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3640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docx

榆神工业区工作报告

 

榆神工业区2015年工作报告

榆神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万玉林

(2015年3月19日)

同志们:

我们召开这次会议,是为了认真总结2014年的工作,科学安排部署2015年工作,进一步提振信心,夯实责任,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为如期完成2015年任务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讲一些意见,一会儿姜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能源市场需求不足的严峻形势下,我们顶住了压力,扛住了风险,战胜了困难,全区上下凝心聚力,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33亿元,工业总产值208.55亿元,税收20.1亿元,完成本级财政总收入16650万元,本级税收达到7825万元,主要工业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特别是:

1、工业区入围全国化工园区20强,锦界工业园成为全省唯一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2、榆神能源公司23亿元企业债券成功发行,多渠道融资贷款11.5亿元,工业区完成本级税收16650万元,超额完成任务两倍。

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市各县区都未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我们超额完成15亿元。

3、陕西省最大装机规模的榆神协合生态200兆瓦光伏发电站并网投运。

这些成绩的取得令人振奋和鼓舞。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力推进重大项目,产业项目建设实现了单一煤化工向煤、气、油、盐综合利用、产业循环链接梯次互补转变,提升了园区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实力。

我们着眼于世界能源化工前沿,坚持走煤炭的分质利用、清洁利用,煤、气、油、盐综合利用的科技创新发展路子和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生态光伏、现代服务等多产业并举的路子。

全年安排建设项目62个,总投资规模达到3078亿元,其中神华陶氏项目环评工作顺利通过,前期审批工作全部完成,开工在即。

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延长石油西湾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陕煤煤炭分质利用转化项目等三个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进展顺利,特别是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投资规模大进展快,全年完成投资30亿元。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前期审批手续全部完成。

榆神协合、上海航天、东投能源、中电投等公司投资的光伏项目推进顺利,榆神光伏330KV升压站已通过国家电网省公司的审查,于2015年建成投用,解决了我区光伏接入问题,全年完成光伏产业投资17.8亿元。

榆神协合200兆瓦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针状焦、矿山救援基地、液化天然气、碳酸二甲酯、120万吨水泥生产线、甲缩醛、玻璃钢夹砂管、木塑制品生产线等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全年完成投资8.5亿元,其中玻璃钢夹砂管项目已建成投产,甲醛甲缩醛项目、碳酸二甲酯项目辅助装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广东衡溢盐化工、昊化骏化煤盐化工、广东振戎煤盐清洁利用三个百亿元项目已经落户园区,正在推进相关前期工作。

完成了榆林新必达盐业60万吨/年氯酸钠项目、KBR公司催化制烯烃项目等12个项目的调研储备工作。

在加强园区大项目建设的同时,我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通过协调银行机构为民营企业贷款,对部分建设资金短缺的企业实行参股,鼓励榆神清洁能源公司、榆林科大高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省级或市级发展专项资金,积极为它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帮助它们渡过难关。

(二)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由单一道路配套向水、电、路、网、通信、排污等综合配套转变,提升了园区的承载力。

一年来,我们多方筹资,全力搞好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综合配套功能。

道路建设方面,清水工业园和大保当组团的主要道路网络框架全部形成,累计建成道路总里程114公里,形成清水工业园7横8纵的道路框架,清水工业园与榆神高速大保当出口主干道的道路全面打通,为清水工业园后期物流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市政管网方面:

清水工业园市政管网工程雨水、污水管道年度完成投资3.47亿元,完成雨水管网54.98公里,污水管网28.8公里;清水工业园给水管网累计完成16.6公里。

供水方面:

清水工业园供水工程、供水厂正在加紧施工,已向园区重点项目实现临时供水;万镇引水工程已被列入榆林市2014年重点开工建设项目计划,工程设计优化方案完成,水源井工程开工建设,花石崖至万镇10KV线路总长43.8公里的线路建成,完成投资8000万元;榆神城镇供水工程可研编制完成,项目建议书、环评报告、土地预审、水土保持报告、规划预选址已经相关部门审查批复,并完成了溶泉水务公司的注册工作。

环保工程方面:

清水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年度完成投资3500万元;清水工业园工业渣场项目(一期)工程已签订BOT特许经营协议,并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6月底两厂(场)建成投运;危废处置中心项目已取得市发改委核准,土地预审、环评审查、规划选址完成。

物流建设方面:

铁路专用线项目水土保持、地质灾害评价、安全评价、土地预审已取得相关部门批复,可研报告评审资料已报西铁局总工室待批;国际保税物流园项目完成了公司注册工作,并落实了投资主体。

移民安置方面:

新选址的移民安置小区工程主体已经完成,2015年6月将交付使用。

(三)实施创新驱动,实现了由引进技术为主向引进联合研发、自主研发相结合转变,提升了园区发展的竞争力。

我区立足能源科技中心、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平台,与全国多家科研单位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通过不断试验,粉煤干馏中试实验项目采用外热式旋转炉工艺进行粉煤干馏试验成功,并完成了5万吨/年粉煤干馏工艺包的设计。

与西安科技大学合作进行的榆林长馅煤石墨化研究试验主课题已完成,下一步将进行工业中试。

煤催化干馏中试项目与化工联合会就催化剂性能及价格进行改进。

煤气全循环系统项目已投资50万元,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成,正准备与兰炭炉结合试验。

6000吨/年三筒式旋转炉粉煤干馏项目已投资200万元,已完成设计,设备正在制作中。

3000吨/年低灰煤制备铸造焦工业示范项目由山西立明研究所以设备和技术入股与能源科技发展公司合作,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制作、安装。

兰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重大突破,兰炭在民用煤替代领域、炼钢高炉喷吹领域替代无烟煤以及在气化、发电领域的应用全面扩展,兰炭作为清洁能源已在京津唐地区打开了市场,用榆林的兰炭换取京津唐地区的蓝天已形成共识。

(四)大力招商引资,实现了招商引资向招商引智转变,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后劲。

全年共落实签约项目6个,引资额为83.57亿元,到位资金58.34亿元。

工业区立足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办公室这一招商平台,已与20多家能源化工上市公司建立了联系,在“请进来”加大项目对接的同时,主动“走出去”叩门招商和上门请商,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冀鲁豫等发达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先后参加了“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第十八届西洽会暨丝博会”、“呼包银榆经济区合作洽谈会”、“第九届煤博会”等招商活动,印制了《榆神工业区投资指南》、《榆神工业区招商项目册》等招商资料。

(五)统筹协调,实现了由以项目建设为主向强基础、补短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转变,提升了园区发展的总体水平。

面对利益纠纷和拆迁阻力,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开展了采兔沟引水管线、清水工业园南区高家堡范围内、万镇引水工程、生态农业暨光伏产业等项目土地征收储备工作,共征收储备土地450.28亩,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征地126.6平方公里。

已批回建设项目用地4957.03亩,完成林地审批4256.65亩。

采取多元融资,实现了由单一银行贷款向贷款、BT、BOT、PPP、公司债券、私募债券、中期票据、股权信托等多种融资转变,提升了园区保障能力。

国税局正式挂牌成立,工业区完整的财税体系全面建立。

工业区的公安、质监、消防、交警、工商安全等部门都能主动作为,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职能有效发挥,工业区实现了平安、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好局面。

(六)转变作风,党建工作、机关自身建设由平稳保守向开拓进取转变,提升了管委会的行政效能。

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创建模范机关为载体,持续发力扫“四风”、转作风、树新风,全力打造为民、清廉、务实的服务型管委会。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公务用车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务接待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06%,全面清理了超面积办公用房2000多平方米。

启动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清理权利清单和各种不合理的规章审批制度,研究和探索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规章审批制度,释放经济发展活力,释放改革红利,提升行政效率。

组织开展了第五届榆林市道德模范和第二届“榆林好人”评选活动,以及“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参加了驻神工委举办的羽毛球团体赛,并取得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组织参加“平野园林杯”全国演讲大赛和全省开发区乒羽友谊赛,举办了机关乒乓球比赛、“开发杯”篮球赛、“中国梦•劳动美•我与改革创新”演讲比赛、“道德-民族之魂”主题演讲比赛、工业区首届书香杯书画摄影大赛等活动,并对新进人员进行了军事拓展训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为营造健康、和谐的园区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志们,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统筹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有关县区和各支撑服务机构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结果。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就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只要我们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

在此,我代表工业区管委会,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处在二次创业的起步阶段,以前的发展成果都划归神木,而新建的清水工业园和大保当组团入驻的企业总数少,实质性开工建设的更少,投产达效的几乎没有。

我们的经济实力很薄弱,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处在集中建设期,投资需要量非常大,又都是贷款,随着时间的积累,贷款规模越来越大,财务运行成本也越来越高,国家新预算管理法和政府债务政策的实行,融资也越来越困难;国家对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征地、土地审批、林地审批也越来越困难;我们在榆阳区和神木县的夹缝中生存,与县区争地盘、抢项目,利益冲突越来越多,与老百姓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多,阻工现象十分严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新常态下我们面临的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面对我国经济形势的重重迷雾,面对唱衰中国的种种声音,作出的一个战略判断。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有新作为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认识新常态就是要正确认识新常态的特征内涵,在新常态中找出新机遇。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指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战略性新阶段,其特征是:

调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转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优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的深度调整;找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目标是提质、增效、升级,在中高速发展中实现向中高端的迈进。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总量跃上60万亿大关,旧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新的增长方式尚在萌发的一个特殊阶段,既为我们工业区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又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持续下行,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乏力,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还不能精准发力,给我们招商引资带来压力;二是工业区的经济是以能源化工为主的资源依赖型和投资拉动型经济,易受市场影响,波动性大;三是财税增收微弱,政府债务包袱大,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诚信缺失,给我们的投融资工作带来压力。

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机遇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新常态下,煤、气、油、盐等资源原材料价格理性回归,各类生产要素成本降低,我们实行“三个转化”的成本降低,效益就会突显;二是新常态下倒逼转型升级,而我们正处在创业起步阶段,即造型阶段,我们可以借势造型,高点起步,一步到位,不走弯路;三是新常态下,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们实施的就是创新驱动战略,走的就是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引进和发展的都是高新技术产业,现在我们已经在能源化工方面占据了先机,只要我们在“三个转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科技研发,不断突破技术难关,就可以获得雁行破阵,谁先破阵谁领先的机遇。

认识新常态,我们必须确立正确的心态。

一是要保持平常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是30多年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要想长期保持过去那种以过度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高速增长既不可能,也受不了。

我们必须从现实的浮躁中回归到历史的耐心上,理性认识,客观应对,不大惊小怪,不自乱阵脚,保持定力;二是要强化忧患心。

充分认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防范各种风险;三是要增强自信心。

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没有变,改变的是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改变的是经济发展的方式和经济结构。

我国产业升级空间很大,基础设施欠账多、城镇化水平低、资金相对充足、市场需求广阔、经济发展的韧性大、潜力大,回旋的余地大,经济新常态下,陕西作为一路一带的发源地辐射中亚,联通世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能力会更强。

经济新常态下,榆林作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等7个国家级规划的共同复合区、陕西经济增长的一极,发展势头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经济新常态下,我们榆神工业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载体,我们新打造的清水工业园和大保当组团已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00多亿元,1户投资千亿元以上,3户投资百亿元以上,2户投资50亿元以上的企业落户园区并开工建设,还有一批大的转化项目在园区开展前期工作,我们的发展势头只会增强不会减弱,只要我们头脑清醒,认识到位,趋利避害,主动作为,就完全有可能、有条件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适应新常态,就是要不断地强化更新发展理念。

要坚定发展是执政兴国、解决一切问题的第一要务的意识,把全部的心思、全部的精力用到抓经济、谋发展上来。

要根据工业区起步阶段的实际确定我们的发展理念,在项目引进策划上要注重创新、环保、效益。

深化“三个转化”,将“三个转化”转变为延长产业链的深度转化,形成产业集群的重点转化、创新驱动的科学转化、工农与城乡相辅相成的服务转化、创造就业的人性转化。

在发展速度上要体现快,我们没有基础,不快我们怎么能有实力,怎么能赶上和超越别人。

不要别人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我们也跟风稳中有进、转型升级。

我们没有稳的基础,没有转的“型”,不抓住机遇,大干快上,我们面临的困境就不可能解决。

引领新常态,就是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必须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脚踏实地干,坚持不懈干,在实干中形成共识,在实干中解决问题,在实干中实现愿景,就是要以敬业为公的崇高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任人评说的胆识勇气,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全身心地投入到干事当中。

综合分析,新常态我们面临着新挑战,也孕育着新机遇,危与机并存。

但机遇大于挑战,时和势都有利于我们园区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观念上要适应、认识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的要求,做好我们的各项工作。

三、2015年工作安排

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转型为抓手,以建设全国能源科技示范基地为重点,理顺体制,健全机制,激发活力,多元发展,全面提高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大配套推动大提升,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

奋斗目标: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20亿元,税收25亿元,本级财政收入达到2.9亿元。

实现原煤1800万吨,发电量180亿度,甲醇60万吨,聚氯乙烯100万吨,烧碱60万吨,水泥145万吨,电石10万吨,聚乙烯5万吨、聚丙烯5万吨。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今年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狠抓项目建设。

要牢固树立项目是园区的生命、项目是园区发展的根本目的、项目是我们干部职工的衣食之源、业主是我们衣食父母的观念意识,把项目建设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好。

要建立项目准入评价机制,推进协调机制、跟踪问效机制和竣工验收机制,强化项目建设的调度、通报和督查工作,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变“签约项目”为“落地项目”、“围墙项目”为“建设项目”。

全年实施重点项目57个,总投资3388亿元,年度完成投资60亿元。

要加快推进续建项目建设步伐,促其建成投产,神华甲醇及下游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年度投资35亿元;华航能源公司20万吨/年超高功率针状焦装置项目一期工程完工并调试,完成投资5000万元;天波宇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年碳酸二甲酯一期项目完成主装置设计及设备订货,年度投资1000万元;榆林协合200MWp光伏发电项目、榆林太科50MWp并网光伏电站项目、东投能源100MWp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年度完成投资7.5亿元;鸿源生态公司万吨废旧轮胎橡胶生产项目、奥城环保年产120万吨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长天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要争取复工。

恒达燃气公司天然气气化工程项目、能源科技中试基地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200万元。

全面推进新开工项目建设,促其加大投入,神华陶氏项目要完成项目核准工作,场平开工建设,年度投资1亿元;陕煤煤炭分质高效转化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完成项目设计及场平工作,年度完成投资2亿元;延长西湾煤化工项目一期工程完成项目前期手续,全面开工建设,年度投资2亿元;推动中电投200MWp光电农业互补项目、榆林恒久20MWp光伏地面电站项目等两个项目开工建设,年度投资6亿元。

西湾露天煤矿、玉皇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药品生产项目、浩顺源商贸有限公司大型绿色生态综合保障基地项目等10个项目完成项目前期手续,开工建设,年度投资5.6亿元。

全面做好前期项目前期工作,促其尽快落地开工,积极推进中化昊化骏化煤盐化工项目、广东天地达纳米免充气轮胎建设项目、中石化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广东振戎煤盐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等四个超百亿的项目,以及天鸿煤化工年产100万吨乙二醇项目、大保当煤矿项目、衡溢盐化工综合利用项目、奥城环保30万吨/年甲醇深加工制汽油及配套项目、昊森能源40万吨/年芳烃项目、年文化博览园项目等26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

创新项目策划理念,用足用活国家经济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各项优惠政策,把握神木县、府谷县成为省直管县的有利机遇,加大工业区向上沟通协调力度,抓好“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力争更多的项目进入省、市盘子。

要坚持以项目服务为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五个一”工作机制,并建立百亿元重大项目包抓机制;定期不定期对各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编发督查通报,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工作调度机制,要随时掌握每项工作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工作调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够取得实效;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量化、硬化考核内容,实行“项目目标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充分调动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是我们项目建设的重要来源。

我们要立足现有产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创新招商选资机制,整合招商资源,抽调能力强、懂政策、会协调的干部,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大力推行“产业链”、“客商链”、“企业链”招商,重点加强与省企、央企、世界500强企业的对接,加大招商引资,全年落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要达到40亿元。

通过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力争5个项目年内落实业主,并签订投资协议;储备一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成熟可靠、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进一步改善投资综合服务环境,协助企业完成各种手续的办理工作,以此进一步强化推进项目落地开工建设。

(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全年计划完成投资236584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54个,其中,续建项目19个,新开工项目19个,前期项目16个。

要抓好规划设计工作,完成能源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清水工业园消防指挥服务中心、交警指挥服务中心以及广东益华城市综合体、新加坡旅游城、机电设备市场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工作。

抓好道路工程建设,年度投资1.05亿元完成清水工业园及移民安置区机电路、步行街、汉城路、汉城西路等7条道路总长10.2公里的路面工程;投资3900万元完成清水工业园及移民安置区外环北路、清水二路、人民路、内环路等8条道路总长12.6公里的路基工程。

抓好市政管网建设,投资3亿元完成清水工业园及移民安置区经一路、西经一路、西环线、汉城路等26条道路的给水、雨水、污水、排水管网。

抓好供水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榆神工业区供水工程(府谷岩溶水);万镇引水工程完成项目前期报建报批及征地工作,水源井、提升泵站主体完工,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的部分线路建成;清水工业园北区供水厂及供水管线全部建成;大保当供水厂及进水管线项目完善相关前期工作及可研编制。

合理利用好曹家滩井田和小保当井田输矸水。

抓好园区绿化工作,完成清水工业园经二路延伸段、北纬一路西段等2条道路10.2公里的道路绿化工程,年度完成投资1000万元。

抓好环保工作,清水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15年5月底建成;排渣场工程开工建设,具备运营条件;危废处置中心完成前期手续,开工建设;大保当污水处理厂项目完善相关前期工作及可研编制。

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加大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力度,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杜绝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抓好移民安置工程,完成2万平方米安置房及小区内附属设施建设,启动安置小区房屋分配工作,确保搬迁安置人口如期入住。

新开工建设1.5万平方米商业设施。

抓好土地统征工作,完成清水南区及其余地区零星征地任务;全年完成土地报批1400亩;积极协调处理矛盾纠纷,完成已征地范围内90%以上拆迁户和坟宇搬迁。

严格执行园区用地管理办法,做好项目入园用地预审,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全年供地率不低于75%,完成土地收益2亿元。

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全力做好能源化工公共服务平台和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能源化工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前期工作,包括工业区信息化总体规划编制,项目方案编制和论证,申请工信、发改部门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等工作。

工商、地税、质监、公安、交警等部门要利用全国联网信息化系统,做好企业注册、网上报税、交警全国违章处理、产品检测等工作。

全面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投资项目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在线并联审批、纵横联动、协同监管的新机制,使入园企业享受到网上办事一条龙服务,降低企业在运营方面的成本,实现企业从入园到投产的全程无纸化信息服务。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智慧园区”和“两化融合”,构建完善、便民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政府综合门户网站。

(三)突出科技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经济转型和榆神工业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按照“围绕煤炭做转化、围绕转化上规模、围绕规模深加工”的发展思路,我区要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走煤炭加工、煤炭转化、污染控制等清洁煤技术路线。

在煤炭市场低迷的形势下,抓住煤价下跌给煤化工产品让出更大利润空间的有利时机,全面确立“用煤先取油”的理念,全力推进煤炭清洁化发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煤炭资源精细化、高端化开发利用,大幅提高煤炭转化利用率,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煤炭清洁化之路。

要加强与国内外大型能源集团合作,推动先进技术研发,推广煤炭清洁化应用,构建以煤炭中低温干馏推动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油、煤盐化一体发展,实现现代煤化工在工业区建设的大型化、规模化、产业化,加快推进神华陶氏煤化工项目,力争尽快建成世界级现代煤化工装置。

要与全国知名科研单位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通过不断试验,寻求煤化工新技术。

一要发展多种形式创新平台。

加强煤炭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