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3065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一: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认识时钟》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

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

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

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

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

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

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

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

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

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

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

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

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

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

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二: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活动反思>>(974字)

时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认识钟表,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我组织了《认识时钟》这个数学活动,之后我发现幼儿对时钟的学习兴趣很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首先第一个环节,利用小故事激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形象地将时钟里的三根针比喻成大哥(时针)长得黑黑的,矮矮地,人们最爱问他几点钟;二哥(分针)长得黑黑的,个子比较高,本领大,他走一圈能带大哥走上一小段路;小妹妹(钞针)长得可苗条了,细细长长,穿一身红衣服,她喜欢不停地转着圈跳舞。

听完故事后许多孩子猜出了,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钟。

紧接着出示一座正在走动的钟,并让幼儿观察,回答故事中的大哥、二哥、小妹妹分别指什么。

最后总结归纳,利用说学法强调大哥叫时针,二哥叫分针,小妹妹叫秒针,重点让孩子们知道时针与分针。

第二个环节,认识整点,并用儿歌的形式回答老师现在x点钟。

在这种环节中我出示了一座不走动的时钟,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数字,然后再将时针、分针都拨到12上,将分针拨一圈,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格),引导幼儿说出时针指向“1”就是一点钟。

就这样反复地拨几次直至两针重合。

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要想知道几点钟,首先看时针。

接着利用儿歌的形式,教会幼儿与老师一问一答:

老师拨出整点后问:

小朋友,请看好,现在时钟几点了?

幼儿答:

老师,老师看好了,现在时钟x点钟。

本环节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更加深了幼儿对整点的认识。

第三个环节是玩钟,以上两个环节都是老师的说教,孩子们都有点坐不住了,一个个跃跃欲试,我马上请孩子们自由拨针玩,大家都很兴奋,然后我提出了“请拨几点钟”的口令,并且自己也拿钟示范。

通过实际操作巩固了孩子们对整点的认识,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最后一个环节添画时针、分针,请幼儿完成《操作册》上添画时针、分针的作业,并且强调了时针画长点、分针画短点了,孩子们完成的很好。

整个活动遵循《纲要》中指出的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在认识时钟时,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使幼儿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在练习时,不但激发了幼儿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活动。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三:

大班科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004字)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钟表》是本学期的一节活动。

其目的旨在使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时钟,知道时针、分针的名称和用途,使幼儿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和探索问题的兴趣;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爱惜时间,珍惜生命。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优点:

准备阶段:

①为使幼儿更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在知识积累阶段,我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让幼儿事先对钟表有初步的了解,并让幼儿自带各式钟表,为教学提供服务。

②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

实施阶段:

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猜测讨论法、探索操作法、发现法、游戏法、说学法等几种教学方法。

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基本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科学教学应该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我首先用舒缓的音乐形成轻松的活动气氛,认识时钟时,为幼儿准备足够多的材料,说明时钟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究新知。

二、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科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为了体现新的教学思想,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勇敢发言。

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让幼儿自觉掌握时间的概念。

三、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学习方式。

在练习时,通过幼儿的亲手制作钟表,拨钟等实践活动,不但激发了幼儿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不足:

本次活动过程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接受能力来设计的,活动中幼儿和教师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活动的效果较好。

但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一、教师因初次接触课件教学,对课件的使用不够熟练。

二、教师教态自然大方,具有亲和力,但应变能力即教育机智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三、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记录时间时,最好让幼儿先来拨,再通过课件来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