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670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提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单元提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单元提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单元提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单元提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单元提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单元提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单元提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单元提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单元提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单元提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提问.docx

《单元提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提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元提问.docx

单元提问

绪言及第一单元:

1、什么是化学?

()和()建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发现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绿色化学又称(),其核心是()

2、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定义,并举例。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常表现为()()(),同时伴随能量变化,如()()()。

4、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定义,并举例。

5、物质性质()用途,物质用途()性质。

6、蜡烛燃烧生成()和(),如何验证这两种产物?

7、实验室取药品时,若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ml,固体只需()即可。

如何正确闻药品?

8、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夹取。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里,倾倒液体时标签应(),防止()。

9、取一定量液体药品时用(),使用时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保持水平。

10、用过的滴管要立即(),但滴瓶上的滴管()用水冲洗。

11、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2、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

13、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对于课本22页图中装置)

14、如何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

第二单元

1、()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且氧气约占1/5的结论。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红磷燃烧的现象()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小于1/5的原因是()。

4、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定义,及其微观解释(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5、氮气的化学性质(),故可用作()。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也()。

6、目前计入空气污染的气体污染物有三种分别是:

()()()。

7、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化学方程式()。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化学方程式()。

8、铁丝燃烧和硫燃烧时集气瓶中都事先装点水,其目的分别是()(),哪一个瓶中的水可用细沙代替。

9、在实验室里,三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是()。

10、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防止();停止加热时应先(),然后(),若相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

11、催化剂在反应中起()作用,反应前后()和()不变。

12、工业制氧气是利用()不同来分离的,是()变化。

13、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定义。

第三单元

1、分子的特点()()()()。

用微观粒子解释下列问题: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

太阳下晒衣服比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

10ML水和10ML酒精倒在一起小于20ML,是因为()

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2、原子是由()和()构成,其中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

3、质子数=()=()=()

4、相对原子质量=

5、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6、()决定元素的种类;()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7、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易()电子变成();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易()电子变成();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是()(氦是2个)。

8、原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9、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有()。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三类分别是:

()()()

故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10、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

以H为例说出其意义。

11、元素周期表共()横行,()纵行,()周期,()个族。

同周期从左至右()依次增大,且同周期()相同。

第四单元

1、()是地球上最大储水库。

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一方面(),另一方面()。

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

3、净化水的方法有()()()()。

净化水时常用的絮凝剂是(),其作用是(),

吸附时常用(),其作用是()。

4、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区分硬水和软水是用(),软化方法是()()。

6、氢气是()色()味,()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燃烧时产生()色火焰。

点燃前一定要()。

7、电解水时现象:

(),

反应化学方程式(),

结论是()。

8、定义:

单质由()的纯净物;化合物由()的纯净物;氧化物由()的化合物。

并各举例。

9、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以H2O为例,宏观和微观意义。

10、常见元素化合价顺口溜。

11、常见的原子团:

铵根(),

硝酸根(),氢氧根(),

硫酸根(),碳酸根()。

第五单元

1、红磷燃烧的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的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质量守恒定律定义:

()。

6、质量守恒定律原因(微观解释):

()。

7、化学反应前后,有哪六不变?

()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8、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个原则:

一是(),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9、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反应物中无气体时,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反应物中无固体,在生成固体物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10、由此微观示意图,可得出什么信息?

 

(1)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前面一至五单元要求掌握的化学方程式:

(必须记住,人人会写)

木炭燃烧()硫磺燃烧()

红磷燃烧()铁丝燃烧()

过氧化氢制氧气()高锰酸钾制氧气()

氯酸钾制氧气()水的电解()

氢气燃烧()镁条燃烧()

 

C+O2

CO2S+O2

SO2

4P+5O2

2P2O54Al+3O2

2Al2O3

3Fe+2O2

Fe3O42Mg+O2

2MgO

2H2O2

2H2O+O2↑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

2KCl+3O2↑2H2O

2H2↑+O2↑

2H2+O22H2O

 

第六单元: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他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2、()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其用途是(),

()很软,有滑腻感,有优良导电性,其用途是()

木炭、活性炭具有()的结构,故有()能力,其用途是()。

3、C60是由()构成的,每个C60分子是由()个碳原子构成的,形似()

4、我国古代的字画能长久保存的原因是()

5、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例如:

木炭充分燃烧时生成(),不充分燃烧时生成(),

6、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会生成()和()现象是(),其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碳具有()性。

7、在高温的条件下,碳还能使二氧化碳转变成(),其反应的方程式是(),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8、在实验室里,常用()或()和()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工业制CO2的反应方程式()。

9、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验满的方法是()。

10、CO2溶于水的反应()

11一氧化碳()溶于水,燃烧时火焰呈()色,其燃烧方程式为(),一氧化碳有()性,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而中毒。

12、CO和木炭一样,具有()性,与灼热的CuO反应的方程式为()。

 

第七单元:

1、燃烧的条件:

1、2、3.

2、灭火的原理:

1、2、3.

3、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森林着火,砍掉前方一片树林的原理是()。

4、常见的灭火器有()()()。

若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失火时用()灭火器。

5、什么是爆炸?

只有可燃性气体会爆炸吗?

对于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

6、放热的反应有()(),吸热的反应有()。

7、三大化石燃料为()()(),都是()再生能源。

8、煤的干馏是()变化,石油的分馏是()变化。

9、天然气主要成分为(),其化学式为(),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

10、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

1、2.

11、酸雨是由于煤燃烧产生()、()溶于雨水中而形成的。

12、乙醇俗称(),其化学式为(),是()再生能源,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

13、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其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14、其他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等。

 

第八单元:

1、金属材料包括()和()两大类。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熔点最高的金属(),熔点最低的金属()。

3、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时代,继而进入()时代,()的利用比铜和铁晚得多。

这三种金属的发现顺序与()有关。

4、金属大多为()色,除()(),常温下大多为()体,除()。

5、合金与纯金属相比,优点是()()()。

6、铁的两种合金()和(),谁的含碳量更高些。

7、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是()。

8、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9、镁、铝、锌、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都会产生()。

亚铁的化合物溶液显()色。

10、置换反应定义:

()。

1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

硝酸银和铜反应吗?

硝酸锌和铜呢?

能反应的说出现象。

12、铁矿石的主要成分:

赤铁矿,磁铁矿,铝土矿。

13、炼铁的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

(),现象(),如何处理尾气()。

实验开始时先通CO的原因(),实验结束时要继续通一会CO的原因()。

14、铁制品锈蚀的过程,是铁与空气中的()、()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防锈措施:

()()()。

15、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

第九单元:

1、溶液的定义:

()。

其基本特征是:

1、2、3

2、溶液包括()和()两部分。

常用的溶剂有哪些?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一般都指()。

溶剂、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者固态吗?

3、溶解时表现为吸热的物质和放热的物质,各举一例。

NaCl溶于水呢?

4、洗涤剂去污的原理是什么?

汽油呢?

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如何互相转化?

6、固体溶解度的定义。

四要素是()()()()。

7、固体溶解度受()的影响,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如()。

8、气体溶解度受()和()的影响。

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温度越大,气体溶解度越()。

9、溶液浓稀可利用()粗略判断。

若准确判断溶液浓度,可用()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10、溶液稀释前后,()不变。

1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般步骤是()()()()。

 

第十单元:

1、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其变色规律分别是什么?

2、常见的酸有()()()()(写化学式)。

3、浓盐酸具有()性,所以打开瓶盖会看的()现象,是因为浓盐酸中的()挥发出来。

4、浓硫酸具有()性、()性。

利用其()性可作干燥剂。

在实验过程中若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再()。

5、浓硫酸如何稀释?

6、酸具有通性,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7、写出稀盐酸或稀硫酸分别与镁、铁、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稀盐酸或稀硫酸除锈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是()。

除锈时能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

为什么?

8、常见的碱有()()()()(写化学式)。

9、氢氧化钠俗名()()()。

具有强烈的()性。

若不慎沾到皮肤上应先(),再()。

10、氢氧化钠易(),故可以作某些气体(如O2、H2)干燥剂。

能干燥CO2吗?

为什么?

氢氧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1、氢氧化钙俗称()()。

()于水,其水溶液称为()。

可利用()和()制得Ca(OH)2,该反应()大量热。

12、碱具有通性,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13、写出氢氧化钠分别与CO2、SO2、SO3的反应方程式()()()。

氢氧化钙与CO2反应的方程式为(),现象是()。

第十一单元:

1、

第十二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