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3443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docx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

三一文库(XX)/心得体会/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

  *第一篇:

外行人一次通过注册会计师五门考试学习心得

  外行人如何一次性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我不是会计专业,虽然学过aa,但是注册会计师无疑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06年5月份,我报了注册会计师考试。

这一年报了五门,由于刚开始工作加上其他种种原因,也没怎么看,考试前在网校论坛找了一些网校的笔记粗略看了下就上考场了,结果可想而知。

很快又到了07年注会的报名时间,这次我又毫不犹豫的报了五门,不同的是这次没有像上次一样没有准备就上考场。

六月10几号考完aa之后我开始了注会的学习,七月中旬到8月下旬由于做一个大的项目中断了学习,8月底到考试那段时间进行了复习冲刺。

整个pa复习了两个多月,所以时间还是比较紧的,如何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时间通过pa考试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个多月是不可能把注册会计师的知识体系完全掌握的,抓住重点对于时间不够充裕的考生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我各科的一些学习心得,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

  会计

  毫无疑问,会计肯定是五门最重要的一门。

虽然会计不是最难的一门,但会计左右着审计的通过,会计跟税法、财管都有关联。

而且实务中会计无疑是五门当中最有用的一门,不管从通过考试这个角度,还是提高平时工作的专业水平,会计无疑是你应该花大力气学习的一门。

  由于新会计准则刚刚发布不久,所以会计的考试肯定应该是书为主。

看书也是有技巧的,毫无目的的看会花费很多时间跟精力,而且也不可能短时间内记住那么多的东西。

所以要有侧重点的看书。

  a.长期股权投资、收入、合并财务报表这三块是绝对的重点,我的建议是这三块要把书上的例题掌握的很牢,题目要做的很熟。

可以先听徐老师的课件,然后再看书,这样书上的例题也容易看得懂。

书看完后再把徐老师的课件听一遍,这三章的课件听两遍以上是绝对有必要的,书也至少要看两遍,然后狂做题目,这三章的题目要做到很熟、速度跟准确率也要兼顾。

  b.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交易、资产减值、或有事项、债务重组、借款费用、所得税、租赁、会计政策估计的变更及差错,这几章虽然没有上面三章重要,但是却是上面三章的基础。

金融工具、所得税、会计政策估计的变更及差错这三章是这几章里面的难点,这几章课件、书要结合起来看,题目也是不可或缺的,当然书上的例题永远是最重要的。

这三章以外几章可以只看笔记,要是没时间的话课件也不要听了,看到不懂的地方在听课件,弄懂笔记中的题目就足够了。

  .剩下的一些非重点章节,可以只看看网校的笔记。

  审计

  审计应该是五门中最难的一门,去年审计第一道综合题中的调整分录个人甚至觉得里面运用到的会计知识比会计考试还要难,第二道综合题考得又非常灵活。

去年的客观题倒是很多

  是书上的理论,可见审计还是课本最重要。

审计书很枯燥,想要看下去也非易事,建议大家可以听听徐勇刚老师的习题班,讲的不是很难,学的也轻松。

还有徐老师的最后冲刺班讲义做的非常好,我去年审计来不及看了,干脆在最后的冲刺的时候只看徐老师的笔记,一共大概不到100页,第一次半天就可以看完了,第二遍、第三遍三个小时都能看完,我大概看了5遍左右。

当然这是因为我去年时间来不及才这样做的,要是有时间的话最好还是认真把书研习一下。

在此基础上再看徐老师的习题班跟冲刺班,这样把握更大点。

审计还是很有逻辑的一门,即使做题遇到没见过的,用审计原理、逻辑去推理也能得到答案。

有的老师推荐背诵,我觉得很多知识懂了就行了,除了像几种审计报告之外,其他也没太大的必要去背。

那么多知识点,去靠一字不差背诵的话,绝对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且现在主观的题目越来越多,远不是背诵能够解决的。

  税法

  税法书不需要看,只要叶青老师基础班的笔记足以,三大流转税、三大所得税(08年变成2个了)这三个听叶老师的课件两遍以上,小税种看看叶青老师的笔记就足够了,甚至课件没时间的话都不需要听。

叶老师的笔记决定是真正的无师自通型的。

最后网校还有叶老师的综合题讲解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题目可以做做梦想成真、或者网校课件里面带的也足够了。

经济法

  经济法的话,个人觉得通过题目记忆比直接记要好,更加形象。

第一遍听课件,加深理解,因为经济法理解起来也比较简单,就是不大容易记住,所以,课件听一遍足以,而且可以加速听。

习题班的话也建议有时间的话去听听,毕竟综合题占了半壁江山阿。

最后游老师的冲刺班、考前交流也要听听,这是最容易出成果的,不需要多少时间可以记住很多东西。

基于基础班的笔记复习也足以了,一味求全,最后反正因为东西太多记不住。

  财务成本管理

  财管是审计之外的一个难点,陈华亭老师的课件还是很好的,原理讲的很清晰。

不过大家不要一味的钻到原理里面,应用最重要,题目要多做,大题要做得很熟。

题目网校里面很多,网校最后几套题的大题可以做,很有用。

  另外提醒一点,冲刺班、考前交流、网校最后几套题不管有没有时间都要尽量安排时间去听,这绝对是短时间出大成果的地方(-_-)。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里面既有我当时复习的方法,也有事后的一些总结,希望能对考友有些帮助。

  *第二篇:

中华会计网校--注册会计师考试学习方法心得:

善于思考与总结

  转载请注明.源自中华会计网校

  注册会计师考试学习方法心得:

善于思考与总结

  注会的难度大家都知道,不仅有很多比较难记和难懂的专业术语,还有很多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没有一个头绪很难整理在一起,所以感觉注会很难,不知道如何学习,感觉听完课还是不太明白,究其原因是缺少了很重要的一步:

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很多问题学过了还是模糊的。

下面说说学习心得,给大家一点借鉴,希望对大家有用。

  1、从会计术语的学习看注会的学习

  学习方法:

很多术语都是可以顾名思义来记住实质性的特点的。

  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了交易持有的金融资产,那么注重的是当期损益,所以你会发现初识计量中费用计入到投资收益,中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到当期损益;相应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什么意思?

可供出售就是说可以出售也可以留着,所以“可以”的意思包含了双重,证明什么?

证明企业持有意图不明确,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处理特点是什么?

谨慎起见不想给你操纵利润的机会,因此注重的是资本化、注重的是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诸如此类的很多,关键是看会不会主动思考,很多名词不应该死记硬背,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掌握,联想记忆的方法结合名字与处理特点,这样一一对应不会混淆。

  2、从会计融会贯通思路看注会学习

  学习方法:

整体如何搭配和联系还没有做好。

  比如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是否能够全部明白,每个资产的特点和差异在哪里,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就是规定,规定是规定,但是仍有道理,只是简单的记忆下来是不太可能了解到计量方法的真谛的。

企业持有意图,防止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等等,这些原则处处都有体现,自己能不能从中悟出道理,了解准则的原理,这是最主要的,否则在应对各项形形色色的资产的时候,只能疲于奔命,每个都是新东西,不断学习,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原理,以不变应万变,所以现在的任务是思考和总结。

  比方说交易性金融资产,顾名思义是为了交易持有,所以注重的是当期损益,那么你就知道初识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你也不会再去计较为什么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什么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就是因为可供出售这个词语太不明确,可以持有,也可以出售,所以谨慎起见为了防止操纵利润,那么对于变动计入到权益中去,这个就是为什么会存在差异的原因,企业持有意图问题、资产的类型问题决定了核算的差异,这些差异都是有道理的,关键在于要悟出这些道理。

  3、主动联想常理人情学习注会知识点

  专业学习是严肃的,不过思想是自由的,按照容易理解的方式做。

大家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学习专业知识就应该是死记硬背,包括公认的经济法这门课程,很少有人会说这个课程可以理解着去学习。

对于经济法来说,普通合伙人,其中有一点是国有控股企业不能担任普

  通合伙人,很多人觉得这个是规定,记住就行,但是一百个两百个如何记呢?

所以理解是必要的,之所以国有企业不允许担任普通合伙人,重点在普通合伙人的无限责任上。

有限合伙人呢?

那谁都愿意当,少责任当然也就少权利了,所以后续的一些退货之类的规定也就和普通合伙人存在差距,这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另外审计中的一些程序的设计,比如追加审计程序和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两者有何不同呢?

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适用的情况是发现的错报或者偏差比预想的要多,说明什么?

说明这个程序非常有效啊,职业谨慎告诉你肯定还有没有预想到的更多错报或者偏差,所以既然程序有效那么继续使用,所以叫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至于追加审计程序,主要是发现的错报或者偏差和预想的差不多,这个时候认为这个审计程序还是有效的,不过不是特别有效,到底会不会有更多的错报呢?

那么尝试别的程序看看,也就是说是提供旁证的意思,一个证人说他是杀人犯还不足信,要找其他证据,所以要采用其他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的不同选择在于注册会计师的预期不同,考虑重点不同。

只有真正从这些方面去理解才能读懂一些审计程序的安排。

  也有人觉得这样理解浪费时间,其实有句话不要忘记:

磨刀不误砍柴工,当你把刀磨快了磨好了,以后砍柴才能顺利。

审计为什么难学?

是因为大家没有经历过审计工作,也没有审计思维,那么既然没有思维为什么不去建立呢?

理解和思考的过程就是建立思维的过程,那么建立好了一些审计程序的设计、审计结果的判断才能够慢慢趋向专业化,才不会抓住一个问题不放说为什么会这么处理,程序是一个步骤,也是为整体服务的。

很简单的一个方面,为什么要控制测试?

就是因为控制良好,那么我可以直观认为你发生问题的几率很小,只需要做少量的实质性程序就好了;那么如果控制不好,那么实质性程序就需要大量做了。

谁都不想麻烦,注册会计师要求的也是合理保证,那么工作就需要在本着准则前提下高效完成,所以审计程序的设计都是考虑了方方面面的问题,从控制测试所能达到的目的看,我们应该能够了解注册会计师在内控问题上的一些关注了。

  进入中华会计网校查看原帖,参与讨论

  转载请注明·源自中华会计网校

  *第三篇:

注册会计师考试在职考生学习心得:

制定计划高效备考

  注册会计师考试在职考生学习心得:

制定计划高效备考12月25日,在得知成绩可以查询之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点开了成绩查询的网页。

看到六科全过的结果,我激动地拍了一下桌子,引得同事们一阵围观。

  从3月份到9月份,我一共准备了6个月的时间。

回想这个备考的过程,思绪万千。

一是这6个月的辛苦付出终于有所回报,所有付出的汗水都在这一刻让我觉得值得;二是感谢女友的默默支持、同学的鼓励和中华会计网校老师的精彩讲解,没有这些,能一次过六科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20XX年pa考试,我的成绩总分是438,其中会计80,审计66,财管79,税法77,经济法70,战略66,成绩算是比较满意的,比我自己给自己估计的要好。

  总的来说,要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的方法就坚持、坚持再坚持。

在学习进度上要坚持不懈,特别是在最后一个月时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克服一切客观存在的困难;在心理上要坚持不懈,既然选择了前行就不要停下来,既然报考了六科就要努力过掉,既然选择了奋斗,在这个短跑的终点到达之前就不要放弃;在身体上也要坚持不懈,pa的学习到最后不只是一项脑力的比拼,更多的是在体力上的较量,平时要坚持锻炼,冲刺时才能更快更强。

在制定合理计划的前提之下,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会有好的结果。

  下面介绍下我备考pa的经验,希望能对打算或者正在备考pa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合理的计划必定有合意的结果。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大概分析了自己在学习中应该考虑的两个问题。

一是自己本科专业虽然是金融但是和会计还是差的很远,大学学习的会计课程糊里糊涂而且不是中国的准则,基本上可以说在会计方面的基础比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已经参加工作,在学习上的时间没有在校的那么充裕,工作中的事情总会或多或少影响自己的学习计划。

考虑到自己学习的不足,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拉长学习周期,保证学习的时间。

总之,学习时间要保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

在开始之前,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查阅了以前六科全过的前辈的经验,基本上学习时间都需要保证在大约三个月以上,当然如果能保证高效的学习,时间肯定还是可以不断缩减,对于考试的把握肯定更有力度。

  在学习辅导方面,我选择了中华会计网校的基础班,买了一套梦想成真的经典题解,还有20XX年的教材和20XX的一套旧制度练习册。

感觉网校的基础班对于课程的讲解已经足够用了,除此之外能再练一套习题就足够应对考试中的内容。

关键是要通过听课和做题覆盖所有的知识点。

今年的考试,从选择题的分值到问答题的提问方式,相对之前的题型有所变动,

  考完之后就有这样的感觉:

只有认真地将书中的知识都认真地过一遍,才能应付这样的考试。

因为新制度考试只是第二次实行,所以在开始时考试的题型和分值比例变动应该还会有变化,所以我建议今年打算考试的朋友准备的时候认真的把每个知识点都过一遍,当然还是要有所侧重,不要有侥幸的心理。

  这六个月我的学习进度如下:

  从3月份到5月初:

由于新教材还没下来,我自己买了一套旧制度练习册(前面有讲解后面是习题的那种,共5本,今年要是学习就没必要买这个)做了一遍,基本弄清楚具体的考试内容及难点。

特别是会计,做了一遍习题,清楚了哪些是自己迷惑的,哪些是自己理解的,为之后的学习打了一个基础。

这期间,学习的强度并不高,只要能保证将这些习题做完就行。

  从5月初到7月末:

这时网校的课程和新教材基本都已经全了,可以一边看书一边听课,做完网校课后习题就够了,这一遍主要是夯实基础,不懂的一定要弄明白了再过去,不然到后面大量练习阶段会麻烦。

我买了20XX的全套教材,配合网校老师的讲解,把书基本过了一遍,不过时间还是紧张了,最后一科战略没听讲,只把讲义看了一遍,书也是3天看完匆匆浏览了一遍,感觉之前要是加快进度时间应该是可以足够的。

  从8月初到9月初:

这一个月是决定考试通过与否的关键时刻,之前的学习要通过这个月的大量练习实现查漏补缺和逐步进入考试的状态。

前面的学习需要通过这个阶段的努力转化成做题速度。

这个月我把经典题解做了一遍,时间上还是挺紧张的,不过同样是由于对时间控制不太好,最后的战略也就是把选择题做了一遍。

坚持一下,咬咬牙就能挺过,这就是当时我的想法。

  从9月初到考试前三天:

这时网校会每科有5套模拟题,我每科基本上是做了一套题,时间上不宽裕,最后也就是选择题都做,做了一套的主观题。

网校的模拟题还是挺好的,在这个阶段做一做熟悉考试,让自己提前进入考试状态。

  考试前三天到考试开始前:

我跟着网校的最后的串讲听了一遍,感觉作用挺大的,把自己的知识又过了一遍,熟悉了一下课本,这个阶段就不要再做新题了。

我这个阶段主要把网校的一天一题的选择题又熟悉一遍,这样所有的知识都过了一遍而且正确率也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也提高了(之前都做过无数遍,正确率当然高)。

  考试:

考试过程中,时间是第一要控制好的,记得战略还剩30分钟的时候,我最后一题还没做,急的我最后手都快写抽筋了,所以时间很关键,一定要把握时间。

第二,保持心态平稳,不要一看题目不会就懵了。

考会计的时候,我一看最后几道题,有些也不会,但是

  由于pa考试各小题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大,平稳自己心态之后反而做出不少题目。

第三,要注意的是即使不会也不要空着,特别是选择题和问答题,尽量往相关知识点上靠。

因为没有做过实务,审计最后我也有很多不会,但是都尽量写了相关知识点,最后成绩还凑合,所以一定要写,不要空着。

  接下来对于各科我的学习方法:

  会计:

会计是最基础的一科,和财管、审计都有联系,有会计做基础其他的都很好学。

因为我的会计基础不好所以在开始之前断断续续地把08年会计准则解释那本书看了一遍,弥补了会计的弱势,所以我建议会计基础不好的同学有时间可以先看看准则解释。

网校我选的是郭建华老师的课,郭老师比较有激情,说话简洁有力,而且讲的比较清楚。

我一边看书一边听课,对于会计中比较难的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章节基本上差不多听了两遍。

在听课的时候建议直接调成两倍速度听课,不然时间上太紧张会拖慢学习进度。

会计中实在不明白的内容,建议先将分录记下来然后慢慢理解。

在刚开始学的时候,有很多会计上的处理不理解,但是我先把那些难的东西记下来,然后再在听课过程中慢慢理解,这样下来,最后都整明白了。

会计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清楚分录,还要明白分录和方法后面的准则和原理,这样记得更牢,即使具体分录不清楚也可以慢慢推出来。

  审计:

审计是比较困难的一科,特别是对于没有实务经验的考生。

在学习过程中我有一种什么都有用同时什么都没用的感觉,不过通过考试我感觉审计难在如何将所学的准则性东西应用于实务中,关键还是理解。

网校我听的是杨闻萍老师的课程,杨老师讲的非常简单易懂,而且针对重点的把握相当到位,推荐朋友们学习杨老师的课程。

审计我主要是通过做题目来了解考试的,对于其中出现比较频繁的概念和方法我都用一张a4纸记了下来,然后加强记忆。

配合老师的讲解,多看看重点的段落,加强风险审计导向的意识,这样学习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考试的时候,审计一定不要空着,把相关的知识点写在试卷上(即使不会)有时候会有惊喜的结果。

  财务成本管理:

财管其实比较像数学,比较精确,只要答对了就一定对了。

我听的是陈华亭老师的课程,陈老师讲解和总结做的很好,只要能将陈老师讲授的东西学好,财管很简单。

财管同时也是一门可以通过大量做题来快速提高水平的课,多做做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锻炼自己的做题速度。

考试的时候,财管的题量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做题速度。

财管是我3月份开始学习的第一门课程,因为开始拿的就是练习册学习,所以最后在做题速度上还算是可以。

  税法:

税法我选择的课程是叶青老师的课,叶老师税法讲的很透彻。

税法知识很琐碎,考试时也会考到细节。

我在学习税法的时候把除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之外的税率都记下来了,在做题的时候很方便。

税法最难的是个别税种的优惠政策,又细又麻烦,主要靠自己多总结,叶青老师的税法总结和记忆都很好,除此之外,主要靠做综合题目来一次次熟悉税法的规定,这样学的最快。

不过20XX年税法考后我发现和之前练习的题目相比,考试方向不在局限于往细了考,而是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综合,朋友们在复习的时候多注意下吧。

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经济法我选的是游文丽老师的课程,讲的很到位。

经济法需要对法条的记忆比较多,我主要是靠背诵和记忆,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战略我选的是杭建平老师的课程,不过由于时间原因没听课只看了基础班的讲义,觉得战略多关注讲义中的内容就足够了,考试时就是自己结合课本中的内容临场发挥吧。

选择题只要是平时练习到了就行了。

  在备考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占用学习时间的事情,开始的越早就走的更稳,坚持的越久就过的从容。

学习到最后,我感觉时间不够就只听了基础班,习题班的练习和课都没动,使学习计划到最后比较被动,而且最后对自己心态也会有影响,所以备考最好的方法就是尽早开始。

建议准备考试的朋友特别是在职的朋友尽早做好计划,越早开始越好。

  备考pa对于我们来说都只是人生中短短的一段路途,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自己的认可和证明,即使是没有通过,只要坚持过对于自己就是胜利。

在备考pa及等待成绩的过程中,我很忐忑,想过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也想过周围其他人的看法,但我的一个好朋友对我说,不要关注结果,仅仅是这个过程就已经证明你比大多数人强了。

所以,不要担心最后的成绩,认真努力地为这样一个目标奋斗,备考pa的朋友们,你们已经证明了自己比大多数人强大了,重要的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相信在新的一年,胜利会属于你们!

  中华会计网校优秀学员:

张延丰(清华大学)

  20XX年1月25日

  转载请注明:

中华会计网校

  *第四篇:

20XX注册会计师考试优秀学员一次过六门学习心得

  20XX注册会计师考试优秀学员一次过六门学习心得

  一、关于我的一些情况

  总成绩470,会计71、审计72、财管91、经济法83、税法82、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71。

双学位毕业,主修电子信息工程、辅修会计,所以有一定基础。

报考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会计零基础六个月过六门的心得》,就为自己鼓气:

好歹我也修过双学位,别人零基础都能做到,我更应该能做到。

所以就定下了一次性通过6门的目标。

当然我也没给自己太大压力,一次性报六门最怕的是每一门都欠缺一点,都58、59的。

最坏的打算都做好了:

第一次报考就当增加经验,今年不行明年再来。

想着我每门都按80分的标准要求自己复习,考试时打点折应该是能过的,如果这样都不行,只能说明这个考试实在是太难了,没通过也不是自己的过错了。

  最终结果还是应验了那句古话: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80分的准备,60分的收获还是能保证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信心。

pa其实也并不是那么难,网校每年都有很多像我这样半年左右全科通过的学员。

大家不要被每年那么低的通过率所吓到,之前就听说过每年报考的缺考率就会有一半左右,通过这次考场的亲身体验,确实如此,还有很多人几乎是裸考,也就是说一半的人没有准备好,连考场都没进,还有部分人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去的,而实实在在做好了充分准备的人,当中的通过率应该是比较高的。

  关于为什么要考pa,大家心里一定要清楚。

考生中跨专业的人挺多的,聊天的时候了解到不少人仅仅是觉得自己专业不好就业,对口专业的人又觉得学了这个东西了就只能干这个了,他们并不是真正喜欢这个职业,没有这种热爱就会觉得很辛苦。

所以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是很重要的。

  二、学习时间安排和个人经验

  复习了六个月,每天混迹于一帮考研的学生中间泡图书馆,每天8小时左右,正常作息,中午必午睡,晚上十点后必看看美剧娱乐一下,周末必花点时间出去溜达一下。

一个正常的学生生活,一点儿也不会有累的感觉,因为学习的是我感兴趣的东西,教材的编写也很有实用性,费解的地方听老师的讲解也会茅塞顿开。

  第一轮:

3月份。

预习阶段。

  第二轮:

4-5月份。

边看书边做题,一章一章解决,一门一门攻克(同时进行的不超过两门)。

  第三轮:

6-7月份。

强化总结。

  第四轮:

8月份之后。

听串讲,做模拟题。

  至于各科目的精力分配,则要看各人不同的情况了。

因为我是理工科出身,又有一定的财会基础,所以会计和财务管理反倒是我花时间比较少的,这两门方法性的内容,过一两遍书、做一遍题,考前归纳总结,就差不多了,难以理解的地方多看几次也就慢慢领会了,像期权部分,理解之后就很容易了,也不用死记。

一些题目的解答也是有套路的,所以总结出自己习惯的方法也很重要。

审计花的时间要长一些,主要是没有接触过实务,从基础班到强化班,老师的讲解不仅能帮你理清思路,而且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师,穿插一些实务中的案例,可以让你更容易理论联系实际。

经济法花的时间也比较多,一则之前没学过,虽然有些常理凭常识就能知道,但是要应付考试的话,归纳总结必不可少,考生时间精力有限,网校老师的课件就帮大家解决了这一困扰,再加上自己的补充。

虽然我记忆能力很强,但我并不想强记,因为经济法会一点跟一点不会是一样的,要想不记混不忘掉,归纳总结比较是必不可少的。

税法主要是要细致,审题一定要仔细。

该记的东西要记,各小税种的总结,和大税种的综合,在老师的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情况补充。

还有一点就是税法时效性比较强一点,每年都会有一些新变化,所以预习阶段就不用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