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2559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要求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

 

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项目部

二0一六年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预防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项目部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重大危险源灾害事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快速、科学、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件应对和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编制“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条例,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预防为主、有效应对;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调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四)重大危险源灾害事件

重大危险源灾害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和威胁煤矿生产和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主要包括矿井冒顶、水灾、火灾,冲击地压、辅助运输、机电灾害,建筑工程、公共场所、企业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供水、供电、供油和供气以及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等,重大交通事故等。

(五)适用范围

本应措施适用于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项目部发生的重大危险源事件。

二、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

(一)危险源检测前的准备

项目部组建危险源检测、评估工作组。

组长:

项目经理

组员:

项目部项目总工、项目部副经理、各队组(部门)负责人

(二)危险源检测

(1)危险源检测的原则

危险源检测的充分性、时效性;

工作场所和所辖区域存在的危险源;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相关方抱怨;

曾发生过事故的作业活动。

(2)危险源检测范围

遵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原则,包括井上、下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所有活动及设施;

在用设备或运行系统的危险源检测;

退役、报废或有害废弃物的危险源检测;

化学物质的危险源检测;

工作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各种活动的危险源检测;

外部提供产品、服务中现场的危险源检测;

外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的危险源检测;

外来设备进入作业现场的危险源检测等;

(3)检测范围的划分方法

①、按作业场所划分

井下:

生产单位按掘进工作面来划分,辅助单位按工作场所的性质或班组进行划分。

如:

可分为大巷、掘进工作面等。

井上:

生产场地按车间划分,后勤部门按工作场所的性质或区域划分。

如:

可分为车间、仓库、各类厂房、办公楼、食堂、宿舍、澡堂、锅炉房、空压机房、变电站、风机房、矿灯自救器房等。

②、按作业的工艺(工序)活动划分

掘进工作面按采煤工序划分;

其它作业按规程确定的工艺(工序)划分。

③、按岗位作业活动的信息划分

岗位设置、人员配置及工作时间等情况;

通常或偶尔执行任务的人员;

本岗位使用的设备或工具;

为完成本岗位工作制定的书面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

本岗位人员接受培训情况;

本岗位过去所发生的违章情况;

本岗位过去所发生的事故情况。

④、按作业活动的三种时态划分

过去:

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

现在:

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态;

将来:

未来发生变化的作业活动,未来系统或设备发生改进、报废、退役等活动时产生的安全控制状态。

⑤、按作业活动的三种状态划分

正常:

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按照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

如皮带机的运输,采煤机割煤等;

异常:

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周期性或临时性工作的状态,如设备开启、停止、检修等;

紧急情况:

发生火灾、冒顶、透水、爆炸、人员伤亡等状态或发生的临界状态。

如井下瓦斯严重超标达到爆炸极限,发生冒顶事故等。

⑥、按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划分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超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邦、透水、瓦斯爆炸、煤尘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矽肺病、其他职业病等。

(4)危险源检测方法

各队组在进行危险源检测时,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

a)现场观察:

通过对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分析以及与操作人员的交谈、询问、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b)利用内外部信息:

查阅项目部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或从有关类似工作性质的部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检测出危险源;

c)安全检查表:

由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者共同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把大系统分解成小的子系统,找出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和标准要求,编制成安全检查表,对部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检测出危险源;

d)座谈:

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队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讨论分析作业活动或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用于生产活动的危险源分析。

(三)评估

(1)评估方法:

采用专家经验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确定出风险级别。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

D=LEC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D、风险值

L、E、C各值的取法,D值对危险程度的划分各见表1—4。

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6

3

1

0.5

0.2

0.1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6

3

2

1

0.5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后果

100

40

15

7

3

1

大灾难,10及10人以上死亡

灾难,3-9人死亡

非常严重,1-2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轻伤

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表4危险等级划分(D)

D值

危险程度

风险等级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

2

3

4

5

 

当D≥70时为重大危险源

(2)确定重大风险的原则

违反法律法规;

曾多次发生过事故的风险;

相关方非常关注的风险;

直接观察到已经很危险;

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后确定的3级以上属矿级重大危险源。

确定本单位重大风险的原则:

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经验观察可直接确定的;

曾发生过事故但措施不能有效控制的;

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后确定的D级以上危险源。

安检科根据各单位辨识的评价结果,进行整理汇总,编制《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四)监控措施计划的制订

(1)监控措施措施应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消除风险。

其次是努力降低风险。

(2)对不同级别的风险(D级以上),制订相应的监控措施措施,体现在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操作规程、应急计划等文件中。

(3)对矿级重大危险源因素,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执行。

(五)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措施计划的更新

(1)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措施计划定期由安监站组织对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措施计划进行评价,对不适应实际需要的评估结果或控制计划进行修改。

(2)当发生以下情况,应及时更新

本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发生变化;

本项目部职业活动发生变化;

管理评审、内外审的要求;

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更;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要求;

相关方的观点;

研开、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作业地点变更或风险发生变化时;

其它情况需要时。

 

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清单

序号

部门/业务/活动

危险源

特征/类型

现行控制措施

风险水平D

风险等级

文字描述

分值

1

井下生产

粉尘超标

人体健康

粉尘管理制度

高度危险

300

2

2

井下生产

透水

水灾

安全规程

高度危险

300

2

3

井下生产

顶板垮塌

物体打击

安全规程

高度危险

270

2

4

井下检修电气设备

带电作业

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严禁

高度危险

300

2

5

井下检修电气设备

不放电、不验电

触电

严禁

显著危险

135

3

6

辅助运输

车辆制动失灵

机械伤害

定期维护检修

显著危险

126

3

7

井下变配电运行

“运行”“停电”牌错放位

触电

严禁

显著危险

126

3

8

木料场

附近有明火

火灾

严禁

高度危险

270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