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4216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处工作总结.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研处工作总结.doc

2016年科研处工作总结

2016年科研处工作总结

科研处在学校的领导下,市教育学院、市教科所的指导下,在全体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以下任务:

一、"十一五"省级和市级课题研究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1.对已经审批的省级课题《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组织开展研究。

(1)XX年6月7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课题开题预备会议,对课题研究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研讨,并决定成立10个子课题组。

(2)XX年6月19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全体成员在实验楼二楼小会议室举行"十一五"规划省级重点课题开题仪式,市教科所曹兴吉所长参加了会议。

会上曹兴吉所长宣读《研究任务下达书》,科研处主任刘务才宣读《开题报告书》,姜育孝校长宣读《研究任务责任书》并对课题研究提出总体要求,曹兴吉所长对课题研究作了重要指导。

(3)XX年6月23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会议,对每个子课题组的课题名称、研究内容进行商讨。

2.对申报的18项市级科研课题做好研究的督促和检查工作。

(1)3月6日组织市级课题负责人会议,指导填报好《研究项目议定书》。

(2)组织课题负责人根据任务下达书,进一步细化课题研究步骤,做好责任落实工作。

(3)督促、检查各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做好记录,做好课题材料的整理、积累。

二、加强教师培训与考核。

1.3月20日,高中教务处和科研处协同,组织参加省教育学院新课程培训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专项辅导。

2.协同初中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理论学习答辩会、听课、评课系列活动。

3.3月27日,组织初中教师集中培训,由科研处主任刘务才主讲,内容为《构建教学模式的培训》。

4.4月17日,组织了高中基础部教师进行学习《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测试。

5.5月15日,聘请市教育学院徐杰院长对全校教师进行课改通识理论培训。

四、加强了高考研究工作,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认真研究复习备考的经验,在7月14日,高三每学科备课组长进行总结与反思汇报。

五、布置教师撰写科研论文、教育案例,在期末收缴。

六、在科研处指导下在初中部建立了部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小组,经过多次研讨,初步形成了较为适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语文、数学、外语、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

七、出台了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和优秀课件、优秀教学案例的实施方案。

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各教研组已初步建立了与本学科教学同步的课件资源库。

八、做好其他各项常规工作:

1.整理、编辑、印制第30、31期《课改快讯》。

2.做好第四期《教改论坛》的材料收集工作,为下学期整理、印制做好铺垫。

3.与初、高中教务处相配合推动课程改革,协同教务处组织好课改实验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

4.及时收集和整理教师科研成果,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促进成果转化。

5.认真完成了市教育局、市教育学院及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

2016年科研处工作总结

一、总体实施情况及取得成效

1.1科研管理方面(项目申报、立项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

本学年科研处在分管校长的带领下,继续举全校之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了纵向、横向的共14种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项目申报;其科研项目申报领域已逐步接近或达到公办本科院校相同水平,并开始由一般项目的申报转向重点乃至国家级课题申报,本学年共有46个纵向课题、2个横向课题获得立项,其立项经费达205万(不含配套经费41万)。

特别是本年度学校首次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获得立项、首次开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首次在市民办高校中获得2个重大内涵建设项目及3个重点科研项目。

从目前项目立项的数及项目的级别来看,我校的科研项目数及项目级别在上海民办本科高校中还是靠前的。

为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申报书的撰写质量至关重要。

本学年科研处加大了对申报项目的初审力度,除了一般的校内初审外,还采用了聘请校内外同行专家"盲评"的办法,如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的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申报、市社哲项目申报等,均采取了"盲评"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次国家级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获立项,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继续抓好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尤其抓好重大、重点课题的开题环节。

本学年对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的开题,我们均组织高水平科研评审专家,如市教委科技处创新项目开题、市民办教育处5个重大重点项目的开题,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开题,乃至市教委德育项目、市教委晨光项目的开题等,均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开题评审,这一方面提高了项目研究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使项目参加者从中获取更多的研究信息,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为提高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研究水平,产生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本学年严格了对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加强了对在研项目的中期检查,本学年完成了对147个项目的中期检查、42个项目的结题(预结题)或验收等。

这里不仅包括基础类研究项目如市教委(含民办处126位)青年教师项目、校级项目,还包含市教委创新项目、晨光项目等,通过检查与验收,不仅及时发现了研究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而且也使教师研究更能聚焦,更能形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为提高科研管理整体水平,与信息中心合作,抓紧对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调试与运行,对科研秘书进行了四次专题培训,目前系统门户已面向教师个人,整个系统已进入数据录入与初步运行阶段;这为下阶段的科研成果统计和科研考核打下了较好基础。

本学年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在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与安排下,教师的学术道德与学生的学风建设都很良好,没有发生一例学术腐败现象。

1.2科研培训方面

结合各级各类项目申报情况,有针对性地对青年教师开展进行了7次的科研培训,使课题申报的成功率有一定提高,取得了较好效果。

配合学校辅导员培训、新教师培训、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培训等,与人事处、学生处共同开展了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培训,受到青年教师们的欢迎。

1.3学科建设方面

在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学科办配合三个在建的校级重点学科点,做好初期的建设工作,同时又根据校学科领导小组建议,经校学术委员会审批通过,本学年又遴选了两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点,使学校至今共有5个校级重点学科点,目前学科办正在组织相关学科点讨论"上海建桥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中期检查评价指标体系",拟准备下学期初开展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中期检查。

受学校领导委托并审核,学科办修改了"上海建桥学院学科建设资料汇编";

本学年学科办为争取学校早日获取硕士专业学位点,积极向市学位领导汇报取得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认真听取政府部门的意见与建议,组织与政府部门的研讨;与拟申报硕士专业学位点的相关院系,就"硕士专业学位点申报"事,开展了多次研讨;并与东华大学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多次研讨;

开展了对黑龙江东方学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北京城市学院、河北传媒学院、西京学院等五所已获硕士专业学位点的民办高校的较为深入的调研,调研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

1)硕士专业学位点申报情况;2)科研与学科建设情况;3)研究生培养情况;通过调研,看到了、听到了兄弟院校的优势与不足,也发现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形成了相关调研资料;

目前学科办密切关注国务院学位办与上海学位办20xx年申硕信息,努力为建桥学院早日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点而扎实工作。

1.4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建桥百家讲坛"

本学年,在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建桥百家讲坛"系列学术讲座先后共组织了41场,到现在为止,"百家讲坛"已112讲,其主讲人不仅有本校教师、也有外校专家学者,更有多名来自企业高层管理者,本学年从全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谭浩强教授的首场讲座,到周星增董事长的《建桥之路》、黄清云教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朱瑞庭教授的"垂直营销管理理论与实践"、吴谷平教授"数字时代与信息真实,直至香港大学教授宗树人博士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全球化的相关性及其贡献》,内容涵盖各个方面,从艺术、新闻、信息技术、机电到日常保健等,听讲学生共计数几千人次,其中周董事长、谭浩强教授、黄清云副董事长、朱瑞庭副校长等专家学者的讲座参与学生超过500多人次。

听讲学生虽然是以20xx级新生为主体,但也吸引了不少其他各院系高年级同学参与。

2016年科研处工作总结2016年科研处工作总结。

目前即将根据自动统计结果,认定本学年学术讲座素质学分。

该项活动一直受到蒋威宜书记、何羽部长的大力支持,受到学生处、各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

1.5其他

组织举办了七讲博士论坛,并将博士论坛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

初步制定了《上海建桥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评价指标》。

20xx-20xx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统计。

整理编写《20xx-20xx上海建桥学院课题指南》。

本学年整理科研档案共计5卷,其余还在整理中。

上传文明处室建设资料信息70余条。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目标与措施

2.1存在主要问题

申报高级别课题的教师与科研团队还相当薄弱;

横向科研课题立项率仍很低下,这对今年硕士专业学位点的申报会有影响;

学科建设推进缓慢;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建桥百家讲坛",学生组织相当困难,讲坛的效果还需提高;

科研管理还需进一步严格,要从管理质量上多下功夫。

2.2整改目标与措施

利用"强师工程",加快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科研处与学科办坚持"以科研促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推进研究生培养"、"以研究生教育提升办学层次"为总体目标,与相关院系共同推进科研团队建设、新教师的培训,并力争明年有望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以建好"一个中心、二个所"为主线,使得学校在国家级课题申报上有所突破。

继续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尤其有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在保持原有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应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应纳入其中,并作为本部门下一学年重要合作内容加以考虑,为后续合作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好准备。

三、主要经验和对学校的建议

3.1主要经验

注重团队建设。

从民办教育特点出发,实施严格的科研管理。

3.2几点建议

结合目前教师中大多认为教学工作质量太重的实际,建议学校就此问题开展一些研究,对"教学型民办本科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处理?

在教学与科研政策上是否还有调整空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尽可能多地加强针对学校内部问题的研究。

2016年科研处工作总结

#from2016年科研处工作总结来自end#

20**年,江苏电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实现建设一流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目标团结奋斗,学校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科研处在学校党委、行政及分管校长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兄弟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全体同志与时俱进,勤奋工作,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精神、踏实的工作和扎实的作风,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工作实绩显著。

锐意创新,突出重点,凸现工作亮点;勤奋严谨,脚踏实地,做好常规工作;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重视作风建设;为营造学校学术氛围,提升学术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意创新,突出重点,凸现工作亮点

1.成功开展科研工作推广活动

20xx年首次在全校开展了江苏电大科研工作推广活动,举办了青年学者讲坛、各类学术报告等系列活动10余次,大大浓厚了学校学术氛围,使广大教师提高了对科研的兴趣和认识,掌握开展科研活动的思路和方法,确定开展科研的目标和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远程教育研究成果获奖喜人

在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优秀科研项目评奖活动中,张存库主持的《开放学习中心的构建与服务功能研究与实践》荣获三等奖;南通如东电大缪新华主持的《引导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优秀奖。

(全国电大359个参评课题只有45个得奖)

获江苏省第六届成人教育优秀成果奖项10个(占获奖总数的30%),其中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还获得了组织工作奖。

获江苏省第六届高等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项7个,其中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5个。

3.首次实行重大课题招标立项和开题论证制

面向全省电大对江苏电大教育科研重大课题公开招标,有3项课题中标。

这是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是紧密结合江苏远程教育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确定课题,体现研究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二是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匿名评审,体现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三是召开了开题论证会,由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质询、评议和指导,提出了整改意见,体现了课题管理的规范性。

4.成功召开江苏省高教学会远程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第五次全会暨第七次理论研讨会(2016年镇信访工作总结)

会议了回顾、总结20xx-20xx年研究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了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研究"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经过积极发动、认真组织,大会收到交流论文92篇,为历次研讨会之最多。

论文作者既有各级电大的领导,有研究人员,更有一线教师和技术人员,充分反映了远程教育研究活动开展的广泛性。

论文议题集中在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质量保证和评估、学习支持服务的理念与现状分析等热点、难点问题上,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开展对实实在在的真问题的研究的精神。

5.积极组织开展江苏电大毕业生追踪调查工作

毕业生追踪调查工作是检验开放教育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工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工作难度大。

科研处积极与相关部门协作,修订、完善、上报了《江苏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印发〈江苏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江苏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总体工作方案》,科学、合理地分配、落实各项任务;召开了毕业生追踪调查工作人员培训会,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具体布置,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讨论问题,研究做法;参加了中央电大毕业生追踪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培训会,与全国电大同行交流、探讨了毕业生追踪调查工作的经验;分赴徐州、苏州、常州等地召开了座谈会,直接了解电大毕业生对电大开放教育的看法和意见,对试点项目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人才培养方式(包括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学习支持服务、教学效果等)等方面的意见、评价和建议;在学工处、财经系、法政系及相关市校的积极努力和配合下,完成了问卷的发放、填写、收集工作;还要按照中央电大提出的数据统计分析要求,认真细致地录入和处理调查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集中力量写好江苏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

6.启动了科研成果奖励工作

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今年起开始在全校实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共统计20xx年发表的各类成果项,奖励金额元。

这体现了学校领导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将对提高科研水平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

7.学报质量进一步提高,影响扩大,被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

《学报》编辑紧紧围绕质量,通过抓队伍建设、抓规范化工作,从审稿、用稿、编稿、印刷出版等多个环节把好质量关,不断提高学术、编辑和出版质量,影响扩大。

在今年省新闻出版局开展的评级活动中,被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实现了一大跨越。

二、勤奋严谨,脚踏实地,做好常规工作

(一)迎评工作

1.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处迎评工作方案

组织全体同志多次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的通知》,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总结性评估的重要性,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把握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内涵,逐项分析部门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优势和问题,提出详细的整改措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研处迎评工作方案。

方案力求做到任务分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检查有据可依。

2.召开相关重点课题(与评估有直接关系的中央电大试点项目子课题、江苏电大课程教学设计和应用研究课题)负责人会议,对研究的进展和结题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进行了年度检查的重点跟踪检查,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3.开展了专题征稿活动,面向省、市、县电大全体教职员工,征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在《学报》开设专栏,为试点研究提供研讨和展示成果的阵地。

4.根据研究室人员个人的研究特长,分别加入了学校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等专题研究小组,开展研究工作。

(二)校庆工作

作为学校25周年校庆筹备小组部门,积极参与了校庆各项筹备工作。

2016年科研处工作总结文章2016年科研处工作总结出自wk-78500000555529.html,此链接!

1.收集材料、策划了《科研成果展》,全面总结和展示了学校近几年来在学术专著出版、学术论文发表、教材出版、课件制作、课题研究、学报编辑以及获奖等多方面情况。

2.邀请专家进行了学术讲座。

3.编印了《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术成果目录选编(1999-20xx)》,收录了全省电大教职员工1999-20xx年间出版的专著、教材等180余部,发表的论文2500余篇目录,充分展示了各级电大的科研水平,为25周年校庆献上了一份厚礼。

(三)科研管理工作

1.首次开展了全省电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工作,目的是为全省电大的一线教师开展学科专业研究提供平台,为提高教师专业学术水平,推动学校学科建设服务。

2.今年我校共新立项各类课题39项。

其中包括:

中央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研究"子课题6项,江苏省教育厅20xx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20xx-20xx年度研究课题30项。

3.圆满完成了科研项目年度检查工作,对全省电大资助的90个在研课题进行了审核,尤其是对其中47项重点课题进行了严格审核,并评定了等级,撰写了年度检查报告,总结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

4.重点做好项目鉴定结题工作。

按计划,今年全省电大有70多个课题需要鉴定结题。

为此,把它列为重点工作。

第一,召开了全省电大科研项目鉴定专题研讨会,进行了专题培训,对鉴定的材料、组织、时间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二,首次到市级电大(南通电大)召开了课题鉴定会议,促进了市县校的科研工作。

第三,通过会议鉴定、通讯鉴定等不同形式已完成了20余个课题的鉴定,其余课题的鉴定正在积极准备与进行之中。

5.制定了《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术专著出版资助办法》,提交学校领导讨论。

6.组织开展了江苏省社科联举办的"应用研究精品工程"20xx-20xx年度决策咨询奖的申报工作。

(四)远程教育研究工作

1.课题研究取得明显成绩。

一是《"学校教育社会学"课程改革实验》课题研究取得明显成绩。

围绕《教育社会学》的课程建设,编写出版了教材《学校教育社会学》及《学习指南》,选择江苏电大开放教育20xx(专升本)教育管理专业进行教学实验,尝试了"问题教学法"、"过程性评估"等适合成人学习的教学实验,取得良好成果。

被评为江苏电大教学创新奖一等奖。

二是研究所成员目前承担课题近20项,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明显,今年结题4项。

2.研究氛围浓厚。

一是继续实施讲会制度,内容包括个人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最新学术研究动态以及个人学术研究心得体会。

通过活动,加强了学术交流,促进了研究的过程管理。

二是今年部门成员发表论文(包括提交会议交流的)2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

三是数位同志出席了icde国际大会、aaou18届年会。

3.组织开展学术交流。

配合校庆、科研推广活动、课题研究等多次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小型专题研讨会、远教论坛等。

4.做好研究会秘书处工作。

制定和实施研究会工作计划,组织完成了研究会20xx年各项工作任务。

尤其是成功完成了研究委员会的更名工作和第五次年会、第七次理论研讨会的各项筹备和组织工作。

5.编辑出版《科研动态》4期。

新开设"远教研究动态"专栏,制作了"评估专题"、"课程改革专题"、"学习支持服务专题"等,积极配合迎评工作,搜索了国内外期刊、网站上新的、有代表性的文章,摘录了其主要观点,以供有关研究人员和参与评估的人员参考。

6.继续做好教学培训工作。

完成了香港公开大学深造教育研修班的教学管理工作,34名学员获得了香港公开大学的学位证书。

做好教育管理专科和本科的相关课程管理和教学工作。

(五)学报编辑工作

1.办好"远程开放教育研究"、"成人教育研究"、"社区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专栏,全年编发专栏论文41篇(占用稿量的29%,20xx年录用稿件141篇)。

据不完全统计,《学报》刊发的论文,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有3篇;选作索引的有61篇,占发文量的42%(20xx年第3期—20xx年第2期145篇文章)。

2.抓队伍建设,促质量提高。

一是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审稿人队伍,逐步完善审稿、用稿规范,保证刊用论文的质量。

二是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业务水平。

一方面,建立了日常学习制度,定期学习、讨论业务知识,讨论解决编辑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切实提高刊物的编校质量。

另一方面,安排编辑积极参加业务研讨会,加强与兄弟院校学报的联系,取长补短,提高编辑水平和办刊水平。

3.着手建立特约撰稿人制度,首先在特色栏目上加大了约稿力度,初见成效。

4.发挥编委作用,召开了新一届编委会会议,汇报工作,共商办刊大计;向编委发出《学报》审读表120份,回收23份,征求编委对每一期学报的意见。

5.抓印刷质量,20xx年学报的印刷质量有很大提高,在江苏省印刷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中获得优秀等级。

6.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情况:

(1)审理学报稿件700多篇,500多万字,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2)全年编辑出版学报6期,编发论文141篇(稿件刊用率为17.32%),约102万字。

(3)封二封三的学术之窗栏目共宣传介绍全省电大教师的获奖著作、新作13本,sci论文6篇。

(4)完成6期学报的网页制作、更新工作。

(5)完成省新闻出版局学报年检的材料申报工作。

(6)完成第五届江苏省期刊质量评估分级的参评材料报送工作。

(7)完成学报增加页码的申请报批工作。

(六)教学辅导编辑工作

1.开展了调研活动,广泛听取师生对《视听之友》的意见。

一是进行了全省电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工作,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二是深入市电大召开学生、教师座谈会,广泛听取来自教学一线师生的反映。

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基层电大对办刊的意见,改进质量。

2.召开了第四届《视听之友》编委会会议,回顾、总结《视听之友》近年来的办刊情况;充分听取校领导、编委、发行员对刊物今后发展、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明确刊物在构建有效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满足远程开放教育个别化、自主化学习的需要的办刊理念。

成立了《视听之友》新一届编委会。

2016年科研处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3.根据学生情况随时调整组稿计划,增加刊物容量:

《视听之友》的字号由5号字变为小5号甚至6号字,每期由7.5万字增加到10多万字,刊登的课程由原来的12-13篇增加到17-18篇。

经济版全年编辑出版8期,刊登辅导文章98篇,辅导课程69门,近85万字,涉及10多个专业;政文版全年编辑出版6期,刊登辅导文章79篇,近62万字,辅导课程61门,涉及多个专业;理工版全年编辑出版8期,刊登辅导文章141篇,辅导课程109门,约85万字,涉及10多个专业。

4.针对不同的办学层次,增加辅导刊物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