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2721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7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docx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

安顺地区野外实习报告

系别:

资环系

专业:

地理科学

班级:

09级2班

学号:

200907074091

姓名:

张呈亮

指导老师:

喻琴、王恩文、王家录

金光华、李宪荣、王红

黄英、敖国富

前言

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

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次野外实习的主要课程有:

地质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地貌学。

其中地质学的主要内容有:

化石与海相沉积、地质罗盘的使用、地形图的科学应用、褶皱、断裂与地层等;土壤地理学的实习内容有:

土壤剖面的选择与观察、土壤的性状观察与记载、土样的采集、土壤的地区分析、土壤的改良和土壤与环境的关系;水文实习的足以内容有:

河流的相关特性、水的物理特性(水深、流速、流量、透明度等)、河流的治理探讨;地貌学的实习内容有:

喀斯特地貌、构造地貌、石漠化、河流地貌、山地地貌。

这一次实习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新的知识,同时更有力的加强了我们参与科研学习的能力。

目录

1、实习的目的和路线....................................................................4

2、内容.........................................................................................................5

2.1实习区的概况.......................................................................................5

2.1.1龙宫............................................................................................5

2.1.2格凸河.......................................................................................6

2.1.3花江大峡谷...............................................................................7

2.1.4新铺国家地质公园...................................................................8

2.2实习内容................................................................................................9

.2.2.1水文实习报告.............................................................................9

2.2.2植物............................................................................................11

2.2.3土壤.............................................................................................14

2.2.4地质...........................................................................................19

2.2.5地貌.............................................................................................22

2.3实习心得体会..............................................................................24

1、实习的目的和路线

1、通过学习切身感受安顺自然风光及山川之秀美,并实际认识一些安顺特有的地质地貌,增强其热爱安顺的热情和学习地理学的兴趣。

2、考察剖析实习区域利用地理学理论和思想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典型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培养学生作为地理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使学生在认识实习区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物等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组成成分特征的过程中,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相互应征,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有关专业理论的理解;学习和掌握自然地理学各门课程野外调查的方法。

4、使学生在对实习区自然地理现象形成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生产实践意义的认识、把握和探究中,提高自身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野外自然地理研究的工作方法,为今后组织中学生地理课外活动或参加地理调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6、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德、不畏困难的勇气、团结互助的精神。

11月6号

11月7号

11月8号

11月9号

龙宫

格凸河

花江大峡谷

岗乌、新铺

2、内容

2.1实习区的概况

2.1.1龙宫

龙宫总体面积达60平方公里,分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区。

有着全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还有着多类型的喀斯特景观,被游客赞誉为“大自然的大奇迹”。

1988年,龙宫以贵州龙宫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2007年5月8日,安顺市龙宫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宫一带是全世界水旱溶洞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龙宫中心景区方圆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旱溶洞90余个,获世界吉尼斯记录。

至今,尚有很多美丽的溶洞,躲在深闺无人识。

贵州龙宫景区以溶洞、洞穴、瀑布为主体,堪称黔中一绝,包括龙宫、油菜湖、漩塘、蚂蟥四大片区。

贵州龙宫中心区有卧龙湖、迎宾洞、龙门飞瀑、龙潭天池、龙宫暗湖、蚌壳岩、虎穴洞等景点组成,上下辉映,别有洞天,宛如神话中龙王所居的水晶宫殿。

天池是一个山间湖泊,澄绿如玉,俗称龙潭,湖水下泻,从巨大的溶洞跌拓而下,水墙壁立,宽25米,高约50米,惊涛奔涌,蔚为壮观,此即龙门,据称为中国地下瀑布之冠。

2.1.2格凸河

“格凸”一词为苗语,意译为“圣地”。

风景区包括大穿洞景区、大河景区、小穿洞景区、妖岩景区及多处独立景点。

风景区内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较为齐全,景源类型多,品位高,组合好,景观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幽深的峡谷,复杂神秘的风景溶洞,神奇而巨大的地下河系,独特的喀斯特原始森林景观。

连绵的峰丛、峰林,奇峰林立,陡岩飞瀑,翠竹掩舍,碧水中流,轻舟渔歌,有着世外桃源般的风景环境。

无论是堪称世界第二的苗厅的恢弘,还是全国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最高的古河道遗迹盲谷的幽深;无论是国内最深的竖井通天洞的神奇,还是世界最高的溶洞大穿洞的壮观;无论是“人类最后穴居部落”之称的中洞苗寨的神秘,还是密林环绕的大河苗寨的清新雅致;还是有能破解悬棺之秘的天星洞、脚杆寨;无论是在晨曦中、暮色里翻飞的数以万计的格凸鹰燕,还是各种美不胜收的珍奇动植物,无一不给人以如醉如梦、神奇而又清新的美的愉悦之感。

这些景观集岩溶、山、水、洞、石、林组合之精髓,融雄、奇、秀、险、幽、旷、奥为一身,构成了一副完美的风景图画。

来到格凸,您还会欣喜的看到洞中苗寨的民风民俗、苗族的“上刀山、下火海”绝技、优美的歌舞表演、格凸“蜘蛛人”令人叫绝的徒手攀岩绝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与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完美的融为了一体。

可以说,格凸是世界少有的喀斯特自然与民族文化公园。

2.1.3花江大峡谷

花江大峡谷全长79公里,平均宽3.8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

共分为5个景区,即夹山景区、铁索桥景区、下瓜寨景区、盘江桥景区和古生物化石景区。

 

 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主峰旧屋基大坡海拔1850米,景区最低点是北盘江和打邦河的交汇合处,海拔仅370米。

山高、峡深、水急、壮美的自然景观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久远的海百合、龙化石构成"雄奇、宏大、险峻、神秘"的鲜明特色,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碳酸岩石出露分布广泛,岩溶面积92%。

岩溶极为发育,形态类型多样,峰林、峰丛、孤峰、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洼地、漏斗、奇石和千姿百态的钙质一应俱全,形成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最为齐全的的亚热带岩溶景观博物馆。

2.1.4新铺国家地质公园

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埋藏的古生物化石形成于距今2亿2千万年前的海湾是我国珍奇三叠纪古生物化石宝库,主要包括鱼龙、海龙、鳍龙、木盾齿龙等海生爬行动物,也有千姿白态的海百合和菊石、双壳、牙形石、鹦鹉螺、腕足及陆地生长的异地保存的古植物化石。

关岭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特别是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和海百合化石数量之巨大、种类之众多、保存之精美、形态之奇特为全球同期地层所罕见,堪称世界一流。

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埋藏的古生物化石形成于距今2亿2千万年前的海湾是我国珍奇三叠纪古生物化石宝库,主要包括鱼龙、海龙、鳍龙、木盾齿龙等海生爬行动物,也有千姿白态的海百合和菊石、双壳、牙形石、鹦鹉螺、腕足及陆地生长的异地保存的古植物化石。

关岭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特别是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和海百合化石数量之巨大、种类之众多、保存之精美、形态之奇特为全球同期地层所罕见,堪称世界一流。

2.2实习内容

2.2.1水文实习报告

1、实习的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培养了野外实习方法和技能,以及提高分析周围水文环境形成原因和过程、各种水文要素和现象的能力。

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有增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2、实习的时间、地点、天气

11月6号龙宫晴

3、指导老师:

王恩文

4、实习内容

龙宫的水位、流速、流量

5、工具

绳、石子、瓷盘、卷尺、秒表、浮标、容器、PH试纸

6、过程

⑴河流的深度调查

一般河道的深度调查应尽量选择河道顺直、稳定、水流集中,便于布设测验设施的河段。

基本水尺断面一般设在测验河段的中央,大致垂直于流向或直接平行于测流断面。

用测绳将一个重量适中的石头往河里吊,当将石头往下吊,感觉不到石头的原重量时,用眼睛记住测绳的湿水位置,之后用卷尺测量沉入水中的测绳。

⑵河流水的透明度

站在河段的中央,用测绳将一个瓷盘吊入水中,一直将瓷盘往河里放,直到看不到瓷盘为止,之后测量测绳的湿水长度,通过与河流的深度的计算,得出透明度。

还有其他的测法:

颜色示踪法、盐液示踪法、流量法、电解质脉冲法等。

⑶河流的流速

站在桥的中部一边,选取一个自然浮标,准备好秒表等工具。

站在桥的左流向的上流向,想河流投掷浮标,当浮标流至桥面的垂直下位置时,开始计时。

改到河流流向的下流向等待浮标的出现,当浮标出现于桥面垂直下位置时,停止计时.重复多次,减小误差。

之后测量桥面宽度,进行计算。

⑷水样的采集

水样采集和保存的主要原则是:

    

(1)水样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2)水样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

      用容器在河流的不同位置采集500毫升的水样,将水样带回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⑸水的PH值测定

取少许水放入容器中,用PH试纸蘸水,立刻拿出与比色卡对比做出判断

7、结论

流速﹙m/s﹚

透明度﹙m﹚

水深﹙m﹚

PH值

2/13

1.35

1.8

7—7..5

 

2.2.2植物

1、实习的目的

 ⑴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的形态的鉴定技术和分类方法。

⑵掌握一般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

能认识30-50科植物。

掌握重要植物标本采集的基本方法。

认识(海岸)草本植物的特征。

2、实习的时间、地点、天气

11月8号、格凸河、晴

3、指导老师:

敖国富

4、实习内容

⑴野外学习草本植物

⑵制作一个植物标签

⑶学会植物采集

5、工具:

尖头钳、塑料袋

6、过程

⑴ 采集方法:

  一个同学用小镐子,铲那些地上长的成株的植物;一个同学手持尖头剪或植物剪,剪下一些路边的树枝条(应该尽量带有花和果);一个同学带着大编织袋,把同组同学采集下来的植物放入袋中。

  辨别技巧:

  辨别植物所属科目时:

应该注意植株的各种形态上的区别:

根状茎,块茎;贮藏根,寄生根;单叶,复叶;轮生,对生,互生叶......

  注意:

以上的特征就可以辨别大部分的植物的科目了。

  花的基本构成:

花萼,花被,花瓣,萼片,花冠,雄蕊群,雌蕊,花托等等。

⑵草本植物(herbaceousplant或herb)―――自由的百科全书

草本植物是一类植物的总称,但并非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属于草本植物,但人们经常将其看做是一种树。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显着的区别在于他们茎的结构,草本植物的茎为“草质茎”,茎中密布很多相对细小的维管束,充斥维管束之间的是大量的薄壁细胞,在茎的最外层是坚韧的机械组织。

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也与木本植物不同,维管束中的木质部分布在外侧而韧皮部则分布在内侧,这是与木本植物完全相反的,另外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不断生长,因而树会逐年变粗而草和竹子就没有这样的本领。

相比于木质茎,草质茎是更进化的特征。

  地球上已发现的植物中,草本植物占三分之二还多,大约有30万种,所有重要的粮食都是草,如小麦,大豆,高梁,玉米,稻米等。

草本植物体形一般都很矮小,墙隅小草长不及7厘米,水稻、小麦也仅1米上下。

  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

植株一般较小,茎干一般柔软,多数在生长季终了时,其整体或地上部死亡。

  按草本植物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

  1.一年生草本(annual)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就可完成生活周期的,即当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水稻、大豆、西红柿等。

  2.二年生草本(biennial)第一年生长季(秋季)仅长营养器官,到第二年生长季(春季)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冬小麦、甜菜、蚕豆等。

3.多年生草本(perennialherb)能生活二年以上的草本植物。

有些植物的地下部分为多年生,如宿根或根茎、鳞茎、块根等变态器官,而地上部分每年死亡,待第二年春又从地下部分长出新枝,开花结实,如藕、洋葱、芋、甘薯、大丽菊等;另外有一些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都为多年生的,经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仍不枯死,并能多次结实,如万年青、麦门冬等。

⑶火龙果植物标签

中文学名

火龙果

中文属名

量天尺属

中文科名

仙人掌科

拉丁科名

Hylocereusundatus

拍摄人

张呈亮

拍摄地点

安顺板贵乡

拍摄时间

2010-11-0811:

50

海拔

1200左右

形态特征

植株三角柱状,有光洁的巨大花朵,花冠直径25厘米,全长45厘米,单花重达600-800克被称为“大花王”。

橄榄状果形,鲜红色外皮亮丽夺目。

生长习性

种植简单、根系旺盛、吸水力强,具有很强的抗热、抗旱能力。

火龙果属阳性花卉,对光照要求较高,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迅速,如果光照强度不足,则会影响其正常开花,火龙果生长适温为20-30度,冬季则不宜低于8度,火龙果在平均温度低于10度时则生殖生长停止;;火龙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土壤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宜。

火龙果的花长可达30-40厘米左右,为自花授粉植物,花后约35-45天即可成熟,果熟后呈诱人的红色。

2.2.3土壤

1、实习的目的

土壤学实习是土壤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课堂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借此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讨能力。

2、实习的时间、地点、天气

11月7号、擦耳岩、阴

3、指导老师:

王红

4、实习内容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土壤剖面性质考察

5、工具

取土铲、剖面刀、钢卷尺、土壤标本纸盒、土壤标本木盒、土壤样品袋、采土标签、pH混合指示剂、比色阶(卡)、白瓷比色盘、10%盐酸、环刀、天平、小刀、铁锹、瓷碟、酒精。

6、过程和方法

⑴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测定步骤:

a、选定代表性测定地点,用环刀采取土样。

b、采样过程中必须保持环刀内土壤结构不受破坏,注意环刀内不要有石块或粗根侵入。

c、取出环刀后,用锋利的削刀却去切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与环刀容积相等。

d、称出环刀与土壤的重量w1,然后取出土壤称取环刀质量w2。

e、测出环刀的体积v为200ml。

结果公式:

dv=(W1-W2)/v.

⑵土壤水分的测定

测定步骤:

a、取一些土壤放入瓷碟中一起进行称重,其重量为W3;

b、加少量的酒精于瓷碟中,搅拌,使土壤全部被酒精湿润,然后点燃酒精,直待到酒精燃烧将近,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助其燃烧;

c、待火燃尽后,再加少量酒精继续重复燃烧所取土样,进行约2~3次,土样干后称重W4。

瓷碟的质量w5。

结果公式:

水分=﹙w3-w4﹚/﹙w3-w5﹚*100%

⑶土壤质地的测定—速测法

步骤:

a将少量的土样放入手心,加水充分湿润、调匀。

b用手先搓成直径约1㎝的团粒后,再搓成直径约3㎜的细条,再将细条圈成环状。

c与资料上的条件对比定出质地名称

结果:

成完整细条,弯曲成环时有裂痕,所以它为重壤土。

⑷土壤PH值的测定

用混合指示剂比色法或PH广泛试纸(精度1)、PH精密试纸(精度0.5)速测。

测量时,取土样少许(黄豆粒大小即可),放在白瓷比色盘中,加指示剂(或蒸馏水)3—5滴,使土样浸透并有少量余液,用干净玻璃棒搅匀,使指示剂(或蒸馏水)充分作用。

半分钟后,倾斜比色盘,使指示剂(或蒸馏水)少许流出,澄清,即可用标准色阶(比色卡)比色(或用PH试纸比色)。

⑸石灰反应

以泡沫反应指示土壤中碳酸盐的大体含量。

取少量土样,用手指压碎,再滴加10%(浓度约1摩尔/升)的盐酸。

反应分四级:

(1)几乎无泡沫,碳酸盐<1%;

(2)少量;:

很难见到泡沫,但可听到发泡声,碳酸盐1—3%;

(3)中量:

有明显泡沫,泡沫声强烈,碳酸盐3—5%;

(4)多量:

反应强烈,肉眼往往可见碳酸盐颗粒,碳酸盐>5%。

⑹土壤剖面的选取及挖取

1、选取一块较容易挖掘的地方作为土壤剖面挖取的样区,该挖取的地方对于该区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者是整修因修路、开矿、自然脱落或兴修水利设施时显露的土壤垂直断面作为剖面;

2、选取后将土壤表层的O层去掉,去除深度约5厘米,然后朝阳处垂直挖坑,挖坑深度约为1米;

3、对土壤剖面进行观察:

O层是由枯枝落叶形成的、未分解或有不同程度分解的有机物质层。

A层是受生物气候或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有机质积累和物质淋溶表层。

有机质含量高,颜色较暗黑。

E层是硅酸盐粘粒、铁铝等物质明显淋失的漂白淋溶层。

B层是位于A层或(若有)E层之下,硅酸盐粘粒、氧化铁、氧化铝、碳酸盐、其他盐类和腐殖质等物质聚积的淀积层。

C层是位于B层或A层(在无B层时)之下的母质层。

R层即基岩,或称母岩。

虽非土壤发生层,但却是土壤剖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形成的基础。

A层和B层合称为土体层(solum)。

反映母质层在成土过程影响下已发生深刻的或一定程度的变化,形成土壤剖面上部土层的特征。

7、结论

组数

项目

W1

﹙g﹚

W2

﹙g﹚

W3

﹙g﹚

W4

﹙g﹚

W5

﹙g﹚

容重

﹙g/㎝﹚

水分

﹙%﹚

平均容重

﹙g/㎝﹚

平均水分﹙℅﹚

第一组

336.5

42

109.5

104.5

75

1.47

14.4

1.52

20.2

第二组

325

42

126.5

113.5

75

1.41

26.4

第三组

383.5

42

100

95.5

75

1.70

20.0

序号

土壤性状

A层

B层

C层

1

颜色

黄棕

黄色

2

质地

重壤

粘土

3

结构

团粒

块状

4

土壤松紧度

稍紧

5

干湿度

6

孔隙度

较少

7

石灰反应

声音小,气泡少

无声音,无明显气泡

8

侵入体

小石块

9

酸碱度

6.8

7.2

10

根系分布和动物孔穴

根分布多,孔穴少

孔穴多

土壤类型

重土壤

石漠化相当严重,土壤极少,土壤上只要少量矮小的杂草。

(改良、利用….)

植经济作物有花江地区的种顶坛花椒模式,其他地区有金银花,砂仁等等。

植物选择可以是柏木、构树等等。

经济与生态相结合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应。

2.2.4地质

1、实习的目的

⑴通过学习是我们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所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⑵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我们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

⑶了解地质构造对工程影响,把地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实习的时间、地点

11月7号—9号格凸河、花江大峡谷、岗乌、新铺

3、指导老师:

李宪荣

4、实习内容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3、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5、工具

罗盘

6、过程和方法

⑴罗盘的使用方法

 罗盘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 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左右,红线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红点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灵敏的磁针,磁针有一端是有一个小孔的。

使用罗盘时,双手分左右把持着外盘,双脚略为分开,将罗盘放在胸腹之间的位置上,保持罗盘水平状态,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

然后以你的背靠为坐,面对为向,开始立向。

这个时候,罗盘上的十字鱼丝线应该与屋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线立的向不准,那么,所测的坐向就会出现偏差的了。

固定了十字鱼丝的位置之后,用双手的大拇指动内盘,当内盘转动时,天池会随之而转动。

一直将内盘转动至磁针静止下来,与天池内的红线重叠在一起为止。

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针有小孔的一端必须与红线上的两个小红点重合,位置不能互掉。

这时显示坐向方的鱼丝线(是横的那一条)与内盘各层相交。

我们要找寻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就显示在这条鱼丝线所穿越和涵盖的区域上。

然而,罗盘上有十多二十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