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412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导学案.docx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导学案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导学案

课前自主预习

1.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答案:

过原点的直线图象的斜率

2.如图1-6-1所示为

图象,A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_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加速度的方向为_____方向;C的斜率为____________(“正”或“负”),加速度的方向为_____方向。

A的加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加速度。

图线与横轴t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

答案: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初速度为v1的匀加速直线;初速度为v2的匀减速直线,正,正,负,负,大于,位移

3.如图1-6-2所示,该图是物体的___________图象。

(1)OA段物体做___________直线运动,AB段物体处于____________状态,BC段物体做___________直线运动;

(2)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是______m,前6s内的位移是__________m,第4s内的位移是________m,后4s内的位移是________m。

答案:

位移

(1)匀速静止匀速

(2)8808

4.(单选)图1-6-3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在0~t1和t1~t2时间内()

A.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

B.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C.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D.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

由于0~t1和t1~t2时间内的速度都在t轴上方,即都为正值,表明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即速度方向相同,由图象可知,加速度等于直线的斜率,所以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负.即方向相反,故B正确,A、C、D均错.

答案:

B

5.(单选)如图1-6-4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在0~t1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B.乙的平均速度最小

C.三者的平均速度相同

D.乙的平均速度最大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物体在时间t1内的位移均为s1,由

可知,三者的平均速度均为

,故C正确.

答案:

C

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新知探究

“龟兔赛跑”这则寓言故事早已妇孺皆知了。

兔子先快跑了一段,然后看到乌龟没有追上来,就躺在树下睡起了大觉。

此时,乌龟一直在努力向前跑,兔子醒来一看,乌龟此时已经快到终点了,它便快速跑到终点,但最后还是乌龟胜利了。

(1)某同学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用图象描述了兔子和乌龟的直线运动过程,如图1-6-5所示,则该图象描述的是兔子和乌龟__________随________变化的图象。

(2)从图可知,_______时刻乌龟出发,做_____________运动,_______时刻兔子出发,先做___________运动,______到_______时刻,兔子睡了一大觉,位移没有发生变化,_____时刻,乌龟最先达到终点Sm。

(3)在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用纵坐标表示物体的,再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由这些点所得到的图象表示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称为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

(4)描述物体运动的的规律。

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图象可能是曲线。

答案:

(1)位移时间

(2)0匀速直线t1匀速直线t2t3t4(3)时间,位移(4)位移随时间变化

重点归纳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的特点

2.通过s—t图可以直接读出运动过程中对应时刻物体的位置:

即对应在s轴上的读数;算出某段时间的位移:

S=S末—S初

3.s—t图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斜率为正,速度方向为正;斜率为负,速度方向为负;如果斜率为零(即图线与t轴平行),表明物体速度为零,为静止。

4.如果两条图线相交,交点表明此时两物体的位置是一样的,即相遇。

5.s—t图中图线位于t轴上方,表明物体正处于参考点的正方向上;图线位于t轴下方,表明物体正处于参考点的负方向。

6.s轴上的截距表示出发点的位置,t轴上的截距表示出发点的时刻。

例:

 

图像含义:

A:

物体一直静止于距参考点S0处

B:

物体于距参考点S0处往负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在t0时刻到达参考点

C:

物体静止于参考点,直到t0时刻才出发,往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从参考点往负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E:

如图1-6-7,物体从距参考点100m处往负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10m/s,在t=10s时刻到达参考点。

且继续往负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10m/s。

(这里物体的速度往往表示成v=—10m/s,负号表示方向)

7.对匀速直线运动图象的理解可用一次函数进行辅助理解:

一次函数y=kx+b,其中k为图线的斜率,b为截距;如果b=0,则y=kx,这时称为正比例函数,为过原点的直线。

[例1](双选)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6-8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2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s内位移为“-”,后2s内位移为“+”,所以2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

B.2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

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D.质点在4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4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解析:

由所给图象可知:

质点从距原点“负”方向0.2m处,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经4s运动到“正”方向0.2m处,在s-t图象中,“+”号表示质点在坐标原点正方向一侧,“-”号表示质点位于原点的另一侧,与质点实际运动方向无关,位移由“-”变为“+”并不表示质点运动方向改变.由图象的斜率可得质点运动速度大小为0.1m/s,综上所述,选项A、B是错误的.

答案:

AB

触类旁通

1.(双选)如图1-6-9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秒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遇

解析:

由图象可知甲t=0时刻启动,乙是t1时刻启动,甲比乙早t1秒启动,A正确;t2时刻甲、乙在同一位置,即相遇,B正确,C、D错误.

答案:

AB

知识点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新知探究

(1)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是一条_______________的直线。

(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中可以得知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如图1-6-10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

在任意一时刻物体B的速度均为vB=_________,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________,物体沿与规定的正方向__________的方向运动;物体A的速度均为vA=_________,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________,物体沿与规定的正方向__________的方向运动。

(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可求出任一段时间内物体发生的位移。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s=vt,在速度图象中,就对应着边长分别为v和t的一块矩形的___________。

(如图1-6-11所示阴影部分)

由图可以求出在4s内A物体的位移sA=___________;B物体的位移sB=___________。

答案:

(1)平行于横轴

(2)-10m/s相反相反15m/s相同相同(3)面积60m-40m。

重点归纳

1.从v-t图象上可以直观地看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是一条平行与横轴的一条直线,说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

2.用正、负号表示速度的方向,设某一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直线在时间轴的上方速度为正,即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在时间轴下方速度为负,即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3.求位移和路程。

v-t图线与时间轴所夹正、负“面积”的代数和为位移,正、负“面积”的绝对值之和为路程。

注:

阴影面积在时间轴上方为正,在时间轴下方为负。

[例2]一小球以2m/s的速度匀速下落,3s后触地又以1m/s的速度反弹,匀速运动了2s,试画出小球在这5s内的v-t图象,并求出小球在5s内的位移。

解析:

以向下为正方向,图象1-6-12如图所示。

用面积来计算位移,前3s物体的位移是6m,后2s的位移是-2m,总位移为6m+(-2m)=4m。

答案:

见解析

触类旁通

2.(双选)下列各图中,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解析:

A选项物体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B选项做匀速直选运动,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C选项做变速运动,速度增加,D选项物体从参考点出发,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本题选A、C。

答案:

AC

知识点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新知探究

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t/s

0

1

2

3

4

5

6

v/m/s

2

4

6

8

10

12

14

(1)在图1-6-12中已经建立了坐标轴,横轴表示__________,纵轴表示____________。

(2)请利用上表的数据,把时间和速度一一对应的点标在坐标图上,并把这些点用一光滑的曲线连起来。

(3)描出来的图象是一条_________,形象地表示了该物体的_______随______变化的关系。

(4)利用图象可以直接读出物体在1.5s时的速度为_________,4.3s时的速度为________,图象与纵轴的截距表示物体的________,大小为_________,该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_________,大小为______________。

(5)该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时间速度

(2)如图1-6-13所示(3)直线速度时间(4)5m/s10.6m/s初速度2m/s加速度2m/s2(5)v=2+2t

重点归纳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由加速度公式可得:

,与数学方程式y=kx+b对比分析可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的特点: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是vt=v0+at的反映;

②通过v—t图,可以读出物体在任意时刻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算出任意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v—t图中图线位于t轴上方,表明物体速度为正,即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一致;图线位于t轴下方,表明物体速度为负,速度方向则为反方向。

③直线的斜率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斜率为正,表明加速度为正,意为加速度方向与所选正方向一致;斜率为负,表明加速度为负,意为加速度方向与所选正方相反;如果斜率为零(即图线与t轴平行),表明物体加速度为零,意为速度不改变,为匀速直线运动。

判断一个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不是看加速度是正值还是负值,而是看图线是靠近t轴还是远离t轴(看速度的绝对值),靠近t轴表明减速,反之加速。

如果两图线相交,表明两物体此时的速度相等,而不是两物体相遇了

v—t图线下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

注意(如果图线位于t轴上方,则s位移=S面积;如果图线位于t轴下方,则s位移=—S面积)

纵轴上的截距表示初速度的大小。

 

图像含义:

A:

初速度为大小为5m/s,往正方向(在t轴上方)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初速度大小为5m/s,往负方向(在t轴下方)上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C:

初速度为零,往反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初速度大小5m/s,往负方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E:

初速度大小为2m/s,往负方向上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2s时刻速度变为零,且立刻改变运动方向,往正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4s时刻恰好回到出发点(原因是0—2s与2s—4s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恰好相等,即位移大小相等)。

无论s-t还是v-t图线均描述的物理情形一定是在做直线运动,图线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例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像如图1-6-16所示,试根据vt图像判断.

(1)第1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

(2)第2s和第4s内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3)在第4s内,物体做什么运动?

解析:

知道时间Δt,再结合vt图像,直接求得这段时间Δt内速度的变化量,便可应用a=

求得a.

(1)物体在第1s内,速度从0匀加速至4m/s,故加速度大小a1=

m/s2=4m/s2.

(2)第2s和第3s内的加速度相同,该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a2=a3=

m/s2=-2m/s2;

在第4s内,物体的速度从0匀变速至-2m/s,故该过程中加速度a4=

m/s2=-2m/s2.可见,第2s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

(3)在第4s内,物体的速度变大,方向沿负方向,且图像为直线,故做沿负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

(1)4m/s2 

(2)相同 (3)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触类旁通

3.(双选)图1-6-17是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做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B做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A的加速度为正值,B的加速度为负值,所以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D.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A的速度变化快

解析:

由两物体的速度图像可知,两物体速度的绝对值都在增大,都在做加速运动.矢量的正负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物体A的速度为正,图线的斜率为正,说明A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物体B的速度为负,图线的斜率为负,说明B向负方向做加速运动.物体A加速度的绝对值为1m/s2,物体B加速度的绝对值为2m/s2,所以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从而B的速度变化比A的速度变化快.

答案:

AD

方法技巧\易错易混\实验透视

易错易混

s-t图和v-t图比较

对于图象要注意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即对图象的纵、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图线的斜率、截距代表什么意义都要搞清楚.形状完全相同的图线,在不同的图象(坐标轴的物理量不同)中意义会完全不同.下表是对形状一样的s-t图和v-t图(图1-6-18)意义上的比较.

图1-6-18

s-t图

v-t图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

⑤t1时刻物体位移为s1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⑤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①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例3](双选)一立方体木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深水中(忽略空气和水的粘滞阻力),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6-19所示,由图象可知()

A.O~a段木块的加速度大于a~b段的加速度]

B.b时刻木块达到最深处

C.c时刻木块达到最深处

D.d时刻木块达到最深处

解析:

由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且斜率大者加速度大易知,A正确.c时刻以前速度均为正,说明木块一直在向下运动,c时刻后速度为负,说明c时刻以后木块向上运动,综上分析知B、D错,C正确.

答案:

AC

触类旁通

3.(单选)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中,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2m/s的图象是()

解析:

由于s-t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则由图象可得出

,D物体做变速运动,由此可得出,B正确,A、C、D均错.

答案:

B

随堂练习

1.(单选)图1-6-20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在0~t1和t1~t2时间内()

A.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

B.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C.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D.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

由于0~t1和t1~t2时间内的速度都在t轴上方,即都为正值,表明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即速度方向相同,由图象可知,加速度等于直线的斜率,所以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负.即方向相反,故B正确,A、C、D均错.

答案:

B

2.(单选)如图1-6-21所示为A和B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t=0时,A、B两质点的位移均不为零

B.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运动得比B快

C.当t=t1时,两质点相遇

D.当t=0时,B在A前面

解析:

t=0时,A质点从坐标原点出发,而B质点在A前面,故A项错误,D项正确;两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A质点比B质点运动得快,B项正确;t=t1时,两质点的坐标相同,即两质点相遇,C项正确,因此选A.

答案:

A

3.(单选)如图1-6-22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解析: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对B错;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错;甲、乙两物体可能相向运动,也可能相背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错.

答案:

A

4.(双选)某质点的运动规律如图1-6-2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在第1秒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质点在第2秒内和第3秒内加速度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同

C.质点在第3秒内速度越来越大

D.在前7秒内质点的位移为负值

解析:

由v-t图象知,第1s末速度达到正向最大,之后仍为正向,A错误.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但斜率相等,则加速度相同,B正确,质点在第3s内速度反向增大,C正确,前7s内v-t图线所围面积为正,则对应位移为正,D错误.

答案:

BC

5.(双选)如图1-6-24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表示车静止

B.BC段发生的位移大小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大小

C.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

D.CD段运动速度大小小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

解析:

s-t图象中,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故A、C对,B、D错.

答案:

BD

6.(双选)如图1-6-25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有关物体在0~8s内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前2s物体的加速度为5m/s2

B.4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C.6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8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解析:

由图象得前2s物体的加速度

m/s2=5m/s2,A正确;在v-t图象中,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是位移,故4s内的位移

m=20m,B错误;6s内的位移

=10m,C错误;8s内的位移

=0,物体回到出发点,D正确.

答案:

AD

课后巩固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6-26所示,由图象可知()

A.0~t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tb段火箭的加速度

B.在0~tb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b~tc段火箭是下落的

C.tb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解析:

由图象斜率的大小可知A项对,由于火箭在0~tc段的速度方向不变,一直向上运动,所以B、C、D错。

答案:

A

2.某物体的v-t图象如图1-6-27所示,则该物体()

A.做往复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

由于v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又增大再减小,所以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但由于v的方向不变,所以物体始终朝一个方向运动,故A、D均错,C正确.

答案:

C

3.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6-28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m

B.在0~10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C.在10s~25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D.两物体在10s时相距最远,在25s时相遇

解析:

由s-t图象可以看出乙比甲晚出发10s,当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大于20m,故A错,0~10s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10s时最大,10s后甲、乙间的距离逐渐变小,25s时乙刚好追上甲,故B、C、D正确.

答案:

A

4.如图1-6-29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像,图像表示(  )

A.0~2s内,A、B两人同向而行

B.0~2s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

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

D.在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

解析:

0~2s内,A沿x轴负方向运动,vA=

m/s=12m/s,B沿x轴正方向运动,vB=

m/s=30m/s,故A、B均错误;5s内A的路程为60m,而B返回出发点,路程为60m+30m=90m,C错误;B的位移在5s内为30m,而A为60m,故D正确.

答案:

D

二、双项选择题

5.一辆车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6-30所示,那么0~t和t~3t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

可知,0~t和t~3t两段时间内速度改变量大小均为v,时间之比为1:

2,则加速度之比为2:

1,则A错;位移之比为面积之比,B正确;由

可得,位移之比为1:

2,时间之比为1:

2,则平均速度之比为1:

1,C正确。

答案:

BC

6.a、b两个质点相对于同一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象如图1-6-31所示,关于a、b的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个质点运动的出发点相距5m

B.质点a比质点b迟1s开始运动

C.在0~3s时间内,a、b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质点a运动的速率比质点b运动的速率大

解析:

由题图可以看出:

被选作参考系的质点位于坐标轴上的原点,质点a从坐标轴上+5m处向参考系运动,经2s到达坐标原点,速率va=2.5m/s.在t=1s时,质点b从坐标原点出发,沿坐标轴的正方向运动,1s内的位移为5m,速率vb=5m/s;质点a运动了2s,质点b只运动了1s,它们的位移大小相等,均为5m,而方向相反,质点b的速率大.

答案:

AC

7.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1-6-3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内和第6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6s内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第2s内的加速度的大小

D.第6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解析:

第1s内和第6s内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A错误;第1s内为匀加速,a与v同向,第6s内为匀减速,a与v反向,故B正确;第2s内的加速度为

m/s2=5m/s2,第6s内的加速度为

m/s2=-10m/s2,故C正确;前6s内速度均为正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