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861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docx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作文(精选多篇)

第一篇: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读后感经典范文

圆明园带给我的思考

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这样描述圆明园: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

它仿佛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野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的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古迹建造的。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所以它又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但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他们在北京城内肆无忌惮地烧杀掳掠,搬走了能搬走的东西,搬不动的就加以毁坏。

最后竟放火烧毁了这月宫似的仙境,大火整整烧了两天两夜。

强盗们就以这种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着名的皇家园林。

真是可惜而又耻辱。

贪婪的侵略者让中国人明白了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

落后就会挨打这个道理。

时间曾定格于1949年10月1日,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受尽欺凌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让人耻辱的东亚病夫的帽子终于被我们抛掉了,我们的祖国开始实现重整河山的梦想。

1978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开始走向繁荣,走向富强,引来了全世界羡慕的目光;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2014年10月15日,太空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个;2014年,北京奥运还给世界一个惊喜。

这一切足以证明,我们的祖国是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

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过去那段耻辱的历史。

让警报声回荡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时刻提醒自己:

牢记历史,维护和平,奋发图强。

我读《圆明园的毁灭》

暖暖的午后,我重读了《圆明园的毁灭》,再次令我感慨万千,催我奋进。

至今,我仍想到圆明园的废墟去,面对那些已被齐腰深的野草埋没的残垣断壁,我仿佛听见这些石头在向我们讲诉它们旧日的风光和圆明园那悲壮的历史。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曾经是一座皇家林园,被誉为“万园之园”。

可是,在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些野蛮而贪婪的侵略者闯入圆铭园,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

为了销毁罪证,十月十八日和十九日在园内放火,这连烧三天的大火就这样把圆明园的珍藏化成了灰烬。

黑暗终于过去了,迎来了灿烂的光明。

这一缕缕阳光为我们抹去了黑暗的阴影,迎来了辉煌的荣耀!

难忘97香港回归;难忘2014年成功加入世贸;难忘2014年“神六”飞天?

?

今天的中国已插上腾飞的翅膀,正向着2014年飞进。

五“福娃”正高唱祝福之歌向全世界人民发出诚挚的邀请。

同学们,作为世界上最坚忍族的一员,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让我们时刻谨记“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中国人民受到了血与火的洗礼。

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不忘历史不等于铭记仇恨,而应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不让历史重演,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在这蓝蓝的天空下,在这洒满热血的黄土地上,那些残留的是柱好像在提醒炎黄子孙:

“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篇: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

1.《窃读记》读后感

五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课,就是林海音写的《窃读记》,描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很穷,没

有钱买书,只能去书店窃读,从书得到了很多乐趣。

她常常光顾书店,却从不购买书,所以她想方设法地把自己隐藏起来。

藏在人群中或者贴在一个大人身旁。

直到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书店的日光灯也亮起来的时候,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有时还会为了看完一本书而跑几家书店。

她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真令人感动。

文章里令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仔细想想,这句话有着很深的含义。

老师告诉我们: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

对我们来说,书籍和粮食同样重要,因为书籍就是我们的粮食,它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丰富我们精神粮食。

现在,虽然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读书,但有的同学却不怎么爱读书。

想一想从前,作者要读一本书有多困难啊,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高尔基曾经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杜甫也说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不仅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我们写作的水平。

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好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读后感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五年级的一篇课文。

它记录了“小苗”张钫与“大树”季羡林的交流。

两人轻松、睿智的对话让我一下子懂得了许多。

首先他们谈到了小孩该不该看闲书。

季羡林认为,我们应该多看闲书,因为这样能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适当地看闲书能积累更多的知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但是,不能因为看闲书而耽误正课,尤其是像张钫那样上课看闲书,就更不敢恭维了。

还有,完全不看闲书,一心投入到正课也是不对的。

这样做,也许能造就一个尖子生,但永远无法造就一个博学多才的智者。

所以,我们应该适当地读点课外书,做到课内课外两相顾。

还有,季羡林鼓励我们多积累古诗、古文。

我觉得很有道理。

因为它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代代相传,可不能断在我们21世纪青少年的手里啊!

不仅如此,多积累古诗文还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

“大树”用丰富的内涵,教给了我们这些小苗很多很多。

真感谢“大树”!

3.《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从我读了《走遍天下书为侣》这本书时,我被深深吸引住了,我连续读了几遍,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一副生动的画面:

一个小女孩把一本书抱在手上,坐在小船上,蓝蓝的天空,海鸥在蓝天飞翔,多美啊﹗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都有,天天相见,但感受却不同,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如果没有朋友和家人,我们将会迷失生活的方向,不知道怎样面对生活。

作者反复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感叹,也是教我们读书的方法,读书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读,细细品味,用心的琢磨,才能有所收获,才能读得津津有味。

作者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我们班有四十个同学,也就有四十种读书方式,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读了这篇课文,每个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书是一个人最好的朋友,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书陪伴我一生,我相信自己,一定行﹗

4.《我的长生果》读后感

文章主要通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作者对书的热爱之情。

作者最早的读物是一种叫香烟人的纸片,正面印画,反面印字,过后作者又看到连环画、大部头小说。

她天天

如饥似渴的读书,积累了许多知识,使她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许多。

文章通过两件事写出了书对她的好处,在写作文时她不像别人一样千篇一律,而是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写作文。

通过写作文作者也悟出了两条道理:

一,作文要构思别出心裁,落笔时也要有与众不同的鲜味才行。

二,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也是离不开借鉴与模仿的。

读了这篇课文,我认识到了书的重要性,于是就有空便读些书丰富我的知识。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一次快乐的往事,我平时积累的这些词语一下子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我从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写起,以马路上的喧哗声和过节的喜庆气氛反映出了我们一家人的开心、快乐。

写着写着我就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将平时积累下来的描写快乐的词句恰当的运用在了文章里,使文章更加突出了欢快和喜庆。

这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我的心里乐滋滋的像喝了蜂蜜一样甜。

我喜欢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要攀登知识的高峰,向顶峰发起冲击,争取更上一层楼。

5.《梅花魂》读后感

古人曾云: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从这些着名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出梅花是多么的纯洁,它那不畏严寒的品性曾经影响着多少世人。

本文通过描写梅花的秉性,叙述了一位华侨老人身在异乡对祖国深切的眷恋之情。

让我们深切的领会到一位身在异乡的老人那一颗热爱祖国、盼望回到祖国的赤子之心。

读了这篇散文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外祖父想回到自己祖国的强烈欲望。

其实外祖父爱梅花,爱的是梅花的精神;赞梅花,赞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因为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作为华夏的儿女,我们要学习梅花那种不图外表,不媚世俗,一身清气,高洁自重的精神,这也是《梅花魂》给我的启示。

6.《桂花雨》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桂花雨》,作者很巧妙地运用借物喻景这个修辞手法抒发了对家乡的感情。

文中的每一个字是那么扣人心弦,让人一读起来就舍不得放下,文中的内容使人荡气回肠,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大家都知道,中秋节前后是桂花盛开的季节。

作者琦君的故乡的家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八月,她家的桂花开得异常旺盛,仰头望去,那点点黄花,有如天空中那点点繁星。

她们家里的这棵桂花树的香味,不说是十里飘香,也足以将前后几十户人家全部浸在香气里了。

可是,八月也是个台风多发的季节,风一吹来,枯萎了枝叶和花瓣的还好,没有枯萎的花瓣被吹下来,落入泥土之中,就再也没有以前的新鲜的味道了。

这天,妈妈正盘算着收获这些桂花,“如果不刮台风,我就可以收几箩筐。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奶奶,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这时,她抬头一看,天上乌云密布,就知道要刮台风了。

于是,她马上招呼大家摇桂花了!

这下可把她乐坏了,因为,这是她童年里最快乐了的一件事。

后来,作者琦君搬到杭州读中学时,那里漫山遍野都是桂花树,那才真是香飘十里。

作者每天都要去那里赏花,回家时,总要给母亲带满满一袋子桂花。

可母亲总是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句话,令我陶醉不已,回味无穷,并不是母亲觉得两处的桂花不太一样,而是向我们展示了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倾注了全部心血,已经成为她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桂花雨》看似作者写她母亲对桂花的喜爱,其实质是借用桂花,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

7.《假如没有灰尘》读后感

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五十染尘埃。

”可是

人类总是离不开灰尘。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

更严重的是,天空中难以形成云雾,也难以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

从地面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逐渐增加,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不断上升,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假如大气没有灰尘,由于只是在气体对阳光的放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事物往往会有两面性,只有正确的认识他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比如火,能让人取暖,可以把东西做熟;其实,像这样的两面性的事情还有许多。

还有台风,遇过没有台风,本意严峻的全球水荒就会更加严重。

而台风这一热带风暴的出现,却能及时的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别资源。

据推算,一个致敬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是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

以中国附近的西北太平洋为例,每年约有30多个台风,它们在像西部靠岸或登陆后,给中国、日本等国沿海地区带来的降雨量,往往要占当年该国总降水的25%以上!

假如没有台风就没有热平衡。

8.《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读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我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感受。

五壮士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自己的部队,跳崖身亡。

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马宝玉、胡德林、宋学义、葛振林和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部队撤退,毅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子弹没有了,他们就拿石头砸。

在敌人的主力部队到来时,班长马宝玉用尽力气将最后一枚手榴弹投出去,顿时在敌人部队中央炸开了花。

可日伪军发现了他们已经没有子弹,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到“捉活的,捉活的!

”马宝玉等人为了不做日伪军的俘虏,宁死不屈,砸碎枪后壮烈跳崖。

敌众我寡,他们从不在乎,仅五人却干掉了150多个敌人。

他们永远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民族的自豪。

后来,狼牙山五壮士的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高度评价,他说:

“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的榜样。

他们以大局为重,宁肯现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要为中国共产党的利益着想。

那种民族气节,牺牲精神让我难忘,也让我更加发愤图强!

我要从小事做起,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第三篇:

五年级上册《读后感》集锦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1

曾经的中国,受尽屈辱,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有句话说:

落后就要挨打。

而当时的中国就是落后的。

所以中国人常常被洋人欺负。

当时清政府与许多列强签订了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天津条约》,《马关条约》等。

正是那些条约,把中国的许多土地割让给了其他国家。

其中《中英南京条约》让祖国母亲失去了她的孩子——香港。

那时,有多少人在纳喊: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虽然如今,香港早已回归,而人们心中的伤口,却是无法弥补的痛。

如今,我们的国家富足了,强大了,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如今的团圆,是我们爱拼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生命换回的,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应该从小志存高远,只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富裕更加强大!

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把落后变成永远地过去。

《难忘的一课》读后感2

读了《难忘的一课》我感到无比地愤怒。

《难忘的一课》写了抗战胜利收复台湾后,一位台湾的年轻的老师教孩子们学习国语。

这一幕是多么感人啊!

但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

在1860年与日本在船上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忍痛割让给日本。

从此台湾就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

这群可恶的日本人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还不让台湾同胞学习国语,这是多么可恨啊!

不过让我兴奋的是,在毛泽东爷爷的领导下,我们八路军打败了日本人,取得了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让我兴奋的是在1945年时,日本无条件地把台湾岛归还给我们中国,台湾同胞们终于可以重新学习国语了。

我相信,在不久的以后,台湾将会像香港、澳门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3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作文,他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课文讲的是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当时,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和两个小战士胡德林和胡富才这五个壮士接受了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

他们在狼牙山痛击敌人,他们完成了第“1”次掩护任务。

他们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

他们决定把敌人和自己引上绝路。

他们在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子弹用完了。

马宝玉负伤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说道:

“同志们,用石头砸!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不少敌人被他们打落山涧。

他们完成了掩护任务,站在顶峰,眺望群众和连队主力远去的方向,还望望还在往上爬的敌人。

马宝玉把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枪砸碎了。

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跳下悬崖,战士们也相继跳下悬崖。

狼牙山上想起了壮士们壮烈豪迈的口哨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

五位壮士那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勇于牺牲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给予了多少人民深切的爱?

?

如今,有些人在生活上遇到一些小小的困难或挫折,就轻易放弃;其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都有一定的办法解决,事情并不会有你所想的那样复杂。

最可怕的是,要看你有没有恒心和信心。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们应该向五位壮士学习。

五位壮士这样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仇恨敌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他们那高大的身影永远浮现在我们眼前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如怒火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圆明园有着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它建筑宏伟,闻名于世,与其它园林相比,别具一格。

里面有蓬莱仙境,也有玲珑(版权归好:

)剔透的亭台楼阁。

身临其境,犹如到了仙界神游。

可这一园林的艺术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英法联军掠空后烧了个一干二净。

英法联军真是可恶之极,这么残忍的手段也只有他们能做得出来!

他们有什么资格去随意践踏、侵略我们的圆明园!

我心里燃起了愤怒的火焰,真想一拳抡到那些可恶的法西斯身上。

面对敌人,我们中国人当初退缩了。

但现在,中国的字典里没有退缩这个词,没有后退这个词。

只有强大的力量才能不被人欺负,不让祖国受到欺凌。

这个道理深深印在我心上,中国人太懦弱了啊!

看到火烧圆明园,我不由得想起近日日本跟中国争夺钓鱼岛的事件。

日本人本来连去中国领土的资格都没有,他们凭什么去争钓鱼岛,他有什么资格去争钓鱼岛!

现在,我们中国强大了,我们更不会让你们这些可恶的侵略者来中国领土。

中华民族已经强盛了!

中国人民也振作了!

随时准备迎接战斗,保家卫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还有什么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刻的全部思想情感呢?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5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学完后让我心如刀绞,悲痛不已;也对侵略我国领土的帝国主义更加的愤怒、痛恨。

课文里讲到圆明园曾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

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里面珍藏着许多的名胜古迹,奇珍异宝。

园内汇集了天下的美丽风景,融合了中外的建筑风格,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劳动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心灵手巧,它展现了我国曾在历史有过的辉煌。

我们看了圆明园以前的幻灯片,那里面真是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作为中国人谁都想亲眼看到以前的圆明园的景观,可这一切都不存在了。

现在只剩下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和一片废墟。

英法联军将这里践踏、破坏,最终将这里毁于一旦。

以前的圆明园和现在的圆明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强盗”不仅毁灭了圆明园,而且抢走了圆明园中的各种珍贵的历史文物,这表现了他们的凶恶与贪婪;这些“强盗”十分骄傲,各个拍拍自己抢夺过来的“包袱”,手拉着手一起回国。

如今他们把这些东西放在拍卖会上拍卖让自己发财。

这些本应该是属于我们的东西,现在却要以昂贵的价格买回,真是让人感到可悲和可气。

现在,睡狮已醒,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经过漫长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这胜利是多么的艰辛和来之不易。

因为圆明园是中国历史文化史上的遗迹,所以经过了整理和整修,虽然已经不能修的像以前一样富丽堂皇了,但这是让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些历史。

虽然我们曾经被屈辱、被侵略,但我们没有任命和退缩,在最后一缕硝烟消失时,我们就翻身站了起来!

这些在历史书上留下了侵略者侵略我国领土的痕迹,我们将永不忘国耻;也会以此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6

读完了《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深被五壮士的行为所感动。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部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五壮士也是一个无私无畏、顽强不屈的集体。

他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的转移,坚持再打一会儿。

在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以后,五壮士准备撤退。

当时,在他们的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是主力部队转移的路线,如果走这条路,他们可以很快地回到同志们的身边;另一条路是三面悬崖峭壁的绝路。

五壮士为了引开敌人,让主力部队继续安全转移,依然选择了那条绝路。

他们这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举动,令人震撼!

文中这样一个片断令我最感动:

五壮士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然后昂首挺胸,迈开大步,相继跳下悬崖。

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中国人的肺腑之声。

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

他们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

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

读了这篇文章,我热泪盈眶。

五壮士与日寇顽强斗争的英勇事迹,深深教育了我。

他们为了抗战的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要向他们学习,要经常想想五壮士跳崖的壮烈情景,在困难面前决不退缩。

现在,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我要好好建设祖国。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7

今天我们学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的感触很大。

这一课主要讲的是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前的最后一分钟。

这极具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这一刻,所有中国人在满怀激情的期待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飘扬,紫金花在香港四处开放。

这一刻虽然短暂,却承载了太多的思绪与梦想。

这最后的一分钟是怎样的一分钟呀!

令人激动的一分钟、刻骨铭心的一分钟、令人难忘的一分钟、振奋人心的一分钟、欢欣鼓舞的一分钟~~~~~~因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从1898年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租借了99年,99年呀!

多么漫长的时间呀!

在这99年里任凭英国人在中国的地盘上横行霸道,让香港的人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是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直到1997年6月30日才得使原本是中国的孩子回归。

这一刻承载了太多的思绪与情感,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时,全国上下沸腾了,因为香港回归了,这是我们中国的百年噩梦,这使东方雄狮醒悟了,从此中国迅速发展,使它的吼声传遍了全世界。

一分钟风雨归程,一百年不懈努力。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8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那五壮士令我敬佩。

课文讲的是:

1941年9月24日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当弹尽粮绝的是候,五壮士为了尊严和不让敌人发现自己的部队,跳崖身亡。

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

文中有一段令我感动: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然后昂首挺胸,相继跳下悬崖。

那声音破口而出,是那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成千上万人的仇恨。

联想到自己,21世纪的少先队员,祖国大地的花朵,想起五壮士的不屈不饶精神,脸情不自禁的红了,只知道打退堂鼓,而从不思考,现在想起来还真羞耻。

以后,我决定要向五壮士一样,要不屈不饶。

成为祖国大地的花朵,成为世界的骄傲。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9

读着《狼牙山五壮士》,我被英雄事迹深深地吸引和感动了。

五壮士为了完成掩护群众和连队的任务,毅然选择了一条绝路。

班长马宝玉指挥战斗沉着冷静;副班长葛振林非常勇敢;宋学义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战士,胡德林和胡福才虽然是刚入伍不久的新兵,但他们瞄准敌人射击时毫不含糊。

在弹尽粮绝的时候,班长马宝玉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

“同志们,用石头砸!

望着已安全转移的部队远去的方向,五壮士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望着还在向上爬的敌人,五壮士的脸上又露出了不屑的笑容。

最后,班长带头跳下悬崖,其他战士也昂首挺胸,相继跳下深谷?

?

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呀!

读到这里,我竟不能自已,失声痛哭。

壮哉!

狼牙山五壮士!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10

今天,我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有很大的感触。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41年秋,五位壮士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引诱敌人上了狼牙山的顶峰。

最后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的口号英勇跳崖。

我是含泪读完这篇文章的,文中让我最为感动的片段是这样的:

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发起冲锋一样,纵身跳下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喊着口号,相继往下跳。

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

他们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祖国献出了他们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他们的一个个举动,一声声高喊,总是在我的眼前、耳边回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