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5245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docx

《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docx

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

体育运动类学校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浅探

摘要:

我院正在进行以“创新‘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的新一轮改革,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也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教材作为切入点,首先,从体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高中教材(粤教版)整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作出了论证,并提出了整合意见。

接着,对如何运用这些教材进行教学提出了意见。

即设立“精读课”和“略读课”,并对如何上好这两类课型作出了探讨。

关键词:

体校生新课标教材整合精读课略读课

在探讨如何改革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改革这个概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改革”不是革命,不是颠覆,而是在继承前人的探索之后,根据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一种创新,如果说前人的探索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话,那么我们的改革只是在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一个适当位置中的一片叶子。

也就是说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继承、筛选、整合、创新、实践、验证的过程。

综上所述体校高中语文改革就是在创新“十四年一贯制”(即义务教育9年加高中3年加大专2年)人才培养模式之下,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引,从体校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进行的改革。

在这种认识之下,我主要从阅读教材的整合与运用这两个方面来探讨体校高中阶段的改革。

1教材的整合

1.1高中阅读教材整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教材观:

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的粤教版教材是以《高中语文新课标》(以下称新课标)为依据,经过专家论证,覆盖广东地区的教材,它的架构、阶段、组元、选文、练习……无不体现着新课标的精神,所以它是先进的。

但同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这是教育学家叶圣陶的名言,也就是说,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使用教材中的例子来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标课)。

所以它又是可选择,可调整的。

同时,在讨论阅读教材整合的时候我们也要抓住三个基本事实:

(1)体校的立校之本是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体校生的主要精力放在运动训练上。

(2)体校生要参加普通高考。

(3)体校生早上上课,下午训练,语文每周约5节课,根据上述3点基本事实,及以上的分析,就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我们可以也必须对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删减和调整。

然后,我们看看高中新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

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了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依据这段论述,结合体校的具体实际,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必修的5本书上,通过这5本书学习,“使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

(新标课)同时,在整合必修教材时必修慎重。

新课标接着表述“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业和就业的需要,选修有关课程。

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加上必修课程的10学分,共计可获得18学分;”依据这段论述,然后依据学生的选择,老师的特长,资源的开发、现实的需要的等要素,在15本选修教材中选择4本教材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新标课)同时完成共18个学分的任务。

我们现在采用的粤教版语文教材的课文有多少呢?

以高一上学期为例,这个学期要完成必修1、2这两本书的教学任务,共有38篇课文,其中,26篇是基本阅读,其余为扩展阅读。

数量如此之大的教学任务,如果采用普通中学的教法,教师无法完成任务的。

对比台湾国文(“语文”在台湾,小学称“国语”,中学叫“国文”)教学,在史绍典老师所写的《台湾国文教学管窥》中记录:

一所很有代表性的学校——私立康桥双语实验高中,选用“龙腾文化”版教材,每册13课,其中,精读9课左右,余为略读,为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

对比两地教材,差别是巨大的。

虽然两地的教学理念有差别,谈不上谁优谁劣,但也说明我们的教材是可以而且有必要删减调整的。

1.2高中阅读教材的整合方法

那么高中阅读教材如何删减调整呢?

我再以高一第一学期为例阐述。

1.2.1关于必修教材的整合

首先,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应该知道必修的单元篇目不可以轻易地删减。

其次,通过必修1、2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两册书除了第一单元是依据内容分类之外,其余都是依据文体分类。

必修2第二单元属于现代诗歌,一般不列入期末统一考查范围,教师可把它调整到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这个模块中,两者进行对比教学。

再次,必修1、2第三单元都是散文,虽然分别是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但是都有同质的特点,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作对比阅读。

第四单元古诗文扩展阅读的4篇课文,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是没时间教的,可放到选修模块中,必修中的古诗文篇目是不可以删减的,因为高考复习时所用的例子,大多出自这些文章。

经过这样的调整,减掉2个单元,现代文余下4个单元,在4个单元中分别选出2课作为精读课文,加上古诗文2个单元的8篇课文,共有6个单元16篇精读课文,其余为略读课文。

这样就有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1.2.2关于选修教材的整合

既然教材可以是15选4,那么,课本内篇目可选择的自由度就更大了,甚至可以重新编排教材内编目的顺序。

例如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的单元是按朝代分类,而学生们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对时代背景及文体常识,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以此分类已经没有多大的必要。

为此,我们可以按设计课程目标三维度之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分类,把诗歌分为思乡怀人、赠友送别、忧国伤时、山水田园、咏物言志、边塞军旅等类别。

这种分类更为系统,学生不仅更容易的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而且更容易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并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这一新课标理念相符。

同时也把中学阶段所学到的诗歌知识梳理了一遍。

这个模块的学习时间,普通高中一般放在高二上学期,我把它放在高二下学期的下半学段,就能为高三的全面复习节省了时间。

总之,在教材的整合上,我们的改革既要做到严谨周到,又要做到大胆灵活,以便有利于体校“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新标课)。

2教材的运用——精读课与略读课

上文在对教材整合的探讨中,我把教材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这种分类的目的是方便我们更好地进行时间统筹。

在这里,我把精读课诠释为耗费时间较长(2~3个学时教一篇课文)的教学课;把略读课诠释为是耗费时间较短(1个学时教一篇课文)的教学课。

我在这里探讨的不是学生读的“精”与“略”,而是老师教的“精”与“略”。

2.1关于精读

那么,精读课应该怎么教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精读课的“精”。

精读课之“精”,在于精准、精致、精确、精到、精深。

2.1.1精准

所谓精准,就是教师精准地定位教学设计的起点和教学目标的终点。

阅读教学,教师必须要明确这两个端点。

所谓教学设计的起点,指的就是学情,学情包括了学生的兴趣、注意、性格、基础、能力、情感、意志、学习时间等的综合。

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会查阅借鉴一些现成的教案、课件,有的老师拿来就用了,这是不适合的,体校生的学情与外校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

教师必须了解体校生的学情,并以此为起点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否则,课堂教学就是低效、无效甚至是反效果的。

例如教授必修4文言文《季氏将伐颛臾》这课书,有的教师在教学准备上的预设,让学生“借助书下注解及工具书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然后在这个起点上,在课堂中直接跳过翻译,用问题推动的方法解读文章的内容思想等更高层级的目标,并在这过程中,强调一些实词与虚词的理解。

这种方法对于体校生显然是不适合的,因为,大部分体校生他们的目标和兴趣在运动训练上,学习积极性不会太高,现代文预习还可以,一旦是遇到语言障碍过多的文言文,就会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不预习了,即便有学习品质较好的学生,他们也没有充裕预习的时间,所以,体校生的预设起点,还是要在课堂上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究更高一级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这个终点的预设上,也不能过深、过广,要把握好深度与过广度。

例如也是《季氏将伐颛臾》这课书,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

(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2)了解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

”因为体校生的古文基础不那么扎实,所以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字词句的掌握和课文的脉络层次”,难点定位为“对孔子政治主张出发点的理解”。

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不要把重点和难点混淆了。

重点的“重”体现在课堂占用的时间之上,要用更多的时间达至这个目标;而难点的“难”,则体现在问题的深度上,通过学生深入探究才能有所领悟,解决这些难点问题不能耗时过多,否者,会给学生带来挫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颜碧伟老师的教案(《识“仁”读文解德政?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2期)对于体校生来说就太难了,他把重点设计为“通过关键的词语探究研读,感受孔子的政治思想。

”他的教学设计的起点定位在学生有扎实的古文基础之上,努力挖掘对孔子“仁”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这就与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差别,我预设的难点,是颜碧伟老师预设的重点。

颜老师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一、识仁导入:

何者为仁?

”“

(1)出示甲骨文‘仁’字,解说‘仁’的基本意。

”这个部分用了4个小点解释。

(2)引用《论语》的‘仁’言,梳理‘仁’在儒学中的含义。

”这里颜老师引用了《论语》原文9小节,对这些小节的内容进行解释,并引用冯友兰等学者的观点加以论述。

这种研读的深度与广度,不说是专家级,也绝对不是体校生所能达致的。

如果是这样的目标定位,必定会打击体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达至反效果。

2.1.2精致、精确、精到

以教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中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

我设立如下教学目标:

(1)李白的文学常识及人格魅力,学习知人论世的方法。

(2)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3)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及消极避世的思想。

教师在导语部分可这样讲解:

(1)背景简介:

教师介绍唐朝开元时期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万国来朝的盛世造就了一代文人的自信与傲气。

(2)作者介绍:

详细地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文学风格、文学成就、及其文学史上的地位,穿插有关作者的六个小故事。

(3)列出小学以来要背默的10首李白写的诗歌,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这样的教法有“满堂灌”的嫌疑,以上这些内容有很多网上可以查到,但由于体校生学习时间的关系及封闭式的集训制度,教师只有代劳了。

2.1.3精深

新课标在提到高中语文的任务时,这样表述“应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所以教师的授课也要做到相对的精深。

授课怎样才算做到了精深,我认为要做到两点:

第一是引导学生探究事理本身的复杂性。

事理有简单,有复杂。

王栋生老师在《事理的简单与不简单》中说:

“复杂的问题被简单化理解,简单的事理被弄得复杂,对学生的思维发展都没有好处。

”我们既反对把简单的事理复杂化,又反对把复杂的事理简单化。

高中阶段,学生在学习中面对的问题不一定简单,很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有的老师为了方便,就把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他们常常“告诉”、“告诫”学生: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这种做法,未能让学生探究出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让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事物的表层,只能浅层次的重复现成的观点,这就是高中生发表议论往往说不出道理或只会重复现成见解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在启发学生思路时应结合文本及文本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与学生对话,对学生说: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例如:

我在教必修4《月饼消费要讲文明》一文时,在后半段,有学生提出:

“月饼又不好吃:

放在家里没人吃,放久了之后大多丢掉,而本文又批评月饼消费不文明,干脆大家都不送了,不是更好吗?

”此时,我就对学生说: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然后,我把话题引向“中国传统节日的形式及其与所隐含的人文精神的关系”的讨论上。

例如,过年的炮竹、油角,清明的香烛,端午的龙舟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们就“节日的传统形式的保留与创新”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探讨越来越深入。

授课要做到精深,第二是设法在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设置“跳摘桃子”的难度。

实践表明,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不是语文学习太难,而是语文学习太被动太容易。

刘坚老师等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调研报告》(《人民教育》2010年17期)中指出:

第八次课程改革致力于课堂的变革,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

由此可见,由于被动的灌输,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太容易,也就没有了通过学习与训练获取知识,解决难题,发现创新,增强能力,不断进步时,所产生的快感。

因此,教师在课堂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让学生“跳摘桃子”的难度。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的办法,我认为是真正地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课堂上“跳起来”而能“摘到桃子”,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中解决难题,从而获得成功的快感。

2.2关于略读

略读课,如上所说,就是耗费时间较少的课,这里的“略”并不是粗略,而是定向教学目标单一的“略”。

例如:

必修3、4第三单元都是小说单元,合并后我发现基本阅读中有两篇是鲁迅的文章,我们可以把《药》设为精读课,把《阿Q正传》设为略读课。

《阿Q正传》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扫清语言障碍之后,归纳出什么是阿Q精神,并讨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

课堂上让学生对上述问题,深入地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这样使课堂学习依然精深而不粗略。

但是,由于时间的约束,及体校生基础普遍不扎实的特点,略读课大部分目标应定向在“语文素养”的低层级:

必要的语文知识技能等之内。

以上的探索还是较为粗陋,并不成熟,而且只涉及中学语文教改中极小的范围,在此拿出来,与大家作交流,期望能抛砖引玉,共同关注体育类院校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拔尖体育人才孵化培育基地(讨论稿),2011,7.

[3]史绍典.台湾国文教学管窥[M].中学语文教学,2011(4).

[4]颜碧伟.识“仁”读文解德政——<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0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