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3319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田埠乡党委书记    廖玮

 

做群众工作难,做农村群众工作更难,这是多数乡镇领导干部的深切体会。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

”如能真正把老百姓比着天、当着地,依靠党的好政策去做,尽心尽力去做,开动脑筋去做,这样还会感到难吗?

也许这样才会真正享受到做农村群众工作的乐趣,才会认为自己是名符其实的乡镇领导干部。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上讲话时指出,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将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之如鱼水,喻之为血肉,视之为种子与土地。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矛盾、新问题。

如何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对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一、新形势下做农村群众工作的几个主要难点

1、农村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增加了做群众工作的难度。

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和农村“三化”过程的推进,农村生产结构和农民就业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利益格局进一步分化调整,群众诉求利益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随着村民自治的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改革和“村改居”的推进,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和机制逐渐被打破,但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正在建立健全之中。

三是因农村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征地拆迁、村务管理、干部作风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明显增多,农村维稳工作压力较大。

这些变化,客观上使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期既成为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又成为社会矛盾和问题相对较多的时期,同时,也是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比较困难的时期。

2、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做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方面,随着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群众学习政策、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反映情况、表达民意、诉求利益的手段日益多样化。

另一方面,部分群众在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的同时,集体意识、大局意识和法制意识却没有随之提高,相反,在诉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只讲民主不讲法制”、“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信访不信法”的现象。

更有极少数人还产生了“以闹维权”和“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不良思想,甚至有个别人采用过激乃至违法方式进行利益诉求,给基层群众工作增加了难度,为农村社会和谐埋下了不稳定的隐患。

3、基层干部综合素质的不适应影响了做群众工作的感召力。

近年来,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在新形势下仍表现出几个方面的“不适应”:

一是思想观念上的“不适应”。

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不愿意与群众面对面地谈心、实打实地交流。

二是知识素质上的“不适应”。

一些基层干部平时不注意学习掌握政策,了解科技法律知识,做群众工作存在知识“恐慌”症。

三是工作方法上的“不适应”。

个别基层干部习惯于靠空洞说教和行政命令来做群众工作,方法简单呆板,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突出问题。

四是工作能力上的“不适应”。

个别农村领导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不强,办法不多,导致在群众中威信不高,说服力不强。

五是工作作风上的“不适应”。

一些基层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较差,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对待集体利益缺乏“公心”,对待个人利益抱有“私心”,发展党员、培养干部时搞“近亲繁殖”,容易造成农村干群情绪对立。

二、我乡在新形势下破解难点的一些具体做法

1、深入基层,宣讲政策,释民惑顺民意。

开展干部进村入户、进社区、进矛盾多发区和访困难户、访信访户、访拆迁户、访个私业主“三进四访”活动,真心倾听村民呼声。

实行乡领导包片、干部驻村实行“三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主动与困难群众结对交朋友,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所想、所忧、所急、所盼,每月下乡驻点不少于15天,现场办公,小问题当场解决,大问题集体讨论处理,并把这些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主要依据,半年一评,年终总评,分别在驻点村委会召开有群众代表、党员、村干部等参加的会议,干部向群众述职,汇报在驻点期间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由群众代表打分。

这样,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减少了矛盾,融洽了干群关系,也锻炼了我们的干部。

2、深入群众,因势利导,解民忧助民富。

紧紧抓住关心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个核心,紧紧抓住发展是硬道理这个根本,深入基层、因势利导,疏民怨助民富。

李良麟是田埠一带有名的白莲营销大户,乡政府曾欠了他几万元的白莲款,老李讨债多年都没结果,一气之下他发誓再也不跟政府打交道了。

我得知这一情况后,带着财政所及办公室的相关人员一起去了他家,当场就落实了还款计划。

之后,在乡政府的建议帮助下,李良麟于2007年8月成功注册了“武华牌”白莲商标,成为全县第一个个人拥有农产品商标的营销大户。

谌林生因山林分配问题是有名的上访户。

上访必有因,为此,乡领导走访村里的老人,了解历史渊源,并先后五次翻山越岭几十公里现场勘界,谌林生和他的邻居都被感动了,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

谌林生笑着说:

“这些干部都到家里来解决问题了,是真正为我们百姓着想。

”为发展地方经济,近五年来,引进电子厂1个、服装制衣厂4个、鞋厂1个,解决劳动就业1300余人,引进外商兴建水电站3个;仅基础设施投资就达3000万元,修通了50多公里的“民生路”,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组组有简易公路;争取移动公司支持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11个移动通信基站,移动通讯覆盖了全乡各村各组;深山移民263户1272人,完成了恶劣生存环境村的移民扶贫工作;全乡共有2.2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有4300多人参加了医疗保险,涉保金额1206万元。

3、深入实际,忧乐与共,疏民怨保民安。

深入开展“有话跟我说,服务到你家”和谐便民活动。

将印有乡村干部、驻乡涉农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的“便民联系簿”送到了全乡的村小组长、农村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以及种养加工运销大户的手中,疏通了基层群众的诉求渠道,架起了干部与群众联系互动的桥梁,实现群众与政府“零距离”,坚持“有问必答,倾听群众呼声;有求必应,化解矛盾纠纷;有难必帮,解决群众疾苦;有险必救,处置突发事件;有困必扶,服务千家万户”的服务宗旨。

近五年来无集体上访、无越级上访、无重复上访,实现了赴市以上“零上访”。

三、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农村群众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

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工作,关键要从解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入手,认真研究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农村群众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切实增强农村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历经了多年的实际工作后,本人以为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1、做群众工作要有“资本”。

这个资本是指自身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俗话说“打铁须得自身硬”,“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

学习政策、通晓政策和运用政策是农村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当前,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农民群众学习政策、掌握法律的途径非常广泛,许多群众对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征地拆迁等政策知识的了解一点也不比基层干部少。

如果基层干部在政策法规的学习上不能做到先人一步、先入为主,不注重给自己经常“充电”,争当“学习型”干部,那么就必然落后于群众,做群众工作时就会被群众“将军”而陷入被动。

2、做群众工作要有“情感”。

群众利益无小事,农村基层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带着真挚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

既要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又要教育群众,让群众识大体顾大局;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如子女教育就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种子化肥农药的购买、困难户生活保障、宅基地报批、村庄道路交通、计划生育措施等等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种问题。

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以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不断增强农村群众工作的感召力和亲和力。

3、做群众工作要讲“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

目前,随着村民自治和“阳光村务”的推行,广大农民群众不仅关注村务办理的结果,而且更加关注村务办理的程序和过程。

因此,基层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坚持依法办事、民主决策,充分尊重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凡是涉及村民利益重大事项的决策,都要严格按照“一事一议”的议事规则,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进行集体讨论决定,而不能搞“一言堂”和“家长制”。

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诉求矛盾纠纷时,一定要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不能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能为求得一时一事的解决而引起攀比和新的矛盾。

要加强制度建设,着重从制度上规范基层干部的决策管理行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

4、做群众工作要有“新招”。

一是做群众工作的面要宽。

特别是在调处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工作中,基层干部要认真掌握群众思想动态,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般群众、落选或离职干部及个别重点人物等四类人群的工作,不断扩大农村群众工作的覆盖面。

二是做群众工作的方法要活。

一方面,要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与群众进行交流沟通,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多同群众进行换位思考,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解疑释惑。

另一方面,要善于通过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体娱乐活动、普法宣传活动等方式,引导群众在广泛参与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三是做群众工作的手段要多。

要改变以往那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被动工作方式,积极适应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大胆创新群众工作载体手段,充分运用政策理论宣讲、组织村民代表培训、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解、进行网络政策法制宣传等多种形式,切实增强农村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做群众工作要善于“借力”。

基层干部身处农村工作第一线,虽然责任大、任务重,但权力却十分有限。

因此,在做群众工作中要学会并善于“借力”、“用力”。

一是要借政策之力。

尤其是要用足用活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助农惠农政策,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进一步夯实做好群众工作的物质基础;二是要借领导之力。

对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如个别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历史遗留老大难纠纷等,基层干部要主动向包点挂村领导多请示、多汇报、多沟通,以取得党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其尽快解决问题。

三是要借部门之力。

对一些牵涉面广、专业性强、工作难度较大的工作,基层干部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通过积极协调沟通,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

四是借群众之力。

基层工作在农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特别是地方上有一定号召力和威信的村民,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组织能力强,说话做事极富鼓动力和示范作用。

人心齐泰山移,有了政策之力、领导之力、部门之力、群众之力,众力齐聚,农村群众工作必定能真正实现事半功倍、由难变易、更上一层楼。

三、惠民生是第一目标

民生是发展的目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惠民生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也是乡镇党委的第一目标。

(一)要践行惠民之旨。

民生问题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涉及到群众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冷暖安危。

乡镇党委要始终关注人民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要始终把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贯穿各项工作的主线,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认真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要善谋惠民之策。

要强化民本意识,把惠民生作为思考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

要从群众最现实的需求出发想问题,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要从群众最直接的利益出发定政策,不出伤害群众的规定;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出发干工作,不做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金堂处于成都市的三圈层,实力还较薄弱,要坚决克服“求稳怕难”的思想,切实遵循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直面困难,更主动地融入“全域成都”,积极承接中心城区功能辐射和产业覆盖,创新推动县境内全域互动,各乡镇竞相发展。

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真心支持和拥护。

(三)要多行惠民之举。

要多办群众最关心的实事。

要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和试验区建设机遇,集成运用各种政策,学习重灾区灾后重建经验,加快金堂大道建设、东风水库扩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一般场镇改造、农村道路建设等对统筹金堂全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要多办群众最现实的事。

当前,返乡农民增多,就业压力加大。

就业是民生之本,丝毫不能放松。

要采取以发展促就业、创业促就业、培训促就业、互动促就业、政策促就业等有力措施,切实破解群众就业难题,使大家有活干,有饭吃,能够安居乐业。

要关心群众身心健康,多干群众直接受益的事。

切实提高医疗、社保、文化、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向能够为城乡居民提供同质化的公共服务目标迈进。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三角镇党委书记侯奕斌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

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农村基层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些特点

(一)从群众的角度来看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出现了新的阶层和新的社会群体。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的较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也逐渐显露,这些都深刻影响群众工作开展。

2、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当中,还有部分群众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唆摆利用,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

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悉心汲取群众智慧,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3、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及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突出。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出现,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数量不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面越来越广,行为方式越来越激烈,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第一位的问题。

从近年的群众性事件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事发突然,演变迅速。

一旦事发,规模即迅速扩大,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引起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参与。

二是组织严密,行为激烈。

三是从直接原因看,一般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

主要是农村征地、房屋拆迁。

四是多种矛盾交织,处置难度大。

一些群众要求的合理性同反映形式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有的还存在违法犯罪和敌对分子插手利用的问题;总体上属于改革发展和前进中的问题,但又往往与历史遗留问题相交织,处置工作的难度较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二)从干部的角度来看

当前,在党的群众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干部宗旨观念不牢,脱离群众,不愿做群众工作;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能力不强,不敢做群众工作;工作方法欠缺,本领不大,不会做群众工作。

这些都导致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代表性和凝聚力,在群众工作中未能发挥强大的先锋作用,不能在关键时候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甚至变成了“弱势群体”。

二、农村干部要立足四个着力点做好群众工作

在中国各级干部中,村(居)干部最直接面对群众。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群众工作能力方面,村(居)干部应该是最强的。

同时也要看到,今天群众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同志们面临着新的挑战。

比如说,以前什么都听村干部的,现在村民自治,村民也有了“话事权”。

以前村头大喇叭一响,上级精神一下就传达到各家各户。

现在,农民各种各的地、各耕各的田,人员难组织,会议难召集,信息难沟通,管理起来很不容易。

总之,形势不同了,群众工作也要有新套路、新办法。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这既对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明确了方向。

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我认为要立足四个着力点。

即:

一是敢于做群众工作;二是乐于做群众工作;三是勤于做群众工作;四是善于做群众工作。

(一)敢于做群众工作

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

时下,少数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这些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严重疏离群众。

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缺乏正气。

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也容易犯这种毛病,日常只顾在办公室工作,不善于联系群众,由于缺少与群众的直接接触,在做群众工作时,便抓不住人心,解决不了问题,面对群众时自信心不足。

所以,要有“敢面对”群众的勇气,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面对面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从2008年开始,三角镇就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干部“大下访”活动,由镇长、党委专职副书记分别带领导镇、村干部下访企业、下访农户。

(二)乐于做群众工作

是否乐于做群众工作,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现在,有的干部高高在上,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盲目决策,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失。

因此,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

其次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

充满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人都是有感情的,共产党人感情的最高体现就是对人民群众怀有一颗赤诚之心。

只有首先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充满了感情,与群众的结合就会自觉,由衷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

事实说明,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

(三)勤于做群众工作

勤于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多深入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脚步要勤,沉下身去,准确掌握了解广大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并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提供准确的信息。

回顾过去,我们的确做群众工作是不够勤,以为坚持群众路线是老生常谈,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而造成的。

对此,我经常要求党员干部想一想这样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共产党是干什么的?

共产党就是要做到“三个代表”,其中归根结底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共产党是怎么执政的?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领导干部是干什么的?

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不是官老爷。

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很会做“领导工作”,但不会做群众工作。

第四,基层组织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基层组织直接同群众打交道,基层组织的全部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做群众工作,包括做群众的服务工作,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把群众的要求集中起来,把上级的任务落实到群众中去。

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也就明白了我们工作的定位和方向,就明白了我们应该分出多少精力来做群众工作。

(四)善于做群众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仅有热情和干劲远远不够,还须有新方法、新招数,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掌握法规,另一方面是掌握方法。

第一,掌握法规,这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

掌握法规就是依法行政,按章办事。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既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宝”,又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手段。

当前,一些干部法律观念淡薄,法律知识浅薄,视法律法规为“点缀”,在群众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权大于法的思想,决策不民主、不依法,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公开,严重偏离法治化的轨道。

结果从表面上看,工作做了,事情办了,却留下了许多后患,有的甚至还会激化矛盾,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工作的损失。

依法行政不仅体现着领导者的水平,更是领导者的责任。

如果我们的干部既做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又做法律法规的遵守者,更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者,学法懂法,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公道正派,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第二,掌握方法,这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

掌握方法,做到外圆内方。

做群众工作,要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处理问题。

什么是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

我的理解,首先,必须加强双向沟通。

沟通的关键,先要弄清楚群众想要什么。

一方面,我们要放不下架子,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时刻把村民想什么、需要什么放在心上。

另一方面,要主动告诉群众,村里正在做什么,最近有什么打算,对他们会产生影响等等。

总之,群众希望村干部听到自己的心声,也希望了解村干部个人的想法,村干部既要作被动的倾听者,也要作主动的宣传员,这既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更能有效避免产生隔阂和误解。

比如,有的村干部埋头苦干,为村里做了许多事,但越是这样,村民越怀疑他有财务问题,最终通过审计,才还了干部一个清白。

这样的例子有不少。

这说明,今天的村干部光会做事、一声不响已经不够了,还要学会“推销”自己。

其次,要创新宣教的形式。

现在向群众宣传政策、决定,靠正式会议、公告栏是远远不够了,单是误工补贴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

要把分散的农民吸引过、组织起来,就必须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和生产生活习惯,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沟通形式。

比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载体,或适当印制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单张,发到各家各户,实现宣教全覆盖。

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抓好教育引导。

积极发挥农民义工队、老人协会、人民调解等民间组织的作用,为群众提供贴近的、亲切的服务。

再次,要改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位老支书说,村干部的威信来自三方面:

农村知识、心理素质和群众基础。

什么是农村知识?

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适合农村的工作方法。

一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

贯彻上级政策、办一件事之前,要反反复复地宣传,让村民都理解、明白、支持这件事。

二要注意把规矩立下来,对事不对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

”做什么事先把规矩定下来,别人就无话可说了。

三要学会说服而不是压服。

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平等的交流,不能简单化,更不能靠所谓的“官威”去压制。

否则,很难使群众心悦诚服,甚至可能激化矛盾。

当然,对极少熟心术不正的人,也不能迁就,一定要以正压邪。

近年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