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4102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docx

《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docx

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

 

前言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

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地实现预警、规范和转移风险,已成为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合理地组织建筑材料的计划、供应与使用,保证建筑材料从生产企业按品种、数量、质量、期限进入建筑工地,减少流转环节,防止积压浪费,对缩短建设工期,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有重要意义。

因此,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以价廉物美的(较好的性价比)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并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区域范围。

 

第1章材料供应

1.1掌握建材方面有关的法规及有关条文

在我国,政府对大部分建材的采购和使用都有文件规定,其中主要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胶合板实行备案证明管理。

根据文件精神,工程项目部要对每天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规范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需要建立单位签字,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1.2通过市场调研,认准合格材料

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营厂商。

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察调研的另一个范围是建筑业界。

通过对建筑业界的了解,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

一般来说,真正质量过硬的材料会得到建筑界的认可,质量低劣的材料会被人唾弃。

通过了解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

1.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其“防伪备案证明”。

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

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第2章材料管理

2.1材料存放管理

建筑材料应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应避免潮湿、雨淋,防爆、防腐蚀;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有几十个品种;水泥有标号高低之分,品种不一,各种水电配件品种繁多,所以各种材料应标识清楚,分类存放。

2.2材料发放管理

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对于材料的发放,不论是项经部、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

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

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2.3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

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2.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

其主要内容

(1)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

(2)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

(3)确定材料管理目标,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

(4)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

(5)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2.3.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

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其主要内容

(1)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

(2)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

(3)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

(4)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

(5)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

2.3.3施工收尾阶段:

施工即将结束时,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

(2)组织多余料具退库。

(3)及时拆除临时设备。

(4)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5)进行材料结算,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效果。

 

第3章材料价格及成本管理

3.1材料使用制度

树立“先算后用,节约有奖,浪费扣罚”的风尚,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奖励制度,包括“金点子”和合理化建设节约提成的激励制度;强化现场工程材料预算、计划和进场验收制度,对商品砼、钢材、水泥、砂石料、干粉砂浆和砼砌块等大宗材料应有专门采购收料制度,确保质量合格和数量准确;建立常用小器具和废旧料管理制度,扶梯、栏杆、灯架、配电箱等各种常用材料应设专人保管,废钢材、废电线等可回收材料应建立收集和处理制度。

3.2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

材料价格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

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

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3.3材料限量控制

施工项目的工程材料费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0%左右,显然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头戏。

材料控制主要靠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采用精益的管理原则,合理堆放现场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对材料的领取做好管理工作,杜绝材料的浪费。

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人员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3.4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运输费用的节约问题:

材料订货时考虑运输距离远近的问题。

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材料采购方案,而材料价格又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3.5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广泛吸取诸多建设单位,对于采购供应模式,我们总结了如下三点内容:

(1)施工用主要材料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其材料质量由甲乙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

(2)材料的价格主要由业主方依据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

业主方主要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

(3)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

少数由承建方自行采购的辅材则执行信息价。

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的扯皮情况;业主方可以降低部分材料价格,降低工程造价;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供应模式。

3.6主材控制

(1)加强商品砼的数量控制。

目前商品砼的数量不足有两种情况:

一是商品砼厂家提供数量不足;二是由于施工班组楼板厚度控制不好造成浪费。

针对第一种情况,建议商品砼合同签订时结算数量按图纸结算,避免数量失控;针对第二种情况,建议楼板混凝土厚度控制标高在施工前降低5~10毫米,因为楼板的正常沉降在5~10毫米左右。

(2)加强钢材用量的控制。

目前钢筋存在超量问题,为了应付验收钢筋,钢筋工不懂规范只知道多放钢筋,造成超规范放置,这是因为班组结算时按吨位结算,多放钢筋对班组有利。

针对钢筋用量严重超标现象,项目部应加强管理,要求钢筋工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按规范及图纸进行检查,多放要罚,同时合理利用钢筋的各类技术性能。

如线材可进行工厂冷拔加工,增加长度、强度,现浇板采用冷轧扭钢筋,加强加工管理,合理配料。

进料的长度,可根据配料单确定,减少钢筋损耗。

施工员审核翻样单或施工员翻样,严格按翻样单制作钢筋。

钢筋接头Φ14以上钢筋均采用焊接接头,杜绝冷接接头。

(3)板控制。

现场要加强模板的进货数量、规格尺寸控制,不能依靠班组,班组要多少就进多少。

应根据进度安排、房屋类型来配置模板,模板规格根据结构模数定,要进行模板翻样的审核工作。

考虑周转利用,旧模板可以制作成定型模板,进行重复利用。

拆模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并深脱模油,处理好模板安装与拆模的技巧,控制模板拆模的损耗。

小而结构复杂的模板难拆处,尽可能用旧模板替代。

3.7索赔控制

施工索赔是由于业主或其它方面的原因,致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付出了额外的费用或造成损失,施工单位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要求业主偿还其施工中的费用损失。

关于料常见的索赔内容有:

由于业主和工程师方面的原因,引起施工临时中断和工效降低导致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增加而提出的索赔;业主和工程师发布加速指令,要求承包商投入更多资源,加班赶工来完成施工项目,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业主材料质量问题或材料供应不及时引起的索赔。

施工企业一定要增强索赔意识,加强索赔管理,做好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工作。

 

第4章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

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

主要应注意两点:

(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

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

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

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

(2)标识清楚,分类存放。

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另外对于材料的发放,不论是项经部、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

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

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第5章科学改进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随着我国进入WTO,我国建筑企业将走向世界,建筑企业将承受各种风险。

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要具备业务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素质、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管理上要落实考核责任制,以工程合同为纽带,增强工程索赔意识,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要积极研讨WTO的有关规则,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发展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制度和相应激励制度,调动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

在签定工程合同时,对服务、验收办法、交货时间均应予以约定,以较强的判断、应变能力,并利用各种手段去防范、避免风险。

此外,通过各种培训措施,努力建设一支懂经营、善管理、优质低耗的施工队伍。

 

结束语

从实践看,真正保证工作质量才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重要环节,尤其对项目工程而言,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重视效益。

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领料制度,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这些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损耗和节约工程成本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合理补偿施工耗费,保证企业再生产的进行,促进企业不断挖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致谢

三年的大学生活终于以这篇毕业论文为结尾而圆满的结束了。

毕业论文的写作并不容易,由于它篇幅长,对涉及范围及深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我要参考很多资料,询问很多的人,有时还需要调查一些实际的情况,然后再将材料编辑、整理、然后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然后给出论点论据,最后将所有这些他人的帮助与自己的辛劳汇成这篇毕业论文。

因此在论文的最后我要感谢一些人。

首先,要感谢学校,感谢学校里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

没有学校和老师,没有我这名合格的毕业生。

在此,我再一次提出感谢。

谨以此篇谢言献给大学期间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的人。

 

参考文献

[1]XX文库《新型建筑材料发展介绍》

[2]徐朋《我国建筑材料行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3]刘书芳郭金敏《我国建筑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4]李文涛,温佳,贾澎波.浅谈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发展状况

[5]许丽丽.新型建筑材料的时代价值[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1)

[6]北京敬业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3,(06)

[7]建筑材料研究所[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6,(03)

[8]汪培明.浅述国内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J].国外建材科技,2004,(04)

[9]林楚荣.勤奋创硕果前程辉煌——贺《新型建筑材料》期刊出版第300期[10].新型建筑材料,2006,(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