下。

(《香艳丛书》知虫天子)

  

十一、胸

  

古代对胸部并无任何审美要求,也无任何标准。

描写美女的文学作品如《诗经》、《登徒子好色赋》、《洛神赋》等都对胸部只字未提。

尤其《洛神赋》铺排华丽,对女性身体极尽详尽描述之能事,可是唯独对胸部讳莫如深。

《汉杂事秘辛》(有学者疑为明朝状元杨慎伪作)描写东汉宫廷选美时对梁商的女儿梁莹全身体检,堪称事无巨细。

即使提到了她的乳房,也只有“胸乳菽发”四字。

可见,平胸并不影响其美。

  

自唐代开始,文学作品中开始大量出现描写胸部的作品。

如“素胸未消残雪,透轻罗”(敦煌曲子词《云谣集·风归云》)。

又如“素胸莲脸柳眉低,一笑千花羞不坼”(《云谣集·浣溪沙》)。

唐代诗人韩偓在《席上有赠》一诗中,以“粉着兰胸雪压梅”来写女子胸部的白、香、软。

  

十二、腰

  

细腰是中国古代美女的重要特征。

春秋时期就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传说。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一文中邻家女“腰如束素”以及《洛神赋》中的神女“肩若削成,腰若约素”都极力渲染美人腰的纤细。

汉伶玄所撰《赵飞燕外传》描述飞燕名字来历时说她“长而纤便轻细,举止翩然,人谓之飞燕”。

谯川秦醇子所撰的《赵飞燕别传》则记载她“腰骨纤细”。

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样以纤腰为美。

《南史·徐勉传》记载南朝梁武帝赐给徐勉很多女乐,其中舞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舞。

”又有羊侃的小妾孙荆玉,能反身贴地,衔得席上玉簪。

  

白居易的小妾小蛮纤腰若柳,故有“杨柳小蛮腰”的经典诗句。

值得一提的是美女身材的标准汉朝是骨感美。

  

经典链接:

据《太平广记》记载:

汉武帝宠爱的美女丽娟,玉肤柔肌,吹气胜兰。

汉武帝常用衣带绑住丽绢的衣袖,惟恐她随风而去。

又如赵飞燕,能作掌上舞,汉成帝惟恐风将她吹走而建“御风亭”。

  

十三、香

  

明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上说:

“名花美女,气味相同,有国色者,必有天香。

天香结自胞胎,非自薰染。

佳人身上实实在在有此一种,非饰美之词也。

此种香气,亦有姿貌不甚娇艳,而能偶擅其奇者。

”女人的体香可以分为天然的和后天的两种,前者是女性自身所生发的天然体味,称为“天香”。

历史上最早以香气著称的女子最出名的莫过于汉武帝所宠幸的宫人丽娟,她玉肤柔肌,吹气胜兰,但是否是天香不得而知。

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体自生香,则是有史以来最早记载有天香的美女。

至于赵飞燕同样吹气如兰,则是后天的熏陶。

一般的女性想要拥有诱人的体香,就需要用薰染的方法来增添身体的香气,以弥补先天不足。

李渔承认了“国色天香”的可遇而不可求,认为薰染是正当的。

“有国色而有天香,与无国色而有天香,皆是千中遇一;其余则薰染之力,不可少也。

”除熏染外,唐代元载小妾薛瑶英,则是幼时长期食用其母所做的“香丸”(用花粉发酵处理后做成内服美容丸),长大以后,肌肤柔润、玉体生香而青史留名。

(《幽梦影》明张潮)

  

经典链接:

三国吴主孙亮有四个深受宠爱的美人,分别叫朝姝、丽居、洛珍、洁华。

四名佳人合在一起散发出来的香气有别于西域所贡的诸种异香。

这种香气沾上衣服,时间越久香味越浓,洗涤百遍也不减退,所以名为“百洗香”。

孙亮又称这种香为朝姝香、丽居香、洛珍香、洁华香。

(《拾遗记》王子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