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705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docx

江苏生物高考解析

【整体评价】

2011年江苏高考生物整个试卷总体体现出“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特点,无偏题、怪题,难度适中。

试题突出考查了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与发酵、生态、现代生物技术、实验等学科主干知识,且不刻意回避以往已考查过的内容。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对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试题将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了生物实验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试卷的第4、8、17、20、23、27、29、30题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思想,试题即有知识的宽度,又有思维的广度,充分运用图、曲线的命题形式,强化了对考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以及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展望2012年的备考,考生要全面复习,侧重基础,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重要的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要熟记于心,以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等主干知识为重点,形成牢固的网络化知识框架体系,侧重知识重组;利用课本插图与课本文字对照阅读,把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加大对图像、图表题的训练,学会挖掘图中的隐含条件的方法,明确如何确定图像、图表和问题间的联系,结合课本中的知识或总结出的规律,进行知识迁移、综合分析,实现图像和问题的转换。

1.【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DNA复制、基因的表达、物质合成等知识。

【解析】磷脂、性激素等属于脂质,合成一般不需要模板;DNA复制、逆转录、转录、翻译、RNA自我复制等需要以DNA、RNA、DNA、RNA、RNA为模板;大多数酶、胰岛素、受体蛋白等合成需要通过转录和翻译完成,两个过程需要模板;神经递质的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蛋白质类神经递质需要模板。

【点评】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

这是所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

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

2.【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RNA的功能、核糖体的功能、线粒体膜的组成成分、高尔基体的功能等知识。

【解析】人体细胞细胞核中RNA不能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不是加工场所;线粒体内膜上含有较多的酶,能促进有氧呼吸进行,有氧呼吸所需酶的本质是蛋白质;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点评】动物体内,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如分泌蛋白是由高尔基体最后形成分泌小泡,将物质分泌出细胞。

植物体内,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等知识。

【解析】腐乳和果酒制作的最适宜温度大约为20℃,果醋制作的最适温度为30℃一35℃;果醋发酵主要是指有氧发酵;果酒、果醋、腐乳制作需的菌种为酵母菌、醋酸菌、毛霉;菌种分别为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点评】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4.【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吸收光谱类型等知识。

【解析】水稻叶黄素缺失突变体的叶绿体中含有胡萝卜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经纸层析法分离色素会得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由于水稻缺失叶黄素,故第2条色素带缺失;同时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能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水稻缺失叶黄素,叶绿体中色素对光吸收无差异。

【点评】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丙酮(有机溶剂:

酒精、汽油、苯、石油醚等)中,所以用丙酮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祭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慢,冈而可用层析液将小同的色素分离。

5.【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等知识。

【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最终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等改变;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酶活性降低,细胞新陈代谢速率降低,细胞核体积变大;细胞凋亡受细胞中基因决定,细胞自动结束生命,有利于细胞更新;细胞癌变导致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

【点评】细胞衰老的特点:

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6.【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等知识。

【解析】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世代遗传的,具有连续性;种群数量下降,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会增大。

【点评】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

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每个种群都有它独特的基因库,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但基因库却代代相传,并在传递过程中得到保持和发展。

种群越大,基因库也越大,反之,种群越小基因库也越小。

当种群变得很小时,就有可能失去遗传的多样性,从而失去了进化上的优势而逐渐被淘汰。

7.【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转录和翻译的原料、条件及模板,密码子的特点等知识。

【解析】转录是以DNA模板合成RNA,原料是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与DNA中非编码区中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结合,从而启动转录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从而翻译出蛋白质;不同密码子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故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点评】一种密码子只对应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以由l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

两个起始密码(同时编码特定氨基酸);三个终止密码(不编码任何氨基酸)。

8.【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物质组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特点等知识。

【解析】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亲核蛋白质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不属于协助扩散。

【点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三种,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被动运输只依据于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如果是带电离子,除浓度梯度外,还存在跨膜电压,这两种净驱动力称为该溶质的电化学梯度)来进行,根据运输过程中是否需要载体,被动运输又可分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主动运输是指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下的运输,它既需要载体又需要能量,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细胞所需要的一些重要的物质都涉及到这种运输方式;大分子如蛋白质等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是通过胞吞和胞吐的作用,这种运输方式也需要消耗能量。

9.【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各部分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内环境稳态等知识。

【解析】抗原与抗体结合发生在组织液中;内环境成分包括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氧气、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尿素及尿酸等,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进入组织液;组织液90%左右进入血浆,10%左右进入淋巴;血浆成分稳定、理化性质保持稳定时,机体会达到稳态。

【点评】血浆、组织液、淋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他们都是液态环境,共同构成细胞外液,给细胞提供生活环境;

(2)成分相似。

不同点:

(1)其中生活的细胞不同,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他们三者所处环境不同: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的间隙中,又称为组织间隙液;血浆存在于毛细血管中;淋巴存在于毛细淋巴管中;

(3)蛋白质的含量不同:

血浆中的蛋白质要多于淋巴和组织液的。

10.【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观察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组织细胞中脂肪鉴定、观察洋葱细胞细胞核等知识。

【解析】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含有多个叶绿体,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生种子子叶切片后用苏丹III染色后才会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脂肪微粒;人口腔上皮细胞含有较多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后才能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紫色洋葱叶表皮细胞为成熟的细胞,含有大型的液泡,液泡内含有色素,用普通显微镜不经染色直接观察细胞核不能看到清晰物像,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一片紫色,无法清晰地看清细胞中各个结构。

【点评】脂肪、蛋白质、还原糖、线粒体、染色体等物质或结构,需要用试剂对生物材料进行染色,否则这些结构不容易被观察到。

11.【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基因突变、染色体组等知识。

【解析】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为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此细胞中A突变产生了a基因;此细胞形成两种精子,分别为AB、aB,或产生一种卵细胞,基因型为AB或aB;此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此动物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

【点评】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几点。

1.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2.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3.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12.【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法、步骤等知识。

【解析】分别用35S和32P对噬菌体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首先用35S和32P标记细菌,后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细菌时间太长,会导致试管上清液中出现32P;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含35S是由于搅拌不充分,蛋白质外壳进入沉淀物;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点评】绝大多数生物是以DNA为遗传物质的。

在这个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只是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能证明大多数生物是以DNA来遗传的。

13.【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特点等知识。

【解析】正常极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具有单向性,因为神经递质只能通过突触前膜释放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切断d,刺激b,兴奋只能通过b传导到a,引起效应起收缩;兴奋在c处传导具有突触延搁的特点,兴奋在b处传递速度较大;II处为突触后膜,此处信号由化学信号→电信号。

【点评】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

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就是说: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这种单向传递使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有规律地进行。

14.【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蛋白质工程、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等技术的应用。

【解析】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可设计全新蛋白质;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制备单克隆抗体,不能用于克隆;植物组织培养选择的材料为无病毒组织,又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故可获得无病毒植株;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对导入目的基因的受精卵进行培养,得到早期胚胎后进行胚胎移植,最终经母体孕育后得到转基因动物。

【点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

原生质体的植物细胞(无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经过脱分化、再分化可以形成愈伤组织,最后由愈伤组织生长成个体。

动物细胞的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但是它的细胞质因为高度分化不再具有全能性,因此细胞核的全能性受到抑制。

15.【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酶的制备、酶的分离与纯化、酶的应用等知识。

【解析】制备微生物的胞内酶常用酶解法和吸水涨破法,吸水涨破法要选择适当的生物,将细胞膜胀破释放出细胞内含物,酶解法常利用各种水解酶,如溶菌酶等;酶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离心、盐析、沉淀等方法;棉织物的主要组成成分为虽然是纤维素,但是工业上使用纤维素酶可以改变棉织物的一些理化性质,使得棉织物柔韧性更强,因此可以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但是不能浸泡过长;多酶片中最内层为胰酶,外层为胃蛋白酶。

【点评】提取酶的方法有直接提取法和细胞破碎法,细胞破碎法如机械法、化学法、酶解法、冻融法。

测定酶活力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和滴定法。

16.【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愈伤组织的特点及功能、人工种子的制备等知识。

【解析】愈伤组织是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具有较强分裂能力和分化能力;二倍体花粉经脱分化、再分化后能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高度不育;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进行包装可制备人工种子,不能包装愈伤组织;植物耐盐突变体能在高盐浓度溶液中生长,据此筛选耐盐植株。

【点评】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植物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因为组培属于无性繁殖,即无菌状态下的扦插。

而题目中获得种子,说明植物经过了有性繁殖,产生了种子。

而有性繁殖后代可以产生变异,不会完全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17.【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群落结构、群落的多样性等知识。

【解析】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与海拔有关,即与温度等有关;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特点,但没有体现空间结构特点;蝶类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类型有关;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海拔有关。

【点评】群落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种类组成、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方面。

群落的生物种类是群落结构的基础;群落的外貌和结构是群落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志。

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周围环境起了变化,它们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表现为群落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减;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18.【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体外授精、胚胎发育过程、胚胎培养、试管婴儿技术等知识。

【解析】体外受精指采集的精子经获能处理后与培养成熟的卵细胞完成受精;胚胎移植一般是在囊胚时期或桑葚胚时期进行的;早期胚胎培养过程利用了动物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一般需要在培养液中加入血清;试管婴儿技术利用了体外受精、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

【点评】胚胎移植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杀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19.【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步骤及现象等知识。

【解析】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mol,DNA在氯化钠的溶液中溶解度最低,DNA析出;调节NaCl浓度可改变DNA的溶解度,同时能使蛋白质盐析,另外木瓜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便于去除DNA中的蛋白质杂质;鉴定DNA可将丝状物溶解在2mol/L的NaCl中,加入二苯胺后加热会出现蓝色;菜花替代鸡血实验的操作步骤不同,包括取材、研磨、过滤、加冷酒精、鉴定。

【点评】DNA分子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通过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溶解或析出DNA,可以从细胞中提取和提纯DNA;再利用酒精进一步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开来,达到提纯的目的;最后利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提取的物质是否是DNA。

20.【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态入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知识。

【解析】互花米草从美洲引入到江苏属于生态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克氏原螯虾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态入侵,从美洲引种到日本后又引种到南京属于生态入侵;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麋鹿最有效的保护;丹顶鹤迁出原地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迁地保护。

【点评】生态入侵是指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进新的地区,倘若当地适于其生存和繁衍,它的种群数量便开始增加,分布区也会逐渐扩大,这就是生态入侵。

此过程有时会产生严重后果。

如欧兔进入澳洲后,由于没有天敌制约,很快就在草原上大量繁殖,它们与牛羊争夺饲料,使草场大片荒芜后,借助粘液瘤病毒感染,才控制住其种群增长。

因此,对引进新种应持慎重态度,要考虑生态入侵的后果。

二.多项选择题

21.【答案】BC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代谢与酶活性关系、物质跨膜运输、元素与化合物等知识。

【解析】As属于无机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s属于重金属,与酶结合会影响酶活性降低,导致新陈代谢速率降低;P处理后水稻As含量相对降低,与P影响As吸收有关,该物质通过主动运输完成运输,与细胞膜上载体数目有关;P可构成细胞中磷脂、核酸DNA和RNA、ATP、ADP等。

【点评】自由扩散是指小分子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渗透作用是指像水分子等溶剂分子进出细胞的扩散。

从表面看它们有以下不同点。

对象不同:

自由扩散对象是小分子包括溶质、溶剂分子。

渗透作用对象是水分子等溶剂分子;条件不同:

自由扩散条件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渗透作用条件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能量不同:

自由扩散消耗的能量是势能。

渗透作用消耗的是水等溶剂分子的势能。

22.【答案】AC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类型等知识。

【解析】DNA复制时容易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该变异为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间互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为染色体变异。

【点评】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改变了基因的“质”,出现了新性状,但没有改变基因的“量”。

基因重组是指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但未改变基因的“质”和“量”。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的数量可发生改变

23.【答案】A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因素等。

【解析】遮光比例为10%时,植株干重最多;遮光比例为90%时,叶绿素含量最多,但此时植株干重最少,叶绿素含量与植株干重不成正比;遮光比例较大时,光照较弱,此时细胞中叶绿素a/b较低,可通过此比例判断植物利用弱光能力;遮光90%时,铁线蕨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细胞呼吸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

【点评】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曲线图光合作用速率是表征光合作用快慢的物理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吸收的CO的mg数表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数有温度、CO浓度、光照强度、必须矿物质供应水分等多种因素,常见的命题因数是光照强度,这不仅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原因,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24.【答案】AC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遗传定律的应用等知识。

【解析】甲病为有中生无,故为显性遗传病,由于II5患病,III7正常,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无中生有,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II3和III2均患病,故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3的甲病基因来自I2,乙病基因来自I1;设甲病由A控制,乙病由b控制,II2基因型为aaXBXb,III8患甲病为A_,可能是AA或Aa,不患乙病为XBX—,由于II4为XBXb,II5为XBY,故III8基因型为XBXb、XBXB,故III8基因型有2×2=4种;III4为AaXBXb,III5为2/3AaXbY,两者生育不患甲病孩子(aa)概率为2/3×1/4=1/6,患乙病(Xb_)为1/2,故生育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为5/6×1/2=5/12。

【点评】如果为显性遗传病,则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是患者;如果为隐性遗传病,则患病双亲的后代均为患者;显性遗传病,一般有明显的连续性,隐性遗传病一般隔代交叉遗传。

25.【答案】A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种群密度与迁出的关系、种群数量增长、种内关系、年龄结构等知识。

【解析】根据图判断,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在开放条件下比封闭条件下衰退早,原因是开放条件下,种群迁出个体较多;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比封闭条件下先达到最大密度,与迁入个体较多有关;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密度均在达到最大后减少;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在种群数量最多时最激烈,种内斗争在种群数量最少时最弱。

【点评】常用的取样方法

1.点状取样法。

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

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

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

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2.等距取样法。

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

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

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400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40个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m的前1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三.非选择题

26.【答案】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及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等。

【解析】

(1)AB段酵母菌细胞核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BC段,无氧呼吸开始进行,有氧呼吸开始减弱。

(2)C点开始,酵母菌数量迅速减少,主要是由于葡萄糖含量的降低,乙醇和二氧化碳产生较多,同时改变了培养液的pH。

(3)T1—T2段,酵母菌无氧呼吸开始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使酵母菌分解利用葡萄糖增多,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较少,故需要消耗较多葡萄糖以为酵母菌提供较多能量;同时酵母菌数量大量增加,导致葡萄糖消耗增多。

(4)统计酵母菌种群数量时,取样前若不振荡试管,且从试管底部取样,则会导致所取样液中酵母菌偏多,计算数值偏大。

同时酵母菌在培养过程中由于pH的改变导致酵母菌死亡,所取样液中酵母菌没有排除死亡酵母菌的影响导致计算酵母菌数目偏大。

【点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条:

1.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至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

2.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结果的记录要用记录表;

4.每天取样计数的时间要固定。

27.【答案】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激素分泌的调节、反馈调节及反馈调节的意义、信息传递、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等知识。

【解析】

(1)光照强度会影响性激素的分泌,性激素对生殖细胞的形成、生殖器官的发育等都有促进作用。

(2)图2中,甲是下丘脑,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乙是垂体,b是促性腺激素,丙是性腺—卵巢,c是性激素—雌激素。

(3)图2为性激素的反馈调节机制,该调节能保证性激素分泌量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使激素含量达到动态平衡。

(4)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的本质是多肽,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该激素不能进入细胞,该激素可被靶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识别。

(5)激素可通过体液传送进行体液调节,故血浆中的激素不只上述三种激素abc,还有其他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等。

(6)烷基苯酚类似激素c性激素,长期饲喂含有烷基苯酚的饲料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