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751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时间管理 复习内容.docx

项目时间管理复习内容

项目时间管理课程(课程代码:

05063)知识点复习

王丽珍2015年1月版

1.时间具有以下特性:

(1)不可缺性;

(2)不可替代性;

(3)不可停顿性;

(4)不可倒转性;

(5)不贮存性;

(6)供给毫无弹性;

2.时间管理的概念: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并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有效利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

时间管理,表面上看是管理时间,但其核心在于人的自我管理,通过系统地、有计划地、有目的主动分配使用时间,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发掘潜能、获得成就的目的。

3.时间管理的阶段:

(1)及时记录阶段(人类诞生—19世纪前)。

非定量化、初步的;

(2)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20世纪60年代)。

是量化的科学管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3)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60代至今)。

时间变化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复合运动;

4.对于时间管理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四代演变:

便条和备忘---------à规划与准备------------à平衡与权衡---------------------à分工与合作

5.时间管理的意义:

(1)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减轻工作压力;

(2)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工作计划;

(3)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提高组织效能;

(4)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促进目标达成;

6.项目时间管理的几种定义:

(1)项目时间管理是为保证项目能够在规定的工期内顺利完成的一系列管理手段。

(2)项目时间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其在符合项目时间约束条件实现总体的项目目标,且在项目进度中,对各子项目进展程度快慢和项目总体的完成期限进行的管理。

(3)项目时间管理是指为了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项目要求,对项目中所有工作的进度进行合理控制和调整、项目工作所以需要的资源和项目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大小进行的管理过程。

(4)项目时间管理是在时间成本、质量等项目目标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方法确定进度目标,制定项目计划与资源安排方案进行进度的控制,以实现制定的进度目标。

(5)项目时间管理是指在项目的过程中,为保证项目能够在时间进度要求内顺利完成所进行的对项目活动进度及进程安排的管理过程。

7.以美国为例,项目时间管理的方法大致分三种:

(1)亨利.甘特。

应用这种方法既显示了活动所需的时间,也显示了项目中各个活动时间的大致顺序,可以直观地将各种活动和时间联系起来。

但是甘特图不能明确地表明任务间的关系。

也不能反映出任务拖延或者资源调配的问题;

(2)关键路径法(CriticalPathMethodCPM);

(3)计划评审技术(PlanEvaluationAndReviewTechniquePERT);

8.项目时间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

项目活动定义à活动排序à估算活动资源à估算活动持续时间à制定进度计划à进度控制;

(1)项目活动定义,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的具体行动。

(2)活动排序,识别和记录项目之间的关系。

(3)估算活动资源,估算执行各个项目活动所需的材料、人员和设备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4)估算活动持续时间,根据上一步骤,估算完成某个具体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时段数。

(5)制定进度计划,创建项目进度模型。

(6)进度控制,监督进度的执行状况。

9.活动与动作:

(1)活动是由共同的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的社会职能的动作总和;

(2)与动作相比,活动有一定的行为和目的;

(3)活动和动作都是以实现预定目的为特征,但是动作受单一目的的制约,而活动则受一种完整的目的和动机系统制约;

(4)活动是由一系列动作构成;

10.工程领域一般将活动分为:

线状活动、块状活动、条状活动。

11.项目活动定义的依据包括:

进度计划管理、范围基准、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12.进度计划管理规定如下几个方面:

(1)项目进度模型制定;

(2)估算的准确度;

(3)单位;

(4)组织程序链接;

(5)项目进度模型跟踪;

(6)临界值;

(7)绩效测量规则;

13.范围基准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包括如下内容:

项目范围说明书;WBS;WBS词典;

14.事业环境因素:

是指项目团队不能控制的,将对项目产生影响、限制或指令作用的各种条件。

15.影响定义活动过程的事业环境因素包括:

(1)组织文化结构;

(2)商业数据库中发布的商业数据信息;

(3)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16.组织过程资产:

是执行组织所特有并使用的计划、流程、政策、程序和知识库,包括来自任何项目参与订单,可用于执行或治理项目的任何产物、实践活知识。

17.能够影响定义活动过程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

(1)经验教训知识库,其中包含以往类似项目的活动清单等历史信息;

(2)标准化的流程;

(3)来自以往项目的、包含标准活动清单或部分活动清单的模板;

(4)现有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与活动规划的政策、程序和指南,如进度规划方法论,在编制活动定义时考虑这些因素。

18.项目活动定义的工具与技术包括:

分解;滚动式的规划;专家判断;

19.项目活动定义的成果包括:

活动清单;活动属性;里程碑清单;

20.项目活动排序:

项目活动排序是指识别项目活动清单中各项活动相互关联与依赖关系,并据此对项目各活动的先后顺序的安排和确定工作。

21.项目活动排序的依据:

进度管理计划、活动清单、活动属性、里程碑清单、项目范围说明书、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22.项目活动排序的工具与技术:

单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确定依赖关系、提前量与滞后量。

23.项目活动排序的成果:

项目进度网络图与更新后的文件。

24.双代号网络图

ActivityOnArrow(AOA),翻译过来就是“活动在箭头上”。

双代号网络图又称箭线式网络图,是以箭头或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25.单代号网络图

ActivityOnNode(AON),翻译过来就是“活动在节点上”。

单代号网络图又称节点式网络图,是以节点或该节点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以上两个简写就是对单代号和双代号网络图的最好区别介绍)

26.FTS,FTF,STS,STF的单代号图表示方式:

27.网络图画法的基本规则:

(1)必须按工作的逻辑关系画图。

(2)网络图必须含有能够表明基本的明确标识。

(3)工作或事件的字母代号或数字,在同一任务的网络图中,不允许重复使用。

(4)网络图一般只允许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5)网络图是有方向的。

(6)网络图的主方式是从起点节点到终点节点的方向,在绘制网络图时应优先选择由左至右的水平方向。

(7)箭线方向必须优先选择与主方向相应的走向,或者选择与主方向垂直的走向。

(8)绘制网络图时,应尽量避免箭线交叉。

当箭线的交叉不可避免时,只允许选用过桥画法或指向画法表示。

(9)除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外,其他所有节点前后都要用箭线或虚线箭线链接起来。

(10)代表工作的箭线,其首尾必须都有事件节点。

(11)同一网络图若需要用两张以上图纸表示,其断开部分的连接,应在连接点加以提示说明。

28.绘制网络图的基本步骤:

(1)按选定的网络图类型和已确定的排列方式,决定网络图的合理布局。

(2)从起始工作开始,自左至右依次绘制,只有当现行工作全部绘制完成后,才可绘制本工作,直至结束工作全部都绘完为止。

(3)检查工作和逻辑关系有无错、漏,并进行修改。

(4)按网络图绘图规则的要求完善网络图。

(5)按网络图的编号要求将节点编号。

29.资源概念: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

30.资源按性质分类:

(1)自然资源;

(2)社会资源;(3)技术资源;

31.资源按用途分类:

农业资源;工业资源;信息资源(含服务性资源);

32.资源按可利用的状况分类:

现实资源;潜在资源;废物资源;

33.项目资源:

项目资源对于项目来说,是指一切具有使用价值,可以为项目接受和利用,且属于项目发展过程所需求的客观存在。

34.项目活动资源估算:

是估算执行项目各项活动所需要的材料、人员、设备或用品的种类和数量的过程。

35.估算活动资源的依据

进度管理计划;活动清单;活动属性;资源日历;风险登记册;活动成本估算;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36.影响估算活动资源过程的事业环境因素包括:

资源所在的位置;可用性和技能水平;

37.影响估算活动资源过程的组织过程资源包括:

(1)关于人员配备的政策和程序;

(2)关于租用、购买用品和设备的政策与程序;

(3)关于以往项目中类似工作所使用的资源类型的历史信息。

38.估算会存在一定风险,如:

(1)工作说明的误解;

(2)省略或不恰当的范围界定;

(3)定义较差或过于乐观的进度;

(4)不正确的分解结构;

(5)对于任务应用了不适当的技能水平;

(6)无法解释风险;

(7)无法理解或解释通货膨胀和成本上升;

(8)无法正确使用估计技术。

(9)无法使用费用、总体、管理和间接成本的预期定价比率。

39.估算活动资源的工具与技术:

专家判断;备案方案分析;发布的估算数据;自下而上估算;管理软件;

40.估算活动资源的成果:

活动资源需求;资源分解结构;项目文件更新;

41.活动持续时间的估算:

活动持续时间估算是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作时段数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完成每个活动所需话费的时间量,为制订进度计划过程提供主要输入。

应该由项目团队中最熟悉具体活动的个人或小组来提供活动持续时间估算所需的各种输入。

活动持续时间的估算应该渐进明细,且取决于输入数据数量和质量。

42.活动持续时间估算的依据:

进度管理计划;活动清单;活动属性;活动资源需求;项目范围说明书;风险登记册;资源分解结构;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43.活动持续时间估算的工具与技术:

专家判断;群体决策技术;类比估算;参数估算;三点估算;储备分析;仿真技术;

44.活动持续时间估算的成果:

活动持续时间估算以及项目文件更新;

45.项目活动时间估算的影响因素:

(1)参与人员的熟练程度;

(2)突发事件;

(3)人员的沟通情况;

(4)有效的工作时间;

46.项目活动时间估算值得注意

(1)项目活动时间的估算是伴随着项目的整个过程的。

在计划和实施阶段也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增多而不断进行估算更新,以便随时掌握项目的进度和以后工作需要的时间,避免项目在时间上失去控制,造成延期和迟滞。

(2)无论采取何种估算方法,实际所花费的时间和事前估算的时间结果总会有所不同,总会存在一系列因素会对项目实际完成时间产生影响。

47.进度计划编制:

制定进度计划是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制约因素,创建项目进度模型的过程。

48.进度计划编制的意义:

(1)可以促进施工管理的科学化,有助于提高施工企业效益。

(2)进度计划工作无论项目策划、项目招投标还是项目实施阶段,都是十分重要的。

49.制定进度计划的依据:

进度管理计划;活动清单;活动属性;项目进度网络图;活动资源需求;资源日历;活动持续时间估算;项目范围说明书;风险登记册;项目人员配置;资源分解结构;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50.制定进度计划的技术与方法:

进度网络分析;关键链法;资源优化技术;建模技术;进度压缩;进度计划编制,计算机软件;编码结构;

51.关键链法和关键路径法的区别:

关键路径法是工作安排尽早开始,尽可能提前,而关键链法是尽可能推迟。

52.单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标注方法:

53.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标注方法:

54.搭接网络计划中相邻两项工作的表示方法:

55.工作总时差(TFTotalFloat):

是指在不影响整个项目完成总工期和有关时限的前提下,一项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56.自由时差(FFFreeFloat):

是指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和有关时限的前提下,一项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也称单时差。

57.时间参数解释:

Tp:

网络计划中计划的工期。

计划工期是指在计算工期以及项目委托人所要求工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需要和可能而确定的工期;

Tc:

计算的工期。

是指根据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出来的工期;

Ts:

合同要求工期。

在实际项目中,甲方和乙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一个时间;

(PPlan,PComputer,S)

58.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的一般步骤:

(1)根据某一项目各项工作间关系及持续时间关系表,画出双代号网络图。

(2)以网络计划起点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工作,其最早开始时间为0,再顺着箭头方向,依次计算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i-j和最早完成时间EFi-j。

(3)确定网络计划的工期(TP)。

(4)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以计划工期(TP)为终点节点的最迟时间,逆着箭头方向,依次计算各项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i-j)和最迟开始时间(LSi-j)。

(5)计算各项工作的总时差。

(6)计算各项工作的自由时差(也叫单时差)。

(注意计算公式)

59.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公式

时间参数

公式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紧前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紧前工作的持续时间。

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该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该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该项工作为非终点节点

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减去该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该项工作为终点节点

网络计划工期减去工作持续时间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

改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加上该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工作总时差

该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减去该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自由时差

该项工作为非终点节点

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减去该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该项工作为终点节点

网络计划工期减去终点节点最早完成时间

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终点节点最早开始时间加上终点节点的持续时间

60.时标网络计划又称日历网络计划,是指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绘制的网络计划。

在普通网络计划中,箭头线的长度并不表示时间的长短,但在时标网络计划中,箭头线长短和位置将表示工作的时间长短和进度安排。

61.只有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才可以利用标注相邻工作间的时间间隔来表示其前后搭接关系,因此又称搭接网络计划。

62.搭接网络计划中,相邻工作之间的搭接关系主要有四种

(1)完成到开始的关系(FinishToStartFTSi,j)。

(2)完成到完成的关系(FinisToFinishFTFi,j)。

(3)开始到开始的关系(StartToStartSTSi,j)。

(4)开始到完成的关系(StartToFinishSTFi,j)。

上述搭接关系所决定的各种时间差值,称为时距。

63.注意搭接网络计划中相邻两项工作的表示方法图。

64.单代号网络计划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比较:

(1)有较强的逻辑表达能力。

(1)其表达与人们的思维方式一致,易于被人们接受。

(1)绘制方式简单,不易出错,有一个关系画一条箭头线,不需要虚箭头线。

(1)如果理解了单代号搭接网络,掌握了它的算法,则能很自然地理解双代号网络,同时掌握住它的算法。

在时间参数的计算上,双代号网络是单代号搭接网络的特例,即它仅表示FTS关系,且搭接时距为0的状况。

65.关键工作:

在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

这些工作一旦延期,就会影响网络计划总工期目标的完成,它们对进度计划的实施起关键作用。

66.关键线路:

在网络计划中,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或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总工期)最长的线路叫关键线路。

一个网络计划中,至少有一条关键线路,也可能有多条关键线路。

为了便于识别管理,通常采用双箭头线或者粗线将关键线路标出,也可以用彩色箭头线标出。

67.制定进度计划的成果:

进度基准;项目进度计划;进度数据;项目日历;项目管理计划的更新;项目文件的更新;

68.资源平衡使用场景:

(1)处理时间安排需要满足规定的交工日期的计划活动;

(2)处理只有在某些时间动用或只能动用有限数量的必要的共用或关键资源的数量;

(3)处理在项目工作具体时间段内按照某种水平均匀地使用选定资源;

69.资源平衡的核心是将稀缺资源尽可能地分配给关键路径上的任务,充分利用非关键路径上的浮动时间来灵活调整各个资源的使用。

70.资源平衡的意义:

(1)资源平衡利用可减少资源需要量的强度和资源储备,保证物资供应;

(2)资源消耗平衡可减少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降低成泵;

(3)资源平衡可以减小施工现场的各种临时设施的规模,减少二次搬运,降低施工管理费等一次性投入费用;

71.刘索森提出的资源平衡的意义:

(1)满足施工资源限量的需要;

(2)避免每天资源需要量的波动需要;

(3)保持对施工资源的申请平稳流动需要;

72.资源平衡的几种模式:

(1)工期不能延,但资源数量可以不加限制;

(2)工期不能延,但资源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加;

(3)工期可以适当延长,资源供应有数量的限制;

(4)资源和工期都不能放宽;

(5)允许在资源供应量的基础上增加R,力求在原来的工期内完成,如果不成功,适当延长项目工期。

73.传统的解决资源均衡问题的方法有:

关键路径法;解析法;启发式法

74.掌握移峰填谷的使用和操作步骤

75.工期优化:

工期优化就是调整进度计划的计算工期,使其满足要求工期的前提下,达到工期的最为合理的目的。

76.工期优化的三个研究方向:

工期费用优化;工期资源优化;工期效益优化;

其中工期资源优化问题是工期优化的经典问题之一。

77.压缩网络计划工期的方法和步骤:

(1)找出网络计划中的关键线路,并计算出网络计划的总工期。

(2)计算应压缩的时间T=TC–TS。

(3)选定最先压缩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选择时应考虑因素有:

缩短持续时间后,对项目质量的影响不大;

有充足的备用资源;

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相对较少;

(4)确定压缩时间;

(5)压缩另一关键工作;

78.掌握工期压缩案例

79.控制的概念:

控制是根据组织的计划和事先规定的标准,监督检查各项活动及其结果,并根据偏差或调整行动或调整计划,使计划和实际相吻合,保证目标实现。

80.控制的分类:

前馈控制;过程控制;时候控制;

81.进度控制的工具与技术:

进度偏差分析;绩效审查;项目管理软件;资源平衡优化;建模技术;提前量和滞后量;工期压缩;

82.进度控制的成果:

工作绩效信息;进度预测;变更请求;项目管理计划的更新;项目进度计划的更新;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