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6065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docx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篇一: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带着梦想去追寻,带着理想去实践,带着渴望去阅读,我见到了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业,理想也是神圣而崇高的,理想是行为的动力;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更有理性。

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传,色彩斑斓;教育的理想要坚持面向现代化,理想的教育要有舆论支持。

(朱永新教授语)

一、理想的德育

1、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行,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2、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3、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4、理想的教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极力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5、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6、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7、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8、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

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筋疲力尽,为之也操碎了心。

为什么学校的德育会如此苍白无力?

朱教授告诉我们:

首先,道德教育要结合平时的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重要的是行为的熏陶,实践的感染,习惯的坚持。

使道德教育达到润无心无声的境界。

其次,让学生的心灵在经典中憩息,在阅读书籍中净化灵魂。

其实就是让学生有健康的思想,与经典中的人物对话,在书中自然地呼吸,得到新鲜的空气,使自己的整个心空都明亮起来。

然后,我们的道德教育体系没有层次性。

小学与大学的德育目标简直颠倒,对小学生的教育太过空洞,太过远大。

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所在的学校那样:

对刚入学的孩子就是进行“爱妈妈的教育”,只有爱自己的妈妈,才能去爱别人,爱社会,爱祖国。

最后,我们的道德教育太过于说教,太不注重环境的创设。

德育更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

我们应该联合社会、家庭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优势力量。

重要的是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中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完善、教育自己,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二、理想的智育

1、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2、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3、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4、理想的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特长”的个性养成。

5、理想的智育,应该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花的传薪者。

6、理想的智育,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

7、理想的智育,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让课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8、理想的智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学习工具,拓宽智育途径,让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时空中纵横驰骋。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在自己原来的基础有所进步;既要保证考试取得高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的学校,离这样的目标有多远?

我们的老师,敢不敢说分数是次要的,我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

不追求分数的高低,不以

分数论英雄,让每个孩子愉快地享受学校生活,这样的理想离我们有多远?

教育需要理想支撑,理想需要教育实现。

虽然理想显得那么遥远,可是有理想就有希望,带着理想快乐地前行,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方向。

在新世纪第一缕阳光投来的时候,我们需要教育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只有对未来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才会奋力拼搏,战胜危机,摆脱和超越困境,我们需要教育的自信心和崇高理想,只有对未来有崇高理想的民族,才会消除恐惧,抛却悲观,乐观地拥抱未来。

——朱永新教授语

三、理想的体育

1、理想的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

2、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歇,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

3、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使体育活动成为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

4、理想的体育,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学会公正、公平的观念,远离弄虚作假,形成诚实的品格。

5、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6、理想的体育,应该在注重体能训练的同时,为学生打开世界体育之窗,感受力和美的和谐。

7、理想的体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把体育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而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

8、理想的体育,应该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社区或民间的体育资源,同时向社会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体现体育发展的社会化、生活化、终生化的趋势。

体育,代表着力量、竞争,体现着拼搏,谦让,为我们展现了无数美的瞬间,定格了无数美的永恒,也让无数人为之疯狂,为之倾倒。

可是,目前学校的体育教学,真的做到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能力的培养吗?

应该是微乎其微的吧。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众星捧月的被小心呵护着,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天热怕晒着,下雨怕淋着,跑步怕摔着,游戏怕撞着,怎不令人担忧?

四、理想的美育

1、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之美”,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让学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命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3、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活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与生活的主人。

4、理想的美育,应该是“艺术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艺术,欣赏艺术,并具有一定的才艺。

5、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立体美育”,应该树立大美育观,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美育模式,构建浓郁的美育氛围。

6、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示范美育”,它必须紧紧依靠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美丽的人生。

7、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精神美育”,应该注重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拥有美的心灵。

8、理想的美育,应该是“创造美育”,应该注重在美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创造的冲动与欲望,享受创造的快乐。

初春时柳树枝头的一抹新绿,盛夏里透过树梢的斑驳光影,秋日里梧桐树下飘落的第一片叶子,寒冬中草丛上的一层薄霜,都是美丽的。

但是,在我们的学生眼中,可能就觉得习以为常了,感受美的能力有些欠缺,发现美的眼睛少之又少。

要说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接受艺术美育,那肯定没人同意。

瞧瞧双休日的少年宫里,琴行里,到处都是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学声乐、钢琴、舞蹈、书法、绘画比比皆是,真恨不得孩子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啊!

如此强化下的艺术多少带上了功利性,失了一些真,失了一些美。

五、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

1、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让学生经常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2、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鼓励和教育学生从学会自我服务入手,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劳动的智力含量,引导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

4、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立足学校课堂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并通过富有特色的劳技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劳技特长。

5、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在联系,在劳技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6、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年龄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课程和行为引导教学发”,培养学生的计划、工作、社交等“关键能力”。

7、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构建“大劳育”的教育体系。

8、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有一支优秀的劳技师资队伍和一套具有实用性、特色性的课程教材,为实施劳技教育提供基本的保证。

劳动最光荣!

这话耳熟能详,可是现实中的情景却极具讽刺意味。

你听,“不好好学习,你长大当扫垃圾的!

”“你又打架了,给班级扣了分,罚扫一周!

”听着这些“名言”长大的孩子,还能感受到“劳动是光荣”的吗?

还会信服“劳动是光荣”的吗?

六、理想的学校

1、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2、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品味的学校。

3、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

4、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5、理想的学校,应该拥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6、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

7、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七、理想的教师

1、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2、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3、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4、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5、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6、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7、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8、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篇二: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假期里,读了《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读完后使我感受颇多。

根据了解,这本书滋润了无数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多的青年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

它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

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

它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教改的冲锋号。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

以前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因为现在的孩子读得书甚至比我们有些老师都多。

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

其次,我一定要做一名认真负责任的教师。

学生、家长、老师眼里的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条:

首先他要对学生负责任。

是的,在上每一节课前。

我总是鼓励自己:

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

学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总是警告自己:

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绪,带着高兴和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我总是提醒自己:

上课时,尽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热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极力的渲染一种教学氛围,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从内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

再次,理想的老师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

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习需要出发,组织教学。

学习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等等。

最后,我感觉自己离理想的教师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

并要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

【篇三:

读书笔记__我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读书摘记

第一章: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

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的学校则是智能的坟墓.优质的学校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乐,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劣质的学校则是孩子们的地狱,他们在这里常悲哀,常恐惧,被动地接受,人格在萎缩.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美国《新闻周刊》曾经对全世界的学校做过大规模的调查,最后评出10所最好的学校(含一个教育行政部门)。

这10所学校分别是:

新西兰特卡波湖学校、意大利迪亚纳学校、荷兰格雷达莫斯学校、日本东京四谷第六小学、荷兰埃克纳顿学校、美国匹兹堡市威斯汀霍斯中学、德国安克库敦考勒中学、美国加福尼亚理工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职业培训中心以及德国科隆地区教育部。

每一所学校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新西兰特卡波湖学校的教育特色就是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意大利迪亚纳学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学前教育效果特别显著。

荷兰格雷达莫斯学校的特色就是数学教学出类拔萃。

日本东京四谷第六小学的特色在于科学教育强调创造性。

荷兰埃克纳顿学校的成功之处在于外语教学方面。

美国匹兹堡市威斯汀霍斯中学的成功之处则是在实施“艺术推动”计划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德国安克库敦考勒中学的特色之一就是崇尚工艺。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成功之处在于造就科研精英方面颇有建树。

瑞典斯德哥尔摩职业培训中心在教育上的成功之处就是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德国科隆地区教育部在教育方面的特色就是十分重视对教师的严格挑选与培训,并大力提高教师的待遇,使一些最优秀和最聪明的浓重能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是一个有品位的学校

我认为,一个学校的品味首先是一个学校的校园品味,包括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建筑、每一处绿化都应该精雕细刻,细节有时更能反映品味。

其次,一个学校的品味反映在学生的品格上。

学校不断要传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品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当我们的学生在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

校长应该懂得教师的需要,创造一种好的氛围;同时让最优秀的教师得到最应有的回报。

校长要和每个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真诚、宽阔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赢得教师的尊重。

校长应该用自己的科研、教学成就去影响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一个学校不在于它有多少漂亮的建筑,而在于它有多少名师。

教师最忌讳的就是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当然这并不排斥认真借鉴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也许永远不会有第二个窦桂梅、魏书生,因此只有超越。

要超越就需要有创新。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拥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

任何学校在任何时候的荣辱都是与学生休戚相关的,只有学生才能把学校装点得生机勃勃。

我认为,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善于探索和具有良好习惯。

当一个学生对世界失去好奇心,不会主动提问、探求,那就是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悲哀。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体系

学生有差异,课程就应该有选择。

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规定的课程,这在相当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剥夺了学生各方面的兴趣与发展机会。

在课程体系中,我们特别赞赏研究性课程。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计算机房

图书馆和计算机房是学校设施的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

读书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渠道。

我希望彻底改变传统学校的格局,把学校的图书馆办到教室里、走廊上,学生随时可以找到自己想读的书、想查的资料;把学校的计算机房办到教室里、走廊上,学生随时可以上网浏览,随时可以与专家联络。

这些地方应该没有节假日,只要有学生在学校,我们就要尽一切努力为他们服务,让孩子们得到最大的便利。

第二章: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准,首先必须有高的理想。

国外有实验专门研究过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

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与内涵。

教育家读懂这首诗的前提是什么?

是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

我要读懂它。

如果没有解读这首诗的愿望与冲动,你永远不会读懂,也不会写出精彩的诗篇。

马卡连柯曾经把他的著作称之为“教育的诗篇”,我觉得很有道理。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

写诗是要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育家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

冲动停止,教育就会终结。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

对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

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

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摧毁人就是摧毁他的自信。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任何一个教师都会取的巨大的成功,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成功的道路。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他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

合作是多方面的,有教师和教师的合作,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教师和家长的合作,教师和校长的合作,教师和社会影响的合作。

对于合作竞争,要确立“双赢”的观念。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

第一是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是尊重,“士可杀,不可辱”。

教师一定要尊重他人的人格。

第三是互惠,我们的教师在与人交往当中应该能够学会给予别人东西。

在共同的活动中,大家能分享活动的成果,在活动中得到相应的回报。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涌起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

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的乐趣,因为我们每天拥抱的是一个新的太阳,我们每天面对着的都是一些个性迥异的孩子,都是一个个前程不可限量的个体。

他们当中可能会有今后的政治领袖,可能会有今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可能。

只要你精心地去照料他们,哺育他们,只要你帮助他们去找回自信,只要你帮助他们去挖掘潜力,他们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是会远远超出你所能想象的。

一份耕耘会给你多少倍的回报!

未来的教育家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

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

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生活的烦恼。

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

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

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

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知道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

我始终认为,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

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他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

一个人为什么能够成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人,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没有付诸笔端,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

做一个有心人,什么都能做学问。

在有心的前提下,才能把各种碎片串成最美丽的服装。

本来那碎片的东西,单独看好像没有价值,那不是因为它们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的价值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利用。

如果你把它们加以组合,它们就会光彩夺目。

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心人。

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

这样的教育科研应该鼓励。

我们的教师,还应该创造与众不同的品牌,打出自己的旗帜。

只有真正建立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才能成为一个教育家。

“风格即人”,只有形成风格、体系,才能成为大家。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

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

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

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

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现在不少教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

教师还应该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

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旋律和内涵。

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

教师需要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爱。

我们

要鼓励教师成为一个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要培养这样一种心境,才能教育好孩子们。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教育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我们经常埋怨社会,但是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所诅咒的东西,某种程度上是我们自己所塑造的,所以教师不要逃避责任。

作为一个教育家,作为一个理想教师,他应该非常关注社会,非常关注人类命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也只有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