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4311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康杰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2017.11

一、单选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划分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四个区域。

如下图所示。

读下图,完成1-3题。

1.关于所划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D.各区域的划分是凭空构想出来的结果

2.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特点是 (  )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阶段性

3.各区域与其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

C.“绿色中国”——地形起伏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

2016年1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

这一地图工具通过30mx30m的分辨率量化地表水的月度变化,并使用了1984年至2015年间超过300万张卫星图像资料,由10000台计算机并行处理生成。

用户可以点击世界地图上任意一点,来获取当地的表层水储量信息。

据此完成4-5题。

4.开发“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

A.GIS和GPSB.CPS和RS

C.GIS、GPS和RSD.RS和GIS

5.借助“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可以 (  )

A.查询世界各地每月降水状况            B.解决欧盟地区洪水和干旱灾害问题

C.测定全球各地淡水资源总量           D.分析人类对表层水资源分布的影响

C

B

A

沟头

防护埂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D

6.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渍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7.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江苏兴化垛田镇位于兴化市东部,地面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

农民们为了抵御洪水,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

垛田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大的两三亩,小的只有几分、几厘,垛与垛之间互不相连,四面环水。

右图为垛田镇垛田景观图。

回答8-10题。

8.垛田镇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湿润     B.河网密布C.地势低洼     D.地狭人稠

9.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作用 (  )

①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②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

③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④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

A.②③   B.①④C.①②   D.③④

10.以下做法不利于垛田镇生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是 (  )

A.沟渠变鱼塘,饲养多种鱼类B.沟渠变藕塘,发展莲藕业

C.垂钓,划船,发展观光农业D.农田变别墅,开发水乡住宅区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

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才向东流动             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降低生产成本            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1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

A.增加劳动力需求                 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制约制造业发展                 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

气候及水域条件影响了浮岛的成本和效益。

读图“人工浮岛示意图”, 完成13-14题。

 

13.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 (  )

A. 遮蔽阳光,抑制水体温度剧烈变化B. 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

C. 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D. 提高水域景观的观赏性

14.以下水域中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是 (  )

A. 太湖   B. 亚马孙河C. 北美五大湖     D. 里海

下图为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16.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改善效果不甚明显D.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稀土应用范围广,具有“21世纪黄金”的美誉。

我国稀土开采与冶炼企业有100多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稀土矿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但平均价格跌至当初的一半。

下图示意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的比重。

据此完成17~19题。

 

17.据图可知,我国稀土资源 (  )

A.产量逐年减少B.价格不断走低

C.占比一直降低D.开采难度逐渐增大

18.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稀土矿层埋藏较浅,若不合理开采最易产生 (  )

A.土壤板结B.水土流失

C.气候变暖D.大气污染

19.关于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合理的是 (  )

A.鼓励企业合并,不断提高产量B.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C.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稀土出口D.禁止稀土开采,保护生态环境

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月均温度差=林地月均温-裸地月均温)变化如下表。

读表,完成20-21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均温差值

0.13

0.10

0.18

-0.16

-0.13

-0.25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差值

-0.43

-0.40

-0.20

-0.10

0.11

0.22

20.探究结果表明()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

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21.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减弱噪声④吸烟滞尘⑤防风固沙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

荷兰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通过世代努力,以围海造田的方式扩大了1/5的国土面积。

20世纪60年代,格罗宁根气田的发现令荷兰人欣喜若狂。

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通过大规模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的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受到了严重打击。

十余年后,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接踵而至。

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

据此完成22-23题。

22.“荷兰病”后遗症的突出表现是 (  )

①农业份额下降②经济增长乏力③人口老龄化④失业率上升

A.①②B.①②C.②④D.②④

23.下列“荷兰病”药方,最为对症的是 (  )

A.降低国民福利水平,增加税收B.发展新兴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C.开发清洁能源,治理环境污染D.加强地质勘探,增产天然气

下图为我国某河源头地区不同海拔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

据此完成24-25题。

24.该河源头地区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利用水资源 

25.当地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可能位于  (  )

A.东坡 B.南坡     

C.西坡    D.北坡 

二、综合题(共50分)

26.季节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中国东北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

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将其远东地区的数百万公顷闲置土地以象征性的租金长期租给外国人耕种。

 

(1)指出图中季节冻土等日数线的走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4分)

 

(2)指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水源条件,并分析该条件的主要成因。

(6分)

 

(3)近年来中国人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

(6分)

 

27.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  德令哈市位于青海省北部,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平均海拔2980米,区域内资源丰富。

青藏铁路和国道315穿城而过,区域内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能源网络。

区域内河湖较多,其中南部的尕海湖为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西部的克鲁克湖面积五十余平方千米,盛产草鱼、鲤鱼、鲫鱼等,湖区有大面积天然芦苇。

材料二  下图为德令哈市位置图。

 

材料三德令哈市人均用水量高达3688.7m3 /人(全国平均水平428m3 /人),每万元GDP用水量为2786.79m3(全国平均水平537m3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用水水平为36816m3 /万元,第二产业为63.8m3 /万元,德令哈总体用水效率较低。

(1)根据德令哈市的环境特点,分析该地可能存在的资源利用方式。

(4分)

 

(2)德令哈市建设了大规模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分析该地太阳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6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德令哈市用水效率的特点,并提出可行性的应对措施。

(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位于四川西南部的西昌市有着四川人的“后花园”、西南“日光之城”的美誉。

西昌所在的安宁河谷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南部,谷内盛产从温带到热带的丰富水果,果品种类繁多,有“中国水果缩影”的美誉。

材料二西昌市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西昌城东南就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邛海。

邛海湿地公园目前是全国最大城市湿地。

湖内有40多种鱼类,每到秋末冬初,便会有成群的候鸟来此过冬,在邛海边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人鸟相戏”。

(1)简析安宁河谷有“中国水果缩影”美誉的自然原因。

(6分)

 

(2)说明西昌市成为四川人“后花园”的区位条件。

(6分)

 

(3)分析邛海成为候鸟栖息地的主要原因。

(6分)

高二地理答案

选择题

1-5CBBDC6-10ABCBD11-15CDCAA

16-20DCBBD21-25CCBAB

综合题

26.

(1)走向:

东段为东—西走向。

西段为东北—西南走向;主要的影响因素:

东段受纬度(太阳辐射)的影响。

西段受地形的影响。

(4分)

(2)地下水丰富、河流、沼泽多;

原因:

降水较多,蒸发较弱,土壤水分较多;植被条件较好,涵养水源能力较强;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下渗量大;土层中有冻土。

(6分)

(3)乙地区闲置土地面积较大;两国政策的支持;乙地区土地租金较低;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中国临近乙地区;中国劳动力充足。

(6分)

27.

(1)位于盆地边缘,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进行水电开发;咸水湖盐度较高,可发展盐化工产业;芦苇等水生植物可发展纤维加工和制造类产业;地理景观独特,可发展旅游业。

(4分,2点即可)

(2)海拔较高,地处内地,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域内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国内的新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

(6分,3点即可)

(3)特点:

人均水资源消耗量大;单位产值耗水量大,农业生产的用水效率较低。

(2分)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利用技术进行微咸水利用;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

(4分,2点即可)

28.

(1)地处亚热带,盛产亚热带水果;地形阻挡北方冷空气,冬季受寒潮影响小;位于安宁河谷,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作用显著,年积温较高盛产热带水果;由于山地的垂直分异显著,山上盛产温带水果。

故果品种类繁多,有“中国水果缩影”的美誉。

(三项即可)(6分)

(2)与西昌相比,四川盆地多阴雨潮湿天气,西昌海拔较高,光照充足;受邛海湿地的调节,西昌气温温和;湿地公园环境优美;有雅西高速相连交通便捷。

(6分)

(3)纬度较低,气候温和,适于候鸟越冬;湿地面积大,秋冬季节枯水期多浅滩,候鸟栖息地广;鱼虾、水草多,食物充足;人类环保意识强,人与鸟类和谐相处。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