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936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docx

选词填空练习题一

公务员行测选词填空40题(附有答案)

一、实词复习指导:

(有些朋友说难度一般,也有的说只要根据2个就可以确定答案,不需要看第3句.晕...我觉得这题不错,是因为后面的解释很全面,涵盖的词语也很广.毕竟我们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把词语吃透)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__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

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2.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的作品来的。

3.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_。

A.聚集品位赞扬B.云集品位赞叹

C.云集品味赞叹D.聚集品味赞扬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这位发言人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尽管这只是一次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3.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演练引导B.郑重演示引导

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

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__。

1905年,清朝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__;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__话题。

A限定抨击生僻B限制批评生僻

C限制批评冷僻D限定抨击冷僻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气,摸摸自己的鼻尖,冻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__。

2.他嘴巴特别__,多拗口的"绕口令"都难不住他。

3.这个厂子的饮料,口味__,质量始终如一,顾客反映不错。

A.麻痹利索纯真B.麻木利索纯正

C.麻木麻利纯正D.麻痹麻利纯真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国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的主要形式。

(2)能力差,遇事爱冲动,是你最让人担心的问题。

(3)咱们认真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办。

A.权利自制合计B.权利自治核计

C.权力自制合计D.权力自治核计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2)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学习的,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深入地学习。

(3)学生激情满怀,展望新的生活。

A.审定终止历程B.审定终止里程

C.审订中止里程D.审订中止历程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这样的话他不只说过一次,但从未见诸。

(2)孔繁森同志为我们各级领导了一面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旗帜。

(3)两个企业的领导商定,要加强横向联系,经常情况,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A.实行竖立勾通B.施行竖立勾通

C.实行树立沟通D.施行树立沟通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现在社会上经常听到老师、家长孩子"太不听话了"。

(2)在众多的证明中,所述的这个证明极其明了。

(3)说话,不带冗余,是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的反映。

(4)星期天,我常到学校花园里去看书,因为那里环境十分。

A.报怨简捷简洁优雅B.抱怨简洁简捷幽雅

C.抱怨简捷简洁幽雅D.报怨简洁简捷优雅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

(2)台湾当局向美国政府摇尾乞怜,显出一副的奴才相。

(3)酝酿已久的起义终于了。

A.寥廓实足暴发B.辽阔十足爆发

C.寥廓十足爆发D.辽阔实足暴发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总是把兴利除害的希望那些充满善良人性的"侠义英雄"身上。

(2)新任厂长年富力强,群众厚望,希望他能尽快扭转工厂的亏损局面。

(3)他从不自己的缺点与错误。

(4)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刺绣、刻丝、牙雕,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

A.寄予寄于隐晦功夫B.寄于寄予隐讳工夫

C.寄予寄于隐晦工夫D寄于寄予隐讳功夫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这所古老的建筑正当窗口,交通。

要不要拆除,有关部门正在研究。

(2)这种树的表皮可以一层层剥下来,做成精致的小盒子,并不它的生长。

(3)还有难于计算的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星云,浮游在星星与星星之间,浮游在宇宙空间里,---__星光的通过。

A.妨碍阻碍妨害B.妨害阻挡妨碍

C.妨害阻止中断D.妨碍妨害阻碍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一个时期以来,繁体字的现象极其严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2)书写不规范也是一大问题,自造简化字,便是一个例子。

(3)这不过是一道常规力学试题,他如果不是了公式,怎么也不会解不出来的。

(4)说来也有趣,"道具"一词原来指的是僧侣做法事时的法器,现在却来指演戏时所用的器物。

A.误用借用滥用乱用B.乱用误用滥用借用

C.滥用乱用误用借用D.滥用误用乱用借用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出现失误就互相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2)出发前个人要准备好生活品。

(3)今天,学校的壁报栏下出现了一张招领。

A.推诿必需启事B.推诿必需启示

C.推托必须启事D.推托必须启示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北京航空公司又了几条新航线。

(2)学习中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失败并不可怕。

(3)这个新软件的程序设计是有的。

A.开辟偶然缺陷B.开拓偶尔缺点

C.开拓偶然缺点D.开辟偶尔缺陷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曾经在人民大会堂亲耳  过总理的教诲。

(2)这温泉的温度据说能自然 ,天热的时候凉些,天冷的时候热些。

(3)看来这个经历了八百年风雨 的古塔,究竟还能保存多久,实在难以预料。

A.倾听调剂腐蚀B.聆听调节侵蚀

C.倾听调剂侵蚀D.聆听调节腐蚀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一眼就识破了这骗人的  。

(2)要把那些  党纪国法,敢于顶风作案的领导干部,交司法部门处理,尤其不能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__。

(3)县工商局接到上级通知:

必须尽快 无证商贩。

A.把戏违反制裁取消B.伎俩违犯惩罚取消

C.把戏违犯制裁取缔D.伎俩违反惩罚取缔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余先生的  是研究《红楼梦》。

(2)李先生  了这次大会,并做了精彩的发言。

(3)为了给自己开脱,他不惜  罪名,诬告他人。

(4)王研究员在文物方面有丰富的  经验。

A.特长出席伪造鉴赏B.特长列席伪造欣赏

C.专长列席捏造欣赏D.专长出席捏造鉴赏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叶老同尊重许多老者一样尊重我,凡是他认为可取的地方都一一采纳,并且露出  的神情。

(2)老王师傅争分夺秒,经常利用工作 学习文化知识。

(3)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  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4)这项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了我市综合治理方面的一项空白。

A.赞许间隙卑劣填补B.称赞间隙卑鄙弥补

C.赞许间歇卑劣弥补D.称赞间歇卑鄙填补

 

1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在教唆犯的 下,他常到公共场合扒窃钱财。

(2)帝国主义企图用所谓"援助"的谎话来 它的侵略行为。

(3)哪里有压制,有 ,有炮火,哪里就有反抗,有革命。

A.纵容掩饰鞭挞B.怂恿掩饰鞭笞

C.怂恿掩盖鞭挞D.纵容掩盖鞭笞 

20、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知道,文化是文明的。

随着文化事业的,一些腐朽文化和丑恶现象而人,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很大的负面。

因此,确有必要在农村搞一个文化工程,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A.内含萎靡乘机影响B.内涵萎缩乘虚效应

C.内含凋敝乘机作用D.内涵凋谢乘虚效果 

2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由于蒲松龄把他在现实生活里所 到的各种人物个性以及人情世故很 的概括在这些神鬼怪异的身上,这就使小说中出现的花妖狐魅具有 ,人们对这些异类并不感到可怕,倒觉得它们可亲可爱,十分的亲切感人。

A体察巧妙人情B观察微妙人性

C体验奇妙人味D体察奇妙人性

2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寺院里有几棵银杏树,枝繁叶茂的,看上去它们的__足有上千岁。

(2)京九铁路一旦修成,将__全国九个省、市,成为又一条南北大动脉。

(3)该公司__要退出竞争,私下里却加紧活动,谋划战胜对手的策略。

A.年龄贯串扬言B.年龄贯穿佯言

C.年纪贯穿扬言D.年纪贯串佯言

2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两千多年以前的剑刃还如此锋利,实在令人__。

(2)富有实际工作经验并做过实际__的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敢于推翻前人的错误结论。

(3)澳门回归祖国,将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这是__的。

A.诧异考察毋庸置疑B.惊异考核无可辩驳

C.惊异考核毋庸置疑D.诧异考察无可辩驳

 

2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你有这样博学的老师尽心辅导,真叫我__。

(2)《提要》曾经过多次审改,为此不知__过出版社多少次。

(3)这样的事在我们学校还是__,该引以为戒。

A.向往烦扰先例B.向往烦恼首例

C.艳慕烦扰首例D.艳慕烦恼先例 

2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上级既然下达了这项任务,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只能__为之。

(2)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叶落要归根,那__他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呀!

"

(3)民族区域__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A.勉力作客自治B.勉励作客自制

C.勉力做客自制D.勉励做客自治

 

2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价值最初是在商品交换中__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2)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__,而应重在感受和体验。

(3)没有__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A.概括推敲体察B.抽象推求体验

C.概括推敲体会D.抽象推求体味 

27、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__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然存在。

(2)人口多,资源少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__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3)学习古诗词,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背诵,使自己__受用不尽。

(4)有的教师还运用音乐帮助学生作文,借以__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A.法治限制终生激励B.法治制约终生激励

C.法制限制终身激发D.法制制约终身激发

2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冷战后,美国不断以各种名义动用军事力量干涉别国事务,__成了世界警察。

(2)去年,中国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及国内特大洪涝灾害的双重影响,形势十分__。

(3)书是__人类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4)10万元年薪聘教授,148个特聘教授职位__。

A.居然严峻启迪虚席以待B.俨然严峻开启虚席以待

C.居然严厉开启虚左以待D.俨然严厉启迪虚左以待

2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图书市场上部分作品从内容、写作手法到包装、宣传都极力媚俗,为文学界乃至许多读者所__。

(2)产品销售额一落干丈,形势的__迫使他必须当机立断,停止生产。

(3)如果人类历史的行程也遵循一条自然而又必然的规律,那么这个问题是可以解答的,是可以__的。

A.不耻剧变预示B.不耻巨变预见

C.不齿巨变预示D不齿剧变预见

30、填入下面这段文字中横线上的词,正确的一组是()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__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当他们的亲身_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__时,就可能__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A.关注体验撞击诱发B.关心经历撞击导致

C关注体验冲突导致D.关心经历冲突诱发

答案:

以下内容会员跟帖回复才能看到

==============================

 

1、(分析:

"云集"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用来支配"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刚好合适。

这样可排除A、D两项。

"品味"指物品的品质或风味(也可用作动词),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显然不准确;而"品位"则指文学艺术作品达到的水平,与句2的句意和语境相吻合。

这样,可排除C项而选B项。

"赞扬"是"称赞表扬"之意,"赞叹"是"极为称赞"之意,而对曹操的四言诗等古代文艺作品,我们只能"称赞"而无法"表扬"。

同时用"赞叹"也与前文的"称誉"相呼应。

所以选B项。

2、(本题重点考查结合语境准确选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正确答案为D项。

第1句要用"郑重","庄重"常用来形容个人言语或举止不随意、不轻浮。

如用来形容外交发言人的谈话显然就不合适了。

排除了"庄重",A、C两项就可以被排除了。

第2句中有"民警与保安""迅速出击"等信息,而不是指利用实验或实物、图表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来。

这就决定了这里只能用"演练",这样,B项又可以被排除了。

第3句是说日本政府批准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使"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这一后果,所以应该用"导致"。

3、(D.限定:

指定范围、限度,不许超过;确定...的界线或范围限制:

不让超过的界限;局限在范围内生僻:

不常见到的;不熟悉的冷僻:

冷落,怪僻;不常见的)

4、(.本题是近义词选择填空题,选择填空重在运用,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

选项为B项。

"麻痹"与"麻木"两个词都有感觉不灵或丧失的意思,但适用的对象范围不同。

"麻木"主要指感受、行动不灵敏,反应迟钝;"麻痹"则指思想放松,警惕性差。

从第1句的语境看,说的是脚和手被冻得反应迟钝,应选"麻木"填上。

"利索"和"麻利"两个词都有快而准的意思。

但词义大小有区别,"利索"可以用来形容动作和语言;而"麻利"只用来形容动作。

第2句形容嘴巴说话快而准,应填入"利索"。

"纯真"和"纯正"两个词都有单纯、不掺杂别的成分的意思,意义区别在不同的语素上。

"纯真"侧重在"真"上,表示纯洁真挚,形容人的思想、感情、目的、动机不含邪念;"纯正"侧重在"正"上,表示纯洁正当,常形容语调、口音、味道。

第3句说的是口味,应填人"纯正"。

5、(A.权利:

公民依法享受的,根"义务"相对,如:

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权力:

一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

国家权力机关;一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自制:

克制自己的情绪。

自治:

民族团体地区等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

合计:

盘算,商量;合在一起计算。

核计:

核算(成本等)。

6、(B.审定:

审查决定,如:

审定计划。

审订:

审阅修订,如:

审定书稿。

中止:

做事中途停止。

终止:

结束,停止,如:

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学习是无止境的。

历程:

指经历的过程,用在表示过去的句子中。

如:

回顾几十年的战斗历程,他感慨万千。

里程:

指具体的路程,还指发展的过程,用在表示将来的句子中获用在时间步明确的句子中,如:

新的里程,革命的里程。

7、(C实行:

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实行的内容较抽象。

施行:

表示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施行的内容较具体。

另外,施行还可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的效力。

竖立:

多指具体事物。

树立:

多指抽象事物。

沟通:

使两方能通连,如:

沟通两国文化。

勾通:

贬义词,指暗中勾结。

8、(C抱怨:

指因不满而埋怨。

报怨:

对所怨恨的人作出反应,现在不常用,常见的成语似乎只有"以德报怨。

简捷:

直截了当;简便快捷。

简洁:

(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

优雅:

一指优美雅致;二指优美高雅。

幽雅:

指幽静而雅致,多指环境。

9、(C.辽阔:

多指地域。

寥廓:

多指天空。

十足:

指物品成色纯或十分充足,前者如十足的黄金,后者如神气十足。

实足:

确实足数。

暴发:

有两个意思。

第一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这一点不会与"爆发"混淆;第二指突然发作,多指自然具体的现象或事物突然发作,如洪水暴发。

爆发:

作忽然发作讲时,多指人为的大的抽象的现象或情况,如力量情绪事变等忽然发作或发生。

另外,还可特指火山爆发。

10、(B寄于:

寄托在。

寄予:

寄托。

隐晦:

(意思)不明显。

隐讳:

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功夫:

一般说的是本领,造诣。

工夫:

可用于本领意思,但一般用来指时间。

11、(D妨碍:

侧重于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

妨害:

侧重于指有损害,程度较重。

阻碍:

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

阻挡:

阻止,拦住,主语是施动者。

阻止:

使不能前进,使停止行动。

中断:

不带宾语。

12、(C误用:

用错。

借用:

把用于某种用途的事物用于另一种用途。

滥用:

过度的使用。

13、(A推托:

推卸责任,带宾语。

推诿:

往往不带宾语。

必须:

表示事理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或用于加强命令语气,是能愿动词。

必需:

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修饰名词,做定语。

启事:

刊登或张贴出来的某种声明,名词,如征文启事。

启示:

启发,动词兼名词。

14、(A开拓:

强调从小到大。

开辟:

强调从无到有。

偶尔:

间或,有时。

偶然:

不一定发生而发生。

缺点:

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不好)。

缺陷:

欠缺或不完善(侧重于没有)。

15、(B聆听:

用于下对上。

倾听:

细心地听,用于上对下。

调节:

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剂:

把多与少、忙与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

侵蚀:

逐渐侵害使变坏。

腐蚀:

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使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

16、(C伎俩:

不正当的手段,比"把戏"语意重。

违犯:

违背和触犯(法规)。

违反:

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

惩罚:

严厉地处罚。

制裁: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取缔:

明令取消或禁止,语意重。

取消:

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

17、(D特长:

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专长:

专门的学问技能或特长。

出席:

正式代表。

列席:

非正式代表。

捏造:

无中生有。

伪造:

仿照真的事物而制造。

鉴赏:

鉴定和欣赏。

欣赏:

领略玩赏)

18、(A赞许:

可指神情。

称赞:

用语言表达对人或事的优点的喜爱,可作动词、形容词。

间隙:

空隙。

间歇:

动作变化等间隔一定时间停止一会。

卑劣:

卑鄙恶劣。

卑鄙: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填补:

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弥补:

常与亏空空白缺额搭配。

19、(B.纵容:

不制止,任其发展。

怂恿:

鼓动。

掩饰:

用借口来设法掩盖。

鞭笞:

鞭打。

鞭挞:

鞭打,比喻抨击。

20、(B.内涵:

现实性的较高级形式与它所赖以存在的较低级形式之间的关系(如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内含:

里面含有,指具体的东西效应:

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科学现象。

多用于社会科学范畴。

21、(D.体察:

体会和观察人性:

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人情:

人的感情;情面;恩惠,情谊;赠品、礼品)

22、(B."年纪"与"年龄"同义,但前者限于指人,不能用于动植物;后者则不受限制。

贯串:

指从头到尾穿过一系列事物,多用于比较抽象的东西。

贯穿:

表示穿过、连通。

扬言:

指有意用说话威胁对方。

佯言:

指说假话,目的在于迷惑别人。

23、(C."惊异"和"诧异",都有惊奇和觉得奇异的意思,不过前者侧重"惊",后者侧重"奇"。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衡量;"考核",考查审核,有"核对"的意思。

毋庸置疑:

指毫无疑问无可辩驳:

侧重于争辨、批驳)

24、(C.艳慕:

很羡慕。

"向往"与理想境界有关。

烦扰:

有麻烦、打扰之意。

先例:

指过去的事。

25、(A.勉力:

努力。

勉励:

劝人努力。

作客:

寄居在别处。

做客:

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自制:

克制自己。

自治:

民族、团体、地区等除了受所隶属的国家、政府或上级单位领导外,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

26、(D.抽象:

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概括:

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推求:

指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探索(道理、意图等)。

推敲: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体察:

指体验观察。

体验:

指用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体会:

指体验领会。

体味:

指仔细体会。

27、(D.法治:

依法治理国家。

法制:

法制制度。

限制:

规定范围,不许超过。

制约:

指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以另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那么,前者就受到后者的制约。

"终生"和"终身"都是一生,前者多就事业说,后者多就切身的事说。

激励:

激发鼓励,范围较宽。

激发:

刺激使奋发,范围较窄。

28、(B.俨然:

形容很像。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严峻"是形容形势的,而"严厉"是形容态度的。

29、(D.不齿:

意为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剧变:

意为剧烈的变化。

预示:

是应带宾语,用在这里不通。

30、(A"关注"要比"关心"进一层,语意较重。

"撞击"和"冲突"都反映双方互有矛盾,不过,"撞击"较为猛烈。

1.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_____,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A.申述B.申诉C.申明D.表明

2.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决不_____。

A.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