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产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5124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5 大小:10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5页
第3部分产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部分产科.docx

《第3部分产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部分产科.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部分产科.docx

第3部分产科

第三部分产科

一、名词解释

1.道格拉斯陷凹(Douglas):

腹膜沿着子宫后壁向下,至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窿再折向直肠形成的凹陷,称为子宫直肠陷凹,也称为道格拉斯陷凹,是腹腔的最低点。

2.会阴体:

是指位于阴道口和肛门之间的锲形软组织,厚3-4cm,又称会阴,由表及里为皮肤、皮下脂肪筋膜、部分肛提肌和会阴中心腱。

3.子宫峡部:

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约0.8-1cm,其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妊娠末期可达7-10cm。

4.精子获能:

精子进入子宫腔和输卵管腔,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α、β淀粉酶降解,降低了顶体膜稳定性,此过程称为精子获能。

5.受精:

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称为受精。

6.透明带反应:

精子头部与卵子表面接触后,卵子细胞质内的皮质颗粒释放溶酶体酶,引起透明带结构改变,精子受体分子变性,阻止其他精子进入透明带,这一过程称为透明带反应。

7.桑葚胚:

受精后72小时受精卵分裂为16个细胞的实心细胞团,称为桑葚胚。

8.血管合体膜:

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由绒毛合体滋养细胞无核区胞质、合体滋养层基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5层组成的薄膜。

9.早孕反应:

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下降、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称为早孕反应。

10.黑加征:

停经6-8周时,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

11.胎产式: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胎产式。

12.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

13.复合先露:

胎儿头先露或臀先露与胎手或者胎足同时入盆称为复合先露。

14.胎方位:

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

15.对角径:

骶岬上缘中点到耻骨联合下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

16.真结合径:

对角径减去1.5-2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正常值为11cm。

17.分娩:

妊娠满28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

18.早产: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期间分娩称为早产。

19.足月产:

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期间分娩,称为足月产。

20.过期产:

妊娠满42周及以后分娩,称为过期产。

21.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22.骨盆出口横径:

也称为坐骨结节间径。

指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23.出口后矢状径:

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为8-9cm。

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时,正常大小的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24.骨盆轴:

为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

此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完成一系列分娩机制,助产时也应按骨盆轴方向协助胎儿娩出。

25.骨盆倾斜度:

指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若骨盆倾斜度过大,常影响胎头衔接和娩出。

26.软产道:

较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外阴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27.子宫下段:

由非孕时长约1cm的子宫峡部伸展形成。

至妊娠末期被逐渐拉长形成子宫下段。

临产后的规律宫缩使子宫下段拉长7-10cm,肌壁变薄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

28.生理缩复环:

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

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为生理缩复环。

正常情况下,此环不易自腹部见到。

29.双顶径:

为两侧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临床常用B型超声测此值判断胎儿大小,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3cm。

30.分娩机制:

是指胎儿先露部随着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31.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人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

32.见红:

在临产前24-48小时内,因宫颈内口附着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有少量出血,与宫颈管内的黏液栓相混并排出,称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象。

33.宫颈扩张期:

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

指临产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10cm)为止。

初产妇平均需11-12小时;经产妇平均需6-8小时。

34.第二产程:

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的过程。

35.第三产程:

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过程,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36.潜伏期:

是指从临产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3cm。

此期间扩张速度较慢,平均2-3小时扩张1cm,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

37.活跃期:

是指宫口扩张3-10cm。

此期间扩张速度加快,需4小时,最大时限为8小时。

38.拨露:

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称胎头拨露。

39.着冠:

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称胎头着冠。

40.新生儿阿普加评分: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是以出生后1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为0-2分,满分为10分。

8-10分属正常新生儿。

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41.产褥期: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通常规定为6周。

42.子宫复旧:

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全过程,需时6周,主要变化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

43.恶露:

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

因其颜色、内容物及时间不同,恶露分为:

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白色恶露。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为250-500mL。

44.流产: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流产。

45.难免流产:

指流产已不可避免。

在先兆流产基础上,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剧,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

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或略小。

46.完全流产:

指妊娠物已全部排出,阴道流血逐渐停止,腹痛逐渐消失。

妇科检查宫颈口已关闭,子宫接近正常大小。

47.稽留流产:

又称过期流产。

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未能及时自然排出者。

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子宫较停经周数小,质地不软,未闻及胎心。

48.习惯性流产:

指连续自然流产3次及3次以上者。

近年常用复发性自然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改为连续2次及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49.先兆流产:

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50.过期妊娠:

平时月经周期规则,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尚未分娩者,称过期妊娠。

51.HELLP综合征:

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本病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

52.妊娠剧吐:

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以致发生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时,称妊娠剧吐。

53.异位妊娠: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

依据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不同分为:

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

54.陈旧性宫外孕: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若长期反复内出血所形成的盆腔血肿不消散,血肿机化变硬并与周围组织粘连,临床上称为陈旧性宫外孕。

55.持续性异位妊娠:

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手术后,残余滋养细胞有可能继续生长,再次发生出血,引起腹痛等,称为持续性异位妊娠。

56.胎盘早剥:

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

57.子宫胎盘卒中:

胎盘早剥发生内出血时,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随着胎盘后血肿压力的增加,血液浸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甚至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瘀斑,称子宫胎盘卒中。

58.前置胎盘: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59.低置胎盘:

胎盘位于子宫下段,胎盘边缘极为接近但未达到宫颈内口,称为低置胎盘。

60.多胎妊娠:

一次妊娠宫腔内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胎儿时称为多胎妊娠。

61.单卵双胎:

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形成的双胎妊娠,称为单卵双胎。

62.双卵双胎:

两个卵子分别受精形成的双胎妊娠,称为双卵双胎。

63.纸样胎儿:

妊娠早中期双胎中的一个胎儿死亡,可被另一个胎儿压成薄片,称为纸样胎儿。

64.双胎输血综合征:

是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单卵双胎的严重并发症。

通过胎盘间的动-静脉吻合支,血液从动脉向静脉单向分流,使一个胎儿成为供血儿,另一个胎儿成为受血儿,造成供血儿贫血、血容量减少,致使生长受限、肾灌注不足、羊水过少,甚至因营养不良而死亡;受血儿血容量增多、动脉压增高、各器管体积增大,胎儿体重增加,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胎儿水肿、羊水过多。

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单卵双胎的两个胎儿体重相差≥20%、血红蛋白相差>50g/L。

65.羊水指数:

B型超声测量羊水时,将孕妇腹部经脐横线与腹白线作为标志线,分为4个区,4个区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之和,即为羊水指数。

66.胎儿生长受限:

是指胎儿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未能达到其潜在所应有的生长速度。

表现为足月出生胎儿体重<2500g;或胎儿体重低于同孕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孕龄同性别正常体重的第10个百分位数。

67.内因性均称型生长受限:

属于原发性胎儿生长受限。

在胎儿发育的第一阶段,抑制生长因素即发生作用。

特点是体重、身长、头径相称,但均小于该孕龄正常值,因染色体异常、宫内感染、环境有害物质所致。

68.外因性不均称型生长受限:

属于继发性胎儿生长受限。

胚胎早期发育正常,至孕晚期才受到有害因素影响。

特点是新生儿外表呈营养不良或过熟儿状态,发育不均称,身长、头径与孕龄相符而体重偏低。

69.外因性均称型生长受限:

系内因型均称型胎儿生长受限和外因型不均称型胎儿生长受限的混和型。

其病因有母儿双方因素,多系缺乏重要生长因素,如叶酸、氨基酸、微量元素或有害药物影响所致。

在整个妊娠期间均产生影响。

特点是新生儿身长、体重、头径均小于该孕龄正常值,外表有营养不良表现。

70.胎儿发育指数:

胎儿发育指数=子宫长度(cm)-3×(月份+1),指数在-3和+3之间为正常,小于-3提示可能为胎儿生长受限。

71.无脑儿:

是先天畸形胎儿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缺少头盖骨,脑髓暴露,双眼突出,颈短,脑部发育极原始,脑髓暴露,不可能存活。

无脑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脑组织变性坏死突出颅外,另一种是脑组织未发育。

72.脑积水:

是指脑室内外有大量脑脊液(500-3000mL)蓄积于颅腔内,致颅缝明显变宽,颅腔体积增大,囟门显著增大,常压迫正常脑组织。

73.联体儿:

单卵双胎在孕早期发育过程中未能分离,或分离不完全所致,多数性别相同,极少见,分为相等联体儿和不等联体儿。

74.死胎:

妊娠2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

75.胎儿窘迫:

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

76.胎膜早破: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

77.围生期心肌病:

指发生于妊娠期晚期至产后6个月内的扩张性心肌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咯血、胸痛、肝肿大和浮肿等心力衰竭的症状。

78.妊娠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于妊娠末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位姿势,由于增大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突然减少,出现低血压。

79.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80.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主要危及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81.胎传梅毒:

孕妇血中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侵入胎儿体内而引起胎儿梅毒,称为胎传梅毒,又称先天梅毒。

可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先天梅毒儿。

82.尖锐湿疣:

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疾病。

83.生殖器疱疹:

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8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又称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85.遗传咨询:

是由从事医学遗传的专业人员或咨询医师,对咨询者就其提出的家庭中遗传性疾病的发病原因、遗传方式、诊断、预后、复发风险率、防治等问题予以解答,并就咨询者提出的婚育问题提出医学建议。

86.产前筛查:

是采用简便、可行、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发病率高、病情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或先天畸形(神经管畸形等)进行产前筛查,检出子代具有出生缺陷高风险的人群。

87.唐氏筛查:

产前对胎儿进行以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为主的染色体疾病的筛查。

88.产前诊断:

又称宫内诊断或出生前诊断。

指在胎儿出生之前应用各种先进的检测手段,如影像学、生物化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发育状况,对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作出诊断,为胎儿宫内治疗及选择性流产创造条件。

89.异常分娩:

又称难产,因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发生异常以及4个因素间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展受到阻碍,称异常分娩。

90.产力异常: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9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但收缩力弱,尤其缩复作用差,宫缩时宫腔内压可低于15mmHg。

宫颈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不能如期下降,产程延长,甚至停滞。

9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子宫局部平滑肌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环形狭窄,其位置不随宫缩而上升,不是子宫破裂的先兆。

93.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节律不协调;宫腔内压力虽高,但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子宫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也不完全松弛,表现为子宫收缩不协调,属无效宫缩。

多为原发性宫缩乏力。

94.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

若产道无阻力,宫口迅速开全,分娩在短时间内结束,可导致急产。

95.活跃期延长:

初产妇活跃期超过8小时,而宫口扩张速度初产妇<1.2cm/h,经产妇<1.5cm/h,称活跃期延长。

96.活跃期停滞:

进人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称活跃期停滞。

97.第二产程延长:

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l小时尚未分娩,称第二产程延长。

98.第二产程停滞:

第二产程达l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称第二产程停滞。

99.胎头下降延缓:

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1.0cm/h,经产妇<2.0cm/h,称胎头下降延缓。

100.胎头下降停滞:

活跃期晚期胎头停止在原处不下降达1小时以上,称胎头下降停滞。

101.均小骨盆:

骨盆外形属女型骨盆,但骨盆入口、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均狭窄,每个平面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cm或更多,称均小骨盆。

多见于身材矮小、体型匀称的妇女。

102.漏斗骨盆:

骨盆入口各径线值正常。

两侧骨盆壁向内倾斜,形状似漏斗而得名。

其特点是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均明显狭窄,使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缩短,耻骨弓角度变小。

坐骨结节间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常见于男型骨盆。

103.持续性枕横位:

临产后胎头以枕横位衔接,经充分试产,胎头枕部仍位于母体骨盆侧方,不能转向前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为持续性枕横位。

104.胎头高直位:

胎头以不屈不仰姿势衔接于骨盆入口,其矢状缝与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一致,称胎头高直位。

105.前不均倾位:

当胎头以枕横位入盆,前顶骨先下降时,称前不均倾位。

106.面先露:

胎头以极度仰伸姿势通过产道,以颜面为先露时,称为面先露。

以颏骨为指示点有颏左前、颏左横、颏左后、颏右前、颏右横、颏右后6种胎位,以颏左前、颏右后多见。

107.不完全臀先露:

以一足或双足、一膝或双膝,或一足一膝先露。

膝先露是暂时的,产程开始后转为足先露。

108.单臀先露:

又称腿直臀先露。

胎儿双髋关节屈曲,双膝关节直伸.以臀部为先露。

109.完全臀先露:

又称混合臀先露。

胎儿双髋关节及双膝关节均屈曲,有如盘膝坐,以臀部和双足为先露。

110.产后出血:

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

111.羊水栓塞:

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衰竭或猝死的严重分娩并发症。

112.子宫破裂:

是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

未及时诊治可导致胎儿及产妇死亡,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

113.不完全性子宫破裂:

指子宫肌层全部或部分破裂,但浆膜层完整,宫腔与腹腔不相通,胎儿及其附属物仍在宫腔内。

腹部检查在子宫不全破裂处有明显压痛。

114.病理缩复环:

因胎先露部下降受阻,子宫收缩过强,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子宫下段肌肉变薄拉长,在两者间形成环状凹陷,称为病理缩复环。

115.脐带先露:

又称隐性脐带脱垂。

胎膜未破时脐带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或一侧,称为脐带先露。

116.脐带脱垂:

胎膜破裂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降至阴道内甚至露于外阴部,称为脐带脱垂。

117.脐带缠绕:

脐带围绕胎儿颈部、四肢或躯干者,称为脐带缠绕。

90%为脐带绕颈,以绕颈1周者居多,占分娩总数的20%左右。

118.脐带过短:

脐带正常长度为30-70cm,平均长度为55cm;脐带短于30cm者,为脐带过短。

119.脐带帆状附着:

是指脐带附着在胎膜上,脐带血管通过羊膜与绒毛膜间进入胎盘。

120.前置血管:

胎膜上的血管跨过宫颈内口位于胎先露部前方,称为前置血管,当胎膜破裂时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

前置的血管被胎先露部压迫时,可致循环受阻而发生胎儿窘迫,甚至胎儿死亡。

121.产褥病率:

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体温≥38℃。

122.产褥感染:

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

123.晚期产后出血:

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以产后1-2周发病常见,也有到产后6周发病。

124.产褥期中暑:

产褥期因高温环境使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

125.产褥期抑郁症:

是指产妇在产褥期间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126.胎儿镜检查:

是用直径0.5-2mm的光学纤维内镜以套管针从孕妇腹壁穿刺,经子宫壁进入羊膜腔,观察胎儿、抽取脐血、取胎儿组织行活组织检查对胎儿进行宫内治疗的方法。

127.羊水检查:

是指经羊膜腔穿刺取羊水进行羊水成分分析的一种出生前的诊断方法。

128.臀助产术:

当胎臀自然娩出至脐部后,胎肩及后出胎头由接产者协助娩出。

129.臀牵引术:

胎儿全部由接产者牵拉娩出,此种手术对胎儿损伤较大,一般情况下禁止使用。

二、判断题

1.卵巢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称为卵巢白膜。

(×)

2.宫颈外口正常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下方。

(×)

3.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

(√)

4.阴道下段的淋巴主要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

5.妊娠中晚期孕妇血浆白蛋白增多,约为35g/L。

(×)

6.妊娠期容易诱发胆囊炎和胆石症。

(√)

7.妊娠24周末宫底高度约在脐下一横指。

(×)

8.宫颈黏液涂片干燥后见到羊齿状结晶,妊娠的可能性大。

(×)

9.妊娠12周用多普勒胎心听诊仪能够探测到胎心。

(√)

10.妊娠14-16周用一般听诊器经孕妇腹壁能够听到胎心。

(×)

11.我国采用的围生期为:

妊娠满28周至产后4周。

(×)

12.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15cm,表示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

13.己烯雌酚FDA分级属于D级。

(×)

14.妊娠晚期每日钙的摄入量应为1000mg。

(×)

15.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在第二产程,特别是第二产程末配以宫缩时运用最有效。

(√)

16.骨盆出口横径与分娩的关系密切,平均值为9cm。

(√)

17.宫颈在临产后的变化有宫颈管的消失和宫口扩张。

(√)

18.胎头矢状缝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囟门判断胎位也很重要。

(√)

19.胎头以俯屈状态进入骨盆入口平面,以双顶径衔接。

(×)

20.胎头内旋转在第二产程期间完成。

(×)

21.胎膜自然破裂多发生在第二产程期间。

(×)

22.胎盘剥离及排出方式有母体面娩出和胎儿面娩出式。

(√)

23.活跃期按照前后顺序分别是:

减速期、加速期、最大加速期。

(×)

24.会阴正中切开的优点为剪开组织少,出血少,愈合快。

(√)

25.胎盘母体面娩出,又称为希氏娩出,少见。

(×)

26.手取胎盘时若找不到疏松的剥离面无法剥离时,不应强行剥离。

(√)

27.分娩镇痛有效缓解分娩时的疼痛,且对胎儿无影响,值得推广。

(×)

28.产后2小时容易发生出血和严重的并发症,应在产房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

29.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原则及程序是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改善循环,预防感染。

(√)

30.宫口于产后7日仍可容2指。

(×)

31.约在产后5周阴道黏膜重新出现皱襞。

(×)

32.产后宫缩痛于产后3-4日出现,持续1周后自然消失,多见于初产妇。

(×)

33.产褥早期皮肤排出大量汗液,于产后1周自行好转,不属于病态。

(√)

34.产后子宫内膜再生,基底层约需3周;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

(√)

35.产后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至产后1周降至未孕时水平。

(√)

36.不哺乳的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

产后10周恢复排卵,需要避孕。

(√)

3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各系统各脏器灌注减少。

(√)

38.妊娠期高血压需在产后12周血压降至正常方可确诊。

(√)

39.子痫控制抽搐后2h可考虑终止妊娠。

(√)

40.HELLP综合征孕妇乳酸脱氢酶升高最早出现。

(√)

41.妊娠剧吐伴高热39℃连续2日可考虑终止妊娠。

(√)

42.自然流产最常见的原因为遗传因素。

(×)

43.产后24-48小时需要停用硫酸镁。

(√)

44.流行病学研究发现,ICP发病有季节性,夏季高于冬季。

(×)

45.孕妇发生水肿应该注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

46.子痫发生时应该立即终止妊娠。

(×)

47.眼底检查可以反映全身小血管痉挛的程度。

(√)

48.降压药物治疗后理想降压至收缩压130-140mmHg。

(×)

49.受精卵在卵巢着床和发育为卵巢妊娠。

(√)

50.宫颈妊娠易误诊为难免流产。

(√)

51.子宫残角妊娠是指子宫残角内着床并生长发育,多发生于经产妇。

(×)

52.妊娠晚期无痛性出血是胎盘早剥的特征。

(×)

53.前置胎盘产后检查胎膜破口距胎盘边缘7cm以上。

(×)

54.B型超声检查中晚期双胎的诊断准确率达100%。

(√)

55.胎儿巨大时,若肩径及胸径大于头径者,发生肩难产的概率较高。

(√)

56.B型超声检查羊水量,以最大羊水暗区垂直深度测量>9cm称为羊水过多。

(×)

57.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5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

(×)

58.胎儿在子宫内死亡后,多在2-3周内自然娩出。

若胎死宫内超过4周,发生DIC的机会明显增多。

(√)

59.胎儿脑积水时,羊水甲胎蛋白呈高值。

(×)

6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引起急性胎儿窘迫。

(×)

61.宫口开全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

(×)

62.胎膜早破12h后应预防应用抗生素。

(√)

63.围生期心肌病是发生于妊娠最后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