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809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docx

史学原典导读HIST11吴晓群06383普通1

希罗多德《历史》导读(课堂)

吴晓群

必读书目:

希罗多德:

《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希罗多德:

《历史》,徐松岩译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Herodotus,TheHistories,translatedbyRobinWaterfield,withanintroductionandnotesbyCarolynDewal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

方法:

课堂讲授、文本阅读与随堂提问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读书报告)占20%,期末开卷考试占80%。

讲授大纲及阅读书目:

前言

1、怎样读?

  

(一)方法论的反思:

一种趋向:

由“作者中心论”转向了“文本中心论”,甚至是“读者中心论”。

另一种趋向:

“理论秀”,方法成为唯一的关注点。

如何既立足文本又关注方法?

如何可能真正回到古典文本?

古典语文学家的注疏工作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把我们领回到古典文本:

一是提供校勘精良的原文文本,二是进行文字的训诂释义,三是指示思想和历史的背景,建构古典文本的互文性、历史性释读语境,这三点总体上可谓考据的含义。


  

  理解伟大的思想文本,我们还需要大家的眼光。

如果说,古典语文学家的工作是我们的拐杖,那么,思想(史)大家的眼光就是我们的路标。

思想史研究的两个纬度:

一是横向的思想、文化与社会语境;二是思想及概念演变的历时性发展。


  
  

尼采(Nietzsche)与维拉莫维兹(Wilamowitz)之争

(二)为什么不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

文本细读的方法是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

文本细读也是这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新批评”文学流派的口号。

教学语境中的文本解读与语义学中的文本细读不一样之处:

第一,解读姿态的多元性。

  第二,解读结论的兼容性。

  第三,解读经验的共享性。

当前在文本解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一,浅尝辄止。

第二,以偏概全。

第三,过度诠释。

我认为,我们今天的经典阅读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其意义不在于简单地为自己的言行找寻一个“古已有之”的证据;也不在于纯粹的求异,以表明今人的所谓“进步”之处。

对经典的研读首先应该是将古人的思想平等地视作一种可供借鉴、参照的精神资源,研究者彰现古人与今人的异同,是要以此与现时代形成对照或批判,从而使人们对自己身处的时代及思潮进行反思。

希望的解读方式:

既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

同时也要引入作者生平、心理、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等因素来帮助解读文本。

  读书是为了涵养人生。

(波兰)卡普钦斯基: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乌兰译,人民文学出处社。

2、从史诗到散文纪事

 散文纪事家(logographer):

米利都人赫卡泰乌斯(Hecataeus)

 

一、希罗多德及其著作

1、希罗多德的生平与游历

  希罗多德(Herodotus,大约公元前484-425年)

  图里(Thurii)

  《历史》(TheHistories)

2、《历史》的架构与内容

    

  记忆女神摩涅莫绪涅(Mnemosyne),九位缪斯(Muses),赫利孔山(Heicon)。

  第一卷 克丽奥(Clio),司历史的缪斯女神  

  第二卷 欧忒耳珀(Euterpe),司抒情诗的缪斯女神

  第三卷 塔利亚(Thalia),司喜剧的缪斯女神

  第四卷 墨尔波墨涅(Melpomene),司悲剧的缪斯女神

  第五卷 忒耳西科瑞(Terpsichore),司舞蹈的缪斯女神

  第六卷 埃拉托(Erato),司爱情诗的缪斯女神

  第七卷 波吕姆尼亚(Polymnia),司圣诗(赞歌)的缪斯女神

  第八卷 乌拉尼亚(Urania),司天文的缪斯女神

  第九卷 卡利俄铂(Calliope),司史诗的缪斯女神

3、《历史》的校勘、注释及译本

校勘本:

1.CarolvsHudeed.HerodotiHistoriae,2vols,OxfordUniversityPress,1927.

2.HaiimB.Rosen,HerodotusHistories,DeGruyter,I1987;II1997.

注释本:

1.J.E.Powell,ALexicontoHerodotu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38.

2.AlanB.Lloyd,HerodotusII,Brill,1975,1976,1988.

3.CalorsSchrader,ConcordantiaHerodotea,5vols,Olm-Weimann,1996.

4.OswynMurryandMorenoAlfonsoeds.,AcommentaryonHerodotusbooksI-IV,OxfordUniversity,2007.

研究指南:

1.EgbertJ.Bakker,IreneJ.F.deJohn,HansvanWees,Brill’sCompaniontoHerodotus,Brill,2002.

2.CarolynDewaldandJohnMarincola,TheCambeidgeCompaniontoHerodotu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

中译本:

1.希罗多德:

《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2.希罗多德:

《历史》,徐松岩译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王敦书的选译本,主要选译了第七、八卷中的部分内容,收在《外国史学名著译介》中,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版,2002年新版。

4.东北师大张强教授正在从希腊文原文翻译该书,期待中。

网上资料:

http:

//www.perseus.tufts.edu,

Herodotus,withanEnglishtranslationbyA.D.Godley.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20;W.W.How,J.Wells,ACommentaryonHerodotus,withGreek.

 

二、《历史》章节析读

1、卷首语(proem,I.0)

historia:

词根是histor,演化出historia(名词)和historein(动词)

历史学家:

historikos

有关historia一词是如何逐步演变成“历史”的,可参见:

SimonHornblower,Thucydides,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987,pp.8-12.

在对卷首语的析读中,我们将结合第三部分的前两个专题加以分析,一是为了加深对卷首语的理解,同时也是为了便于对全书的展开,为进一步的阅读提供一个基础。

最先使用historia一词来指称一种新的认知方式的是爱奥尼亚的思想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是泰勒斯。

散文纪事家或史话家(logographer),其中的代表是赫卡泰乌斯。

赫卡泰乌斯:

“只有我所认为是真实的东西,我才把它记载下来。

关于希腊人的传说是纷纭复杂、各异其趣的,但据我看来都是荒唐可笑的。

”。

希罗多德:

“以上所述都是我个人亲自观察、判断和探索的结果。

(《历史》2.99)

“我是按照我自己所相信的来讲的。

”(《历史》2.120)

“但是我以为这不是由于上述的原因,而是还有另外的原因。

(《历史》7.133)

“然而我个人觉得不可索解。

”(《历史》4.30)

“我说不确实了。

”(《历史》7.152)

  

亚里士多德《诗学》:

历史学家(historikos)

伯里(J.B.Bury)说,希腊人“不是最早用编年形式记载人类活动的人,然而却是最早采用批判方法的人。

换句话说,他们开创了历史学。

凯利说:

“他不知道他正在开创一种文学流派、一种标准,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学科,两千年后,它成为科学和专业的基础。

“荷马式的”风格:

  荷马:

“女神啊,请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致命的忿怒。

     “居住在奥林波斯山上的文艺女神啊,

      你们是天神,当时在场,知道一切,

      我们则是传闻,不知道;请告诉我们。

环状结构(ringcomposition)

  希罗多德:

  “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尔那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

“探究”(historia)

“功业”(erga)

“原因”(aitie)

维科:

从以感觉和想像为主而“缺乏反思能力”的野蛮思维,过渡到具有“充分发展的人类理性”的文明思维。

这种文明思维模式的特征是“思考”与“观察”,在历史科学中,就表现为求“信”的目的,即确凿可凭性。

(维科:

《新科学》,第137-139页)

 

  “插话中的插话”:

  插话的方式大致有三种:

  一是在某一具体事件的叙述中突然插入大段关于其中人物的身世介绍,如6.103-104中,介绍雅典十将军之一的米尔提亚戴斯的身世,7.204中介绍列奥尼达的家谱。

  二是在对某个具体事件的叙述中突然插入另外一件或几件完全不相关的事件,甚至出现插话中的插话。

如前所述,这些与今天叙事习惯格格不入的内容在整部书中,特别是前五卷中大量出现。

  三是在整个历史的时间进程(或说在整个叙事过程中)中突然停下来,转而陈述某一民族或群体的地理、风俗、习惯以及历史等等。

如第二卷几乎是游离于整个著作之外的对于埃及地理、风俗及历史的介绍,而在第四卷中,希罗多德也花了很大篇幅来介绍和讨论斯基泰人的情况。

“诗性的历史”与“科学的历史学”

2、四则远古神话(I.1-5)

  Io,Europa,Medea,Helen

  “有学识的波斯人的说法”

  四个希腊神话

  维柯:

“诗性智慧”

3、谁是最幸福的人?

(I.29-92)

SolonandCroesus(I.29-33)

  由克洛索斯的梦引出,将克洛索斯与梭伦的对话、克洛索斯被俘后的反应、对神谕的质疑、祭司的回答、克洛索斯最后的奉献等情节整理出来。

  希罗多德:

“不管城邦的大小,我是要同样加以叙述的。

因为先前强大的城邦,现在他们有许多都已经变得默默无闻了;而在我的时代雄强的城邦,在往昔又是弱小的。

这二者我所以都要加以论述,是因为我相信,人间的幸福是绝对不会长久停留在一个地方的。

”(I.5)

4、居鲁士的兴起与结局(Cyrus,I.95-140,178-216,etc.)

  居鲁士出生的故事:

I.110-122. 弃婴与英雄的传说

  梳理希罗多德笔下居鲁士的征战及其战败被杀与历史上的居鲁士

5、神话、宗教、历法、民族地理风俗及历史

德尔斐(Delphi,I.14,50-51;VIII.35-39,etc.)、波斯(Persia,I.131-140,etc.)、

  小亚细亚(AsiaMinor,I.141-177)、巴比伦尼亚(Babylonia,I.102-195)、

  马撒盖泰人(theMassagetae,I.201-205,215-216)

  

欧姆法洛斯(Omphalos,意为“肚脐”)。

  佩提亚(Pythia)皮提亚

6、“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II.2-182)

埃及地理(II.5-34)、埃及风俗(II.35-98)、埃及历史(II.99-182)

祭司记载的埃及历史

  埃及祭司的权威

7、冈比西斯的统治(Cambyses,III.1-17,19-39,64-66,etc.)

  冈比西斯想要征服埃及的原因,希罗多德做了四个解释(III.1-4)

  冈比西斯征服埃及后想继续征服的三个地方:

迦太基、阿蒙和埃塞俄比亚

  冈比西斯真的疯了吗?

8、有关政体的讨论(Constitutionaldebate,III.80-82)

  这是一段为研究政治史的学者最看重的段落,因为它包含了当时和以后政治学说的要点,同时也预见了后来真实发生的政治变革。

但这一讨论的真实性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然而,就算这场辩论是假的,也仍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有关于此的讨论。

  苏格拉底和修昔底德对雅典民主制的批评。

9、萨摩斯人与斯巴达人的冲突(theSamianandtheLacedaemonian,III.39-60)

10、大流士的帝国(Darius,II.158;III.8,52-95,88-160;IV.,V.,VI.,etc.)

  大流士是波斯帝国的真正缔造者,他管理的是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帝国。

  措施:

一、统一确定各地的贡税,推行标准的度量衡;

     二、建造交通网——王家大道;

     三、宽松的民族政策;

     四、新都:

波斯波利斯

11、阿拉伯(Arabia,III.8,107-113,etc.)和印度(India,III.98-106,etc.)

  这是现存最早的对这两个民族的描述,珍贵但真实性难断,可以说传说与误会交织在一起。

12、斯基泰人(theScythian,IV.1-82,etc.)与大流士的远征(IV.83-142)

  关于斯基泰人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广义的斯基泰人说,基于公元前一千年欧亚草原上不少民族在种族、语言和文化特征上的相似性,有学者将那些操伊朗语且创造了了发达的动物风格艺术的松散游牧群体统称为斯基泰人。

二是狭义的斯基泰人概念,学者一般用它来指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黑海北岸操伊朗语的游牧民族。

希罗多德在《历史》第4卷(第263-320页)中最早对其来源、政治组织和风俗习惯以及征战迁移的历史作了详细描述,这是今天研究斯基泰人最为倚重的文字资料。

  希罗多德介绍了四个关于斯基泰人起源的传说,还用了两个故事。

13、波斯人对利比亚(Libya)的介入(IV.145-205)

  希罗多德先是为我们讲述了大量的传说和故事(IV.145-167),以此来描述希腊人在北非殖民的经过以及他们和波斯人发生争端的原因,然后用32节(IV.168-199)的篇幅讲述了当时希腊人已知的北非各民族及其风俗,然后用5节(IV.200-205))的篇幅草草结束了波斯征服利比亚的故事。

这似乎是一个漫不经心的插曲,对于讲述希波战争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14、爱奥尼亚起义(TheIonianRevolt,V.28-126)

  起义原因(V.37,VI.43)?

全属子虚乌有的个人原因?

  起义进程(V.99-126):

三个阶段

15、土与水(earthandwater,IV.126,132;V.18,73;VI.94;VII.133)

  “投降”这个意思从希腊文直接翻译出来就是“献上土和水”。

大流士征讨斯基泰人时就出现过这种说法(IV.126,132),现在美伽巴佐斯派使者去招降马其顿也使用了这一说法(V.18),之后还不断出现这样的说法,即波斯人要求对方“献上土和水”。

然而,这只是希腊人的一个误解,或是希罗多德一个形象的说法?

16、爱奥尼亚起义的尾声(VI.1-93)

  失败的原因

17、马拉松战役(BattleofMarathon,VI.94-140)

18、米泰亚德(Miltiades,VI.34-41,103-104,133-138,etc.)与

  腓力皮德斯(Phidippides,Philippides,VI.105-106) 

  米泰亚德的家世背景、在马拉松战役中的表现、攻打帕罗斯岛以及最后的冤死。

  英雄的长跑者的存在。

19、薛西斯(Xerxes)用兵(VII.5-201,etc.)

  进军欧洲(VII.1-55)

  进军希腊:

第一阶段(VII.26-127)、第二阶段(VII.178-201)

  帝国联军的构成(VII.61-98)

  波斯的准备(VII.20-137)

  希腊的准备(VII.132-178)

20、运河(canal,VII.22-24,117)、索桥(bridge,VII.34-35,VIII.117)、日食(solareclipse,VII.37,VIIII.10)、杂论(VII.5-18,VII.45-52)

  

21、温泉关战役(BattleofThermopylae,VII.138-239)

  求援(VII.148-171)、神谕(oracle,VII.220;III.57;IV.161;V.42,89,92;VI.34;VII.141-143;VIII.144,etc.)、李奥尼达(Leonidas,VII.204-208,217-220,VIII.,IX.,etc.)、“木墙”的隐喻(VII.141)

  告密者:

埃菲亚特斯(Ephialtes)

  李奥尼达不撤退的原因是什么?

一、在VII.205中希罗多德告诉我们这三百斯巴达战士都是“有子嗣的”,这说明他们在出征前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二、在VII.220中希罗多德引用了一段神谕。

  自愿随斯巴达人留下的还有七百铁斯匹亚人和四百忒拜人,另有斯巴达人的奴隶几百人,估计总人数在两千人左右。

22、薛西斯入侵雅典(VIII.33-34,41-53)

  希腊海军从月神岬撤退回来之后,雅典人马上开始疏散城市。

紧随其后的是波斯军队进入雅典,把留在城里没有走的人全部杀死(VIII.52-53)。

  圣蛇的离开意味着女神对雅典的放弃(VIII.41)。

23、月神岬海战(BattleofArtemisium,VII.194-195,VIII.1-39)

  该战役虽然主要放在了第八卷中交待,但实际上它与温泉关战役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也是相互呼应的。

  希腊联军的兵力(VIII.1-2)

海战的具体过程(VIII.6-18)

24、萨拉米斯湾海战(BattleofSalamis,VIII.40-96)

  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VII.143-144,173;VIII.4-5,19-33,57-63,etc.)

  对于双方的影响(VIII.97-144)

  希腊联军的统帅:

斯巴达人优利比亚德(Eurybiades)

  萨拉米斯湾海战:

拯救希腊及西方文明的一场海战?

  希腊方面的准备以及地米斯托克利认为必须在萨拉米斯湾迎击波斯人的理由及其策略是什么?

(VIII.56-82)

  波斯方面的准备与想法(VIII.68-71)

“西琴诺斯(Sicinnus)事件”(VIII.75-76)

  双方海军力量的对比(VIII.43-48)

  参照埃斯库罗斯在《波斯人》中的描写

  波斯海军统帅阿里亚比格涅(Ariabignes)的阵亡(VIII.95)

25、古代奥运会(OlympicGames,I.59;II.160;V.22;VI.36;VIII.26,72,etc.)

参见《希腊思想与文化》第267-278页。

四大泛希腊的赛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Games)、庇底亚运动会(PythianGames)、地峡运动会(IsthmianGames)、尼米亚运动会(NemeanGames)

作为一种贵族的生活方式:

只争第一的竞赛精神

五大赛事:

赛跑:

短跑、中跑、长跑、武装赛跑

     五项竞技:

赛跑、跳远、掷铁饼和摔跤

     拳击

     摔跤

     马拉战车比赛

26、雅典的二次被占领及希腊人的军队动向(IX.1-24)

27、普拉提亚战役(BattleofPlataea,IX.25-89)

28、米卡尔海战(BattleofMycale,IX.99-106)

29、尾声(IX.107-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