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338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安县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优秀可行性论证报告

 

安县界牌工业园区道路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县界牌工业园区道路工程

 

四川建科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四月

 

安县界牌工业园区道路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

四川建科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咨询证书:

工咨乙12720060025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证日期:

二OO七年十二月十日

项目负责人:

技术管理负责人:

单位法人代表:

四川建科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二0一0年三月

 

安县界牌工业园区道路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告编制人员:

姓名

职称/资格

专业

签名

XXYYMM

校核人:

审核人:

审定人:

四川建科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二0一0年三月

 

目 录

 

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

安县界牌工业园区道路工程

项目实施单位:

安县茶坪乡人民政府

项目地址:

四川安县界牌工业园

内容和规模:

1.灾后重建工程:

2.地震受损道路改造工程:

3.彭州校区附属设施完善工程:

大门及附属设施工程;架空线下地工程;校区路灯整改工程;校区道路及环境整治工程(校区道路维修工程;校区绿化环境整治工程);校区地下给水管网改造工程;

4.彭州校区地震受损物业拆除工程:

教师宿舍红砖楼(砖混结构)拆除工程;体操房(钢木架结构);学生活动中心(砖木结构)、浴室(砖混结构)拆除工程等。

项目总投资:

6320万元。

资金筹措:

申请国家预算内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资金。

正文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

安县界牌工业园区道路工程

2.项目性质

四川安县工业园区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3.建设业主

四川安县花荄工业工业园区

4.建设地址

四川安县界牌工业园

5.建设规模

市政道路总里程5942.838米;

雨水排水管网总长5952.838米;

污水排水管网总长5962.838米。

6.工程内容

城市道路设施;

市政排水设施。

7.项目范围

园区一号路道路及管网工程——

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终点桩号K0+816.288,线路里程长度816.288米。

园区二号路道路及管网工程——

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终点桩号K0+828.452,线路里程长度828.452米。

园区三号路道路及管网工程——

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终点桩号K0+795.446,线路里程长度795.446米。

园区四号路道路及管网工程——

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终点桩号K1+318.082,线路里程长度1318.082米。

园区五号路道路及管网工程——

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终点桩号K0+881.965,线路里程长度881.965米。

园区六号路道路及管网工程——

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终点桩号K1+318.082,线路里程长度1302.605米。

8.建设周期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项目周期12个月。

9.项目估算投资

根据初步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6320万元。

项目总投资无建设期贷款利息。

10.项目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资金由辽宁援建资金全额投资。

11.工程招标投标

本项目招投标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若干规定》执行。

 

1.2研究原则、目的和主要内容

1.研究目的

以“坚持‘工业强县’的战略方针,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壮大优势产业,培育优势企业群体,调整工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全县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目的。

2.研究原则

按照独立、公正、科学、可靠的咨询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3.报告研究主要内容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范围、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方案及工程进度计划;分析研究需要具备的建设条件;测算工程总投资;对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1.3报告编制依据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6号;

·《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

·《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

·《国家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川府发[2008]20号);

·《四川省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关于保障工业用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绵阳市人民政府);

·《中共安县县委安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安委发〔2002〕18号);

·《绵阳市安县县城(花荄)总体规划(2008-2010)》;

·《安县花荄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绵阳市安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局《关于同意工业园丰田周边道路及排水工程立项的批复》(龙发改固〔2008〕120号);

·成都工业园管委会项目建设服务局《项目用地红线图》;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国有土地使用证》;

·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业主公司有关资料;

·其它相关附件。

1.4报告编制单位

公司名称:

四川建科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绵阳市八宝街90号九龙商务楼2楼B座

公司注册时间:

1999.09.06

公司所有制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

贰仟零叁万元人民币

公司法人代表:

梁一清

公司经营范围:

工程咨询、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项目

单位

道路及排水工程

备注

、基本指标

1、道路等级

城市Ⅱ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Ⅲ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2、设计车速

Km/h

40/30/20

3、投资估算

万元

6320

、路线

1、路线总长

m

5942.838

、路基路面

1、土石方数量

m3

2、路面类型

水泥混凝土

四、地下管线

1、污水管线

m

5962.838

2、雨水管线

m

5952.838

五、资金筹措

1、辽宁援建资金投资

万元

6320

1.6报告主要结论意见

1.本项目对于完善安县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具有重要作用

道路及排水工程是安县工业园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交通容量和市政排水能力对于工业园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安县工业园区是安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进一步完善该区域的道路及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是增进该片区招商引资,保障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本项目对于促进安县工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安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的基础。

坚持“工业强县”的战略方针,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壮大优势产业,培育优势企业群体,调整工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全县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部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迎接国内外的投资和产业转移,最紧迫的是加快工业园区工业园载体建设。

因此,本项目对于促进安县工业园区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3.项目综合效益显著

该项目属于安县工业园区道路基设施建设。

项目的实施是加快安县工业发展的硬件保障,对促进安县工业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项目的实施还可以增加安县的就业机会,促进安县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

本项目建设必要性充分,建设方案可行、建设资金有保障,建议进一步加快推动项目的尽快实施。

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进程,增强安县工业园区同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安县工业园区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使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项目实施对促进安县工业园区,特别是安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改善安县和安县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增强竞争能力和承载能力,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

2.1建设项目业主

本项目由安县花荄工业工业园区作为项目建设业主,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由城建部门负责管理维护。

业主单位名称:

安县花荄工业工业园区

单位性质:

国有独资

2.2项目业主介绍

一、园区机构及行政区划状况

四川安县工业园区区,1999年1月29日经绵阳市人大、市政府批准,由绵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绵编发[1999]9号”文件确认成立的副县级机构。

原名安县花荄(长虹)配套工业园,2003年3月20日更名为“安县花荄工业工业园区”,并明确了启动区区域范围:

北至花兴路,南至6号路,东至老永安路和富乐路,西至西岩村山脚,幅员面积2.38平方公里,辖前进、胜果、西岩三个村的20个组,总人口3650人,其中农业人口2456人。

二、区位、自然条件概况

四川安县工业园区区,地处成都平原尾翼、中国(绵阳)科技城西北的安县新县城花荄镇,地势平坦开阔,地下水资源优质丰富,空气质量良好。

距市中心区15km,距绵阳机场26km,距成(都)绵(阳)、成(都)广(元)高速11km,距绵阳火车站、皂角铺货站16km。

三、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园区原规划面积为2.38平方公里,近期所规划的省级工业工业园区暨辽安产业合作园区为8.046平方公里,远景规划的黄—花—界产业带为(控制)13平方公里。

经过几年的努力,配合新县城建设,启动区基础设施投入已达2.6亿元,基本形成了四纵六横的主干道框架,初步实现了水、电、气、路、通讯、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排水、排污九通。

在2009年底前,县委、县政府又完成新区近3000亩的征地及拆迁、安置工作;12号、13号路已经建成,14号、15号路已于2009年7月招标并已开工建设;华晨汽车工业园1号、2号、3号、4号、5号、九曲大道已于2009年12月底开工建设。

四、产业发展现状

园区自2002年7月正式单设园区以来,经过7年多的努力,园区基本形成了以辽安工业园汽配机械为主业园区,电子、医药食品、精细化工为综合配套的四大产业集群。

目前,园区已入驻工业项目58个,其中:

已投产项目33个,在建项目12个,待建项目13个。

已投产企业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户,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3户。

2010年预计新增年产值过亿元企业2户,总计达到4户,新增年产值过5000万元企业2户,总计达到5户。

2008年在经历“5·12”特大地震灾害情况下,仍然实现工业总产值16.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实现税收1118万元。

园区招商引资,2009年协议引资总额41.73亿元,累计达到50.51亿元;2009年已到位3.386亿元,累计到位13.38亿元。

特别是2009年4月,总投资15亿元的华晨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项目和总投资12.26亿元的广州华创银河科技园项目等又顺利签约落户园区,并已开工建设。

预计2-3年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分别超过100亿元和50亿元。

 

2.3建设项目法人简介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3.1项目的提出背景

1.安县工业园区创立

安县工业园区创建于1999年1月29日,于2003年3月20日更名为“安县花荄工业工业园区”,并明确了启动区区域范围:

北至花兴路,南至6号路,东至老永安路和富乐路,西至西岩村山脚,幅员面积2.38平方公里。

2.安县工业园区优势

四川安县工业园区,地处成都平原尾翼、中国(绵阳)科技城西北的安县新县城花荄镇,地势平坦开阔,地下水资源优质丰富,空气质量良好。

安县工业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距市中心区15km,距绵阳机场26km,距成(都)绵(阳)、成(都)广(元)高速11km,距绵阳火车站、皂角铺货站16km。

3.安县工业园区建设成就

园区自2002年7月正式单设园区以来,经过7年多的努力,园区基本形成了以辽安工业园汽配机械为主业园区,电子、医药食品、精细化工为综合配套的四大产业集群。

目前,园区已入驻工业项目58个,其中:

已投产项目33个,在建项目12个,待建项目13个。

已投产企业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户,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3户。

2010年预计新增年产值过亿元企业2户,总计达到4户,新增年产值过5000万元企业2户,总计达到5户。

2008年在经历“5·12”特大地震灾害情况下,仍然实现工业总产值16.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实现税收1118万元。

园区招商引资,2009年协议引资总额41.73亿元,累计达到50.51亿元;2009年已到位3.386亿元,累计到位13.38亿元。

特别是2009年4月,总投资15亿元的华晨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项目和总投资12.26亿元的广州华创银河科技园项目等又顺利签约落户园区,并已开工建设。

预计2-3年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分别超过100亿元和50亿元。

4.安县工业园区优越的投资环境

便捷的交通——

航空:

距绵阳机场26km。

公路:

工业园区距成(都)绵(阳)、成(都)广(元)高速11km。

铁路:

绵阳火车站距工业园区16km。

完备的设施——

供水:

工业园区日供水能力2.5万吨以上。

供电:

工业园区建有110kv变电站一座。

供气:

供气能力15-20万立方米/日。

道路:

工业园区距绵阳机场26km,距成(都)绵(阳)、成(都)广(元)高速11km,距绵阳火车站16km。

通讯:

国际国内数控电话长途直拨,传真国际联网,Internet互联五湖四海。

排水、排污:

雨水、污水管道沿主干道分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达5万吨以上。

优越的环境——

地质:

绵阳市安县属于山前坡积与河流堆积接触部,项目建设场地最大高差0.30米,地势较平坦,地貌单一。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项目建设场地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层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分布广泛,下伏砂质泥岩。

气候:

安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

年均气温16.3℃,无霜期252至300天,年日照1058.7小时,年平均总降雨量1261毫米。

水文:

安昌河在安县境内由西北向东南流过。

安昌河全流域面积689.45平方公里,全流域长97.24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1.47m3/s,最大流量1510m3/s,最枯流量4.31m3/s。

全县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77亿立万米。

大气环境质量:

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呈良好状态,相对湿度全年平均为70%至80%之间。

旅游资源:

安县动、植、矿物种类繁多,有大熊猫、金丝猴、国家一级保护珍禽绿尾红雉(贝母鸡)等动物1000余种,植物资源品种多达1710余种,其中不少属珍稀品种。

安县素有“枣皮之乡”的美名,而枣皮已被列为全国重点中药材研究项目。

安县的雎水海绵生物礁带引起国际地质界的极大兴趣,美国、西德、法国等一批外国专家已多次前来实地考察。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是完善工业园市政基础设施功能的必要举措

城市交通功能完善与否,代表着城市建设水平和服务功能的高低。

本项目为安县工业园区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工业园区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园区的交通网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对整个工业园区路网结构的完善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还将进一步改善相应的市政配套设施,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

2.本项目是完善安县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设施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使工业园区的环境质量和区域价值得到极大提升,使该片区交通发达。

该区域外部良好的交通状况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将成为工业园增进片区招商引资,保障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3.本项目是支撑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该项目通过完善工业园区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带动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功能,规划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从而支撑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第四章项目地址与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

本项目道路及排水土建工程位于绵阳市安县工业园区的城市路网区域内,为工业园区内的规划道路项目。

4.2项目用地方案

本项目用地约158132平方米。

项目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为政府有偿划拨。

4.3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建设的地形地貌、气候、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安县是龙门山脉与成都平原的接合处,为两大地貌单元的转折地带,其西北为延绵不断的龙门山脉,东南为低矮的浅丘陵逐渐向平原过渡,新县城处于安昌河的冲积平坝上,城区地势平坦,四周众山丘环抱,安昌河从城市中穿流而过。

全境被高山、丘陵、平坝三分天下。

西北部系龙门山脉,地势较高,山脊海拔在1000~2500米之间,位于高川乡境安县与绵竹市接界的大光包,海拔3047米,为县境最高峰;位于界牌镇与绵阳市涪城区接界的安昌河面海拔490米,是县境最低点。

2.气候条件

建设场地属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

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无霜期长;冬季微寒,夏无酷暑;春来较早,夏长秋短,四季分明。

年均气温16.3℃。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持续235至251天;无霜期252至300天;太阳总辐射76.7千卡至92.8千卡/平方厘米·年,年日照1058.7小时,年平均总降雨量1261毫米,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呈良好状态,相对湿度全年平均为70%至80%之间,以偏北风和东北分为主要风向,年平均风速在0.8至1.6米/秒之间,静风频率较高。

镇域冬季较温暖,故降雪极少,镇区年平均降雪日数为1.4~2.5天之间。

3.工程地质条件

建设场地工程地区属于山前坡积与河流堆积接触部,场地最大高差0.30米,地势较平坦,地貌单一。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层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分布广泛,下伏砂质泥岩。

场地抗震设防裂度为8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

4.4市政配套设施条件

供水:

工业园区日供水能力2.5万吨以上。

供电:

工业园区建有110kv变电站一座。

供气:

供气能力15-20万立方米/日。

道路:

工业园区距绵阳机场26km,距成(都)绵(阳)、成(都)广(元)高速11km,距绵阳火车站16km。

通讯:

国际国内数控电话长途直拨,传真国际联网,Internet互联五湖四海。

排水、排污:

雨水、污水管道沿主干道分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达5万吨以上。

本项目周边路网已基本形成,安县工业园区内已形成纵横交错的主干道路网络,道路均完成排水、路灯和电力浅沟配套,建设标准高,路况好,便于本项目所需设备和建材的运输。

本项目属于道路及排水基础设施工程,接入点十线道路已经建成,因此本项目路网建设工程较为容易。

4.5工程物资保障条件

项目所需工程物资砂、石等当地材料采购方便,钢筋、水泥供应有保证;施工用水、用电可就近解决;拥有各类资质等级和丰富经验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多。

这些条件为该项目实施、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极为重要物资技术保障。

 

第五章建设规模与工程内容

5.1项目工程范围

安县界牌工业园区道路工程包括新建城市道路6条及沿路市政排水管网工程。

工程范围:

工业园区内,6条城市道路及沿线排水管网。

这6条城市道路分别是园区一号路(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终点桩号K0+816.288)、园区二号路(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终点桩号K0+828.452)、园区三号路(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终点桩号K0+795.446)、园区四号路(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终点桩号K1+318.082)、园区五号路(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终点桩号K0+881.965)和园区六号路(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终点桩号K1+318.082)。

5.2规模确定依据

5.2.1工业园区相关规划

1.规划

根据业主方提供的界牌工业园区道路红线图;业主提供的该道路工程的地形资料及测量资料。

2.国家经济区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积极发展区域经济是绵阳市重要的发展战略。

随着安县工业园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口和工业企业的增加,工业规模扩大,占地增加,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安县工业园区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加快完善安县工业园的投资环境,真正构建与发展相适应的市政基础设施平台,不断完善安县工业园的投资硬环境,进一步改善工业园城市形象和人民居住环境,加大工业园的发展吸引力,对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提高企业互补性,提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起到巨大作用。

3.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城市交通功能完善与否,代表着城市建设水平和服务功能的高低。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对整个工业园路网结构的完善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还将进一步改善相应的市政配套设施,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为工业园增进片区招商引资,保障产业发展的提供重要保障。

根据上述资料及工业园规划道路总平面图,此项目中园区一号路到园区六号路道路规划设计路宽及用地红线宽度依次分别为45米、14米、27米、45(24)米、12米和24米。

5.2.2交通量发展预测

1.趋势交通量预测

由于经济和人口因素发生变化,这个区域内的交通量会一定发生的增长,对这种增长的交通量预测称为趋势交通量预测。

预测时,以路段交通量的增长与其影响区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法进行预测。

(1)影响区系数

影响交通量变化的相关指标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名收入、车辆拥有量等,利用数理统计知识,将各交通区经济指标与相应交通区的客货运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指标的相关系数,取最大相关系数对应的指标作为最相关指标,根据相关指标增长率确定路段的影响区系数。

影响区系数:

m=(∑Lkmak)/Lij

式中,Lk为路段在影响区内的里程;mak为影响区域内的最相关指标增长率;Lij为路段的总里程。

(2)正常交通量预测模型

Qn=Qn-1iyiy=A0+A1m

式中,Qn为远景第n年的道路交通量;Qn-1为远景第n-1年的路段交通量,当n=1时为基年交通量;iy为交通量增长率;A0,A1为待定参数,根据历史年份的iy,m用最小二乘法确定。

2.转移交通量预测

(1)交通阻抗

确定交通阻抗是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预测的关键步骤之一,交通阻抗是指路网中路段或路径的运行距离、时间、费用、舒适度或者这些因素的综合。

这里针对城镇居民出行考虑的首要因素,选取平均行驶时间作为路段的交通阻抗。

t=L/U;U=α1Ux/[1+(Q/C)β];β=α2+α3(Q/C)3

式中,t为交通阻抗;U为车辆平均行驶速度,km/h;Ux为道路的设计车速,km/h;α1,α2,α3为回归参数;Q为交通量,pcu/h;C为通行能力,pcu/h。

(2)相关路段转移交通量预测

1)转移交通量计算公式

P0=exp(-σt0/c0)/[exp(-σt0/c0)+exp(-σt/c0)]

P1=exp(-σt1/c1)/[exp(-σt1/c1)+exp(-σt/c1)]

c0=(t0+t)/2;c1=(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