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第一学期理化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3074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第一学期理化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度第一学期理化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第一学期理化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doc

《度第一学期理化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第一学期理化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第一学期理化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doc

平庄中学理化生地教研组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本教研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理化生地教研组各教师的齐心协力、精诚合作,使得各个科目平衡发展、齐头并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继承了以前的优良传统,体现了理化生地自然学科的特色。

现总结如下:

一、教育科研讲究方法,重视实效

工作中我们借助校本培训,借助每一次教研组及理论学习机会,不断学习充电,学习新课标、新的教学设计、新的师生评价观等。

同时我们也认真学习研讨其他教研组和其他学校的经验,探究科学的教学规律、方法和模式,并结合实际共同探讨了“理化生地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注意哪些细节”,“如何应对中考新题型”,“怎样优化、细化备课这一环节”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重视谋划策略,讲究可行性、实效性,确确实实发挥自然学科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在教研中转变教学理念

能不能把课改精神落实到课堂中去是课改成败的一个关键,怎样把新的教学理念附注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了我组每位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教研组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例如全组教师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对重点章节内容组织公开教学和相互评课等。

这样的教研活动气氛热烈、效果明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并且教师这种高涨的教研热情也影响到了学生,许多学生积极帮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和组织同学课后讨论,学生对课改教材的学习越来越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这使我们真正认识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三、常规教学紧张有序,严谨细致

日常教学中理化生地教研组各教师备课时,能够按部就班、相互协作地开展工作,依据详实的计划、周密的安排,各位教师有条不紊、严谨细致地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

其中肖赔昌、姚凯、邓强中等几位老教师尤为突出,起到了很好的重要带头作用。

年轻的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阵地,从教研中心到校级,乃至到组里的各种公开课、观摩课、赛课,我组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并且相互坦诚交流,取长补短。

无论哪位教师的公开课,其他教师总会抽出时间听课,还及时的交换意见,为讲课教师点评、把关,一次不行两次,直到比较理想为止,大家在组内的评课会上各抒己见,毫不保留。

大家共事,事实上也在竞争,但我们更是一个团队,惟有同舟共济、相互提升才会取得共同进步。

我们组这一学期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教师自己也在教学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比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我们有的老师就不太会使用,可是在我们相互协助下,共同努力下,大家现在都能熟练的使用了,一学期的公开课教学中我们组多媒体使用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居各教研组之首。

不光公开课教学使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教研组的成员也都去大量使用。

我们组能有这样的好氛围都是我们努力拼搏,精诚合作所致。

四、存在的问题

1.发表教育与教学论文较少,科研意识不强、理论水平不高。

2.作为自然学科,没有建立学科活动小组,缺乏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学科特色没有明确体现。

3.配套的教具匮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作与实验配套的教具工作量较大.与新教材内容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和试题相对短缺.

4.做好学科间的知识整合也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评价机制也比较模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研究和开展.

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原则,继续加强交流和积累,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多交流,多积累,多学习,多实践,我们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今后,我们教研组将继续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以教学为依托,深入地开展教研,使教研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扎扎实实,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前进。

理化生地教研组

2015-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