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876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docx

进入受限空间环境作业安全管理实施规定

发行版本:

A

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修改次数:

X

文件编号:

QG/XXXXX-20XX

1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及相关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的管理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生产、施工、检维修等作业过程中的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活动及安全检查。

公司所属控股单位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办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2.1Q/XXX-20XX《作业许可管理规范》

2.2Q/XXX-20XX《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2.3XXXX〔XXXX〕XXX号XXXX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采用以下定义:

3.1 受限空间:

是指除符合以下所有物理条件外,至少还存在以下危险特征之一的空间。

3.1.1物理条件

——有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可以进入并进行指定的工作。

——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

3.1.2危险特征

——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机械、电气危害。

——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作业人员的物料。

——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

倾斜收拢)。

——存在已识别出的健康、安全风险。

注:

受限空间可为生产区域内的罐、槽车、容器、管道、隧道、下水道、沟、井、池、涵洞等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或场所。

3.2进入:

是指当身体任何部位越过受限空间的口径,并足以让整个身体能够进入受限空间的开口平面时的一个起始动作。

3.3三不进入:

是指没有经批准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进入,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进入,监护人不在场不进入。

3.4隔离:

是指采取加盲板或断开连接管线,彻底切断设备与设备间物料相互来往的方法。

3.5作业申请人:

是指填写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向批准人提出工作申请的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如项目经理、作业单位负责人、现场作业负责人或区域负责人。

3.6作业监护人:

是指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实施安全监护的指定人员,如业务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安全监督人员、库站工作人员、施工单位人员。

3.7作业批准人:

负责审批作业许可证的负责人或其授权人,是有权提供、调配、协调风险控制资源的管理人员。

按照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的原则,作业许可由处室负责人或二级单位主管安全领导。

3.8授权:

若批准人不能及时到现场进行核查时,批准人可授权委托其他具备审批资格的人员进行审批,可以分项授权或全部授权,即批准人可将许可证延期、关闭等权限委托授权人,也可将所有权限委托授权人,但原批准人委托授权人书面授权后仍承担作业的最终安全责任,授权委托书应报质量安全环保处审查、批准,审批授权时间最长不超过1年,当授权或被授权人岗位发生变化时,授权自动失效。

授权人主要是二级单位主管安全领导,被授权人主要是安全环保部门负责人(正副主任)、安全环保管理人员以及下一级管理机构或库站负责人。

4 职责

4.1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办法,并提供培训、支持、监督、审核和考核。

4.2公司机关各处室和所属各单位在所辖范围内执行本办法,提出改进意见,并按权限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审批。

4.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参与人员接受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相关技能培训,执行本办法,参加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5管理内容及要求

5.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办理及审批权限

5.1.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并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5.1.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办理:

进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负责人提出申请,作业批准人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制订安全措施,明确进入受限空间范围,审查合格后签发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5.1.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审批: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由二级单位主管安全领导或授权人批准后执行。

5.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管理

5.2.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

一般不超过一个班次(8小时)。

5.2.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延期:

如果在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过程中,经确认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作业,应根据作业性质、风险、时间,经相关各方协商一致确定作业许可证有效期,但最长延期不能超过24小时。

超过延期的,应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

5.2.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关闭: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结束后,应清理作业现场,解除相关隔离设施,确认无如何隐患,申请人、现场监护人、批准人在现场验收合格后,共同签字关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5.2.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取消:

当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作业内容发生变化、发现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违章行为、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紧急状态或发生事故时,批准人、监护人或申请人应及时取消作业许可证,停止作业,并应通知相关方。

5.2.5作业许可证一式四联,其中:

——第一联(白色):

张贴在控制室或其他人员集中的地方,使所有有关人员了解现场正在进行的作业位置和内容,作业完毕后库站留存;

——第二联(黄色):

悬挂在作业现场公示,作业完毕后作业单位留存;

——第三联(粉色):

送交相关方,以示沟通;

——第四联(蓝色):

批准人留存,其中二级单位主管安全领导批准的作业许可证交安全环保部门留存。

二级单位审批的作业许可证由安全环保部门留存,并录入OA信息系统,油(气)库批准的作业许可证由油库安全管理人员录入信息系统,加油(气)站批准的作业许可证将第一联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报二级单位安全环保部门,由安全环保部门录入信息系统。

5.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工作人员安全职责

5.3.1作业申请人:

——提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申请,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组织危害因素辨识,编制应急预案,协调落实作业安全措施。

——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

——组织实施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对作业安全措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负责。

5.3.2作业监护人:

——现场监护作业条件变化情况及受限空间内外活动情况,并在入口处监护,防止XX人员进入。

——熟知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的危害、风险和控制措施、应急预案,清楚应急联络电话、出口、报警器和外部应急装备的位置。

——掌握作业人员情况并与其保持沟通,负责作业人员进入和出来时的清点并登记名字。

——紧急情况下发出救援信息、启动撤离行动,并在受限空间外实施救援。

——出现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取消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直至取消作业许可证。

5.3.3作业批准人:

——向施工单位提供现场相关信息,提供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必要条件,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和风险,提出特殊要求。

——评估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

——审查应急预案,核实安全措施。

——批准、关闭或取消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负责。

5.3.4作业人员

——熟悉作业内容,清楚安全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危害和风险。

——熟知进入受限作业许可证中的安全措施。

——参加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的评估。

——掌握正确使用进入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

——清楚作业过程中与监护人员的沟通方式及紧急情况时的撤离方式。

——严格按安全工作方案和作业许可证内容的要求作业。

——对违反安全规程的强令作业、消减风险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下有权拒绝作业。

5.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5.4.1只有在没有其他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完成工作任务时,才考虑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5.4.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对每个装置或作业区域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辨识危害因素,评估风险,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5.4.3应针对辨识出的进入每个受限空间的风险,预先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类防护设施和救援物资应配备到位。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准确地辨识空间的危害,比如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内部结构等。

——报警装置和详细的信息沟通途径,包括监护人使用什么沟通工具,或最近的报警通讯设备。

——用于救援的设备应在进入口(点)或位于其附近,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到位且所有人员都能正确使用。

——其他要求参见附件2。

5.4.4在进入受限空间前,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相关的人员都应接受培训。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培训指南参见附件3。

5.4.5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应隔离相关能源和物料来源,与其相连的附属管道应断开或盲板隔离,相关设备应在机械上和电气上被隔离并挂牌。

5.4.6进入受限空间前,应进行清理、清洗。

清理、清洗受限空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清空。

——清扫(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

——中和危害物。

——置换。

5.4.7现场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包括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救生绳等)和灭火器材。

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5.4.8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涉及动火、临时用电、高处等作业时,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办理相应的许可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作业许可证。

5.4.9气体检测

5.4.9.1检查要求:

——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受限空间,事前应进行气体检测,注明检测时间、位置、结果;受限空间内气体检测30分钟后,仍未开始作业,应重新进行检测;如作业中断,再进入之前应重新进行气体检测。

——取样和检测应由培训合格、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

检测仪器应在效验有效期内,每次使用前后应检查。

——取样应有代表性,应特别注重人员可能工作的区域,取样点应包括空间顶端、中部和底部,取样时应停止气体吹扫。

——当取样检测人员在受限空间外无法完成足够取样时,需进入受限空间内进行初始取样检测,应制定特别的控制措施,获得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

——进入受限空间期间,气体环境可能发生变化时,应进行气体检测。

气体检测宜选用连续式检测方式,检测仪应安装在工作位置附近,且便于监护人、作业人员看见或听见。

5.4.9.2检测标准

——受限空间内外的氧浓度应一致。

若不一致,在授权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应确定偏差原因,采取通风、置换等方式,使氧浓度保持在19.5%~23.5%。

——不论是否有焊接、敲击等,受限空间内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挥发物的浓度都应满足以下条件:

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5%(体积)。

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2%(体积)。

——受限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指标时,不得进入或应立即停止作业。

5.4.10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

照明灯具应符合防爆要求,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有漏电保护装置。

5.4.11当受限空间原来是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应使用防爆电筒、防爆工具、防爆机具,严禁携带手机等非防爆通讯工具和其它非防爆器材。

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

5.4.12作业批准人会同作业监护人、作业申请人等相关人员,现场按照作业许可证内容逐一进行审查,合格后签发许可证。

5.5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5.5.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制定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监护人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情。

5.5.2监护人与作业人员应明确联络方式并保持有效的沟通。

进入特别狭小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可靠的保护绳,监护人可通过系在作业人员身上的保护绳进行沟通联络。

5.5.3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内充氧气。

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5.5.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一般不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

特殊情况需经具有审批权限的负责人批准。

5.5.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后应清点,防止遗留在作业点内。

5.5.6为防止静电危害,应对受限空间内或其周围的设备接地,并进行检测。

5.5.7发生中毒、窒息等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不能盲目施救,应佩带隔离式防护器具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5.5.8在清理受限空间少量可燃物料残渣、沉淀物时,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木、铜质工具),严禁用铁器敲击、碰撞。

5.5.9受限空间可能会出现坠落或滑跌时,应特别注意受限空间的工作面和到达工作面的路径,穿防滑鞋、铺防滑垫及其他安全措施。

5.5.10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空间相关的其它作业。

5.5.11当作业人员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如果供作业人员出入的门或盖,不能很容易地从内部打开而又无通讯、报警装置时,严禁关闭门或盖,并在醒目处安放“有人工作,严禁关闭”的警示牌。

5.5.12作业期间发生异常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达到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再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作业停工期间,应防止人员误进,在受限空间的入口处设置“危险!

严禁入内”警告牌或采取其它封闭措施。

5.6特殊情况

5.6.1未明确定义为“受限”的空间

有些区域或地点不符合受限空间的定义,但是可能会遇到类似于进入受限空间时发生的潜在危害(如把头伸入30cm直径的管道、洞口、氮气吹扫过的罐内)。

在这些情况下,应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采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以控制此类作业风险。

5.6.2围堰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围堰,可视为受限空间:

——高于1.2米的垂直墙壁围堰,且围堰内外没有到顶部的台阶。

——在围堰区域内,作业者身体暴露在物理或化学危害之中。

——围堰内可能存在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

5.6.3挖掘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挖掘,可视为受限空间:

——挖掘深度大于1.2米,或作业人员的头部在地面以下的。

——在挖掘区域内,身体处于物理或化学危害之中。

——在挖掘区域内,可能存在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

——在挖掘区域内,没有撤离通道的。

5.6.4惰性气体吹扫空间

用惰性气体吹扫空间,可能在空间开口处附近产生气体危害,此处可视为受限空间。

在进入准备或进入期间,应进行气体检测,确定开口周围危害区域的大小,设置路障和警示标志,防止误入。

5.7违反此办法的有关人员,按公司违纪违规行为处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相关制度

6.1《作业许可管理规定》(QG/XXXXXX-20XX)

7控制证据或记录

7.1 《XXXX销售公司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设置,公司、所属各单位使用,保存期1年)

 

编写部门:

XXXX销售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

编写人:

XXXXXXXXX

审核人:

XXX

审批人:

XXX

附件1:

XXXX销售公司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表单号:

..XK-06编号:

作业单位

生产单位

作业地点

作业人员

作业内容描述:

是否附安全工作方案□是□否

是否有应急预案□是□否

是否附图纸□是□否

图纸说明:

有效期

从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作业类型:

(适用“√”不适用“—”)

□焊接

□切削

□撞击

□挖掘

□化学清洗

□打磨

□用电

□喷涂

□压力吹扫

□钻孔

□其他

危害识别:

(符合“√”不符合“—”不适用“—”)

□易燃性物质

□腐蚀性液体

□挥发性物质

□惰性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

□火花、静电

□触电

□掩埋、掩没

□转动设备

□坠落、滑跌

□其他

个人防护及应急措施:

(需要“√”不需要“—”)

□通风设施

□雨衣

□安全带

□连在入口点的救生索

□长管呼吸器

□通讯设备

□防酸头套

□橡胶手套

□检测仪

□其他

气体检测(此表不够可附页)

检测时间

检测位置

氧气检测浓度%

可燃气体浓度LEL%

有毒气体浓度%

本人确认工作开始前气体检测已合格。

检测人签字:

确认人签字:

年月日时

工作过程中气体检测要求(位置、频次):

申请

本人已在工作开始前,已同相关人员讨论了该工作及进入受限空间方案,并对工作内容进行了检查,该工作许可证的安全措施已落实。

作业申请人:

年月日时

作业监护

本人已阅读许可并且确信所有条件满足,并承诺坚守现场。

作业人员:

年月日时

作业单位监护人:

年月日时

生产单位监护人:

年月日时

相关方

本人确认收到许可证,了解对本单位的影响,将安排人员对此项工作给予关注,并和其他相关方保持联系。

单位:

单位:

确认人:

确认人:

年月日时年月日时

批准

本人已同工作执行单位(人员)讨论了该工作及安全工作方案,并对工作内容进行了现场检查,同意作业。

作业批准人:

年月日时

延期

延期有效期:

从年月日时到年月日时

作业申请人:

相关方:

作业监护人:

作业批准人:

年月日时

关闭

工作结束,已经确认现场没有遗留任何安全隐患,并已恢复到正常状态,同意许可证关闭。

作业申请人:

相关方:

作业监护人:

作业批准人:

年月日时

取消

因以下原因,此许可证取消:

□环境发生变化□作业内容发生变化□安全措施未落实□现场有违章行为□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发生事故

作业申请人:

相关方:

作业监护人:

作业批准人:

年月日时

附件2: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一、救援组或外部救援服务评估

在成立救援组或寻求外部救援之前,评估应分为以下两种:

初始评估:

确定潜在的救援组或外部救援是否经过足够的培训,是否有足够的装备,是否能在装置内进行有效的救援,以及是否能及时应急响应。

表现评估:

衡量救援组或外部救援在演习期间的表现。

二、应急预案

可以事先做好一份书面应急预案,但应针对本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特点作进一步完善。

书面的预案应当优先考虑实施非进入救援的可能性。

在编制预案时,应考虑以下关键要素:

(一)准确地辨识空间的危害,比如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内部结构等;

(二)报警装置和详细的信息沟通途径,包括监护人使用什么沟通工具,或最近的报警按钮;

(三)用于救援的装备应在进入口(点)或位于其附近,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配备到位且所有人员都能正确使用;

(四)在进入前,把应急预案的副本交给救援组;

(五)确定救援的方法时,要考虑危险的特性、任何要避免的要素和救援组可能面临的任何特殊危害;

(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习,辨识并且改正在程序、装备、培训或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

应确保参加此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救援人员都进行过救援演习或者在作业前再进行一次针对性演习;

(七)救援人员的选择至关重要,应要选择合格的救援人员,包括救援人员对救援方法、急救技能的掌握等均须经过评估,因此,应当在平时就有所准备,经常开展此类培训。

附件3: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培训指南

一、作业批准人应接受培训内容:

(一)职责;

(二)进入原则的应用;

(三)进入准备工作;

(四)危害因素评估(如化学、机械、热量、气体、坠落和任何其他特殊危害);

(五)监测装备、进入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的确定与使用;

(六)进入和进入许可证终止的程序;

(七)撤离误进入人员的方法;

(八)移交进入行动职责的方法;

(九)保持进入行动符合进入许可证条件的方法;

(十)评估、验证外部救援方法;

(十一)救援程序。

二、作业人员接受培训内容:

(一)职责;

(二)危害因素评估(如化学、机械、热量、气体、坠落和任何其他特殊危害);

(三)危害隔离和验证的程序;

(四)进入准备;

(五)危害表现的形式、征兆(或症状)和后果;

(六)终止进入的条件;

(七)个人防护装备的确定与使用;

(八)进入装备的使用(如测试、监测、通风、通讯、照明、坠落预防、障碍物清除、进入方法和救援装备);

(九)与监护人双向沟通的方法;

(十)终止、撤离时机的选择与确定(即监护人命令作业人员撤离时、发现有暴露危险的征兆或症状时、或觉察有受禁止的条件时、或发出撤离报警时)。

三、作业监护人接受培训内容:

(一)职责;

(二)危害因素评估(如化学、机械、热量、气体、坠落和任何其他特殊危害);

(三)人员受到危害影响时的行为表现;

(四)终止进入的条件;

(五)随时掌握作业人员数量的正确方法;

(六)辨别作业人员的方法;

(七)监督空间内外活动和提醒作业人员的方法;

(八)监督作业人员及提醒其撤离的方法;

(九)撤离程序的启动时机和实施;

(十)救援联络方法;

(十一)救援过程中的职责;

(十二)预防、劝阻误进入人员的方法,通知作业人员已有误进入人员的方法;

(十三)交接的时间和内容;

(十四)其他注意事项,如不做职责之外的其他工作。

四、气体检测人员接受培训内容:

(一)辨识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危害特性和预警点的设置);

(二)采样过程中的危害、预防措施,包括从受限空间内取样的适当方法和开始取样的许可条件;

(三)测试仪器的选择、使用方法及适用范围;

(四)采样点的确定及数量;

(五)采样的代表性(如氧、易燃性、毒性或生物危害);

(六)确认采样设备的状态并满足样品的体积要求;

(七)辨别样品是否存在其他危害种类和仪表误差;

(八)遇到异常结果时采取的措施;

(九)取样结果确认;

(十)在许可证上附取样结果。

五、救援人员接受培训内容:

(一)与作业人员相同的培训;

(二)救援责任;

(三)在进入施救时可能面临的危害(如化学,机械,热量,大气,坠落和任何其他特殊危害);

(四)危害隔离及验证的程序;

(五)危害因素表现的形式、征兆(或症状)和后果;

(六)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七)进入和救援装备的使用(如测试、监测、通风、通讯、照明、坠落预防、清障、进入方法和救援装备);

(八)联络方式;

(九)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其他基本急救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