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5204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

福州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生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实验

题目:

实验项目1:

毕托管测速实验

实验项目2:

管路沿程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项目3:

管路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项目4:

流体静力学实验

 

姓名:

学号:

组别:

实验指导教师姓名:

艾翠玲

同组成员:

2014年5月25日

实验一毕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通过对管嘴淹没出流点流速及点流速系数的测量,掌握用测压管测量点流速的技术和使用方法。

 

2.通过对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的了解及其测量精度的检验,进一步明确水力学量测仪器的现实作用。

3.通过对管口的流速测量,从而分析管口淹没出流,流线的分布规律。

二、实验成果及要求

实验装置台号No20040270

表1记录计算表校正系数c=1.002k=44.360cm0.5/s

实验

次序

上、下游水位差(cm)

毕托管水头差(cm)

测点流速

(cm/s)

测点流速系数

h1

h2

ΔH

h3

h4

Δh

1

36.6

15.7

20.9

36.2

15.9

20.3

199.866

0.988

2

32.5

15.7

16.8

32.0

16.0

16.0

177.440

0.979

3

27.1

15.7

11.4

26.9

16.0

10.9

146.455

0.981

三、实验分析与讨论

1.利用测压管测量点压强时,为什么要排气?

怎样检验排净与否?

答:

若测压管内存有气体,在测量压强时,测压管及其连通管只有充满被测液体,即满足连续条件,才有可能测得真值,否则如果其中夹有气柱,就会使测压失真,从而造成误差。

误差值与气柱高度和其位置有关。

对于非堵塞性气泡,虽不产生误差,但若不排除,实验过程中很可能变成堵塞性气柱而影响量测精度。

检验的方法:

是毕托管置于静水中,检查分别与毕托管全压孔及静压孔相连通的两根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

如果气体已排净,不管怎样抖动塑料连通管,两测管液面恒齐平。

 

2.毕托管的压头差Δh和管嘴上、下游水位差ΔH之间的大小关系怎样?

为什么?

答:

由于

这两个差值分别和动能及势能有关。

在势能转换为动能的过程中,由于粘性力的存在而有能量损失,所以压头差较小。

3.所测的流速系数

说明了什么?

答:

若管嘴出流的作用水头为

,流量为Q,管嘴的过水断面积为A,相对管嘴平均流速v,则有

称作管嘴流速系数。

若相对点流速而言,由管嘴出流的某流线的能量方程,可得

式中:

为流管在某一流段上的损失系数;

为点流速系数。

本实验在管嘴淹没出流的轴心处测得

=0.981,表明管嘴轴心处的水流由势能转换为动能的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非常小,以该实验的精确度难以测得。

 

实验二管路沿程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加深了解园管层流和紊流的沿程损失随平均流速变化的规律;

2.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的量测技术和应用气—水压差及水—水银多管压差计测

量压差的方法;

3.将测得的Re~λ关系值与莫迪图对比,分析其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实验成果分析能力。

二、实验成果及要求

1.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台号08610545圆管直径d1=1.5cm,d2=2.0cm,d3=2.5cm量测段长度L=85cm。

及计算(见表1)。

2.绘图分析*绘制lgυ~lghf曲线,并确定指数关系值m的大小。

在厘米纸上以lgυ为横坐标,以lghf为纵坐标,点绘所测的lgυ~lghf关系曲线,根据具体情况连成一段或几段直线。

求厘米纸上直线的斜率

将从图上求得的m值与已知各流区的m值(即层流m=1,光滑管流区m=1.75,粗糙管紊流区m=2.0,紊流过渡区1.75

 

表1记录及计算表

体积

cm3

时间

s

流量

Q

cm3/s

流速

v

cm3/s

水温

C

粘度

v

cm2/s

雷诺数

Re

比压计数

cm

沿程损失

hf

cm

流程损失

系数λ

Re<2320

h1

h2

1

4240

17.5

242.29

137.18

28

0.00837

24584

47.1

25.2

21.6

0.040

2

5560

31

179.35

101.54

28

0.00837

18197

28.1

16.1

12

0.040

3

2000

20

100.00

56.62

28

0.00837

10147

68.5

64.5

4.0

0.043

4

3400

20

170.00

54.14

28

0.00837

12937

21.5

19

2.5

0.039

5

1800

11

163.34

52.02

28

0.00837

12430

29.9

27.8

2.1

0.036

6

2360

14.6

161.64

51.48

28

0.00837

12301

51.9

49.9

2.0

0.035

7

2080

15.1

137.75

28.08

28

0.00837

5032

18.0

17.5

0.5

0.037

8

2040

15

136.00

27.72

28

0.00837

8280

27.5

27.0

0.5

0.038

9

1960

15

130.67

26.63

28

0.00837

7954

58.8

59.3

0.5

0.041

10

11

12

13

14

三、实验分析与讨论

1.为什么压差计的水柱差就是沿程水头损失?

如实验管道安装成倾斜,是否影响

实验成果?

答:

在管道中的,水头损失直接反应于水头压力。

测力水头两端压差就等于水头损失。

如果管道倾斜安装,不影响实验结果。

但压差计应垂直,如果在特殊情况下无法垂直,可乘以倾斜角度转化值。

2.据实测m值判别本实验的流动型态和流区。

答:

曲线的斜率m=1.0~1.8,即

成正比,表明流动为层流(m=1.0)、紊流光滑区和紊流过渡区(未达阻力平方区)。

3.本次实验结果与莫迪图吻合与否?

试分析其原因。

答:

通常实验点所绘得的

曲线处于光滑管区,本报告所列的实验值满足该情况。

但是有的实验结果点落到了莫迪图中光滑管区的右下方,如果由于误差所致,可由下式分析:

d和Q的影响最大。

Q的误差可经多次测量消除,而d值是以实验常数提供的,由仪器制作时测量给定,一般

<1%。

如果排除这两方面的误差,实验结果仍出现异常,那么只和细管的水力特性及其光洁度等方面有关。

 

实验三管路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三点法,四点法测量局部阻力系数的技能。

2.通过对圆管突扩局部阻力系数的表达公式和突缩局部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的实验与分析,熟悉用理论分析法和经验法建立函数式的途径。

3.加深对局部阻力损失机理的理解。

二、实验成果及要求

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台号No200085710

d1=D1=0.96cm,d2=d3=d4=D2=1.98cm,

d5=d6=D3=1.01cm,l1—2=12cm,l2—3=24cm,

l3—4=12cm,l4—B=6cm,lB—5=6cm,l5—6=6cm,

=0.585,

=0.370。

2.整理记录、计算表。

3.将实测

值与理论值(突扩)或公认值(突缩)比较。

表1记录表

序号

流量cm3/s

测压管读数cm

体积

时间

流量

1

400

23.4

17.094

36.7

36.8

37.0

37.0

36.4

36.3

2

400

9.9

40.404

34.4

35.0

34.9

34.9

32.5

32.0

3

400

5.8

68.966

29.8

31.0

30.8

30.8

24.3

23.1

4

400

6.1

65.574

30.6

31.9

31.8

31.7

26.2

25.1

5

600

7.0

85.714

26.1

28.2

27.9

27.9

18.8

17.0

6

600

6.1

98.361

22.3

24.9

24.4

24.4

12.7

10.3

表2计算表

阻力

形式

cm3/s

前断面

后断面

hj

cm

ξ

hj′

cm

cm

E

cm

cm

E

cm

1

17.094

0.273

36.973

0.014

36.814

0.159

0.584

0.164

2

40.404

1.525

35.925

0.076

35.076

0.849

0.557

0.918

3

68.966

4.443

34.243

0.221

31.221

3.022

0.680

2.674

4

65.574

4.016

34.616

0.199

32.099

2.603

0.648

2.418

1

17.094

0.014

37.014

0.242

36.642

0.089

0.368

0.092

2

40.404

0.076

34.976

1.350

33.850

0.520

0.385

0.514

3

68.966

0.223

31.023

3.933

28.233

1.478

0.376

1.498

4

65.574

0.201

31.901

3.556

29.756

1.349

0.379

1.355

三、实验分析与讨论

1.结合实验成果,分析比较突扩与突缩在相应条件下的局部损失大小关系:

1)不同Re的突扩ξe是否相同?

2)在管径比变化相同的条件下,其突扩ξe是否一定大于突缩ξs?

答:

由式

表明影响局部阻力损失的因素是

由于有

突扩:

突缩:

则有

时,突然扩大的水头损失比相应的突然收缩的要大。

在本实验最大流量Q下,突然扩大损失较突然缩小损失约大一倍,即

接近于1时,突然扩大的水流形态接近于逐渐扩大管的流动,因而阻力损失显著减小。

2.结合流动仪演示的水力现象,分析局部阻力损失机理何在?

产生突扩与突缩局部阻力损失的主要部位在哪里?

怎样减小局部阻力损失?

答:

流动演示仪1-7型可显示突扩、突缩、渐扩、渐缩、分流、合流、阀道、绕流等三十多种内、外流的流动图谱。

据此对于局部阻力损失的机理分析如下:

从显示的图谱可见,凡流道边界突变处,形成大小不一的漩涡区。

漩涡是产生损失的主要根源。

由于水质点的无规则运动和激烈的紊动,相互磨擦,便消耗了部分水体的自储能量。

另外,当这部分低能流体被主流的高能流体带走时,还须克服剪切流的速度梯度,经质点间的动能交换,达到流速的重新组合,这也损耗了部分能量。

这样就造成了局部阻力损失。

从流动仪可见,突扩段的漩涡主要发生在突扩断面以后,而且与扩大系数有关,扩大系数越大,漩涡区也越大,损失也越大,所以产生突扩局部阻力损失的主要部位在突扩断面的后部。

而突缩段的漩涡在收缩断面均有。

突缩前仅在死角区有小漩涡,且强度较小,而突缩的后部产生了紊动度较大的漩涡环区。

可见产生突缩水头损失的主要部位是在突缩断面后。

从以上分析可知,为了减小局部阻力损失,在设计变断面管道几何边界形状时应流线型化或昼接近流线形,以避免漩涡的形成,或使漩涡区尽可能小。

如欲减小管道的局部阻力,就应减小管径比以降低突扩段的漩涡区域;或把突缩进口的直角改为圆角,以消除突缩断面后的漩涡环带,可使突缩局部阻力系数减小到原来的

突然收缩实验管道使用年份长以后,实测阻力系数减小,主要原因也在这里。

 

实验四流体静力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用测压管测量流体静压强的技能;

2.验证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3.通过对诸多流体静力学现象的实验分析研讨,进一步提高解决静力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成果及要求

1.记录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台号No20085703

各测点的标尺读数为:

▽B=2.1cm,▽C=﹣2.9cm,▽D=﹣5.9cm,

=9.8×

N/cm3。

2.分别求出各次测量时,A、B、C、D点的压强,并选择一基准检验同一静止液体内的任意二点C、D的

是否为常数。

3.求出油的容重。

三、实验分析与讨论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答:

测压管水头指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不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域。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箅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

答: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

,由式

,从而求得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答: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

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

哪一部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答:

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

因为只有全部具有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

(1)重力液体;

(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

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等压面。

6.用图1.1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实验吗?

答:

关闭各通气阀门,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进入水箱。

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水流。

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定流动。

这是由于液位的降低与空气补充使箱体表面真空度的减小处于平衡状态。

7.该仪器在加气增压后,水箱液面将下降δ而测压管液面半升高H,实验时,若以p0=0时的水箱液面作为测量基准,试分析加气增压后,实际压强(H+δ)与视压强H的相对误差值.本仪器测压管内径为0.8cm,箱体内径为20cm.

答:

加压后,水箱液面比基准面下降了δ,而同时测压管1、2的液面各比基准面升高了H,由水量平衡原理有

因而可略去不计。

对单根测压管容器若有D/d<=10或对两根测压管的容器D/d<=7时,便可使ε<=0.01.

表1流体静压强测量记录及计算表单位:

cm

实验条件

次序

水箱液面▽0

测压管液面▽H

压强水头

测压管水头

P0=0

1

7.1

7.1

0

5

10

13

7.1

7.1

P0>0

1

7.1

12.7

5.6

10.6

15.6

18.6

12.7

12.7

2

7.1

13.7

6.6

11.6

16.6

19.6

13.7

13.7

3

7.1

19.7

12.6

17.6

22.6

25.6

19.7

19.7

P0<0

(其中一次

PB<0

1

7.1

6.5

-0.6

4.4

9.4

12.4

6.5

6.5

2

7.1

5.3

-1.8

3.2

8.2

11.2

5.3

5.3

3

7.1

2.0

-5.1

-0.1

4.9

7.9

2.0

2.0

注:

表中基准面选在测压管零刻度线ZC=﹣2.9cmZD=﹣5.9cm

表2油容重测量记录及计算表单位:

cm

条件

次序

水箱液面标尺

读数▽0

测压管2液面标尺读数▽H

h1=▽H—▽0

h1=▽0—▽H

P0>0

且U型管中水面与油水交界面齐平

1

6.8

21.1

14.3

14.3

S0=0.865

8.477

2

6.8

21.2

14.4

3

6.8

21.0

14.2

P0<0

且U型管中水面与油面齐平

1

6.8

4.5

2.3

2.23

2

6.8

4.6

2.2

3

6.7

4.5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