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05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8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docx

电梯井道脚手架方案

金华紫金湾项目A区

电梯井道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日期:

2013.09.03

目录

一、概况及说明1

二、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2

三、电梯井及电梯井内脚手架搭设2

1.1电梯井及采光井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5

1.2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艺5

1.3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5

1.4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6

1.5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6

1.6文明施工要求6

四、电梯井内脚手架计算书7

1.1各类参数7

1.1.1脚手架参数7

1.1.2活荷载参数7

1.1.3风荷载参数8

1.1.4静荷载参数8

1.1.5地基参数8

1.2.大横杆的计算8

1.2.1均布荷载值计算8

1.2.2强度计算9

1.2.3挠度计算10

1.3小横杆的计算10

1.3.2强度计算11

8.连墙件的计算15

一、概况及说明

浙江金华紫金湾项目A区(以下简称本工程),工程建设单位:

金华市东辰房地产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深圳市博万建筑工程事务所,监理单位:

深圳市中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现场脚手架的情况,在本工程的电梯井道内搭设制模用的操作脚手架,底部受力由16号工字钢承担,传递给主体结构砼。

搭设的主要方法为:

根据主体结构工程的进度,采用分段搭设的方法。

脚手架24M以上采用悬挑一段,分别在5层设置16号工字钢,电梯立杆纵距1.3m、横距1.5m,四根单立杆,步距为1.8m。

其搭设方案、拆除方案、检查、验收、安全管理均参照脚手架的施工方案。

本方案为落地式脚手架方案,电梯井单立杆不超过24M,在五层处进行悬挑,搭设高度为38.75M。

电梯井的平面尺寸为1.85M*2.0M,电梯井的高度为38.75米。

二、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

电梯井门洞口必须设高度不低于1.5m的金属钢筋防护门。

电梯井道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十米脚手板进行满铺。

未经上级主管技术部门批准,电梯井内不得做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

电梯井道的安全防护详下图:

采光井四周必须设高度不低于1.5m的金属防护栏杆

三、电梯井及电梯井内脚手架搭设

电梯井内搭设钢管脚手架用作施工层操作施工的作业平台,如下图所示。

平面图

A-A剖面

1.1电梯井及采光井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

混凝土面层→定位设置通长立杆垫板→排放纵向扫地杆→竖立杆→将纵向扫地杆与立杆扣接→安装横向扫地杆→安装纵向水平杆→安装横向水平杆→安装剪力撑→安装连墙件→扎安全网→铺脚手板。

根据构造要求在电梯通道四角用尺量出四角的立杆距离,并做好标记。

立杆距离井内边30cm,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白灰点出立杆标记。

垫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的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增设一道斜支撑,待该部位与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

每隔四步脚手架四角应与结构顶撑,当脚手架操作层应设置脚手板,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井道采用分段搭设,井道内每5层(高度不超过24米),设置16号槽钢或工字钢作为上部分脚手架荷载支撑点。

1.2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艺

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一般的拆除顺序为:

安全网→脚手板→剪力撑→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

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步进行拆架。

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

拆除纵向水平杆、斜撑、剪力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接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约6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连墙件。

1.3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搭设过程中应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

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

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

每四步验收一次。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经审批的施工方案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操作班组及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井道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特殊情况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

1.4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井架脚手架搭设完毕后,经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工荷载不得大于2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

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1.5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拆架前,先要将架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全面检查待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定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需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先通知对方采取防范措施,以防坠落。

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每天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隐患部位。

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到地面。

所有脚手板,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以防脚手板和垃圾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拆下的零配件要装入容器内,用吊篮吊下;拆下的钢管要绑扎牢固,双点起吊,严禁从高空抛掷。

拆下来的材料要分类摆放整齐不得随便乱放。

1.6文明施工要求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现场严禁吸烟。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爱护场内的各种绿化设施和标示牌,不得践踏草坪、损坏花草树木、随意拆除和移动标示牌。

严禁酗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时要求精力集中、禁止开玩笑和打闹。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验,体检合格者方发上岗证,凡患有高血压、贫血病、心脏病及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护身栏、脚手板、挡脚板、密目安全网等影响作业班组支模时,如需拆改时,应由架子工来完成,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

脚手架验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做局部拆改时,须经主管工程师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

不准利用脚手架吊运重物;作业人员不准攀登架子上下作业面,塔吊起吊物体时不能碰撞和拖动脚手架。

在架子上的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拆动脚手架的所有拉接点和脚手板,以及扣件绑扎扣等所有架子部件。

脚手架使用时间较长,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查,发现基础下沉、杆件变形严重、防护不全等问题要及时解决。

4、电梯井内脚手架计算书

1.1各类参数

1.1.1脚手架参数

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为1.30米,立杆的横距为1.50米,立杆的步距为1.80米;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39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30米;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0.80;

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3.90米,采用扣件连接;

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单扣件;

1.1.2活荷载参数

施工荷载均布参数(kN/m2):

1.500;脚手架用途:

结构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

1;

1.1.3风荷载参数

浙江省金华地区,基本风压为0.55,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0.8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1.20;

室内不考虑风荷载

1.1.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数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kN/m2):

0.1190;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

0.30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2):

0.15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

0.005;脚手板铺设层数:

6;

脚手板类别:

竹笆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

栏杆竹笆片;

1.1.5地基参数

地基土类型:

混凝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N/m2):

500.00;

基础底面扩展面积(m2):

0.09;基础降低系数:

0.40。

1.2.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2.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3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1.500/(2+1)=0.15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1.500×1.500/(2+1)=0.750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3+1.2×0.150=0.220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0.750=1.050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1.2.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距为M1max=0.08×0.220×1.3002+0.10×1.050×1.3002=0.207kN.m;

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距为M2max=-0.10×0.220×1.3002-0.117×1.050×1.3002=-0.245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σ=Max(0.207×106,0.245×106)/4490.0=54.566N/mm2;

大横杆的抗弯强度:

σ=54.566N/mm2小于[f]=205.0N/mm2。

满足要求!

1.2.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

q1=P1+P2=0.033+0.150=0.183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Q=0.750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183×1300.04/(100×2.06×105×107800.0)+0.990×0.750

×1300.04/(100×2.06×105×107800.0)=1.115mm;

脚手板,纵向、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为l/150与10mm请参考规范表5.1.8。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300.0/150mm或者10mm,满足要求!

1.3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3.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3×1.300=0.043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1.500×1.300/(2+1)=0.195kN;

活荷载标准值:

Q=1.500×1.500×1.300/(2+1)=0.975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43+0.195)+1.4×0.975=1.651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1.3.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qmax=1.2×0.033×1.5002/8=0.011kN.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pmax=1.651×1.500/3=0.825kN.m;

最大弯矩M=Mqmax+Mpmax=0.837kN.m;

σ=M/W=0.837×106/4490.000=186.350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0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qmax=5×0.033×1500.04/(384×2.060×105×107800.000)=0.099mm;

P2=p1+p2+Q=0.043+0.195+0.975=1.213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pmax=1213.290×1500.0×(3×1500.02-4×1500.02/9)/(72×2.060×105

×107800.0)=6.545mm;

最大挠度和V=Vqmax+Vpmax=0.099+6.545=6.644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00/150)=10.000与10mm,满足要求!

1.4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4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3×1.500=0.050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1.500×1.300/2=0.293kN;

活荷载标准值:

Q=1.500×1.500×1.300/2=1.463kN;

荷载的计算值:

R=1.2×(0.050+0.293)+1.4×1.463=2.458kN;

R<6.4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1.5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190

NG1=0.119×50.000=5.950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0

NG2=0.300×6×1.300×(1.500+0.3)/2=2.106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竹笆片,标准值为0.15

NG3=0.150×6×1.300/2=0.585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

NG4=0.005×1.300×50.000=0.325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NG1+NG2+NG3+NG4=8.966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1.500×1.500×1.300×1/2=1.463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Wo--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Wo=0.550kN/m2;

U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Uz=0.840;

Us--风荷载体型系数:

Us=1.20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Wk=0.7×0.550×0.840×1.200=0.388kN/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Q=1.2×8.966+1.4×1.463

=12.807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w=0.85×1.4WkLah2/10=0.850×1.4×0.388×1.300×

1.8002/10=0.195kN.m;

1.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12.807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9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

U=1.590

计算长度,由公式lo=kuh确定:

lo=3.306m;

Lo/i=208.000;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

φ=0.167;

立杆净截面面积:

A=4.24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4.49cm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N/mm2;

σ=12807.000/(0.167×424.000)=180.865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180.865小于[f]=205.000N/mm2满足要求!

1.7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kN)计算公式为:

NG2K=NG2+NG3+NG4=3.016kN;

活荷载标准值:

NQ=1.463kN;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Gk=0.119kN/m;

Hs=[0.167×4.240×10-4×205.000×103-(1.2×3.016

+1.4×1.463)]/(1.2×0.119)=61.967m;

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18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20米:

[H]=61.967/(1+0.001×61.967)=58.351m;

[H]=58.351和20比较取较小值。

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20.000m。

8.连墙件的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连墙件的轴向力无需计算!

9.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g=fgk×Kc=200.000kN/m2;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gk=500.000kN/m2;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kc=0.400;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142.297kN/m2;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12.807kN;

基础底面面积(m2):

A=0.090m2。

p=142.297≤fg=200.000kN/m2。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