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382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docx

《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选题及要求

论文选题

一、试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及改革方向

二、论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三、推进我国民生财政建设与发展的问题探讨

 

论文选题、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一、从三个选题中任选其一作为个人课程论文题目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字数2500左右

2.最终提交的课程论文格式参照附件(《财税理论前沿》课程论文》)相关规定

三、论文评分参考标准

论文总分值为100分,论文分项得分标准如下:

1、论题界定清晰,研究目标明确(20分)

2、研究思路清晰,论文层次分明、逻辑结构合理(25分)

3、论证充分,重点突出,观点明确,分析深入,语言顺畅(30分)

4、研究方法科学合理(25分)

推进民生财政建设的问题研究——以安徽为例

时间:

2012-03-21来源:

理论建设作者:

罗红编辑:

XL

【摘要】强化民生财政理念,就必须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各项民生支出需求,不断扩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多享改革发展成果。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政府在财政支持民生方面的经验,主要分析了安徽省财政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的实效,并对如何进一步推动安徽民生财政建设,从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生财政;实效;思考

民生问题自古就有。

所谓民生,就是民众的生活生计,它包括民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方方面面。

民生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

党中央提出关注民生,缘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近二十年以来,整个改革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伴随着财政上的“甩包袱”。

过度的市场化改革,使得老百姓在医疗卫生、养老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生计方面的保障也越来越弱,随之带来上学难、生活难,看病难、住房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同时由于过分强调GDP的增长,使得环境恶化、矿难频发、资源使用浪费的现象也越发严重。

这些问题告诫我们,过度追求效率而忽略公平公正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并且受到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

于是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自此以来的这些年,“关注民生”、“以民为本”“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全国上下高度关注的问题,并且将目标定位为: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所谓“民生财政”,顾名思义,就是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用于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较高比例甚至处于主导地位的财政。

推进民主财政建设,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民生财政理念,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各项民生支出需求,不断扩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多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财政支持民生的相关基本理论及重点领域选择

(一)相关基本理论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主要满足社会成员的私人需求,却无法有效生产和提供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又是必须的。

为此,要求政府干预,首先集中掌握一部分社会产品(税收等),然后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投向公共领域即市场失灵领域,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即民生需求。

2.一些民生项目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比如一个国民受到良好的教育,受益的不仅是其本人,整个国家和民族也随之受益。

为此要求政府承担起具有明显正外部性的民生责任,包括国民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保就业、环境保护、保障房建设等。

当然,政府承担责任并非是唯一的供给者,而只能是主要的供给者。

3.每个人的禀赋能力和机遇各不相同,有的人因没有能力缺少机遇而成为低收入者,反之有的人因获取较高的收入而过上富足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政府出面进行补助,否则低收入者就会陷入贫困。

贫困是社会动荡的主要诱因,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

纠正负外部性、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竭力消除贫困、保障民生。

(二)我国财政支持民生的重点领域选择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

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比上年增加13275亿元,增长17.4%,其中教育支出12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医疗卫生支出4745亿元,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081亿元,增长19.4%;住房保障支出2358亿元,增长30.7%。

[1]

快速增长的财政收入客观上为民生财政的建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生内容十分丰富,民生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建立全覆盖、高水平的民生财政是我们的重要目标。

但财政很难在短期内高水平地满足全部的民生诉求,只能分步骤、有重点的实施。

考虑到我国民生缺失的领域及其程度,结合我国国情,应该选择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财政支持民生的重点领域:

1.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我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落后,但更为严重的是教育领域中的种种不公平、不平等现象十分突出。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教育不公平问题突出表现为地区差别、城乡差别、性别差别、贫富差异等方面。

财政必须着力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并把解决教育的公平性作为重中之重。

这就不仅要求适当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速度要快于同期财政支出的速度,而且要求调整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结构,包括地区结构和级次结构,要加大向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倾斜的力度。

2.医疗。

生存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

关注民生,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建立良好的医疗卫生体系来保障人的生存权,并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质。

这些年财政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医疗保障方面,“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200元,90%以上的城乡居民都将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但由于一方面体制不顺,另一方面历史欠账太多,很多百姓依然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所困扰。

为此需要双管齐下:

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建立健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财政加大卫生投入,确保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3.社保。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兜底”机制,是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优质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均衡贫富的性质,尤其是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在保障内容上具有不可或缺性,这种产品必须由政府介入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近几年,我国政府在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

但是,无论是与国际上同等发达程度的国家相比,还是与广大百姓对养老保障基本服务的需求相比,我国的养老保障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如何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拓宽社保覆盖面、维护社保的公正性、创新社会保障体制,是我国构建民生财政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4.保障性住房。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世界各国的经验告诉我们,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不能仅仅靠市场机制解决,而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服务给予一定帮助。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总体较低,且收入差距较大,在当前房价高企不下的情况下,相当多的中低收入者是买不起或租不起房子的,因此,必须有相应的住房保障制度来解决这些居民的住房问题。

形象地说,保障房应该是让穷人住得起,富人看不上,以免富人与穷人争夺有限的公共资源。

“十二五”规划中有一项约束性指标,就是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

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其中2011年建设规模将达1000万套,比2010年增长70%。

而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需要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来源渠道:

一是中央财政拨款;二是住房公积金增值计提;三是各地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划拨。

总之,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支持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使困难群体居有其所。

二、国外政府在财政支持民生方面的经验及借鉴

(一)教育方面

在法国,中央财政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中央政府至今承担着教育系统约2/3的经费,这些经费主要用于支付教师的工资。

实践证明,这种集中式的财政支出对于促进不同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还专门为那些低收入家庭制定特殊的支持政策,包括开学补贴、国家助学金、上学交通补贴、午餐补贴等。

针对地处偏远地区的农村,政府建立有效的区域性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在农村大力推广适当集中的办学政策,保证偏远农村地区达到一定的基础教育服务水平。

这些关注细节的措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基本的义务教育,有效地促进法国义务教育的均等化。

美国的公共教育制度规定,凡是在美国合法居留的人,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美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包括从五周岁儿童开始的幼儿园学前教育以及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

公立学校的学生不用交学费、杂费、书费,学生的课本文具等都由国家供给。

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对于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学校提供免费午餐,午餐营养的配给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根据所在区域分配到附近的各个学校学习。

每个学区都根据学生数量,为学校配备足够数量的校车,学生可以免费搭乘。

在美国,凡是适龄儿童,无论父母是公民,是长期居留者,还是留学生、访问学者、外国劳工,都有权享受义务教育。

甚至非法居留者的子女,也不会被排斥在公立中小学的大门之外。

美国义务教育均等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城乡实行一体化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

学区是为教育工作而专门划定的特别专区,实行独立管理,没有城乡之分。

(二)医疗卫生方面

在英国,医疗卫生服务由国家健康中心管理,政府统一出资,按照统一的法律法规,基本保障全民享有平等的、一视同仁的医疗卫生服务。

英国医疗机构分为两种,即社区为基础的初级卫生保健和医院为基础的专业医师服务。

一般的小病,可预约社区医生,严重的大病,则由社区医生转介给医院的专科大夫。

当然,无论是在社区医院,还是在专门医院,私人无须付费就可得到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英国医疗服务所需资金通过税收方式集中到政府部门,然后再按预算方式向下划拨,具体操作由全科医生参加的基本保健团体负责,其特点是成功实现了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和购买者的分离,以较低的成本取得较好的效果,居民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很高的公平性。

不足之处在于居民就诊等待的时间较长,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有待提高。

(三)社会保障方面

加拿大社会保障体制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体系,仅在养老保障方面就设有多个社会福利项目,老年人根据不同的条件可以分别选择申请老年保障金、退休金、保证收入补助金、配偶津贴、鳏寡津贴以及各省针对老人的援助计划等。

除魁北克省外,加拿大全国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均由联邦政府负责管理,各项政策全国统一。

此外,政府还通过转移支付来解决低收入群体的最低生活问题,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充分体现了一切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安徽省财政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的实效分析

安徽省实施的民生工程由于注重着眼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因此,民生得到极大改善,民生财政建设取得丰硕成效。

(一)政策体系不断创新

2007年,启动实施12项民生工程,主要解决“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问题。

从2008年起,围绕十七大提出的“五有”目标,当年实施18项,2009年实施28项,逐步将民生工程项目覆盖到“住有所居”和“劳有所得”范畴。

同时,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建立农业保护体系,分别实施了乡镇文化站、农民工培训、政策性农业保险等项目。

到2010年,民生工程项目增加到33项,涵盖生活保障、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文化建设等五大类。

(二)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07年投入资金78.4亿元;2008年投入资金176.4亿元;2009年投入资金254亿元;2010年投入资金345亿元。

四年增长了4.2倍,远远超过同期全省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速。

此外,资金更多的是向“三农”和最底层弱势群体的倾斜,这无疑有助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也有力地诠释了财政对民生的支持。

(三)资金保障不断强化。

2010年,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2010年民生工程资金筹措有关问题的通知》,全省33项民生工程计划投入资金330亿元,全年实际拨付资金345亿元,比上年增加91亿元,其中省财政拨付资金276亿元。

省财政坚持将财力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重点保障各项民生事业投入,安排20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困难县,减轻市县配套压力。

2010年33项民生工程市县配套67.9亿元,占总投入的19.7%,配套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采取多项措施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民生工程实施。

各地根据全省民生工程筹资方案,通过年初预算安排、调整支出结构、追加预算等方式,足额安排民生工程配套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

淮南市出台《民生工程资金预算管理规程》,用一个专户统管民生工程资金。

合肥、宿州市足额安排民生工程项目预算,确保配套资金刚性到位。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全省民生工程投入由2007年的78.4亿元,增加到2010的345亿元,财政的保障范围由保运转、保发展、保稳定,进一步拓展到保民生等领域。

各级财政以公共化为取向,以均等化为主线,更加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把推动发展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着力点放在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上来,让全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普照到城乡居民,有力地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彰显了民生财政、和谐财政的理念。

四、进一步推动安徽民生财政建设的思考

民生工程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

围绕着财政支持民生的重点领域,为了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民众的新期待,更好地发挥民生财政对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的多重效应,需要通过细化和完善民生财政的内容,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一)学有所教方面

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布组织实施”的原则,结合安徽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际情况,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加大向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倾斜的力度,均衡教育资源的同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每一个考入安徽学校的高校生、高职生、中职生、普通高中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终止学业。

1.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基本标准,以有效解决上学困难问题,并通过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补助基本标准,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以缩小贫富差别、城乡差别。

2.继续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初中的在校学生;继续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改造长效机制。

一方面可以加大向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倾斜的力度,另方面有助于均衡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3.通过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使中小学校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和食堂三类重点校舍,达到重点抗震设防标准,以切实提高中小学校舍防震能力和综合防灾能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把中小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4.提高高校国家助学金人均标准、扩大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资助范围、设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

确保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确保中职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工作;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从制度上基本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二)病有所医方面

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由于农业人口多,医疗水平低,卫生服务设施落后,因此政府的医疗卫生投入应向广大农村地区倾斜,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

1.支持推进新农合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进一步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使各统筹地区参合率不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适当提高地方财政补助和农民缴费标准,并积极探索符合当地情况、农民易于接受、简便易行的新农合个人缴费方式;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全省新农合补偿实施方案,提高住院大病补偿待遇;全面普及门诊统筹,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

另外,可以考虑在财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并轨。

2.加快推进农村卫生体系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通过改扩建业务用房,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通过添置与更新设备,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完善农村卫生机构服务功能。

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村卫生室为建设基础,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县、乡、村)卫生服务体系,从整体上为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

3.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通过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致力于调整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布局,形成以政府举办的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社区服务机构功能,使其公益性得以充分体现,让社区居民能在社区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价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目标,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老有所养方面。

继续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力争到2013年实现全省100%的县将纳入保障范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增长幅度,以切实提高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扩大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试点范围;进一步提高全省孤老优抚对象的集中供养率,以及光荣院的服务质量,建立起以市级光荣院为中心、居家养老为辅助的覆盖全省的孤老优抚对象服务体系。

(四)住有所居方面

继续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

其中廉租房保障对象为全省城市(含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租房的保障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以及新就业职工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

廉租房和公租房可以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也可采取政策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建设。

要充分调动各类企业和专业机构投资与经营公租房的积极性,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利用自用土地规范建设。

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应按照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统筹规划,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公租房,面向用人单位或园区就业人员出租。

总之,通过大力推进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来满足中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需求,逐步形成多层次、宽覆盖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论我国民生财政建设

李群

【摘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民生财政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讨论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扩大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也已经成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文章通过对民生财政概念的诠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在民生财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

【关键词】:

民生财政民生支出政府职能转移支付

【分类号】:

F812.45

【正文快照】:

一、民生财政的基本理论

(一)什么是民生财政“民生财政”最初起源于福利经济学,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庇古提出两个基本的命题:

“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1]对于什么是民生财政,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解释。

一是从宏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团体订阅中心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

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安体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7期

2

安体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吕炜;;现代公共财政的定位:

一种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06年05期

4

常修泽;;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津津;;论民生财政——基于财政支出结构视角[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4期

2

常鹏;余文;;公共财政内涵辨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3

王雪珍;;构建民生财政——公共财政改革的新视角[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4期

4

张瑞华;;国库集中收付为民生财政保驾护航[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9期

5

王英囡;杨永泽;樊玲;;降低个税免征额,建设民生财政[J];魅力中国;2010年17期

6

薛钢;;我国宏观税负的经济分析与优化路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储德银;;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的理论解析及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11期

8

张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建设“绿色财政、民生财政”[J];知识经济;2010年11期

9

傅道忠;;财政决策的民生导向探讨[J];当代财经;2009年03期

10

陈昕;;民生财政及其推进的制度保障[J];商业时代;200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春玲;民生财政构建与完善中的养老保障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茉;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借鉴[D];吉林大学;2009年

 

推进民生财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3-02-05

丽水市莲都区财政局课题组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莲都区以建设民生财政为导向,积极推进各项民生制度建设,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民生各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

一、我区民生财政建设实践

莲都区位于浙西南山区,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虽然财政比较困难,但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优先保障各项民生支出需求;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保稳定、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统筹财力配置,以民生改善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财政民生领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莲都区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快速增长,2009-2011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8.7亿元、10.3亿元和12.9亿元,年均增长24.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4.3亿元、5.3亿元和7.2亿元,年均增长33.7%。

2012年1-8月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10.3亿元、5.9亿元,同比增长6.7%和11.2%,为加大民生投入提供了可靠的财政保障。

在财政收支平衡困难的情况下,确保一般预算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支出,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优化。

(详见下表)

从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看,近几年均超过74%,民生财政支出从2009年的8.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5亿元,年均增长20.1%,均超过当年财政支出的增速,且有逐步增长的趋势,这说明民生支出比重不断优化。

年份

支出项目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1-8月

公共安全

9800

10848

12365

7113

教育

25385

26520

28076

22903

科学技术

2422

2496

2986

1212

文化体育与传媒

1730

2131

2636

1507

社会保障和就业

10074

10260

18340

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