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5004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子课题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研究报告

实验区:

沈阳市于洪区

实验校:

沈阳市于洪区南李官小学

主持人姓名:

刘洋

联系电话:

13840015595

邮编:

110141

E-mail:

287398874@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研究报告

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

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

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因此,开展本子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我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一、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课题名称

“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子课题

——培养农民工子女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现金社会应该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校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外地的。

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尤为重要。

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

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

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因此,开展本子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我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是一项细致的任务,也是一项长远的工作。

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蹴,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此项工作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

为此我们针对本校特点,分年级段提出具体的实施目标要求。

1、小学低段目标要求

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表现在团队合作精神方面,主要为自制力差,常会出现违规现象;尤其是现在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往往受到家庭的过度娇宠,容易形成任性、自私、霸道,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表现为不能很好适应学校生活,尤为群体协调性差,针对低段学生存在的不足,我们要求学生达到遵守学校作息制度,同学之间相互友爱,不用污言脏语,并乐于参加群体活动。

在具体方法上,通过以游戏型为主的合作学习及合作活动等多方面的训练,重在培养低段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

2、小学中段的目标要求

小学中段学生的特点,表现在团队合作精神方面,主要为在总体上与低段学生比已有所变化、发展,自制力有明显的进步,但行为的持久性较差,易冲动,同时对事物的行为态度开始有了一定的选择性,如:

开始向往友谊,但又不能区别“哥们义气”和“真正的友谊”的界限,有时会发生盲目的合作等。

针对小学中段学生存在的实际情况,除继续小学低段的要求外,我们还要求学生达到要能很好维护集体利益,这个“集体利益”大可到学校的荣誉,小可到各种各样的小班小组荣誉。

其二要求做到宽以待人。

如:

若不小心被同学撞倒以后怎么办?

“三八线”的由来等实际事例中,教育学生待人要宽容,同学间要团结友爱,培养一种礼让宽容的合作精神。

其三,要求学生关心班集体的各种活动,把乐于合作参与作为首要的内容。

总之,在合作精神的培养上,要引导学生就事论理,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具体事例上升到具有一定理性认识的高度。

在具体方法措施上,通过以合作学习为主体及其它合作训练为辅的以知识型为主的合作活动训练,重点培养提高中段学生的合作参与能力。

3、小学高段的目标要求

小学高段的学生特点,表现在团队合作精神方面,主要为他们对合作精神的认识深刻性较中、低段已有很大提高,对班集体感情的稳定性已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学校及班集体的行为准则对他们的行为已有较强的约束力,很看重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对班集体、校集体中的各种活动有较强的合作参与意识,珍惜同学之情,自尊心强,此时的面子观念,是合作精神培养的一个软肋。

针对小学高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求学生达到:

一是自觉做到与学校的合作,遵守学校守则,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自觉做到同学间的合作,互助友爱;三是自觉参与学校与班集体的各种活动;四是自觉做好校外的团队活动,如:

放学回家时的路队,家作帮教、配合家长做适当的家务活动,维护村集体的财产。

五是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小学高段学生通过合作精神的培养,实现学校班队活动逐步实现自主管理,让学生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位置,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让学生得到成熟感,并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段,通过以实践型为主的合作煅练,重在内化升华合作实践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开展活动所制定的主题活动计划以及活动的过程性材料。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筛选、整合材料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3、2010年完成结题报告一份,进行经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一篇,教学案例一篇,力争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推广有价值的经验。

(五)参与试验的研究对象

南李官小学二——六年级学生。

(六)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

2010.7~2011.7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皮亚杰教育理论,教育应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

2、儿童认知行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主动、能动特点的思想,将实践观点引入作为“文化——心理”的德育,从而必然将德育过程作为“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

4、小学德育理论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

“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小学德育纲要》详细规定了小学德育目标、内容、方法,认真学习大纲和纲要可以清楚地勾划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一个由低到高的梯度系列。

小学德育应着重抓好道德启蒙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并内化提高一些优秀心理、行为等品质特点,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打下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动性原则

团队合作的培训需要全社会参与,但以学校教育居于主导地位,它居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关键环节。

2、协调性原则

学校师生、学生家长、社会人士,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尽相同,自然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也不同,容易各持一端。

因此,我们特别强调互相交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和谐的亲和力。

3、激励性原则

创设各种教育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各类活动,并及时反馈活动情况,通过各种途径的表扬与奖励,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劳动的快乐、从而激发活动的热情。

4、层次性原则

在开展各种的合作活动时,要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从各年级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经历了解、学习、实践、反馈、再实践的过程,使教育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在循序渐进中突出活动目的的层次性与阶段性。

5、实践性原则

实践活动是焕发团队合作的生命力所在,在确定一项活动教育专题时,要充分考虑学、家庭、社会中的各方面教育因素,使之在活动中都有“用武之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内化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分析法:

调查研究目前学生中团队合作精神的情况,分析原因。

采取问卷调查和行动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2、行动研究法。

通过开展多次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总结反思。

以主题活动为平台,探索分组的方法。

3、案例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5、思想教育法。

课题研究的框架、途径和措施

(一)研究运作框架图示

研究框架图

低段:

思想教育指导、游戏娱乐主导、课堂合作学习引导、

手工操作劳动诱导、行为训练督导

中段:

思想教育指导、合作学习主导、团体协作练导、

群体活动诱导、奉献合作训导、行为训练督导

高段:

思想教育指导、奉献合作训导、群体活动诱导

合作学习主导、劳动基地练导、行为训练督导、社会活动创导

(二)研究途径

本课题在2010年7月以来,我校已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其研究的操作途径如下。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一个重内容,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德育基础。

我们把目标定下来以后,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功在渗透的原则,通过润物细无声、慢磨细琢、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无声外促成长。

1、以思想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目标的合作精神。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党的“十六大”也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内容。

把爱国、爱党、爱家乡融于平时的思想教育中,用雷锋、孔繁森等先进英雄模范人物的献身精神、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让学生树立远大的思想目标,并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永树心中,在同学间、师生间、教师间发扬互助友爱、共同合作、和谐发展。

2、通过教师间的合作互助,为学生树立现实的榜样。

教师不仅是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人格心灵的塑造者。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我们通过教师间的团结、合作、互助来引领学生的发展。

如:

学校文艺汇演,老师也要演出自己编的团体节目,平时的互相听课,生活上的互相帮助,工作上的相互配合等。

因此,教师间的和谐合作,给学生起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3、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

以课堂为主阵地,精心组织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民主面向每一个学生,要善于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用体验式和研究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性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潜能的发挥。

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

学生也是这样,你尊重他,关心他,他也尊重你,关心你,爱护你。

因此,只有在师生间愉快合作的基础上,才能最大发挥学生的潜能。

4、通过生生间的合作,促进学生间良好合作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间的合作,是我们重点发展培养要点,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合作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

因此,培养好生生间的合作精神,我们一方面从思想教育入手,利用大会、小会、国旗下讲话等,灌输培养合作精神,并及时表扬这方面的好人好事。

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多设计一些合作性学习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第三,抓好以少先队为主阵地的学生合作活动,让学生自主管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小主人翁的地位,自觉遵守少先队章程,为红领巾争光,让学生认识到个体和集体的关系,个体与组织的关系,自觉把自己融入到少先队组织中去,融入到班集体中去。

其四,通过一些体育活动如(登山、接力赛),一些游览活动(如野炊等),一些社会活动(如社会调查、关心互保户等),来促进学生合作精神潜移默化的养成。

5、及时反馈收集在合作活动中的好人好事,通过黑板报、小喇叭、国旗下讲话、班主任表扬好、树立好身边的榜样、切实抓好宣传激励作用。

(三)常规措施

1、小学低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常规措施按照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及目标要求,主要设置了以游戏、娱乐型为主的常规措施。

(1)游戏娱乐引导型,如丢手绢、小组唱歌比赛、老鹰捉小鸡等气氛活跃、轻松、趣味性强的活动,教师应认真设计既适合学生认知能力、表现水平,又能融培养学生间相互协作的习惯于其间的游戏内容。

并按一定的规则要求,督促学生参与合作,进行活动。

(2)课堂注意诱导。

教师平时要注意课堂的教学设计,并把合作意识融入到学生求知中去,如进行数学加减、散字分人拼词、组成语等,使学生在合作参与中得到乐趣,学到知识。

此外,利工手工课组织合作活动,利用体育课组织合作活动,利用课外兴趣小组组织合作参与活动。

(3)行为训练督导。

在让学生身心活泼的同时,设置一些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做好积极参加小组打扫卫生,同学间不得漫骂、打架、放学排队回家等低段学生易做易行的合作行为规范。

(4)动手操作型练导。

设置需要合作完成的一些手工制作、机械模型制作等增强合作动手能力。

2、小学中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常规措施

根据小学中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和我们的目标要求,在继承小学低段的一些常规措施上,我们还设置了以文化知识型为主的常规措施:

(1)分组轮流出好黑板报、墙报,做好形式设计和内容撰写。

(2)让学生合作查资料、收集信息等来组织一些小专题。

(3)做好少先队工作,培养团队精神。

(4)经常举行班级间、班小组间的各种活动和比赛,提高学生的配合协作能力。

(5)根据教学进程和内容需求,设置一些“一题多解、一解多题”的学习难点来进行合作学习,让七嘴八舌出真知。

同时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组织相互订正作业。

成立学困生帮扶合作小组。

3、小学高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常规措施。

根据小学高段学生的特点和我们的目标,我们在继承中段措施的基础上强调了以实践型为主的合作训练,把合作训练的范围由校内拓展到了校外,进一步强化了合作精神的养成。

(1)在班里根据各种情况组织各种帮扶结对小组,如学习帮扶小组,行动困难帮助小组等,把相互配合、帮助、协作提升到奉献服务的高度。

(2)组织校外调查小组,出一些简单的调查题目,如布置暑假的调查题目为:

“调查你所在村(村民小组)外出打工人口及打工地点”。

虽然题目浅显,但需要学生去各家各户串门,这不仅锻炼了学生配合社会的能力,也同体验了学生尊老爱幼的德育行为水准。

(3)要求学生参与适当的家务或田间劳动。

(4)以活动小组为单位,组织好春游、秋游、野炊、登山活动,每次活动都列出一定的主题,如排演节目、收集标本等小组比赛,最后开展最佳活动小组评比。

使学生在有趣、有序的活动中增强合作的自觉性。

(5)建立劳动小组基地,通过配合劳动加深合作的观念。

(6)校外组织帮扶孤寡老人小组。

(四)课题研究过程

研究时间:

2010年7月~2011年7月

研究步骤:

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0月)

1、对课题前期进行充分准备。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议,修订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的、意义、目标、内容及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3、小学生对团队合作精神的现状的分析和调查(研究对象前测),了解掌握当前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4、课题研究立项、申报、审批。

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4月)

本阶段要进一步修订研究目标和操作步骤,深入研究实施本课题教育途径和方法策略。

积累成功经验。

搜集课题实验有关资料,为课题结题作好准备。

1、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第三阶段:

总结推广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

1、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归纳、总结研究成果。

2、各年级搜集课题实验有关资料。

3、收集参与实验的有关经验论文、总结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

接受上级科研单位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五)研究成果和结论

通过一年的课题实践,学校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教育教学效果也收到很好的成效。

1、在教育理论实践上,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得到进一步深化。

人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要实现这一目标须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做好管理过程的民主化;二是强调管理过程的自主性。

我们在培养途径和常规措施中充分揉合了以上两点要求,在平时管理中,也注意调动教师这方面的积极性,努力给教师、学生创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契机,使一些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目标成为现实。

目前,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达到学、教和谐,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已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

2、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从低段到高段,我们都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合作精神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某一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积极组织,推陈出新,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重组,这就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了教育教学和学习效能。

3、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从形式上、内容上丰富了课外活动。

为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我们增加了大量的课外团体、小团体活动项目,从低段以游戏为主,到中段以文化知识型为主,再到高段以社会实践型为主各种活动,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课外活动活泼、风趣、多姿多彩。

4、通过此项活动,加强了学校、家庭、行政村间的联系,每逢开家长会,我们都要把这一目的意义反馈给家长及村领导,以期取得他们的配合和协助,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功能,使其延伸成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外延阵地。

5、通过此项活动,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放手而不放任地让学生自主管理,做学校的主人翁。

尤其在少先队的管理中,我们分级让他们订出管理内容、目标,教师只在于检查、督促落实,使其在少先队广播、黑板报、先进事迹采访等活动中,充分发挥民主,搞好分工协作,使少先队的工作有声有色。

6、合作创新成为我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新亮点。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真正地扬长避短,获得不断进步。

俗语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010年,三年级的郑小强等四位同学合作设计的科技小制作“风向标”,在小发明比赛中获校二等奖。

7、互助友爱成为学校的新时尚。

通过此项活动,学校文明用语多了,献爱心的事多啦,互助友爱的事多了。

2010年的下学期,三年级的郑勇同学腿摔断了,父母打工在外,只有年迈的爷爷在家,同学们争相为他补课,两个多月背他上学,在校背他上厕所。

此外,我校师生多次参与团市委组织的献爱心活动,互助友爱成为我校新时尚。

8、合作互动,提升了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效能。

和谐合作的师师、生生、师生、学校、社会等关系环境,激活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效能。

在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中,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合作中互动互补。

课内孩子们发言积极,你一言我一语,你提问我回答,你不足我补充,你优秀我学习,你掉队我帮助。

让他们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肯定别人,学会热情帮助别人,并在这种亲和协调的人际情境中健康成长。

这种环境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从而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效能。

9、潜移默化平常心、春风化雨润心田(合作小样例)。

通过平时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从下面的几例中,也反映出我们课题实施的一些成效。

例1:

喊得最响的啦啦队是我校的。

通过潜移默化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彰显。

在运动场上,喊得最响的啦啦队是我校的,运动员在场上拼搏,其他人在旁边加油,为运动员拿衣、送水已成为自觉行动,取得的成绩也是理想的。

例2:

这餐饭是最好吃的。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在野炊活动中,我们规定每小组人数后,让学生各自组成小组,分工协作,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瓢碗筷,自愿自觉分担,到指定的地点后,各组自选灶头灶址。

经过这样的活动,虽然各组的饭菜都味道“鲜美”,许多同学“灰头土脸”,许多同学都“吃饱了”、“吃好了”,但他们在日记中说,这餐饭是最好吃的!

因为这是他们合作的结晶。

例3:

互助结对抓合作。

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很大,也有各自的特长。

为此,我们组织了互助结对活动,组成各种帮扶小组,用先进促后进,用特长促配合。

如我们各组的黑板报,小组,在出报前均要讨论设计意图后才上报,字好的写字,文章好的写文章,设计好的做设计板块,画画好的画画等,该出力的出力,该出脑的出脑,每学期评出先进的黑板报组,促进互助结对抓合作。

例4:

及时表扬促合作。

我们以红领巾广播站为主阵地,利用国旗下讲话、每天课外活动,及时对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从思想阵地上进行渗透教育。

(五)结论

通过这一年来的课题实践,学校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们学习主动了,学校整洁了,学风端正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学校工作也得到很大改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由于水平的限制,我们在课题途径及措施方法的设置上,难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课题理论上也没能很好的创新提高,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继续这方面的创新求索,有侧重地寻找学科实验的突破口,以学科取得的进展及成果经验,让更多的老师看到实验的前景和效果,就能吸引他们自觉参与与运用上来,这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效。

(六)展望

回顾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以来的工作,我们缺乏经验,因此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是,我们感到欣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活动中学生们得到的锻炼是多方面的,是前所未有的。

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很多很多,这些能力的进步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是很至关重要的。

我们实践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复荃《小学管理》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1997年版

3、黄新茂《中小学德育活动设计与优秀实例》1995年9月版

4、陈琦 教育心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5、郑毓信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J].

小学数学教育.2005(l,2):

4

6、寿多涓.小组合作机制的组建与运作[J].

小学数学教育,2003[7、8]:

240

7、吕听听,诸建刚 探课改之路,索课改真谛[J]

中学数学教育,2003(3):

25

8、王敏新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J]

小学数学教育,2005(1.2):

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