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666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5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docx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的关系如下:

1km=1000m=10³m

1m=10dm=100cm

1dm=10cm=100mm

1cm=10mm=10000μm

1mm=1000μm

1μm=1000nm

考法:

单位之间换算

例题1: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5m=3.5m×100cm=350cmB:

45cm=45cm÷100m=0.45m

C:

25m=25m÷1000=0.025kmD:

70mm=70×10-3m=7.0×10-2m

解析:

单位换算时注意像A中3.5m×100cm同时存在m,cm肯定是不对的。

B同样不对,C中25m÷1000式中单位只有米,怎么会得到km呢?

D是对的。

注意此类题中第一与第二等号(=)后面单位是一样的。

感性认知:

课桌高度0.75m;成年人一步约0.7m;铅笔约17.5cm;课本长约25cm,宽约18cm。

真题2:

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A. 14mm   B. 145mm   C. 500mm   D. 50.0mm

解析:

由题可知500是高度,根据常识不可能500mm吧,500mm=50cm=0.5m呀,所以答案是D50.0mm=5cm。

例题3: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2cmB:

中学生一般身高约为260cm

C:

中学生使用的标准篮球直径为50cmD:

初二物理课本宽度约18cm

解析:

食指指甲宽度约1cm,大家可以量一量,中学生身高260cm就是2.6m,那可比NBA球星都高啊,正常不可能,D是正确的。

2、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直尺,卷尺,三角尺等,精确点的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3、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与所测物体平行,不能倾斜。

(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这点很重要)

(4)记录测量值时,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如一个学生说我每月有10000零花钱也是有可能的,单位是分的话,那就是100元。

读数记录时,要估读记录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真题4:

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A.3.15cmB.3.150cm

C.2.15cmD.2.150cm

解析:

关键点:

起始刻度为1.00cm;

图示分度值为1mm,所以要估数到毫米后一位,即2.15cm。

1是毫米位,5是估数。

注意这种刻度尺单位是cm时都是小数点后两位

4、时间的测量

时间基本单位是秒(s),另外还有小时(h),分钟(min)它们关系如下:

1h=60min,1min=60s,1h=60min=60×60s=3600s

5、如何正确读停表

常见停表:

实验室里常用的计时工具是停表(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这是我们在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仪器。

(机械停表的小盘:

转一圈是15分钟(左图)或60分钟(右图),也有30分钟的,

大盘:

转一圈为30或60s。

 

停表读数

(1)小盘:

代表分钟。

(2)大盘:

如上左图:

大盘每圈代表30s,每格小刻度代表0.1s,这也是停表分度值为0.1s。

如上右图:

大盘每圈代表60s,每格小刻度代表0.2s,这也是停表分度值为0.2s。

读数为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

先读小盘的读数,它的单位是分钟,看上面的示数可知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要注意看它是指向哪半分钟。

接着读大盘的读数,它的单位是秒,如果是前半分钟就则读0-30s,若为后半分钟读31-60s。

机械秒表的读数基本方法是:

t=短针读数(t1)+长针读数(t2)

 

4min41.9s

6、误差与错误

定义: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

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错误能够避免的,但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2、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根据需要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例子:

空中加油时加油机和受油相保持相对静止(真题考过)

接力比赛时,交接棒时两运动员保持相对静止(真题考过)

上学时,书包和你保持相对静止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相对静止

实例1:

宇航员在舱外工作时,宇航员相对于航天飞机、航天飞机相对于宇航员是静止的,因为它们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地球为参照物,宇航员是运动的,航天飞机也是运动的.

实例2:

加油机向战斗机加油时,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因为它们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前进;战斗机和加油机相对于地面都是运动的.

实例3:

乘坐观景电梯向外观看时,乘客随电梯升降.电梯上升时与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离增大,以电梯为参照物,觉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下降;电梯下降时与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离减小,以电梯为参照物,觉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上升.

真题5:

图为高空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画面,在图示的情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是_________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_________的。

(填“静止”或“运动”)

3、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

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跑步比赛中)

路程相同,比较时间(跑步比赛结束时)。

2、速度: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公式:

v=St

3、国际单位米每秒,符号m/s。

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km/h。

关系为1m/s=3.6km/h,1km/h=1/3.6m/s

常见物体运动速度

名称

速度m/s

蜗牛

约1.5×10-3

人步行

约1.1

自行车

约5

高速上轿车

约30

喷气式客机

约250

子弹出堂时

约1000

同步卫星

3070

大家换算一下单位为km/h,看看数值是多少?

4、匀速直线运动

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例题6:

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110m跨栏项目中,以12.91s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

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已知:

路程s=110m,时间t=12.91s

求:

速度v

解:

利用公式v=s/t,可以算出特的平均速度为

V=s/t=110m/12.91s=8.52m/s

答:

刘翔的平均速度为8.52m/s。

注意:

我们在计算时,要养成良好的解答步骤哦。

例题7:

甲乙在道路上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

3,路程之比为3:

1,计算他们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解:

根据公式v=s/t,则V甲/V乙=

=

=9:

2

5、平均速度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真题8:

下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

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_____km;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_____km/h。

解析:

根据时刻表知里程为535km-406km=129km;北京南到曲阜东路程为535km,用时09:

13-06:

43=2h30min=2.5h

V=535/2.5=214km/h

真题9:

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A. 90km/h   B. 70km/h   C. 50km/h   D. 40km/h

解析:

由题意知s=50m×4=200m,时间t=10s,速度v=s/t=20m/s=72km/h,故B正确。

真题10:

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

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A.向西加速B.向东加速C.向西减速D.向东减速

解析:

以广州塔为参照物发现车是向西行驶的,再看水的变化,因为惯性,当车减速时水会向前溢出,根据常识,咱们也能判断车是减速。

选C

例题11:

骑自行车上坡用100s,下坡用40s,坡长200m,求上坡的平均速度,下坡的平均速度,上下坡一次的平均速度。

解:

上坡平均速度v上=200m/100s=2m/s,下坡平均速度v下=200m/40s=5m/s。

V上下=400m/140s=2.86m/s。

题型考法:

1、求平均速度,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v2,则全程平均速度

题型考法2、求平均速度,总时间t,前t/2的平均速度V1,后t/2的平均速度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同学们在做选择题时可以根据以上两个结果公式快速得出答案。

例题12:

一物体做20s的直线运动,前10s的速度为5m/s,后10s的速度7m/s,则这个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解:

v=

=

=6m/s

题型考法3、过桥题:

只要看到过桥题就使用公式t过桥=

,在过桥题中,知道公式中任意三个求另外一个是基本题型的变形。

例题13:

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18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解:

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是从车头上桥开始到车尾从大桥上离开为止,此时火车所走路程s=1800m+200m=2000m,根据公式v=s/t,t=s/v=2000m/20m/s=100s

题型考法4、经过某一“点”,这种题型不要考虑车长,以点为参照物,利用公式t=

例题14:

一客运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迎面开来一长300m货运火车,速度为10m/s,那么坐在客车上的小明,看到货运火车从其眼前消失时间是多少?

分析:

以小明为参照物,货车运行速度为v=20m/s+10m/s=30m/s,货车运行路程s为其车长即300m,则t=300m/30m/s=10s

题型考法5、在两点之间来回跑,此类题型关键点在于时间相同。

例题15:

A、B两地相距100km,甲乙二人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速度20km/h,乙的速度30km/h,假设有一只小狗以20km/h在甲乙之间来回跑,求两人相遇时小狗跑了多少路程?

解:

两人相遇所用时间t=100/(20+30)=2h

小狗跑步用时t=2h,故小狗跑过路程s=20km/h×2h=20km

题型考法6、追及问题,速度快的追速度慢的。

追及所用时间t追及=

例题16:

小明以5m/s的速度骑自行车去上学,10min后小明的爸爸发现小明没带书包,就开车以20m/s的速度追赶小明,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

解析:

小明的爸爸开始追小明的时候两人相距5m/s×10×60s=3000m

t追及=

=

=200s

题型考法7、上下游问题。

两船分别从上下游相向而行,相遇时间与水流速度无关,只要是上下游问题我们可以把水流速度当作0

例题17:

河面上有一块木板随河水向下游漂去,木板的上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到木板的距离相等,那么,两船同时划向木板时谁先到?

解析:

设船速v,水流速a,上游小船和木板之间转化为追及问题,用时t=s/v;木板与下游小船之间转化为相遇问题,t=s/v。

用时相同。

6、测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云的平均速度。

原理:

v=s/t

测理工具:

刻度尺、停表、斜面板、小车、金属片、木块

例题18:

某位同学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为:

(1)刻度尺;秒表;

(2)小;(3)0.13;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