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3310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目录

一、首件工程的选择及目的2

二、施工准备2

三、施工方法3

四、质量控制要点6

五、质量保证措施7

六、总结及评价8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1、首件工程的选择及目的

根据本项目实际特点,现拟定罗礼项目K64+500-K64+525段左侧边沟盖板预制作为首件工程。

每块盖板长度为88cm,宽度为49cm,厚度为14cm,采用C25混凝土预制。

计划预制50块作为本项目整个构件预制的首件工程,对以后的盖板预制起着样板引路的作用,施工前周密计划,合理安排,对各种影响因素都必须有详细的考虑,施工过程中应严加控制,施工后及时总结,对施工质量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指导后续同类工程施工,预防后续施工可能产生的各种质量问题,最终达到首件工程认可制的目的。

2、施工准备 

1、管理人员配备

序号

岗位设置

人员数量

姓名

1

技术负责人

1

董亮亮

2

质检负责人

1

肖得高

3

施工负责人

1

鲍生刚

4

质检员

1

曹勇

5

现场试验员

1

李继祥

6

专职安全员

1

焦国斌

2、劳动力配备

序号

工种

人数

职责

1

钢筋工

2

负责钢筋下料、加工、绑扎

2

木工

2

负责模具清洗、安装、拆除

3

混凝土工

2

负责混凝土浇筑

4

普工

2

负责混凝土养生、搬运工作

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序号

机械名称

单位

数量

1

钢筋调直机

1

2

钢筋弯曲机

1

3

钢筋切断机

1

4

定型模板

50

5

振动棒

2

4、场地准备

盖板预制集中由礼分项目预制厂集中预制,利用预制梁板底的台座2个,盖板模板横向布置两个,纵向布置15个。

按要求划定钢筋加工制作区、材料存放区、预制构件制作区、养生区和存放区。

目前具备批量生产的场地要求。

3、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

1.1钢筋绑扎

①钢筋下料施工前再次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再次熟悉图纸,明确各代号钢筋的直径、尺寸及数量。

下料完成后再次复核各种类钢筋的尺寸;

②钢筋在弯曲时,随时控制钢筋的弯曲点位置与图纸设计位置相同,弯曲角度也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③绑扎时注意保护层厚度,保证保护层厚度的方法是在钢筋与模板间放置所需厚度的垫块(垫块采用统一采购的高强度砂浆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并检查钢筋与模板四周的间距,如有保护层不够的钢筋,适当调整钢筋位置,绑扎时将吊环与主筋绑扎牢固,以保证起吊和安装安全。

1.2清理模具

用磨光机清理模具上铁锈,后在混凝土接触面涂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PA-2型专用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涂刷时应均匀、全面,不留死角。

1.3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制,根据预制块标号设定配合比,混凝土罐车运至小型构件预制场集中预制。

料和水的用料。

配料允许误差见下表:

材料类别

允许误差(%)

水泥

±1

砂、石料

±2

±1

1.4混凝土入模

混凝土拌制完成后,罐车直接将砼运送至盖板预制区,卸料区采用薄钢板与地面隔离,然后人工用铁锹将砼铲入模内,混凝土添加至模具中时,应一次填足,不得出现断续添加现象,以避免后添加部分混凝土振动时间不足出现气泡。

1.5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入模完成后,利用手提振动棒将模具内的砼振动均匀,振动时间为45s,直至砼中的气泡完全散尽,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出现平坦、泛浆为止。

采用钢模子对砼表面进行平整、收浆。

1.6混凝土脱模

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积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破坏时方可拆模。

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

1.7混凝土养生

将砼构件移至养生区,利用土工布覆盖进行喷淋养生,养生专人负责,养生天数可根据试块在同等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来确定。

1.8预制件的码放

预制件预制件养生期满后,预制件按型号、种类分开码垛,码放场地应平整,排水沟盖板不宜超过5层。

为方便运输和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损,在最下层应衬垫木托。

码放时每块预制件之间的接触面必须用塑料泡沫隔离,以防磨损或碰损掉角。

2、质量检验

构件脱模后应对每个构件的外观进行目测,观察表面有无缺陷。

凡属表面性缺陷(如蜂窝、麻面、硬伤、掉角、露筋等),均应由总工制定处理方案,生产班组进行缺陷修复。

 

小型预制构件内外缺陷的质量要求

项次

项目

质量要求

检查方法

1

露筋

副筋外露总长度不超过500mm

对构件各个面目测,用尺测量露筋长度

2

蜂窝

累计面积不超过所在构件面的1%,且每处不超过0.01m2。

对构件各个面目测,用尺量出尺寸,计算面积

3

板面麻面、掉皮

累计面积不超过所在构件面的5%

4

硬伤、掉角

累计面积不大于50mm×20mm

5

裂缝

纵向

裂缝

总长不超过l/3

对各个面全面目测,发现裂缝时用钢尺量其长度

横向

裂缝

不延伸到侧面

4、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按照试验室的施工配合比拌制的混凝土。

拌制的混凝土要色泽均匀,无离析和泌水现象,和易性好。

拌制后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等质量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坍落度宜控制在1~3cm之间。

在混凝土中按水泥重量的2%~3%掺加亮光剂,可有效增加混凝土表面光泽。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投料,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子、碎石的含水率,以及时调整用水量

混凝土添加至模具中时,应一次填足,不得出现断续添加现象,以避免后添加部分混凝土振动时间不足出现气泡,振动时间一般情况下应控制在1min内.施工时严格控制振动时间。

混凝土应在初凝前将底面平整收面。

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覆盖洒水养生,避免出现干缩裂纹。

2、钢模的循环使用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即可进行拆模。

拆模过程中应小心,确保不出现啃边、掉角及磕碰现象。

应将清洗干净的模具堆放整齐,防止模板变形。

5、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依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验收严格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验收。

2、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

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半成品),都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实体。

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

必须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

(1)水泥、钢材及其它成品半成品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做材质试验,水泥应在有效期内用完。

(2)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并经监理认可后方可进料。

(3)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清理出现场。

3、严格依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每个工序或工班的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及相应规范要求,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指导、检查和监督施工。

4、建立严格的自检体系

确保工程质量,礼分项目部建立了如下自检程序:

(1)现场技术员履行岗位职责,做好自检工作,并提交工序自检申请单;

(2)由质检员到现场巡视和检查,经检查合格,填写自检反馈单;

(3)质检部门不定期抽检。

5、监理工程师抽检

各工序自检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6、总结及评价

首件工程完工后,项目部成立小型预制构件质量验收小组,对成品进行验收评定,所有构件外形轮廓清晰,线条直顺,无翘曲现象。

其几何尺寸均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试块7天抗压强度均在90%以上,检测结果如下:

混凝土小型构件检测结果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25

23.5,24,25,24.5,24,6

2

断面尺寸

>80

49cm

49.1cm,49.0cm,49.3cm,49.0cm

3

长度(mm)

88cm

88.3cm,88.0cm,88.1cm,88.2cm

通过小型预制构件质量小组验收,其内在质量符合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外观质量也符合质量检验评定准及规范要求。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自检评定,评定结果为合格。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下:

 

1、有个别预制件拆模后侧边存在少量蜂窝的现象; 

2、个别的预制件脱模后色泽不一致。

 

针对首件工程的问题,项目部做出以下整改措施:

 

1、预制件的振捣质量,尽量避免再出现有蜂窝的现象;

2、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模板内部是否清理干净,且保证脱模剂涂抹均匀。

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施工队伍加深了对小型预制构件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

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

同时通过对小型预制构件成品的检测,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9)《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要求,自检评价意见为合格工程,能够指导剩余构件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